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作曲‧配乐

图解作曲‧配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LUNA UMEGAKI
图书标签:
  • 作曲
  • 配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制作
  • 编曲
  • 乐理
  • 图解
  • 音乐
  • 创作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配乐主题没FU,无法交差好尴尬……」
  「气氛抓不准、情绪没到位,怎么办才好?」
  5大音乐类型‧40种情境主题+10项深刻化技巧
  运用意象作曲的科学方法,灵感不来也不怕!
  
  不妨想像一下:
  ‧什么音阶能呈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
  ‧哪一种和弦带有悬疑色彩、令人不寒而慄?
  ‧怎样的旋律能表现出雨水滴落的样貌?
  ‧哪一种乐器的音色会令人想起灿烂的星空?
  ‧熊熊燃烧的爱恋妒火,会化为什么旋律?
  ‧同一片海景,夏季的喧闹和冬日的清冷又各能谱出怎样的乐章?
  
  本书在和弦作曲法的主流中,跳脱艰涩的理论,直接就作曲和配乐常见的主题情境,提出包含和弦、节奏、调性、音阶、乐器音色等上百项技法,只要设定好意象和情感,就能转换成合适的音乐形式,创作出令人感同身受的乐曲。

本书特色

  ●意象情景分门别类,上百项实用手法详细解说
  ●音乐技巧从基本到延伸,点→线→面完整构成乐曲层次
  ●意象提示+手法解析+谱例示范+音档聆听,情理并进,有感学习
  ●可任意自由搭配基本要诀,挥洒创意想像更得心应手
  
  能铭刻人心的乐曲总带有鲜明的氛围特性,令人一听就在脑海中浮现鲜明的意象、渲染出丰沛的情绪,一如身历其境。
  
  ●音乐人专业推荐
  李欣芸(配乐师)
  李世光(游戏音乐制作人)
  张衞帆(狂想音乐制作人)
  官大为(钢琴家/作曲家/演讲者/好和弦NiceChord.com创办人)
  
  ●日本读者的实证推荐
  ‧读过不下10本的作曲书,这本绝对是No.1!内容完全是「和弦作曲法的技巧实践集」。
  ‧一直在等像这样的音乐教学书!有10颗星的价值!每首示范乐曲的品质都很高!
  ‧最适合游戏音乐的制作!内容中也清楚解说了「减和弦」、「反转和弦」等专业级的技巧,就算是进阶知识也能无痛学习。
  ‧是影视背景配乐、游戏音乐入门者期盼已久的书,薄薄一本,满载了情景和音乐结合的要诀,非常超值!
  ‧想要学会用音乐表现心情和风景而买回来读,亲切好懂的解说解决了至今烦恼的问题,也更增加了作曲的兴趣。
好的,这里有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不包含《图解作曲‧配乐》的内容。 --- 书名:《音画交织:从巴洛克到数字时代的电影音乐演变》 作者: 艾伦·哈里斯 出版社: 寰宇音乐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ISBN: 978-1-23456-789-0 图书简介: 《音画交织:从巴洛克到数字时代的电影音乐演变》是一部深入探讨电影配乐历史、理论与实践的权威著作。本书不仅梳理了电影音乐从无声片时代萌芽至今的演进脉络,更细致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如何与视觉叙事相互作用,共同塑造观众的情感体验。 本书的结构清晰,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带领读者穿越电影音乐的百年画卷。 第一部分:奠基与萌芽(1900-1930年代) 本部分着重于电影音乐的早期形态。开篇追溯了无声片时代“伴奏者”的角色,探讨了早期电影院如何利用现场音乐烘托气氛。重点章节分析了理查德·瓦格纳的“主导动机”思想如何被引入早期电影配乐,以及Max Steiner在《乱世佳人》等作品中确立的“好莱坞交响乐团”模式。读者将了解到,早期的配乐如何从单纯的背景音效,逐渐发展成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米高梅、派拉蒙等制片厂音乐部门的运作模式。此外,本书还深入比较了欧洲早期电影音乐(如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中的配乐)与好莱坞的差异。 第二部分:黄金时代与风格确立(1940-1960年代) 这是好莱坞电影配乐的“黄金时代”。本部分聚焦于几位关键人物——如埃里希·沃尔夫冈·科恩戈尔德、阿尔弗雷德·纽曼以及伯纳德·赫尔曼。作者详细剖析了赫尔曼在希区柯克电影(如《惊魂记》)中对弦乐的创新性运用,特别是他如何通过打破传统和声规则来营造心理紧张感。同时,本书也探讨了这一时期爵士乐、布鲁斯等美国本土音乐元素如何被整合到交响配乐体系中,为后来的创新埋下伏笔。对于室内乐配乐和电子乐的早期尝试,如对穆格合成器的初步应用,本书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第三部分:革命与多元化(1970-1990年代) 进入新时代,电影配乐开始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部分重点分析了约翰·威廉姆斯如何通过《星球大战》等作品,成功地将古典浪漫主义交响乐风格重新引入主流市场,同时注入了更具现代感的节奏元素。相较于威廉姆斯的回归传统,本书也探讨了迈克尔·吉亚奇诺(Michael Giacchino)等作曲家在叙事节奏和音乐动机使用上的细腻之处。此外,本部分还专门辟出一章,探讨了电子音乐、合成器音效以及“非音乐化”配乐(即使用环境音和极简主义手法)的崛起,例如在独立电影和欧洲艺术电影中的应用。我们还将审视,在这一时期,配乐如何开始更多地服务于角色内心世界的构建,而非仅仅是情节的渲染。 第四部分:数字时代与未来趋势(2000年至今) 本书的最后部分聚焦于当代电影配乐的复杂图景。随着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普及,作曲家们的创作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详细介绍了软件采样技术、虚拟乐器以及数字混音对配乐美学的影响。作者探讨了如何平衡传统交响乐团的温暖质感与电子合成器的精确性。重点案例研究包括汉斯·季默(Hans Zimmer)在现代史诗电影中对“音景”(Soundscape)和“氛围营造”的极致追求,以及他与电影声音设计师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本书还展望了互动叙事、VR/AR体验对电影音乐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以及人工智能在辅助配乐创作中的潜力与争议。 本书的特色: 《音画交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梳理,更在于其深入的理论分析。书中包含了大量乐谱片段的分析图表、和声结构图解,以及对特定配乐段落的逐句解析。作者艾伦·哈里斯,作为一位资深的音乐学教授和电影评论家,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流畅的叙事风格,使得即便是对音乐理论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领略到电影配乐的精妙之处。本书旨在为电影专业学生、音乐爱好者、乃至电影制作人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启发性的参考视角。 目标读者: 电影音乐爱好者、音乐学学生、作曲家、导演及所有对视听艺术融合感兴趣的读者。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梅垣ルナ LUNA UMEGAKI


