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两岸政策的心路历程

蔡英文两岸政策的心路历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蔡英文在2016年顺利当选台湾总统,举世嘱目的焦点,可能就是摆在这里:她将如何面对一个「极想整合台湾」的对岸?同时间,她主导的民进党中国政策将会是什么取向?她处理的两岸关系会是什么走向?不仅是全世界华人,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本书对蔡英文「中国政策」的分析,不是一般的先去了解蔡英文过去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去评估她未来会是怎么走。因那只是逻辑的推理,可能会对,也可能出错。作者认为,真正要探讨的重点,应是放在她成长过程的内心世界,对中国政策是如何的思考。而影响所及,则是未来的两岸关系,在她新的思维下,又将会是什么走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邵宗海


  美国圣路易大学外交史博士。从 2016 年 2 月起任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此前在台湾担任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着有《蔡英文时代的两岸关系 2016 – 2020》(台北五南,2017年),《两岸协商与谈判:从白手套到官方接触再到?》(台北唐山,2016年),以及另外28本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等专着。曾任政治大学教授 (1987 – 2005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 (2000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1年)、厦门大学台研院兼职教授、两岸协创中心学术委员。

丛书主编者简介

罗金义


  香港教育大学大中华研究中心联席总监,社会科学系副主任,《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总编辑。
 

图书目录

第1章 家族背景,有孕育蔡英文的「本土」养分?
第2留 学生涯,有养成蔡英文对民主独特的偏好?
第3章 独特性格,有导致蔡英文对对岸有不同看法?
第4章 担任教职,有形成蔡英文对中国大陆的认识?
第5章 担任公职,有形成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认知?
第6章 担任党职,有塑成蔡英文对中国大陆的偏见?
第7章 怎么来看蔡英文的中国认知与两岸政策的心路历程
 

图书序言

1家族背景,有孕育蔡英文的「本土」养分?
 
孩童的预先社会化最早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结
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意识形态倾向等,对孩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蔡英文说,父亲的言行影响她的人生观,又说「最崇拜的人是妈妈,一生中影响最深的人是姐姐」。至于如何影响的,却没多说。
 
怎么来看蔡英文的家背景,有没有在日后影响到她对「本土」的认同?影响她对「中国」的观感?凭心而论,在她的自传式着作,或者在她被採访的报导里,几乎都没有任何片字只语提及这一点。但是蔡英文既然说过:父亲的言行影响她的人生观,又说「最崇拜的人是妈妈,一生中影响最深的人是姐姐」这段文字,那么笔者必须蛛丝马迹的去寻找,是否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的家世背景多少灌输了她一些认同的因素?
 
蔡英文的家世背景与她日后的政治走向之关联性家世背景、经济状况,是一个不会让蔡英文担心的后盾
 
蔡英文,1956年8月31日生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但她的祖籍却是在屏东县枋山乡。根据《维基百科》中的记载,蔡英文的祖父是枋山乡枫港的客家望族,祖母是狮子乡的排湾族后裔。父亲蔡洁生出身屏东县枋山乡,经商致富。蔡洁生有四名妻室,共育有儿女11人,蔡英文在所有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么。至于母亲张金凤,为蔡洁生的侧室。蔡英文的排湾族名叫做Tjuku(啾谷),意思是头目的女儿。若依照蔡家族谱,她的谱名本应命名为「蔡瀛文」,但蔡洁生觉得「瀛」字笔划太多,所以就将她的名字改为「蔡英文」。蔡洁生18岁时为了躲避日本军强行征召而前往满洲国的机械学校学修飞机。直到二次大战日本投降后返台,自行创业,开设货运行,后迁居至台北市,开设汽车保养厂,投入进口车维修业务,发展专门经营驻台美军和外籍顾问的生意。年近花甲时,投入房地产、建筑业及饭店生意,于中山区的中山北路与新生北路一带购置不少地产。
 
蔡英文从小备受父亲疼爱,在母亲细心的照料下,不仅衣食无缺,还曾请日文和钢琴家教,来家中一对一教学。小学时,她在学校把衣服弄脏了,中午回到家就有干净的制服可以换;母亲除了每天帮她准备便当,还有现榨的新鲜果汁可以喝;大学时,班上只有她和富邦董事长蔡明忠两个人,有车可以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