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自然,珍爱世界:适用全年龄层的自然觉察活动

共享自然,珍爱世界:适用全年龄层的自然觉察活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seph Cornell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让全世界风靡自然体验的一本书,共有23种语文版本!

  本书为世界五大教育理念之一「心流学习法」(Flowing Learning)开创者约瑟夫•柯内尔,集三十五年自然体验活动经验之全新增订版

  本书是柯内尔为孩子到成人之全龄对象书写的分享自然大作
  扩充心流学习法的概念,提供自然教育工作者最佳示范
  超过五十种游戏设计,让读者亲身感受大自然赐予的启发与感动
  柯内尔是踩着伟大自然学家的脚步前进
  让我们也踩在他的脚步上,与万物共享自然,并珍爱世界

诚挚推荐(谨依姓氏笔划排序)

  周儒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金恆镳 国际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协会前任理事长
  涂淑芳 涂大芳体验自然中心负责人        
  许毅璇 真理大学生态观光经营学系
  陈茂春 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处长  
  张菁砡 荒野保护协会前台北分会长
  黄盛璘 园艺治疗师
  杨懿如 中华民国环境教育学会理事长
  廖天赐 国立中兴大学森林学系副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约瑟夫‧柯内尔Joseph Cornell


  美国着名的自然教育家、说故事家及作家,着有《倾听自然》、《与孩子分享自然》、《共享自然的喜悦》、《探索大地之心》、《学做自然的孩子:国家公园之父缪尔如何观察自然》、《来自天地的感动》等一系列推广户外学习的体验自然书籍(皆张老师文化出版),是他一生所秉持的自然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精华。他希望每个人都敞开心灵接近自然,从乐趣中体验自然所带来的启发,学会如何深刻地体验自然,珍爱上帝所创造的万物。

  柯内尔是世界知名的「全球分享自然协会」(Sharing Nature Worldwide)的创办人及会长,这是全球最广受尊崇的自然觉察活动团体之一。

译者简介

达娃(本名黄小萍)


  曾任荒野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长期担任口译及笔译工作,译有《 手斧男孩》、《松林少年的追寻》、《追踪师的足迹》、《无量之网》、《失灵的大地》、《萨满之路》、《哺乳动物图鑑》、《精微圈》等三十余册书籍。2007年译完《追踪师的足迹》后,随即赴美前往「追踪师学校」学习,并且成为灵境追寻保护者。2012年与同样师承追踪师学校的夫婿在台湾创办了「七世代自然生活学校」,透过各种原始技能的教学及灵境追寻,协助人们重拾与大地的连结。(详见www.7generationsoutdoor.omei.net)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未来属于熟悉自然的人  李察‧洛夫
推荐序二  一场环境教育的激进改革  塔马拉克‧宋
推荐序三  不但精彩,更见深度  金恆镳
推荐序四  让自然活动好玩的秘方  涂淑芳

第1章 缘起

第一部:心流学习法
第2章 用心学习
心流学习法
第3章 心流学习法的艺术
第4章  自然觉察的四步骤
心流学习法带来的喜悦

第二部:自然活动
选择适时适地的活动
第5章 阶段一:唤醒热情
认识彼此、鼻子游戏、野生动物大会串、打造一棵树、自然历程、猫头鹰与乌鸦、蝙蝠抓飞蛾、弱肉强食、生命金字塔、雪橇犬、动物部位、动物提示、接力猜动物、挪亚方舟、猜了快跑!
第6章 阶段二:培养专注
我很好奇、听声音、看颜色、我能看见、多靠近?、声音地图、伪装步道、动物,动物!、微观之旅、看一眼,再找一个来、沉睡的守财奴、路上的守夜人
第7章 阶段三:直接经验
採访大自然、像约翰.缪尔一样地观察自然、照相机、唿叫鸟、神秘动物、遇见一棵树、毛毛虫蒙眼走路、探索大地之心、直行诗、观察日落、蒙眼活动、定点蒙眼探索、蒙眼探索、引导式观想、观想树
第8章 阶段四:分享启发
独特时光、自然反思、折叠诗、结伴静走、美景当前、森林配方、给自己的一封信、说故事分享感动、空中之鸟

