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词:四十帖温润生活的词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

最美是词:四十帖温润生活的词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词
  • 治愈
  • 生活
  • 美文
  • 幸福
  • 人生
  • 情感
  • 经典
  • 正能量
  • 共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引领古典诗词现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
细腻诠释从五代十国到清末,40首历久弥新的绝妙好词。

  ◆穿梭古今,体会不同朝代的词作之美

  全书精选流芳千古的经典词句,涵盖李煜、李清照、苏轼、辛弃疾、晏殊、晏几道、秦观、柳永、张先等不同年代的二十多位词家,共四十阕词作。作者阅读诗词多年,选词横跨五代十国的婉约派,到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派、元明清的遗珠佳作,信手拈来均是扣人心弦的名句。只选名句,是由于面对斯情斯景,蓦然浮想联翩、却上心头的,常是最为贴切的一两句,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说不出的心事,就让古词名句替你倾诉

  琹涵将词中意境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以温柔真挚的语言深刻描绘你我周遭的故事,引领读者毫无隔阂的穿越到好词的世界。一篇篇咏情感怀、寓意深远的文章,让历代词家作品如雨露活水般滋润我们的生活,使古词人的心事和现代人的心声激盪出全新的火花。

  ◆词的真善美,提升了人生的眼界与境界

  有人问要怎样才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琹涵认为:长年读诗词具有潜移默化之效,更可贵的是人生境界的带领和提升。诗词的阅读是美学的开始,让我们具有审美眼光,在寻常事物中也能寻觅出美的所在。这丰富了我们的心灵,当内在丰足了,就不会陷入外在无尽的需索。物质固然重要,但不会是唯一。名利固然引人欣羡,却不应成为全力追逐的目标。世上还有更迷人的追求,例如理想和快乐、悲悯的不忍之心。诗词更大的影响,是让我们站在衣香鬓影间,即使粗衣布服也不觉得羞赧,心中自有丘壑。诵读古词,怀古思今,原来词之美可以如此平易近人地熨贴我们的生命,勾勒出我们的幸福蓝图。

  ◆琹涵说深心系念都在词

  年少的时候,我有多么喜欢词,也是因为它太美了吧。

  词里,隐藏着我的梦和心事。

  有多少在人前无法启齿的心思,我在词里默默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心情,那样的共鸣,那样的狂喜,多么让人难忘。

  有如一朵荷,对着我神祕的微笑,彷彿在说:「嘘,不可说!不可说!」

  于是,年轻时候的我,常拿着词卷坐在树下、溪旁、窗前读词,偶尔飘落的黄叶,潺潺的溪流,天边张望的云朵,他们都曾听过我朗朗的诵读之声吧?

  感谢有这么优美隽永的词,丰富了我的心灵。

  有多少深心系念都在词。

  词,一直是我心尖上那一朵小小的蓓蕾,沾着晨露,迎着风,我但愿它能绽放出更大的惊喜,丰富也美丽了你我的人生。

  ◆名句圈选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读这样的词,竟然觉得,那缠绵的心情,难道写的不是自己吗?伤痛的是:对方不是远游
  未归,而是永远走出了自己的生命,是天涯不归人!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木兰花〉
  人生的岁月说长也长,可是,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无常,才是它真实的面貌。如果你
  不曾经历,毫无所觉,那我也只能说,是你太幸运了。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
  安住的灵魂,背后是更多的爱。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的〈西江月〉
  一个人能够旷达自适、怡然自乐,世俗的得失已不可能放在心上了,那么何处不是桃源?
  眼前都是好风好水好心情。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江湖固然多的是风波,可还不算是最为险恶的,人间心水的波澜,才真正让人步步艰难。
  即使是在雨天里,也可以想像阳光的温煦。纵然是在冬日,也可以期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来到。

