民主观察:2015回顾

民主观察:2015回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主
  • 政治
  • 观察
  • 2015
  • 时事
  • 社会
  • 评论
  • 中国
  • 年度回顾
  • 公共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为对2015年台湾之民主生态进行观察。

  作者群以综合观点区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国会民主、司法民主、预算民主、地方民主、直接民主及政党民主,以简单且详述之方式呈现给读者,快速了解2015年之台湾民主生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邱俊荣


  青平台基金会董事长

  现任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国家金融安定基金委员、台大经济学博士。

  曾任中央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央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代理校长等。

  专长为国际贸易政策,长期投注于国际经济与产业经相关议题之学术及实务研究,多次获国科会及科技部研究奖励,也关心全球总体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更积极投入台湾教育、青年发展、就业、分配等公共事务,借演讲、座谈、媒体传达理念并与社会沟通,相关研究与评论散见于各报章杂志。

  除学术研究及公共参与外,多年来亦担任多项校内学术行政工作,致力以教育带动台湾改革进步。

罗承宗

  1973年生,台北士林人,现职南台科大财经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崇右技术学院财法系助理教授兼主任、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淡江大学公共行政系兼任助理教授、青平台基金会兼任研究员。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黄益中
推荐序二 ◎柳婉郁
作者简介
国会民主 ◎陈俐甫
司法民主 ◎郑文中
预算民主 ◎林雍昇
地方民主 ◎周宗宪
直接民主 ◎蔡雅滢
政党民主 ◎罗承宗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民主是什么?


  民主是什么?最常听到的回答大概就是选举投票,然后就讲出朗朗上口的那句: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

  对于民主政治,政治学有所谓「民主巩固」,是指人民已经确信民主制度是处理公共事务的最佳方式,而且也愿意遵从民主制度所规定的方式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定。在威权国家转型民主的过程中,民主巩固更显重要。美国知名政治学者杭亭顿(Samuel Huntington)就曾以「双翻转理论」(two-turnover test)来做为检验标准,意思就是要经过两次和平的政党轮替,透过选举使得统治者愿意依据选举的结果放弃权力,这样的民主才是货真价实。

  从双翻转理论来看,台湾不但已经两次政党轮替,2016 年 5 月 20 日更来到第三次政权和平转移,简直是民主模范生了。那你满意台湾的民主吗?

  台湾自诩是亚洲(或华人世界)最民主的国家,实情却是民粹主义依然横行,许多民众对民主的想像仍停留在粗浅的选民服务。而我们看人的第一步则是用蓝/绿、统/独的二分法来标签,没办法理性沟通,更别谈思辨是非。

  这个民主巩固,我们只完成了前半段。

  难怪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严长寿反对贸然降低投票年龄至 18 岁,他认为有选举没有教育,就很容易被操控。公民的素养必须从讨论与思辨中培养,当老师没办法这样教育孩子时,孩子就没有这样的能力,结果必然是一场灾难。他说:「我们得教育孩子先学习如何做好公民,让他们拥有思辨的能力及懂得善用自己的权利。如果事先没有教育,最后也只是沦为讨好、利用,他们不会成为监督的力量。」

  我提个简单数学题目给各位思考:

  假设一次立委选举经费要花费新台币一亿元(我这边算客气了,本来想估两亿),立委任期四年,每个月薪水比照部长级待遇大约是新台币 20 万元,换算年薪约 270 万元(含年终奖金),四年薪水共约 1080 万元。

  好了,你辛苦担任立委四年也才赚 1080 万元(这是还没扣所得税,实际更少),但你却愿意花一亿元选举?而且你得准备半年至一年时间竞选,花钱花时间还可能会落选。做四年白工还要倒贴 9000 万元。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要参选?或者你该问的是,为什么最后当选的就是这些砸大钱买广告、办晚会的。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情不对劲。而我们的民众却习以为常。

  美国民主理论大师道尔(Robert A. Dahl)认为,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包含两个主要层面:参与和竞争。参与指的是选举权普及,重要公职人员由公平的选举制度所产生,而竞争主要是指人们可经由集会结社等方式争取民意支持,主要是透过政党政治。这些制度的设计要确保:「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是政治平等,也就是政府持续地对人民的需求保持回应性。」如果选举制度只对大党有利,没有了小党的竞争,社会将缺乏监督制衡,也就无法确保政治人物会对选民负责。

