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自然笔记

手绘自然笔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阳光穿过了树梢,在森林里洒下层层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土地与植物散发出的芬芳,只要用心体会、专注当下,您也可以是敏锐的自然观察家。

  本书以自然生态素人的角度,分享在野地实际走访观察的大自然面貌,透过作者的手绘笔记,彷彿为我们作了一场精采的生态导览。

本书特色

  1.这是一本认识大自然的最佳入门书籍。
  2.借由作者实地观察,透过细腻的文字及手绘图将环境观察及生物重点特征作介绍。
  3.简易辨识对照,加深初学者的学习印象。
  4.以逗趣的手绘图引导大家以轻松的方式了解大自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朱珮青(Emily Chu)


  喜欢大自然的一切,进而以记录大自然的花草虫鸟为乐,近期以石头彩绘创作及教学为主,希望能和更多人一起分享创作的乐趣!有关原创图像授权、合作、商品、手绘笔记、石头彩绘教学等,欢迎接洽!

  经历:
  2013吉林画廊-文山社大十五週年师生美术联展
  2013压克力画(黑冠麻鹭三态)捐助水雉保育于关渡鸟博会义卖
  2014台湾女艺协会「女艺花绽放」松山菸厂手作工艺联展
  2014「速写台北」FB社团联展-纪州庵
  2014「奥尔思猫头鹰工坊」猫头鹰图样授权独家贩售文创商品
  2014~2015「石虎森林-浅山生物创作展」巡回展参展
  2015桃园鸟会「生态笔记速写」画展(长期合作)
  2015新北市青少年图书馆展览「石头彩绘展」
  2016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塔塔加游客中心「石头彩绘展」
  2016内湖户政所「石头彩绘暨生态笔记」展览

  e-mail:cpc-kimo@yahoo.com.tw
  FB:www.facebook.com/emily.qbirds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作者序

CHAPTER1 记录自然的开始
part1进行野外观察时的服装与装备
part2自然观察记录工具及注意事项
part3手绘笔记入门指导

CHAPTER2 观察手绘笔记
part1最美的自然生态教室-福山植物园
part2都市绿宝石-台北植物园
part3赏鸟的天堂-大雪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part4鹰扬满天-垦丁赏鹰之旅
part5候鸟过境、度冬的乐园-冬季金门赏鸟行
part6海上桃花源-春季马祖赏鸟行
part7岛屿自然生态体验-兰屿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我喜欢捕捉野生动物的影像,记录动物的每一个画面,有时得等上一整天,甚至躲在伪帐中满头大汗也常常摃龟。小时候的我,工具书 少之又少,更别说GOOGLE了,所以我常拿着一本小册子,看到什么就记录下来,这本小册子到现在还在我的书柜上呢!偶尔翻出来看,还会回想到小时候发生 的趣事。

  有天,我收到了一套手绘猫头鹰的明信片,看着看着入迷了,多年观察猫头鹰的我,也被这几张明信片给拐走了。因猫头鹰而结缘, 我以为珮青是个天生就会画画的人,有次,在聊天过程中,珮青将她平常手绘的原稿介绍给大家,一张一张的解释着,大家都说好棒喔!妳的画都好漂亮,会画画真 好,这时珮青才说到:「其实我从小没有学过画画,也不是科班出身。」这句话真的让大家非常震惊,珮青靠着对大自然的热情,从平日零碎的时间一点一滴累积, 并且鼓励身边的朋友及孩子们,告诉大家:「画画其实一点都不难,从有兴趣的地方开始画起。」看着她神采奕奕的翻着每张手稿,清楚地解说每一次透过观察所得 到的感想,那时我心里想着,如果这样的观察方式,可以变成一本书应该很不错。

  某次前往兰屿,在等船的空档时间,突然看到珮青看着码 头,不到五分钟就速写了一张码头的风景照,这时才真正的亲眼见识到,原来除了拍照,这样的纪录方式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现代资讯发达后,很多资料网路一查就 有,这是什么动物?马上就有名字,拍动物更是希望蒐集很多不同的种类,但是拍过后可能很快就忘了,有了动物名字但却完全不了解动物的习性,这就失去观察的 意义了。透过珮青的《手绘自然笔记》,可以清楚地看到珮青的观察角度、观察方式,了解动植物的特征,您会发现动物比想像中更可爱,植物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加 深奥,我很喜欢珮青的记录方式,多面向又生动,且一目了然,让大家发现原来记录是一件这么容易上手的事情。我常鼓励孩子,可以把亲眼看到、听到的,用自己 的方式写下来,没有框框,不必想段落、不用管画风,只要是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记录,累积下来后,都会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自然笔记(就像是我当年的笔记一样, 我可是称唿它为宝典) 。

  常说生命不会重来,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可能也不会做了,因缘际会之下,珮青起了头,诞生了这本书,而我看着这本书,心里莫名地为她感到开心。
 
阿峰(林青峰)

推荐序

  常常在facebook上看到珮青分享的手绘自然笔记,每一幅都是她亲身到野地里做自然观察后绘制的成果,详实地记录,让人有彷彿和她同游的感觉。

   学美术的我是个自然记录工作者,一直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录大自然,与大众分享。摄影是我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但常常拍着拍着,感觉自己都没有好好观察被拍 摄的生物,毕竟按下快门时是那仅仅几分之一秒的速度,和被摄物的「连结」相对的少而短促;然而,手绘记录,却是帮助我们在野地里更深入认识与了解一种生物 的途径,因为画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你所画下的每一道笔画,都得透过眼睛「盯着」那生物才能一笔一笔的描绘出来,而且这过程是相当专注的,你可能以为 你在「画」,其实,更多的部分是「观察」,因此我相当推崇以绘画的方式来记录自然。

  问题来了,很多人常说:「我又没学过画画、我从幼 稚园之后就没拿过画笔了⋯⋯」其实,这都不是问题核心,很多人不敢动笔不是因为没学过,而是被「美」、「丑」这件事绑架了,我们从小的美术教育,就是由老 师个人的喜好来评断,最后为了学习评量,给出分数,很多人就在受到分数打击之后,对画画敬而远之,因而失去了这帮助你观察事物的利器,相当可惜!