本书特色

  ★    书中引用五代十国至宋元明清的隽永词句,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出做人处世的哲理,将古典词句的智慧应用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    不同于以往琹涵出版的词集,不限于宋代词人的作品,文章中也非全首收录,而只选摘词名句,所选的都是传诵千古的最美之词。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星河漫旅:宇宙未解之谜与人类的求索》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旨在展现书籍的深度与广度,且不涉及您提供的原书内容。 --- 星河漫旅:宇宙未解之谜与人类的求索 一册穿越时空的史诗,一场关于存在的终极叩问。 人类仰望星空已久,每一次凝视,都是对未知世界的深深致敬。从古老的星盘到今日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我们从未停止追问:我们从何处来?宇宙的边界在哪里?生命在浩瀚的黑暗中是否孤单? 《星河漫旅:宇宙未解之谜与人类的求索》并非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它是一次深入人类认知前沿、直面宇宙宏大叙事的思想之旅。本书以严谨的科学事实为基石,辅以充满哲学思辨的叙事笔触,带领读者潜入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交汇的深邃领域,探索那些至今仍困扰着顶尖科学家的世纪难题。 第一部分:时空的织布机——宏观宇宙的奥秘 本部分聚焦于我们宇宙的起源、结构与最终命运,揭示我们对时空本质理解的局限性。 1. 大爆炸的余晖与暗物质的阴影: 我们从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讲起。本书详尽解析了标准宇宙学模型(Lambda-CDM)的构建,同时深入剖析了“暴胀理论”试图解决的早期宇宙难题。随后,笔锋转向宇宙中占比高达85%的“隐形物质”——暗物质。我们不仅回顾了直接探测实验(如XENONnT和LZ项目)的最新进展与瓶颈,更探讨了例如MOND(修正牛顿动力学)等替代性理论的逻辑支撑与局限性。读者将理解,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宇宙的冰山一角。 2. 暗能量的推手与宇宙的加速膨胀: 引人深思的是,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一股神秘的反引力力量——暗能量——正在主导着宇宙的未来。本书细致梳理了Ia型超新星观测的历史转折点,并对比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对暗能量密度的精确测量。我们还将探讨霍金等人提出的“真空能量”与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之间的巨大差异(“真空灾难”),这是理论物理学中最大的数字不匹配之一。 3. 黑洞:信息悖论与视界之外: 黑洞,时空几何的终极扭曲,是理论的试金石。本书不仅以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事件视界、奇点和史瓦西半径,更将重点放在“黑洞信息悖论”上——物理定律要求信息永不丢失,但掉入黑洞的信息似乎永远消失了。我们考察了霍金辐射的量子修正、火墙理论(Firewall Paradox)的争议,以及试图通过全息原理来调和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雄心壮志。 第二部分:微观世界的涟漪——量子力学的边界 如果说宏观宇宙是基于确定性的宏伟乐章,那么微观世界则是基于概率的迷幻舞蹈。本部分探讨了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层逻辑。 1. 量子场论与标准模型的未竟事业: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是一个空前成功的理论框架,描述了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的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然而,它并未解释引力的存在,也未能解释中微子的质量。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希格斯场的发现之旅,并审视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寻找超越标准模型(如超对称性SUSY)新粒子的努力中遭遇的“宁静”。 2. 量子纠缠与非定域性: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爱因斯坦的质疑,如今已成为量子计算的基石。本书详细解释了贝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证明了量子世界确实存在超越经典直觉的联系。我们探讨了纠缠态的潜在应用,如量子加密和量子隐形传态,同时也反思了这种非定域性对“实在观”的根本冲击。 3. 基础理论的融合之路:弦论与圈量子引力: 为了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物理学家提出了宏伟的替代方案。本书客观呈现了弦论(String Theory)——试图将所有基本粒子和力统一在振动的“弦”中,以及其面临的“景观问题”(Landscape Problem)和额外的维度。同时,也介绍了圈量子引力(Loop Quantum Gravity)如何尝试量化时空本身,使其成为由离散的“量子环”构成的网络。 第三部分:生命的起源与宇宙中的他者 知识的边界最终指向我们自身:生命是否是宇宙中一个独特的奇迹? 1. 生命的起源:从无机到有机体的飞跃: 本书回顾了米勒-尤里实验的遗产,探讨了生命分子(氨基酸、核苷酸)在原始地球或彗星携带的条件下产生的可能性。我们深入研究了“RNA世界假说”,以及在深海热液喷口或粘土矿物表面等极端环境中,复杂有机分子自组装的化学驱动力。 2. 费米悖论与宜居带的拓展: “他们都在哪里?”费米悖论的诘问促使我们重新定义生命的条件。本书批判性地分析了“大过滤器”理论,即生命进化道路上可能存在的某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审视了关于地外生命的最新观测证据:从开普勒望远镜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到对火星地下水、木卫二(欧罗巴)冰下海洋的探测计划,以及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最新信号分析。我们探讨了“德雷克方程”在现代数据下的修正版,以及“超级地球”和“类地行星”的真正意义。 3. 人类纪的未来与星际移民的伦理: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后,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本书探讨了行星工程(Terraforming)、基因编辑对人类适应不同星球环境的潜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严肃的伦理和哲学问题:我们有权改变另一个星球的生态吗?如果发现低级生命,我们应采取何种接触原则? 结语:求索永无止境 《星河漫旅》最终旨在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宇宙的浩瀚与人类智慧的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正是这种对比,激发了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问的勇气。本书以开放式的视角收尾:我们距离完全理解宇宙的真相或许还很遥远,但每一步的理论构建和每一次望远镜的凝视,都让我们更接近那个宏伟的答案。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 对现代物理学前沿概念的清晰、非教条式的理解。 一场跨越数十亿光年和极小尺度的时间旅行体验。 对“我们是谁”和“我们存在的意义”的深刻哲学反思。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真理抱有敬畏之心、渴望触摸宇宙终极奥秘的探索者的杰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琹涵