附录A  游戏清单
附录B  寻找适当的游戏
附录C  神秘动物图片
附录D:〈空中之鸟〉乐谱
附录E:「鼻子游戏」与「猜了快跑」的动物提示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不但精彩,更见深度
金恆镳〈国际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协会前任理事长,为国内知名生态学家,翻译引介多本自然生态重要着作)


  自然教育是对生命的感受力!

  当今全世界最受敬重的自然教育家之一,约瑟夫・柯内尔将毕生努力成果的菁华整理成《共享自然,珍爱世界》一书,不啻是读者的福音!在本书内,柯内尔将四十五年来推动自然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心得加以重新构思与整理,不但收録了最受孩童(包括青少年)欢迎与最有教育效果的活动,还纳入心理学的「心流学习理论」,精彩之外更增加了深度。柯内尔重新挑选并精心设计了五十个感受自然的团体活动,引领孩童认识、体验及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所传递的生命力。可以预期,这本书一如他过去的书籍,将受到全球数百万家长与自然教育者的欢迎与採用。

  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漫长历程里,人类成为社会性的物种而存活下来。从此个人便离不开社会而生存。然而人类社会有赖于自然里所有其他物种群聚共存共荣方能持续。认识我们依赖的自然地景是必需的,而从享受自然去认识自然、去和自然和谐相处却非易事,尤其在现今人类的生活型态之下。所幸我们有《共享自然・珍爱世界》这本书作爲这方面的指引。

  在本书中柯内尔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是简易、安全的,可以启发并强化平常怠速的感觉器官(如听、触、闻),使之更为敏锐,更可以轻易感觉到自然里的各种现象与过程。这些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要开启孩童对自然的敏感度、好奇心,与惊奇感的本能,从有趣的活动过程里,让孩童欢欢乐乐地获得生态学最基本的知识。因此,物理环境的特殊性、植物的生理现象、动物的行爲、生态系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食物链与化学污染、社会性动物的分工与合作、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等知识,皆在无形中进驻到孩童的心灵里。

  我们常説「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西方的儿童智力发育学也指出:「五岁的孩童已能言善道,懂得人际关系,喜欢亲近自然。能充分观察、学习、思考、想像、感受身边的各种现象,简直可以説是小大人了。」好的自然教育内涵与理论能强化孩童的好奇心与惊奇感,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深深了解幼儿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力的重要性,柯内尔在这本书里所介绍的活动有泰半是爲四、五岁孩童所设计的。他要强化人能感觉外界的所有能力,尤其是摒弃视觉,重新启动聼、闻、触的能力。

  柯内尔强调前一本书《来自天地的感动》所採用的心流学习法,他介绍了四个学习心流的阶段,强化人对自然的灵敏度。第一阶段是唤醒热情,全心全意参与活动;第二阶段是专心一志,观察、留意及感觉周遭的环境;第三阶段是直接体验,强化与自然共处的记忆;第四阶段是共享美意,反覆回味自然的体验并与玩伴共享,以提高体验层次,对自然有深情的回应与深度的感受,更内化亲近自然的人性。

  然而,书中的活动是爲温带气候环境与自然条件而设计,因此,应用在其他环境条件时,若干活动设计应因地制宜地略加更动,不过还是要维持本书倡导自然教育本身的目的。

让自然活动好玩的秘方
涂淑芳〈涂大芳体验自然中心创办人,在台湾推广体验自然活动)


  自1996年起,很幸运地,我能多次亲身跟随约瑟夫‧柯内尔,学习体验自然活动带领。无论在美国加州、欧洲义大利、日本、台湾,都见他能温暖快乐地,运用看来放松简单的活动,带领不同国籍、不同组成的团体,进入深入感受自然的境地。