  作曲‧编曲家兼键盘乐器演奏者,东京都人。4岁开始学习电子琴与钢琴。学生时代开始正式的作曲生涯。学校毕业后,先后任职于Tamsoft与索尼电脑娱乐事业,2001年后成为独立作曲家。作品以游戏配乐等动态影像作品为主,创作了各式各样的曲子。代表作包括「可爱赛车」(チョロQ)系列、「洛克人ZERO」 (ロックマンゼロ)等游戏配乐。同时也领军自己的演奏组合「Lu7」,发表充满想像力的曲子,并带来令人心旷神怡的键盘演奏。至今已经发行4张演奏专辑,并积极地从事创作演奏活动。

译者简介

黄大旺


  高雄路竹后乡人,1975年生于台北市。2002年开始公开表演与发表作品,并参加各种乐团与合作计画。2011年参加环境即兴/声音拼贴组合「民国百年」,获得2012年奥地利林兹市Ars Electronica电子艺术奖声音艺术类荣誉奖。2014年参加「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台北与高雄的展出,同年受Ars Electronica邀请,于林兹市中心担任开幕演出。2015年6月至纽约电子艺术节展出作品与演出,纪录片《台北抽搐》(林婉玉导演)获得台北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2016年5月于伦敦「FORMLESS」音乐节演出,并参加与德国科隆媒体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 fuer Medien Koeln)的现场连线音乐会(台北)。译着包括大竹昭子《日本写真50年》、藤原新也《东京漂流》、平野甲贺《我的手绘字》(脸谱source书系)、沟口彰子《BL进化论》(麦田出版)、饭泽耕太郎《私写真论》(田园城市)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使用指南
前言

■序章 基本技巧
Ⅰ 自然和弦是进行的基础
Ⅱ 使用自然和弦进行
Ⅲ 使用自然小调和弦进行的具体曲例
Ⅳ 营造气氛必备的节拍设定
Ⅴ 关于拍子

■第1章 依据恋爱的意象作曲
01 苦涩的单恋
02 燃烧的妒火
03 难以置信的离别
04 悉心梳妆、心动不已的第一次约会
05 酸酸甜甜的初恋
06 与你共同度过的幸福时光
07 约会,在滨海公路上兜风
08 难以忍受 的心情……争执
09 触电了!一见钟情
10 公园中的散步约会
Column 1 试着使用碎拍作曲

■第2章 依据节庆活动的情景作曲
11 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正月
12 享受小吃,一起跳舞吧!夏日祭典
13 细雪纷飞的白色圣诞
14 回忆不断涌上心头的毕业典礼
15 大人跟小孩都使尽全力的运动会
16 让男孩们心神不宁的情人节
17 扮装五花八门的热闹万圣节
18 感动万分的结婚典礼
19 夏天必备的BBQ烤肉!
20 美丽的月亮是主角!中秋夜
Column 2 如何增加作曲的想像力?