  曾任国中教师,勤于笔耕,着作等身,曾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目前专业写作。其作品〈成功〉、〈酸橘子〉先后入选国中国文课本,〈乐趣〉、〈山林小记〉、〈欣赏的心〉、〈聪明的人〉等入选海外国文华文教科书,文章也被大量採用作为高中职联考及北一女等名校甄试阅读测验的范文,作品亦多次入选文建会(现为文化部)的「好书大家读」,获行政院新闻局、教育部,以及台北市政府新闻处评定为「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年度优良课外读物」等。

  琹涵的文字清丽隽永,内容情真意切,总是因其自然诚挚而动人心弦。不论写人、写事、写物、写景,莫不基于爱和同情,常映现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怀。近几年作品《慢读宋词:珍爱源自生活的真情》、《慢读元曲:就爱源自生活的真性情》,以及《慢享古典诗词的节日滋味》、《慢享山水田园诗 :偷得浮生半日闲》、《好词:从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时光》、《好诗:从先秦到明清,回到初相遇的一刻》、《慢读泰戈尔:源自印度哲人的隽永小诗,时时在心底吐着欢乐的絮语》、《唐诗 真滋味:五十则悠悠古风、永生永世不变的美丽意境》、《品茗•夜话》、《慢读王维》、《写给自己的情书》、《慢读唐诗: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等,引领古典诗词现代化风潮,深受好评。
 

图书目录

卷一回首凝眸:五代十国
虽是近黄昏──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秋恨〉: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初恋的诗篇──南唐‧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曾经是亲密恋人──南唐‧李煜〈子夜歌〉: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情迷──南唐‧李煜〈忆江南・怀旧〉: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不堪承受之重──南唐‧李煜〈蝶恋花〉: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当年一颗种子──南唐‧李煜〈捣练子・秋闺〉: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卷二往事如烟:北宋
她的故事──宋‧钱惟演〈木兰花〉: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幸福时光──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眼前一片云淡风轻──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钻戒──宋‧张先〈一丛花〉: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宁静的力量──宋‧张先〈天仙子・送春〉:云破月来花弄影。
当年那样的眼神──宋‧晏殊〈清平乐〉: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人生如戏──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一念之间──宋‧晏殊〈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那一抹雨后斜阳──宋‧司马光〈西江月・佳人〉:相见不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相逢如梦──宋‧晏几道〈鹧鸪天〉: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别──宋‧晏几道〈生查子〉:真箇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只是一帘幽梦──宋‧孙洙〈何满子・秋怨〉: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不安的灵魂──宋‧苏轼〈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世几回伤往事──宋‧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记得萝卜干──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一方田地──宋‧苏轼〈蝶恋花〉: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取闲中趣。
记忆里,有莲花飘香──宋‧苏轼〈临江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成了一棵大树──宋‧李之仪〈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但愿没有憾恨──宋‧黄庭坚〈清平乐・晚春〉: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沧桑美人──宋‧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拼布班的老婆婆──宋‧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美丽的邂逅──宋‧周邦彦〈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重逢──宋‧谢逸〈千秋岁・夏景〉: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
痛──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只是沧桑──宋‧李重元〈忆王孙・春闺〉:雨打梨花深闭门。