  制度是人所建立的,法律也是。对政治人物而言,他们念兹在兹的是如何确保权力不中断,最简单方法就是堵住新竞争者加入的机会,这里面甚至包括羽翼未丰、嗷嗷待哺的弱小对手。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修宪时,国民党联合民进党,选择了不利小党生存的并立制立委选举制度,并且设了 5%(相当于 70 万票)的高政党得票门槛。2008 年的立委选举只有国民党及民进党超过门槛,2012 年选举勉强加上亲民党及台联,即便经过了公民运动的唤醒,2016 年立委选举也只有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时代力量能存活。其他小党不但一席未得,也得不到四年的政党补助款,这岂止是不公平,根本已是赶尽杀绝了。

  宪法保障人人参政权平等,但是台湾的选举已经成为烧钱游戏,只剩有钱人跟有钱的政党可以来玩,「一人一票」变成了「一元一票」。这种不公平的选举制度,阻碍了年轻人的参政权利,也妨碍了社会流动的可能。

  瑞士,号称是最强公民国的 800 万人口小国,孩子从小学开始学习思辨,上课时间学生享有相当自由,小学生上课的教室只有一项原则: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说话。这个教室就是国家的缩影,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前提是尊重。瑞士没有全国性的公民教育课程,他们让「公民意识」(citizenship)融入整体教育里,教室里的每一堂课,都是强调独立思考、亲身参与、尊重差异的公民课。

  所以即便瑞士每年举办十多次的公民投票(而且不像台湾的公投设了一大堆门槛),民众却能保持理性,比如一个把劳工原本一年有四週带薪休假延长为六週的公投,却被压倒性的三分之二民意给否决,因为瑞士人做决定前会反覆衡量得失。又比如核废料的最终处置,经过政府与居民长达五年的诚意沟通,公开透明的资讯交流,最后存放场邻近居民选择信任专业,也能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民责任妥协接受。

  如果我们期待民主可以深化,就必须正视公民意识与公民责任。青平台基金会所出版的这本《民主观察:82015 回顾》,从六个不同面向切入,正适合教师与青年学子作为认识台湾民主的基础教材。公民教育,不仅学校里的孩子需要,出社会的大人更是需要。理性了解问题,进而思考改变,因为,「接下来就是你们的事了」!

黄益中(《思辨:热血教师的十堂公民课》作者)

推荐序二

真正的民主


  民主代表着主权在民,即全民作主,民主用于国家形式也成为一种国家制度,而民主教育则是一个启蒙民主概念的过程。过去几年来,台湾的民主有了极大的进展,尤其 2015 年发生了许多民主创新事件,包括新媒体、新政党、新政团的涌现与体现。在学校教书的老师们,最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政治与民主相关教科书来不及更新,内容落后数年,因此市面上不容易找到最新教材让学生阅读,但在这样的翻转教育时代,教师们其实并不需要花时间「教」学生基本的民主观念,而是推荐一本拥有最新资讯的好书,有兴趣的学生就能自学而受益,而这本「民主观察:2015 回顾」就是一本这样的书,如果读者想要了解台湾去年的民主发展,但没有时间蒐集资料与修课,这本书将是最佳选择。除了传达2015 年最新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回顾,包括国会民主新改革,也让读者可以了解许多新个案与新观念,包括司法民主、预算民主、地方民主、直接民主与政党民主等议题。读者可以透过这些主题的内容了解新民主新意涵,并能从中找到改善的端倪,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国家者,互助之体也;政治者,互助之用也,因此熟悉最新政治之事,将能有助于大家提供更具体的政策建议,也能建构读者讨论政治与民主之对话基础,大家知识相当,将能避免鸡同鸭讲,这本书的最大好处就是深入浅出,读者只要花一两天读完,将能对民主政治有很实用的了解,也能对最新的民主时事做充分掌握。

  这本书「民主观察:2015 回顾」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六篇文章,首先第一篇「国会民主」,谈到 2015年许多民主改革与创新,包括政坛流行年轻化、老政党政治新人辈出、各种新政党、公民团体出现,以年轻人为主的新政党、新政团如时代力量、绿社盟、基进侧翼等,旧政党中台联党的青年军、国民党的草协联盟等党内青年次团体,都主动或被动投入 2016 年初的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设置国会专业频道、开放公民记者旁听採访、议事网路直播,国会运作透明化、提升法案效率、委员会中心主义、党团协商透明等诉求,在 2016年都有初步成果。即将到来的 2018 年的地方议会与县市长选举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第二篇「司法民主」,作者提到台湾的司法独立过去 20 年来突飞勐进,是司法改革的最大成就。其关键在于政党无法控制司法的人事权;法官的审判品质,升迁与调动几乎不受民主监督;司法审判独立与检察官侦查不公开,遂成为司法审检人员逃避民主监督的借口。司法民主化可借由法官须有民意正当性和民众参与审判来获得,局部解除法官垄断法律解释权以及审判权所造成之信赖不足的疑虑。民众参与可最大化审判的正当性,节制法官的独断,也可教育民众司法的意义与运作。司法改革不只是订定法律,创造法官退场机制,而要更进一步民主化司法体系。