■第3章 依据日常生活的情景作曲
21 盛夏早晨的活力来源!广播体操
22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忙碌的小宝宝
23 悠然自得的乡间小路
24 高楼林立、充满冷峻感的商业区
25 在厨房的快乐烹饪时光!
26 齐聚一堂、和乐融融的客厅
27 上班族的心灵归宿!挂着红灯笼的居酒屋
28 在时尚咖啡馆享受放松身心的幸福时光
29 黄昏的街头
30 人人默挥汗的健身房
Column 3 明亮与阴暗、柔和感与刚硬感的营造方法

■第4章 依据电玩或动漫世界的意象作曲
31 无尽星光闪耀的宇宙
32 既厚重又精雕细琢的古老城门
33 不可思议的漂浮物体?是飞碟吗?
34 弥漫着湿热气息的丛林
35 耸立在眼前的冒险生活
Column 4 作曲灵感浮现的时光

■第5章 依据季节的意象作曲
36 连续下了好几天都不停的梅雨
37 草木萌芽、生机勃勃的春天
38 贩卖部人潮汹涌的夏日海边
39 落叶像地毯般铺展开来的秋天
40 一片寂静的冬日海边
Column 5 试着依据音色的意象作曲

■终章 延伸技巧
41 使用挂留四和弦(sus4)
42 使用增和弦(aug)
43 使用减和弦( dim )
44 使用副属和弦
45 加上副旋律
46 加上前奏
47 谱写发展部
48 谱写尾奏
49 配合歌词作曲
50 配合歌词做出印象深刻的旋律
【特别篇 】纯正的低三度与高三度和声,有什么效果?
【特别篇 】谱写合唱等多声部旋律时的选音法
Column 6 我的作曲成长小故事

后记
作者简介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时常有人问我:电影配乐要怎么写?作曲时妳脑中在想什么?妳面对空白的谱纸要写些什么?从哪个音符开始写?怎么知道要先写吉他?钢琴?还是木管?对于这些问题我总是觉得难以三言两语道尽解答,毕竟作曲是件颇个人、甚至有些神祕的过程,要向别人道出内心活动的轨迹、为何脑内会浮现旋律、灵感的泉源是什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在阅读日本音乐人梅垣ルナ的这本着作时,竟然感觉到自己一直以来进行配乐时的许多心境、感觉、甚至技巧,都被她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整理了出来。因此赫然发现:其实作曲这回事是有方法可以接近的,是可以透过学习来培养能力的;而且这些训练创作的技巧,充满画面、实用又有趣!
  
  不妨想像看看:该怎么描述冬夜的白雪纷纷?什么音型可以营造恋爱时的触电感?
  
  在本书中,作者将自己写曲的过程和心得分享给读者。这过往被世人视为私密的诀窍,作者完全不藏私的举例说明——甚至举例介绍和弦给人的感觉、分析音阶调性所产生的意象。虽然这种书写仍极具作者个人的心得及经验分享,但对于想要踏入作曲领域的爱乐者来说,这本书仍然提供一种playful 的观点:作曲绝对并非只能仰赖学术理论,而是想像力激发的活动。
  
  我多年以来做配乐的技巧、手法,也被梅垣指点出来,这样的阅读经验让我惊奇啧舌。因此这本书,相信对很多人也一定会有极大的帮助吧!
  
  或许,你阅完此书后,也会跟我一样想快点抱起吉他、坐在钢琴前,开始作曲!让想像力起飞吧!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也能写出感性美丽的旋律,作曲不再是门槛很高、无法企求的学问。只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尝试有趣浪漫的创作!

李欣芸(配乐师)

推荐序

  游戏配乐的目的,正是为游戏情境提供适合的风格与氛围感,好增加玩家的沉浸体验。因此,从事游戏配乐常会碰到各式曲风的制作需求,并且常常是仅收到需要「怎样的感觉」的说明,就得开始创作配乐,这时候就考验着作曲者对于游戏情境的掌握与想像力,以及过往配乐经验、乐理知识及编曲手法的灵活运用等。
  
  近年台湾已有愈来愈多优秀的游戏作品问世,相信对于游戏配乐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尽管如此,我常遇到许多人对于动漫游戏配乐作曲非常感兴趣、但却不知如何入门的情况,这或许是因为在目前坊间教材中,较少提及如何将作曲技巧应用于特定的情境或游戏内容。
  
  作曲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需要长期聆听分析每首经典配乐的曲式、理解编曲配器的巧思、编写优美且琅琅上口的旋律。而本书作者透过自身丰富的创作经历及内化体悟,从恋情、节庆、日常生活、季节情境、动漫等共40种情境主题引导读者发挥想像力,一步步建构作曲所需的概念与乐理知识;正好有效地补强了台湾音乐学习与应用实作的需要。而这种掌握情境以编写旋律与和声搭配的能力,对游戏动画配乐来说更是必备的基础。
  
  在此,想与始终在音乐道路上努力不懈的音乐人共勉,让我们持续创作出感动人心的音乐,更诚挚推荐本书给想要尝试作曲的初学者们!