卷三人间行难:南宋
蓝天白云──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清澄的心──宋‧张孝祥〈西江月〉: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真爱永恆──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故乡人情暖──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冬天的雨──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遗忘──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卷四恋恋逝水:元明清
教书,不悔的选择──元‧许衡〈沁园春〉:欢然处,有膝前儿女,几上诗书。
说个故事给我听──明‧杨慎〈临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感谢相遇的缘分──清‧王国维〈浣溪纱〉: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图书序言

自序

写在前面——深心系念都在词


  年少的时候,我有多么喜欢词,也是因为它太美了吧。

  词里,隐藏着我的梦和心事。

  有多少在人前无法启齿的心思,我在词里默默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心情,那样的共鸣,那样的狂喜,多么让人难忘。

  有如一朵荷,对着我神祕的微笑,彷彿在说:「嘘,不可说!不可说!」

  于是,年轻时候的我,常拿着词卷坐在树下、溪旁、窗前读词,偶尔飘落的黄叶,潺潺的溪流,天边张望的云朵,他们都曾听过我朗朗的诵读之声吧?是否还能记起我那天真的神情呢?

  感谢有这么优美隽永的词,丰富了我的心灵。

  为何会想写这本《最美是词》?跟以往出版的词集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我在二○一三年十一月,出版《最爱诗词:拥抱生命的永恆风景,念念不忘的诗词名句》时,意犹未尽,就已经开始着手写《最美是词》了,无法很快的交卷是因为费时费事,要找到合宜的故事和能够搭配的词句常需要长期的酝酿和再三的斟酌,我跟自己说:「慢慢写吧。如果这是上天的意思,那么,就会给我足够的心力和时间来完成。」也或许,是因为我不敏,所以即使认真的写,也需要花费比别人更漫长的岁月。如今,我明白,每个人天赋资质的不同,我不敢有怨言,但是,能写出一本自己喜欢的、美丽的书,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往日,我也曾写过和词有关的书,例如:《慢读宋词》、《宋词藏情录》只收宋代词人的作品,《好词》则不限于宋代,然而,他们都是全首都录。

  这本书,和词相关,不限宋代,只选名句,真心希望所选的都是最美的词。

  本书除了宋词,也收录了其他年代的词作,为何会想收录其他年代的作品?

  和此书比较相近的是《最爱诗词》,一样不限年代,诗词都有,只选名句。我自己喜欢诗词,以为这是两全其美。我的朋友却跟我说:「不是每个人都同样喜欢诗词的。有人偏爱诗,有人喜欢词。说不定有读者会认为,他花了一本书的钱,却只看到了半本,很委屈呢。」我听了大惊,却也觉得不无可能,因此有了《最美是词》的产生。那么,是否还会有另一本诗呢?的确也是有的,仍在努力续写之中。

  只选名句,是由于面对斯情斯景,蓦然上我们心头的,常是那最为贴切的一两句。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不限年代,是由于宋词固然登峰造极,然而,「词坛二李」,李煜和李清照,前者五代人,后者宋人,加以历代词人也有杰出的名作和脍炙人口的名句,所以选词时打破了宋代的局限,让我们可以读到更多其他年代的好词名句,也是赏心乐事。

  您有特别喜欢的词人或词作吗?