   现实生活中,学习正规美术教育的人仅是少数,「我不是学美术的」只是一个借口,「笔记」是记录你的所见,并无美丑之分呀!珮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刚认 识的时候还以为她也是科班出身,后来才知道手绘功力不俗的她,竟然是学医学管理,这位自嘲自己所学是在医院批价挂号的妈妈,靠着后天自学与兴趣,画出了自 己的一片天空,甚至还诞生了这本精美的《手绘自然笔记》。

  只要你愿意抛下成见,克服心中的小恶魔,拿出画笔,记录下大自然的美好,基于爱与分享,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棒的自然观察家与画家!
 
自然艺术工作者・自然野趣自然教育工作室创办人  黄一峯

作者序

  这本书能出版,我真的很感谢老天爷做的所有安排,一切的缘分是那么的奇妙。

  因为赏鸟,所以买了喜欢的书

  在十几年前我开始迷上赏鸟,有一天在书店看到《笔记大自然》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看到其中一页画有水鸟的插图,虽然是简单的速写,但觉得好美,或许因为赏鸟是从水鸟开始,看到国外的画家图绘我看过的鸟,感觉非常亲切,整本书散发着轻松自在的感觉,彷彿我也跟着绘者受了一场自然的洗礼,当天便立刻将书买回家,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样的图就好了」,然后就将书放在书架上「供奉」着。

  突然想学画、遇到好老师

  之后的日子,我因为结婚生子忙碌的打转着,也没有空再去赏鸟,连带相机被我卖掉,图鑑也被我打入冷宫好多年,一直到小孩上学之后,我心想,我终于有一点儿空闲时间可以为自己安排想做的事,于是我到文山社大,报名了一堂画画课。

  第一堂课,还记得徐伟老师在讲台上说了一段话,他说「社大的学员,没有要考美术班、研究所,不一定要从素描开始学画,他建议大家从自己有兴趣的主题开始画画,因为画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像不像是一回事,但是这个东西对自己是有感情,有意义的,是比较重要的。」听到老师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彷彿在画画这件事得到了「自由」。于是我开始把许久以前赏鸟时所拍的照片拿出来,开始看着照片画鸟,心想,还没有时间去赏鸟,只好画鸟给自己看。

  一开始,并不是那么顺遂,画笔总不能随兴控制,一张A5的纸,用色铅笔要画上二个月还画不完,常常画到失去耐性,每每想半途而废,但是老师还是鼓励我们照着自己的感觉画就可以,画画停停,感觉很辛苦。

  新尝试、同学的介绍和鼓励

  后来,有天社大同学带来一本只有掌心大的速写本,里面是用钢珠笔随意画的小品,有美食等任何想画的东西,不拘大小及细节,也不用担心完成度或者构图,上色或不上色都可以随兴,我看了以后非常喜欢,同学说,妳也可以自己画一本,我答说依我的程度,怎么可能?但是,在同学的鼓励和陪伴之下,我也开始画起小本速写,其实只是随兴涂涂,作画的时间不仅缩短很多,成就感也很高,还可以随兴的上色或不上色,或加上自己的文字註解,感觉更能享受画画的乐趣!

  画画+赏鸟=我的自然笔记

  经过几个月之后,忽然想到,我何不将这种风格沿用至画鸟上呢?一开始先从带小孩去公园玩时,看到的昆虫或植物等主题开始,后来慢慢地也将鸟画入,不过户外写生实在太难,鸟或是昆虫等动植物(风吹下雨出太阳或光影变化)都不受控制,户外的天候时间地点也很难允许,于是我尽可能的在现场拍了照片,回家后再看着照片补画。

  而这样又过了数月,有天我站在书架前,《笔记大自然》这本书像是唿唤着我,我又拿起了它,打开书时吓了一跳,这不是我多年前的心愿吗?我现在竟然有能力画自己的自然笔记了!心里非常的高兴,原来冥冥之中老天爷自有安排呢!而我从没想过因为买了一本书而改变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能出版,首先要感谢晨星出版社的主编裕苗,谢谢她的欣赏,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才能完成第二个心愿,再来要感谢鸟会的许多赏鸟前辈和同学们,观心观鸟班的张瑞麟老师、黄玉明、许长生老师,带领着我们全台走透透去赏鸟;一路走来相伴的画友们(敏芬、碧艳、陈华、春如、翠瑛⋯⋯);教我认识并把视野放大到台湾生态、所有动植物的林青峰老师;陪伴我支持我的老公和小孩,还有家人,尤其是婆婆和大嫂,谢谢她们辛苦的打理家里和体谅,让我无后顾之忧;还有网路上众多支持我、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无法一一详细列出名字,在这里一併谢谢大家。

  最后将这本书献给我亲爱的父母和妹妹。
 
朱珮青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