  在台湾,我也有很多机会与大朋友、小朋友分享体验自然活动。在垦丁国家公园海岸,一群亲子随着「扩大能量圈」活动,进入树的摇动、海的波浪、云的飘浮再回到自身。一位家长说:「原来,小孩也能安定融入自然,自己则第一次这般深度觉知自然。」同样「扩大能量圈」活动,2016年在户外摄氏34度的盛夏,参加「大自然里的生命教育」研习的中小学教师,在新竹体育场外遮荫处,一同感受跳脱小小身躯的无比清凉。

  我与一群孩子在校园草地「蒙眼探险」,总是有想法的小薇问:「我们是在上课吗?为什么我玩得这么快乐?」是的!柯内尔所设计及推广的体验自然活动,是以顺应着大朋友、小朋友的能量、兴趣、注意力的心流学习法为前提,让自然活动带领者有各种好玩的、全身学习的、神秘的或带来宁静冥想的活动可以应用。

  与柯内尔近身接触,发现他总是有着平和愉悦的态度与正面能量。柯内尔说,他经常研读一些伟大心灵的着作,如甘地、乔治‧卡弗、约翰‧缪尔,让自己的心灵进入一种高度。同时柯内尔长年修行,以静坐冥想维持心灵的纯净与沈静。我相信,这是他长期带领体验自然活动,总是鲜活及触动人的重要秘方,也值得有心带领体验自然活动的自然教育工作者参考。
 

图书试读

第1章  缘起
 
1971年,我刚开始在大学主修自然觉察(nature awareness)时,第一次带领二十二位来自加州山麓一所小学校的二年级小朋友进行自然导览活动。而不久前我才在内华达山脉荒野中,体验到自然壮丽辉煌的美景――我希望孩子们也能体验到使我深受感动的美景――这其实是个崇高的目标,因为我完全没有教学经验。
 
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带着孩子们走入旧的林道时,而没有一套如何使孩子们雀跃的精力变得专注的明确计画。这群孩子到了户外就兴奋不已,对自然环境视若无睹,把林道当作跑道,一路往前冲,而我只能紧追在后。最后,我们停下来吃午餐,然后孩子们就又精力旺盛地奔回教室。
 
我原本期望孩子们能真实地感受并欣赏存在于周遭的树木和动物。我明白这趟户外之行并未达到目标,同时我心中还有一股感觉,知道确实有某种能使人们与自然有深层连结的方式,我只是还没找到而已。
 
当时大多数户外教学採取的模式是「行进—暂停—讲解」:引导者在某个主题前停下,对团体解说,再带他们前进到下一站。一群人只是被动地聆听而已。我记得在俄亥俄州参加过这种森林导览活动,在某个片刻,我无聊到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心想要成为自然学家。后来我发现那一整天,我不曾靠近任何棵一树三公尺范围之内。
 
1970年代初期,自然体验活动的概念正开始发展。我从中找到了我寻寻觅觅的――能帮助人们全心全意、欢喜地投入于大自然的活动。
 
我发现如何利用自然活动使学习变得更专注、活泼、愉快后,立即开始创造自己的活动,也很快地发现我能成功地与他人分享。看见玩这些游戏的大人小孩变得活力充沛、神采奕奕,与大自然和自己最美好的部分产生深层共鸣时,我感到满心欢喜。
 
我于1979年出版了《与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一书,为自然活动开创先锋,也使之成为国际间的流行风潮。世界各地的父母与教育人士对这些活动相当热衷,就如美国奥杜邦学会教育部副主席杜尔雅‧摩顿(Duryea Morton)所说:「透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真正体验到身处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什么感觉。」
 
目前担任麻州奥杜邦学会专员的露西‧葛尔兹(Lucy Gertz),于2002年谈到《与孩子分享自然》在1980年代对自然教育领域的巨大影响: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