  我们在不同的年岁里,会有相异的兴趣。阅读也是这样。

  年少时我喜欢晏殊和李清照的词,一个自觉孤单、不被了解的少女,总是在他们的的词里,得到了很大的慰借和鼓舞。或许世人无法了解我内心深处那许多的奇想和忧伤,透过那些引发我共鸣的词作,我知道我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长大以后,投身职场,也未必事事顺遂,总有遭遇困顿挫败、伤心落泪的时刻,东坡词是我最大的安慰。他的文字浑然天成,也极为贴近受苦的心灵,或悲悯或诙谐中,另有一种特别的温暖。他潇洒的身影,是无数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透过他的文字诉说,我们也彷彿与他风雨同行,更分享了彼此的忧欢悲喜。

  然而,我自始至终都爱稼轩词,辛弃疾是我心中的英雄。

  尽管他的一生动荡,经常怀抱抑郁,尽管有志未伸,多少黯然神伤;可是,作品的深厚雄阔,苍浑沉郁,真的是豪气与深情兼具,最是令我倾心。

  你呢?你喜欢谁的词?

  词的阅读对您在创作上有什么影响呢?

  我相信,所有的阅读对我在写作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都曾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常有人说我的文字优美,我其实一无所觉,思索很久,或许是长年读诗词带给我的潜移默化吧。

  我以为,更可贵的,在于人生境界的带领和提升。

  诗词的阅读是美学的开始,美育,何其重要。它,让我们具有美的眼光,在寻常事物中也能寻觅出美的所在。这丰富了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的内在丰足了,就不会陷入外在无尽的需索之中。物质固然重要,但不会是唯一。名利固然引人欣羡,却不应成为全力追逐的目标。

  世上还有更迷人的追求,例如理想和快乐,例如那一点悲悯的不忍之心。

  我以为,诗词对我更大的影响,是让我站在衣香鬓影间,即使粗衣布服也不觉得羞赧,我的心中自有丘壑。

  词有所谓的入门之作吗?对刚开始接触词的朋友,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想,《词选》可以作为入门的书。例如《宋词三百首》、《清词三百首》等也都属此类。

  这类的书兼容并蓄,有许多名家的词作可供阅读欣赏,那么,就选你最有兴趣,读来觉得兴味盎然的。反覆多读几次,在其中,选定你喜欢的词家,开始读专家词,如《柳永词》、《小山词》、《稼轩词》、《东坡词》等等。必须以兴趣为依归,而兴趣会不断的牵引扩大,一山还有一山高,能活在兴趣里,不知老之将至,多么令人羡慕。

  我的心灵书写

  那日,接到我早年教过的学生姿莹打来的电话,她是个爱书人。

  她说:「老师,我想买《写给自己的情书》,作为送给朋友们的礼物。老师那儿还有余书吗?」

  「没有,连一本也没了。」距离书上市仅仅一週。「或许妳问问出版社吧?」

  我突然想到问她:「妳喜欢这本书?还是我的诗词系列呢?」诗词系列的读者一向很多。

  她说:「都喜欢啊。因为都属于心灵书写。」

  我想起了久远以前,恐怕都超过三十年了吧?那时我和小说家白慈飘初相识,在看过我的书后,她曾经跟我说:「像妳这种心灵书写,是可以永远屹立,不受流行风潮的影响。」当时我虽然听了,却不曾细究。如今想来,的确,无论我写的是生活小品、励志文集、校园故事,甚至诗词系列,那些也只是一般的归类,其实,我从来没有脱离心灵书写的范畴。

  在漫长的写作时光里,我所有的书写,或隐或显,或长或短,无论呈现的是怎样的面貌,追根究柢,都缘自心灵。

  长达数十年,我既不曾写腻,读者也不曾读厌,这简直是一场无可言说的「神奇」,我又该如何表达我心中的感谢呢?

