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我喜欢捕捉野生动物的影像,记录动物的每一个画面,有时得等上一整天,甚至躲在伪帐中满头大汗也常常摃龟。小时候的我,工具书 少之又少,更别说GOOGLE了,所以我常拿着一本小册子,看到什么就记录下来,这本小册子到现在还在我的书柜上呢!偶尔翻出来看,还会回想到小时候发生 的趣事。
有天,我收到了一套手绘猫头鹰的明信片,看着看着入迷了,多年观察猫头鹰的我,也被这几张明信片给拐走了。因猫头鹰而结缘, 我以为珮青是个天生就会画画的人,有次,在聊天过程中,珮青将她平常手绘的原稿介绍给大家,一张一张的解释着,大家都说好棒喔!妳的画都好漂亮,会画画真 好,这时珮青才说到:「其实我从小没有学过画画,也不是科班出身。」这句话真的让大家非常震惊,珮青靠着对大自然的热情,从平日零碎的时间一点一滴累积, 并且鼓励身边的朋友及孩子们,告诉大家:「画画其实一点都不难,从有兴趣的地方开始画起。」看着她神采奕奕的翻着每张手稿,清楚地解说每一次透过观察所得 到的感想,那时我心里想着,如果这样的观察方式,可以变成一本书应该很不错。
某次前往兰屿,在等船的空档时间,突然看到珮青看着码 头,不到五分钟就速写了一张码头的风景照,这时才真正的亲眼见识到,原来除了拍照,这样的纪录方式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现代资讯发达后,很多资料网路一查就 有,这是什么动物?马上就有名字,拍动物更是希望蒐集很多不同的种类,但是拍过后可能很快就忘了,有了动物名字但却完全不了解动物的习性,这就失去观察的 意义了。透过珮青的《手绘自然笔记》,可以清楚地看到珮青的观察角度、观察方式,了解动植物的特征,您会发现动物比想像中更可爱,植物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加 深奥,我很喜欢珮青的记录方式,多面向又生动,且一目了然,让大家发现原来记录是一件这么容易上手的事情。我常鼓励孩子,可以把亲眼看到、听到的,用自己 的方式写下来,没有框框,不必想段落、不用管画风,只要是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记录,累积下来后,都会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自然笔记(就像是我当年的笔记一样, 我可是称唿它为宝典) 。
常说生命不会重来,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可能也不会做了,因缘际会之下,珮青起了头,诞生了这本书,而我看着这本书,心里莫名地为她感到开心。
阿峰(林青峰)
推荐序 常常在facebook上看到珮青分享的手绘自然笔记,每一幅都是她亲身到野地里做自然观察后绘制的成果,详实地记录,让人有彷彿和她同游的感觉。
学美术的我是个自然记录工作者,一直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录大自然,与大众分享。摄影是我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但常常拍着拍着,感觉自己都没有好好观察被拍 摄的生物,毕竟按下快门时是那仅仅几分之一秒的速度,和被摄物的「连结」相对的少而短促;然而,手绘记录,却是帮助我们在野地里更深入认识与了解一种生物 的途径,因为画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你所画下的每一道笔画,都得透过眼睛「盯着」那生物才能一笔一笔的描绘出来,而且这过程是相当专注的,你可能以为 你在「画」,其实,更多的部分是「观察」,因此我相当推崇以绘画的方式来记录自然。
问题来了,很多人常说:「我又没学过画画、我从幼 稚园之后就没拿过画笔了⋯⋯」其实,这都不是问题核心,很多人不敢动笔不是因为没学过,而是被「美」、「丑」这件事绑架了,我们从小的美术教育,就是由老 师个人的喜好来评断,最后为了学习评量,给出分数,很多人就在受到分数打击之后,对画画敬而远之,因而失去了这帮助你观察事物的利器,相当可惜!
现实生活中,学习正规美术教育的人仅是少数,「我不是学美术的」只是一个借口,「笔记」是记录你的所见,并无美丑之分呀!珮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刚认 识的时候还以为她也是科班出身,后来才知道手绘功力不俗的她,竟然是学医学管理,这位自嘲自己所学是在医院批价挂号的妈妈,靠着后天自学与兴趣,画出了自 己的一片天空,甚至还诞生了这本精美的《手绘自然笔记》。
只要你愿意抛下成见,克服心中的小恶魔,拿出画笔,记录下大自然的美好,基于爱与分享,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棒的自然观察家与画家!