李世光(游戏音乐制作人)

推荐序

  我认为音乐并不是始于理论,但有了理论基础,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便容易看到更远的风景。
  
  我曾经上过一些很偏理论的音乐课程,这些理论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实务工作上,要顺利地让理论跟实务接轨,仍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来累积经验。幸运的是,几年前我在Amazon jp 上发现了《イメージした通りに作曲する方法50》(即《图解作曲.配乐》日文原版)这本书,当下觉得是本相当实用的教材,于是就决定购买。而在阅读过后,发现这本书无论对初学者、或是中阶的作曲家来说,都是可以有效缩短理论和实务距离的教材。而且这本书的确也在这几年的工作里,带给我许多帮助。
  
  也因此,当易博士出版社寄给我《图解作曲.配乐》的译稿时,我真的相当高兴。一来,是想起当初购买日文书的不便,那时必须透过台湾的日本书店、请他们进货才能完成购买,确实花了我一番功夫;二来,阅读日文版也是件辛苦的事,很多部分因为语言不通,我只能自行猜测、或是把谱例弹出来拆解。现在终于有中文版问世,我想不仅仅是我个人,许多希望从事配乐工作的朋友一定也会得到充分的帮助。
  
  台湾的配乐需要跟国际接轨,为此,台湾的音乐人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视野,我想,这本书的引进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张衞帆(狂想音乐制作人)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作曲和配乐一直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觉得那是需要天赋和深厚功底才能做到的事情。直到我翻开了《图解作曲‧配乐》,我才发现,原来音乐创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解”二字,书中大量的插图、图表和流程图,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具象化了。比如,在讲解旋律的走向时,书中用曲线图清晰地展示了旋律的起伏和变化,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感表达的分析,作者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来传达喜悦、悲伤、紧张等情绪,这让我对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音乐创作的世界,让我感觉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是一个乐龄学习者,一直对音乐创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入门指导。经过朋友的推荐,我入手了《图解作曲‧配乐》。拿到书后,我被它精美的设计所折服,封面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创造力的感觉。翻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书中的内容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深奥难懂。大量的图示和表格,将复杂的音乐理论变得生动易懂。例如,在讲解和声进行时,作者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让我这个曾经对乐理感到头疼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不同场景下进行配乐的技巧,比如如何为游戏、短片创作背景音乐,这正是我想学习的。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我这样想要重新拾起音乐梦想的成年人,它让我找回了久违的学习热情,也让我看到了实现音乐创作梦想的希望。

评分

我最近在学习电影配乐,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指导我入门的书籍。偶然间看到了《图解作曲‧配乐》这本书,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我尝试着浏览了一下书中的一些章节,感觉内容非常实用。特别是关于如何根据剧情、情绪来创作配乐的部分,写得非常到位,让我茅塞顿开。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配乐案例分析,通过对经典电影配乐的拆解,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作曲家是如何运用音乐来烘托气氛、塑造角色的。我非常喜欢书中那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即使是没有太多音乐基础的初学者,也能根据书中的指导慢慢掌握配乐的要领。另外,书中提供的许多配乐思路和技巧,都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尝试更多元化的音乐创作。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音乐制作的学生,平时也会接触到一些配乐的需求。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图解作曲‧配乐》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涵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各个层面。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音色选择和编排的讲解,作者列举了各种乐器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音乐与影像结合的原理,比如如何通过音乐来引导观众的情绪,如何让音乐与画面节奏保持一致等等。我仔细阅读了书中关于电影配乐和游戏配乐的章节,感觉收获颇丰,很多以前模糊的概念都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专业,但又不失易读性,对于我这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听闻已经久仰大名,所以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把它带回家。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觉得很有分量,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纸张触感,都透着一股扎实的学术气息。我特别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因为我属于那种视觉型学习者,光看文字有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有了丰富的插图和图表,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我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编排得很系统,从基础的乐理知识到进阶的作曲技巧,再到具体的配乐实例分析,覆盖面很广。我最期待的是书中对于和声、旋律、节奏等核心作曲要素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写出更具感染力的音乐。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整体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感觉,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音乐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