  有一天,我读书。

  书上说: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香;绘风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

  画雪,画不出雪的洁净;画月,画不出月的明亮;画花,画不出花的香气;画风,画不出风的声响;画人,画不出人的神韵。

  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导师,绘画,毕竟不能穷尽大自然所有的奥妙。

  那么,从文言到白话,从诗词到解说,更是步步艰难。

  然而,总要有人来做,投石问路也好,抛砖引玉也好,希望后继者能踩踏着前人的足迹,而有更出色的表现,这是我衷心的期待。

  有多少深心系念都在词。

  词,一直是我心尖上那一朵小小的蓓蕾,沾着晨露,迎着风,我但愿它能绽放出更大的惊喜,丰富也美丽了你我的人生。

  《最美是词:四十帖温润生活的词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会在六月和大家见面,这也是我美丽的献礼。如同在薰风中摇曳的一朵荷,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真心希望你也会喜欢。
 

图书试读

她的故事

她从小金枝玉叶的长大,听说是某大客运公司的女儿,我曾经到中部去玩,简直是垄断企业,所有在道路间行驶的大客车,都属于那家客运公司的,想来财大势大,景况如日中天,就算要忽视也难。

她受过很好的教育,在那个时代,台湾女性读书的例子并不普遍,她算是得天独厚了。优渥的家境,加以父母疼爱,她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后来结婚,先生正派而且上进,不只工作上的表现优异,运动项目也让人刮目相看,棋艺也精通。她算是嫁得好的。

我看她总觉得有点日本味道,拘谨有礼,是相当顺服的一个女子,育有三个孩子,各个出色。

她果真嫁得好郎君,什么事情都由能干的丈夫作主,不劳她费心。孩子们守规矩,书也读得好,一个医生,一个教授,女儿则远嫁美国,儿孙都优秀。

多么让人羡慕啊,邻居们都说:「真是好命啊!受到这么多的呵护。简直是无忧无虑。」

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晚年,有彩霞满天。

夫妻相依相随,岁月静好。

有一天,血压一向控制良好的丈夫竟突然中风倒下,她在一团紊乱中,被迫推到第一线上,什么事情都必须独自承担,有些她会,有些不会,都必须学。无法慢慢磨,她必得立刻上手。

那样的心境,恐怕也很难跟外人说吧。夜深时候,思前想后,会不会也有几分像宋‧钱惟演在〈木兰花〉中的句子: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依依垂杨,萋萋芳草,又能灿烂到几时呢?就在泪眼迷蒙中,只觉得廻肠百结,寸寸愁断。

幸好到底经济宽裕,请得起帮佣。也幸好人缘不错,找得到愿意协助的人。贴心的女儿则每隔一两个月就飞回台湾探望,陪伴安慰,也帮忙购买日常需要的用品。

然而,对她来说,那是生命转弯的地方,从此,她不再是菟丝花,而是一棵大树,挺立在风寒之中。从软弱到坚强,她的改变有目共睹。

真的,人生的岁月说长也长,可是,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无常,才是它真实的面貌。如果你不曾经历,毫无所觉,那我也只能说,是你太幸运了。

活在当下,无有怨尤,她为我展现的是,充满了智慧的人生。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她在人生转折处,所表现的勇敢坚定,也的确是了不起,足以成为榜样。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是被「溫潤生活」這四個字吸引進來的。在現今這個步調快速、資訊爆炸的時代,我經常感到一種莫名的焦慮和疲憊,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那份溫柔的底蘊。《最美是詞:四十帖溫潤生活的詞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就像是及時雨,為我注入了一股清流。我喜歡它沒有過多的矯飾,而是用最純粹、最真摯的語言,去捕捉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生命細節。例如,書裡有一帖詞,描寫的是雨後初霁,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芬芳,遠處傳來幾聲鳥鳴,那種清新、舒暢的感覺,瞬間就將我帶回了兒時在鄉下度過的無憂無慮的時光。還有另一帖,則讓我聯想到了冬日午後,窩在溫暖的客廳裡,手捧一杯熱可可,靜靜地看著窗外雪花飄落,那種寧靜、安詳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質上的滿足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排列方式也很棒,每一帖詞後面都緊接著一段簡短的感悟,像是知己的低語,恰到好處地觸動了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我會把這本書放在床頭,睡前隨意翻開一頁,讓那些美好的詞句伴我入眠。