自然艺术工作者・自然野趣自然教育工作室创办人 黄一峯
作者序 这本书能出版,我真的很感谢老天爷做的所有安排,一切的缘分是那么的奇妙。
因为赏鸟,所以买了喜欢的书
在十几年前我开始迷上赏鸟,有一天在书店看到《笔记大自然》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看到其中一页画有水鸟的插图,虽然是简单的速写,但觉得好美,或许因为赏鸟是从水鸟开始,看到国外的画家图绘我看过的鸟,感觉非常亲切,整本书散发着轻松自在的感觉,彷彿我也跟着绘者受了一场自然的洗礼,当天便立刻将书买回家,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样的图就好了」,然后就将书放在书架上「供奉」着。
突然想学画、遇到好老师
之后的日子,我因为结婚生子忙碌的打转着,也没有空再去赏鸟,连带相机被我卖掉,图鑑也被我打入冷宫好多年,一直到小孩上学之后,我心想,我终于有一点儿空闲时间可以为自己安排想做的事,于是我到文山社大,报名了一堂画画课。
第一堂课,还记得徐伟老师在讲台上说了一段话,他说「社大的学员,没有要考美术班、研究所,不一定要从素描开始学画,他建议大家从自己有兴趣的主题开始画画,因为画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像不像是一回事,但是这个东西对自己是有感情,有意义的,是比较重要的。」听到老师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彷彿在画画这件事得到了「自由」。于是我开始把许久以前赏鸟时所拍的照片拿出来,开始看着照片画鸟,心想,还没有时间去赏鸟,只好画鸟给自己看。
一开始,并不是那么顺遂,画笔总不能随兴控制,一张A5的纸,用色铅笔要画上二个月还画不完,常常画到失去耐性,每每想半途而废,但是老师还是鼓励我们照着自己的感觉画就可以,画画停停,感觉很辛苦。
新尝试、同学的介绍和鼓励
后来,有天社大同学带来一本只有掌心大的速写本,里面是用钢珠笔随意画的小品,有美食等任何想画的东西,不拘大小及细节,也不用担心完成度或者构图,上色或不上色都可以随兴,我看了以后非常喜欢,同学说,妳也可以自己画一本,我答说依我的程度,怎么可能?但是,在同学的鼓励和陪伴之下,我也开始画起小本速写,其实只是随兴涂涂,作画的时间不仅缩短很多,成就感也很高,还可以随兴的上色或不上色,或加上自己的文字註解,感觉更能享受画画的乐趣!
画画+赏鸟=我的自然笔记
经过几个月之后,忽然想到,我何不将这种风格沿用至画鸟上呢?一开始先从带小孩去公园玩时,看到的昆虫或植物等主题开始,后来慢慢地也将鸟画入,不过户外写生实在太难,鸟或是昆虫等动植物(风吹下雨出太阳或光影变化)都不受控制,户外的天候时间地点也很难允许,于是我尽可能的在现场拍了照片,回家后再看着照片补画。
而这样又过了数月,有天我站在书架前,《笔记大自然》这本书像是唿唤着我,我又拿起了它,打开书时吓了一跳,这不是我多年前的心愿吗?我现在竟然有能力画自己的自然笔记了!心里非常的高兴,原来冥冥之中老天爷自有安排呢!而我从没想过因为买了一本书而改变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能出版,首先要感谢晨星出版社的主编裕苗,谢谢她的欣赏,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才能完成第二个心愿,再来要感谢鸟会的许多赏鸟前辈和同学们,观心观鸟班的张瑞麟老师、黄玉明、许长生老师,带领着我们全台走透透去赏鸟;一路走来相伴的画友们(敏芬、碧艳、陈华、春如、翠瑛⋯⋯);教我认识并把视野放大到台湾生态、所有动植物的林青峰老师;陪伴我支持我的老公和小孩,还有家人,尤其是婆婆和大嫂,谢谢她们辛苦的打理家里和体谅,让我无后顾之忧;还有网路上众多支持我、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无法一一详细列出名字,在这里一併谢谢大家。
最后将这本书献给我亲爱的父母和妹妹。
朱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