  第三篇为「预算民主」,作者详细介绍参与式预算制度,运作制度各地差异很大,如授权程度、预算规模、公共计画属性、产生过程等等皆有差异。大体而言分为四个步骤,包括社区公民选出代表参与会议确定支出优先顺序、公民代表们透过专家的协助研拟特定的支出计画建议、公民代表对于支出计画建议方案进行投票,并确定预算、政府或机构执行列为参与式预算的支出项目,公民代表监督计画的执行。

  第四篇为「地方民主」,作者提到地方民主治理的概念,指基于民主原则所运营的地方政治形态。亦即地方的自我统治(自治),其内涵可谓是包含住民对地方公共事务的自我决定(住民自治),以及地方自治团体得不受国家机关不当干预,对地方公共事务的自我决定(团体自治)。基于地方民主原则(以保障地方住民人权为核心构成原理)所建构的住民自治, 2016 年大致上已建构并实践地方自治法制,但从住民自治与团体自治的保障本旨以观,我国无论是宪法或法律,仍不乏有侵害地方住民参政权或地方自治体自治权,而有违宪法保障地方自治本旨之可能违宪之处。

  第五篇为「直接民主」,作者首先分析「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之差异,前者由人民直接投票做成政治决定,如就特定议题进行公民投票、罢免民意代表或其他民选公职人员等;后者则由人民投票选出代表,再由被选出之代表替人民做成各项政治决定,如选出总统治理国家、选出立委制定法律、选出县(市)议员监督县市政府等。2015 年是公民要求实践「直接民主」行动丰沛的一年,虽然许多行动未能跨越法律设下的门槛,但已卷起许多公共讨论,深化台湾的民主。

  第六篇为「政党民主」,作者回顾 2015 年的政党民主发展,除了传统两党对决,新兴政党纷纷崛起,积极寻求政治版图。另一方面,规范政党的法律制度依然落伍陈旧,「政党法」的立法延宕加上中国国民党对「政党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的长期杯葛,无法解决当前泡沫政党林立乱象。作者期许 2016 年「政党法」与「政党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能尽速立法施行。台湾的政党政治方才能真正回归诉诸理念的公平竞争。

  这本书告诉大家最新的民主意涵与最新民主趋势,并介绍许多个案,避免过于僵硬的内容而造成不易阅读的情况。这本书相当丰富、深入浅出且可读性高,相信读者能借由阅读本书而有所收获。我也衷心祝福透过『民主观察:2015 回顾』这本书抛砖引玉,能促成民主教育与学术研究交流,也希望借由书籍内容,提升台湾人民民主素养,也期待台湾民主教育与制度更加成长与茁壮。

柳婉郁(国立中兴大学欧盟中心执行长)

图书试读

国会民主   ⊙陈俐甫

一、前言


民主政治是民意政治,就民主宪政史与比较政治研究的研究事实而言,国会是展现民意最重要的机关,也是代议政治的根本,即便设有公民投票、创制复决等制度的国家,国会仍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政治组织。资通讯设备日新月异,大幅增加了人民直接民主的条件,甚至促成 2010∼2011 年北非、中亚等地发生的茉莉花革命(Jasmine Revolution),也阻止了 2016 年 7月土耳其军事政变。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国家在宪法中取消国会的功能。法西斯政体常利用民主政府的国会来取得个人独裁的授权,即便是极权的共产体制,也设有相当于国会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橡皮图章,可见国会是近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政治体制。

国会的政治功能依各国宪法规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公民之代表,民意之反映、利益之协调、法律之制订、预算之审查、官吏之同意权、政务官之监督、听证与调查、宪法之修订等等。内阁制的国会权力最大,兼具行政权,可以组成政府,由国会议员担任总理并兼任首长,国家元首仅是具有仪式功能的象征性领袖。总统制下的国会权力最小,与行政权相互制衡,仅为三权分立的近代民主体制之一权。半总统制或双首长制的国会介于两者之间,国会享有比总统制下国会更多的权力,但权力小于内阁制国会,行政权被总统分享,外交与国防等权力由国会组成的内阁中被抽离。

我国的政治体制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之规范建构,因历次修宪的结果而有所不同。初期倾向内阁制,在台湾受「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及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未经立法院追认的 38 年非法戒严之影响,中国国民党延续训政时期的党国体制,禁止政党活动及民主集会游行,限制出版言论自由,透过万年国会与总统无限制连任。事实上是实施一党专制的威权统治,并无民主可言,更遑论内阁制。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