评分

這本《最美是詞:四十帖溫潤生活的詞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真的是一本讓我驚豔的書!我一直對古典文學情有獨鍾,但市面上很多關於詞的書籍,往往都偏向學術研究,讀起來有些枯燥。這本不一樣,它將詞的意境與現代生活巧妙地結合,讀起來就像在品嚐一杯陳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道。我最喜歡的是它所描繪的那些「幸福光景」,它們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點滴美好。比如,書中有一帖詞句,讓我聯想到與摯友在老街巷弄裡漫步,微風輕拂,談笑風生,那種無憂無慮的愜意;又有一帖,讓我彷彿看到了夕陽下,孩子們在草地上追逐嬉戲的身影,純真而快樂。作者選取的詞句都很貼切,而且旁邊的簡短闡釋,更是畫龍點睛,讓我在理解詞句的同時,也引發了更多對於自身經歷的連結和思考。我常覺得,生活中的幸福,往往就藏在這些看似平凡的瞬間裡,只是我們有時候太忙碌,忽略了去感受。這本書就像是一盞明燈,提醒我要放慢腳步,珍惜身邊的一切。

评分

拿到《最美是詞:四十帖溫潤生活的詞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這本書,我內心深處的那份對美的嚮往,彷彿被瞬間點燃了。我一直相信,詩詞歌賦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發,是我們與過去、與自己、與生活對話的一種方式。這本書做到了這一點,它選取的詞句,不僅優美,更重要的是有溫度。我特別喜歡其中關於「季節更迭」和「時光流轉」的描寫,那種對生命周期的細膩體察,讓我深思。例如,有幾帖詞句,勾勒出春天萬物復甦的生機勃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又有幾帖,描寫了秋天落葉的詩意,雖然帶著一絲蕭瑟,卻也蘊含著成熟和沈澱的美感。作者在選詞時,並沒有刻意追求艱澀難懂的典故,而是選擇了那些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意象,讓人能夠輕鬆地沉浸其中。書中的插畫也非常精美,與詞句相得益彰,共同構築了一個溫馨、詩意的精神空間。讀這本書,我感覺像是走進了一個寧靜的花園,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詩意和芬芳。

评分

哇,收到這本《最美是詞:四十帖溫潤生活的詞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真的讓我有一種尋獲寶藏的感覺!原本只是想找點舒緩心情的讀物,沒想到這本書的觸感就已經讓人愛不釋手,封面設計簡約卻不失質感,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彷彿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溫暖。翻開第一頁,一股淡雅的墨香撲鼻而來,接著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幅幅精心挑選的詞句,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細細打磨,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我特別喜歡作者對於「溫潤生活」的詮釋,它不是那種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幸福,而是藏在柴米油鹽、晨昏日常裡的細膩感受。例如,有幾帖詞句讓我聯想到清晨窗邊灑落的第一縷陽光,那種淡淡的、卻能喚醒一整天希望的感覺;又像是傍晚一家人圍坐吃飯時的溫馨氛圍,無需太多言語,卻能感受到彼此的關懷。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巧妙,四十帖詞句,每一帖都像是一段小小的生命畫卷,讓人讀來毫不費力,卻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我最近正好經歷了一些生活上的小低潮,讀了這本書,感覺像是被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撫摸,讓我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美好想像和希望。

评分

這本《最美是詞:四十帖溫潤生活的詞句,勾勒生命的幸福光景》,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能觸動我心靈的一本書。作為一個在城市裡打拼多年的上班族,我時常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各種瑣事填滿,漸漸失去了對生命中那些細微美好的感知能力。而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和品味生活的視角。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渲染大道理,而是透過精選的詞句,引導我去發現生活中的「幸福光景」,它們可能是一杯熱茶的暖意,可能是一個溫暖的擁抱,也可能是清晨鳥兒清脆的歌唱。我尤其喜歡書裡幾帖關於「人情往味」的描寫,那種細膩的情感刻畫,讓我聯想到了和家人、朋友之間那些平凡卻珍貴的時刻,彷彿那些過去的溫暖又重新湧上心頭。書中的排版設計也很用心,留白恰到好處,給人一種舒緩的視覺感受,讓閱讀的過程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我常常會在忙碌的工作間隙,抽出幾分鐘來翻閱這本書,每一次都能從中獲得力量和慰藉,讓我的心靈得到安撫和滋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