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恋之歌:聆赏姚赞福

悲恋之歌:聆赏姚赞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九三○年代以一曲〈心酸酸〉创下台语流行歌有史以来最佳的销售量的音乐家姚赞福,传记报导故事首次出版!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典藏台中」系列,纪录音乐人姚赞福的一生,包括他的音乐创作、人生轨迹,以及时代背景。
  
  ◎作者林良哲继《台湾流行歌日治时代志》后,将焦点聚集在台中音乐人姚赞福身上,借由唱片收藏、子女亲友访谈纪录,以及成长轨迹的田野调查,融合当时流行歌背景与社会现象,图文并茂,娓娓道出姚赞福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随书附赠姚赞福音乐故事CD。
  
  台中市新文化协会策划、台湾流行歌研究学者暨台语流行歌词曲创作者林良哲年度力作!
  
  向那个时代,写出台湾心声的流行歌创作者姚赞福致敬!
  附赠姚赞福音乐故事CD
  
  一九三○年代,姚赞福以一曲〈心酸酸〉,创下台语流行歌有史以来最佳的销售量,成为当时歌坛上炙手可热的流行音乐作曲家。
  
  但他从一九三三年入行到一九六七年过世的三十四年间,只发行过四十多首的曲目,从战前的〈心酸酸〉、〈悲恋的酒杯〉、〈我的青春〉、〈送君曲〉,到战后的〈日落西山〉、〈青春叹〉、〈苦酒满杯〉等歌曲,无一不是台湾人民所不断传唱与思忆的台语流行歌经典。
  
  然而,被传诵的还有姚赞福所属的苦闷、悲愁年代,他穷困潦倒的人生,就像是唱片上又窄又细的沟槽,唱针只能循着沟槽旋转前进,直到片尾曲终……
  
  就让我们循着这个音乐行轨,慢慢沉浸在音乐人姚赞福的人生乐音中吧!
  
  姚赞福(1908-1967)
  
  出生于台中牛骂头(清水区),幼年时居住于墩仔脚(后里区),后随父亲移居宜兰以及台北松山等地,因家中信奉基督教,进入台北神学校就读,并于1931年奉派前往台东「新开园」(池上乡)传道。但他因疾病缠身,离开传道工作回到台北,投身于台语流行歌的创作,进入古伦美亚唱片公司,后又到奥姬、胜利、日东等公司,创作出〈心酸酸〉、〈悲恋的酒杯〉等歌曲,成为当时知名的作曲家。
  
  战争期间,他远赴香港谋职,并在此娶妻生子。战后全家返回台湾,却因时运不济而谋职不顺,多年颠簸且痼疾难治,加上生养众多,致使家境贫寒。他独自前往台北奋斗,冀望靠着作曲的功力再度于台语流行歌坛扬名,然因时代变迁、市场转换,虽有〈日落西山〉、〈青春叹〉等优秀作品,却不敌市场走向的转变,最后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良哲


  1968年出生于台中市,1991年开始创作台语流行歌曲,陆续发表〈无花果〉、〈玫瑰〉、〈鹅妈妈要出嫁〉等曲,之后又与陈明章、朱约信等人合作,迄今仍从事台语流行歌曲创作,已创作歌词、歌曲超过百首。

  1995年进入《自由时报》担任记者工作,并开始搜集及研究台中市的地方历史,先后出版《台中酒厂专辑》、《台中公园百年风华》、《手术刀与照相机的故事》、《台中电影传奇》、《何春木回忆录》、《台湾流行歌日治时代志》等书籍,多数和台中市历史相关,2004年考入国立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2008年以《日治时期台语流行歌词之研究》为硕士论文题目,并取得学位,目前为自由时报彰化新闻小组特派员。

陈彦斌/总策划

  南投中寮人,长居台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报记者暨特派员,望春风电台台长、台湾日报採访中心主任、国家文化总会中部办公室执行长、行政院《文化视窗》月刊主编、台中市新文化协会理事长,及立委林佳龙服务团队执行长、顾问。着有《填补地球裂缝的人》,发行《台中风华》,主编《走读云林》、《讲予全世界听》、《台中妈祖荫台湾》、《因为黑暗,所以我们穿越》等。现任:台中市新文化协会执行长(2016)。
 

图书目录

市长序、聆赏台湾乐音,抚触时代纹路
局长序、探寻原创故事,追索台湾流行歌文化
作者序、人生饮苦酒,运命叹心酸
 
引言、偶然的巧遇
壹、那个时代、那段岁月
贰、基督教家庭
参、求学过程
肆、短暂的传道生涯
伍、血液中的自我
陆、作曲的困境
柒、一曲〈心酸酸〉
捌、纵横流行乐坛
玖、远走香港谋生
拾、人生转机
拾壹、深陷困局
拾贰、生命的热情
拾参、苦酒?美酒?还是甜酒?
拾肆、曲终人不散
结语、人生藏宝图
市长序、聆赏台湾乐音,抚触时代纹路
局长序、探寻原创故事,追索台湾流行歌文化
作者序、人生饮苦酒,运命叹心酸
 
姚赞福创作目录
姚赞福年表
 

图书序言

壹、那个时代、那段岁月
 
1971年时,知名的台语流行歌作曲家许石(1919-1980)在接受电脑音乐家林二的採访,谈及他与姚赞福的一些往事。许石在访问中,除了称赞姚赞福的音乐天赋之外,并提及曾以「接济」的方式买下〈悲恋的酒杯〉之版权,还拿给他一个四百元的红包作为酬劳。
 
身为知名台湾流行歌作曲家的许石,其作品有〈安平追想曲〉、〈港都夜雨〉、〈孤恋花〉、〈夜半路灯〉等歌曲。1952年时,他成立了中国唱片公司(其后更名为女王、大王、太王唱片公司),全力推广台湾乡土民谣和歌谣,对于台湾的流行音乐的发展,他可说相当熟悉。这段许石与姚赞福故事与往事,林二随后在报章上发表〈台湾民俗歌谣作家列传(八)穷困潦倒姚赞福〉一文,并收录在1979年出版的《台湾民俗歌谣》一书中。至于许石向姚赞福买下〈悲恋的酒杯〉之版权之后,也由「大王唱片」发行一张78转唱片,依其唱片年代推算,应该是在1958年前后。
 
骑行脚踏车的穷途背影
 
许石除了说到曾经买下姚赞福的歌曲版权之外,在此一访问中,他也提及姚赞福曾经在电台弹奏钢琴餬口,其后又因「带病骑脚踏车而过世」。许石的此一回忆,应该是指1958年左右。姚赞福原本在台中市的「中声电台」服务,但其后电台因转手他人经营而裁员,致使姚赞福失去了固定的收入。为了养家活口,他离开台中的妻儿独自北上,并在台北市松山一带租了一个小房间,平时教几位学生弹奏钢琴或演唱,却不足以餬口。为此,姚赞福还得不时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各唱片公司「推销」,以赚取一些「外快」,贴补家用。
 
就在此时,姚赞福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拿来给许石,希望能获得採用。许石所谓「曾以接济的方式买下其〈悲恋的酒杯〉版权」一事,应是许石了解姚赞福的家庭状况,最后将其日治时期的作品〈悲恋的酒杯〉版权买下,包了一个四百元的红包给他。在当时,台湾的着作权相关法律并不完备,对于以前已发行或是出版的音乐作品,没有强制规定要给付使用费用给词曲作者。甚至唱片公司还以「买断」的方式,即可将创作者的着作权买下来。之后不管多次录音使用,甚至是改编再制,都不用给付给原创作者任何费用。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