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时常有人问我:电影配乐要怎么写?作曲时妳脑中在想什么?妳面对空白的谱纸要写些什么?从哪个音符开始写?怎么知道要先写吉他?钢琴?还是木管?对于这些问题我总是觉得难以三言两语道尽解答,毕竟作曲是件颇个人、甚至有些神祕的过程,要向别人道出内心活动的轨迹、为何脑内会浮现旋律、灵感的泉源是什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在阅读日本音乐人梅垣ルナ的这本着作时,竟然感觉到自己一直以来进行配乐时的许多心境、感觉、甚至技巧,都被她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整理了出来。因此赫然发现:其实作曲这回事是有方法可以接近的,是可以透过学习来培养能力的;而且这些训练创作的技巧,充满画面、实用又有趣!
不妨想像看看:该怎么描述冬夜的白雪纷纷?什么音型可以营造恋爱时的触电感?
在本书中,作者将自己写曲的过程和心得分享给读者。这过往被世人视为私密的诀窍,作者完全不藏私的举例说明——甚至举例介绍和弦给人的感觉、分析音阶调性所产生的意象。虽然这种书写仍极具作者个人的心得及经验分享,但对于想要踏入作曲领域的爱乐者来说,这本书仍然提供一种playful 的观点:作曲绝对并非只能仰赖学术理论,而是想像力激发的活动。
我多年以来做配乐的技巧、手法,也被梅垣指点出来,这样的阅读经验让我惊奇啧舌。因此这本书,相信对很多人也一定会有极大的帮助吧!
或许,你阅完此书后,也会跟我一样想快点抱起吉他、坐在钢琴前,开始作曲!让想像力起飞吧!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也能写出感性美丽的旋律,作曲不再是门槛很高、无法企求的学问。只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尝试有趣浪漫的创作!
李欣芸(配乐师)
推荐序 游戏配乐的目的,正是为游戏情境提供适合的风格与氛围感,好增加玩家的沉浸体验。因此,从事游戏配乐常会碰到各式曲风的制作需求,并且常常是仅收到需要「怎样的感觉」的说明,就得开始创作配乐,这时候就考验着作曲者对于游戏情境的掌握与想像力,以及过往配乐经验、乐理知识及编曲手法的灵活运用等。
近年台湾已有愈来愈多优秀的游戏作品问世,相信对于游戏配乐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尽管如此,我常遇到许多人对于动漫游戏配乐作曲非常感兴趣、但却不知如何入门的情况,这或许是因为在目前坊间教材中,较少提及如何将作曲技巧应用于特定的情境或游戏内容。
作曲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需要长期聆听分析每首经典配乐的曲式、理解编曲配器的巧思、编写优美且琅琅上口的旋律。而本书作者透过自身丰富的创作经历及内化体悟,从恋情、节庆、日常生活、季节情境、动漫等共40种情境主题引导读者发挥想像力,一步步建构作曲所需的概念与乐理知识;正好有效地补强了台湾音乐学习与应用实作的需要。而这种掌握情境以编写旋律与和声搭配的能力,对游戏动画配乐来说更是必备的基础。
在此,想与始终在音乐道路上努力不懈的音乐人共勉,让我们持续创作出感动人心的音乐,更诚挚推荐本书给想要尝试作曲的初学者们!
李世光(游戏音乐制作人)
推荐序 我认为音乐并不是始于理论,但有了理论基础,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便容易看到更远的风景。
我曾经上过一些很偏理论的音乐课程,这些理论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实务工作上,要顺利地让理论跟实务接轨,仍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来累积经验。幸运的是,几年前我在Amazon jp 上发现了《イメージした通りに作曲する方法50》(即《图解作曲.配乐》日文原版)这本书,当下觉得是本相当实用的教材,于是就决定购买。而在阅读过后,发现这本书无论对初学者、或是中阶的作曲家来说,都是可以有效缩短理论和实务距离的教材。而且这本书的确也在这几年的工作里,带给我许多帮助。
也因此,当易博士出版社寄给我《图解作曲.配乐》的译稿时,我真的相当高兴。一来,是想起当初购买日文书的不便,那时必须透过台湾的日本书店、请他们进货才能完成购买,确实花了我一番功夫;二来,阅读日文版也是件辛苦的事,很多部分因为语言不通,我只能自行猜测、或是把谱例弹出来拆解。现在终于有中文版问世,我想不仅仅是我个人,许多希望从事配乐工作的朋友一定也会得到充分的帮助。
台湾的配乐需要跟国际接轨,为此,台湾的音乐人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视野,我想,这本书的引进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张衞帆(狂想音乐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