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地读首唐诗吧!
唐诗的美,折射着帝国的辉煌,与盛衰的沧桑,
镌刻着美化的痛苦、诗意的寂寞、优雅的悲哀,点点滴滴都是浪漫。
一千多年前诗人们惊人的感知能量,诗作中蕴藏的文化密码与人性奥祕,
终将跨越时空,与我们相遇。
【随书加赠】 《唐诗习字小帖》,32开,36页,由钢笔字冠军叶晔诗文题字示范,收录六首唐诗名作。从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抓住诗人凝鍊情感的瞬间,展现真正的温情与敬意。
唐诗是多么优美而深刻的世界,
那不是过去的遗迹,而是现代的预演;
而你,读懂了吗?
亚里斯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鲁迅又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诗歌,是唐朝诗人抒情言志的表达,是文字艺术的追求,是抓住贵重的瞬间,加以凝视、倾注情感的顶点。唐诗是我们的前世朋友,是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文化根柢,更是我们美感与人生体验的启蒙者。
然而,经过千年的转衍,这些琅琅上口的诗词,是否常常烙印着美丽的误会?在诗的美感中,其实存在着无比幽深,那与之生命共鸣的链结是否已不经意失落?
六大主题脉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宇宙观
孔子因为一只被捕获的麒麟而壮志俱灰,反而突显了李白的千秋志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展现了怎样望向宇宙的豪迈气魄?
‧王维——〈杂诗〉「寒梅着花未」的提问心理
王维遇到久别的乡亲时,问的为什么是「寒梅着花未」?这首〈杂诗〉和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敢说,隐含的竟是人性绝对的孤独?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的爱情颂歌与奇蹟
〈清平调〉从天上到人间、从历史到现在、从虚构到真实,有着最精密的结构安排?「可怜飞燕倚新妆」一语,李白真有讽刺杨贵妃的意思?整组诗最美的一句,为何是「长得君王带笑看」?
‧杜甫——〈月夜〉的妻子形象
历代诗人对妻子的描绘有何玩味处?什么是男性凝视的宫体艳情诗?诗圣杜甫又怎么看待他的妻子和家庭生活?
‧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女」的新造型
琵琶女到底是不幸的可怜女子,还是庸俗到盲目的肤浅女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在琵琶女身上投射了怎样的自我潜意识?
‧李商隐——〈锦瑟〉的悲剧性格
〈锦瑟〉为何是李商隐的天鹅之歌、自我的墓志铭?他的性格为何是「习惯于绝望」?「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们竟然都读错了?
此书是一趟重新理解唐诗之美的惊艳旅程。唐诗的字行密码,那浓缩的、凝鍊的、深邃的、华丽的,一种无以名状的无限,终于,即使阖上书本,仍能继续安顿在心里。
【特色亮点】 ‧Coursera x NTU 台大开放式课程 超高人气讲师欧丽娟,继《大观红楼》之后,以毕生研究唐诗的能耐与才情,再创唐诗品读热潮。
‧聚焦从初唐到晚唐的六大诗人: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六大诗作:〈登幽州台歌〉、〈杂诗〉、〈清平调词三首〉、〈月夜〉、〈琵琶行〉、〈锦瑟〉;探讨包括:宇宙意识、绝对的孤独、真正的爱、妻子形象、「向往之我」和「真实之我」的矛盾、幻灭与绝望等人性与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220余首诗词相互参照;援引中外学说深化论点;涵盖创作时空背景的爬梳、诗人性格的寻索,以及诗作意涵的不断抽丝剥茧、层层探掘。彷彿读推理小说般透析玩味,饱含巨大的知识能量与心灵能量。
【惊艳推荐】 (按姓氏笔画排列) 方文山(知名作词人)
余光中(诗人、文学家)
吴勇宏(宜兰高中国文科老师)
祁立峰(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洪美雀(阳明高中国文科老师)
徐秋玲(北一女中国文科老师)
陈美儒(建国中学国文科老师)
叶 晔(《手写美行》作者)
叶丙成(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教授)
詹宏志(PChome Online董事长)
谢金鱼(「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网站创办人)
推荐回响 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近又深入《惊艳唐诗》,推出其新辟之思路,实在可嘉可贺。我国文艺若缺唐诗,必逊色多矣。──余光中(诗人、文学家)
我阅读本书的经验,每段辄有心得,每章皆有启发。我们常说「诗无达诂」,但读欧老师解唐诗,这些诗境深说浅解到了归结处,我才终于读懂那些字行间最机括隐晦的密码,见山终而又是山了。──祁立峰(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既定解读的重新考据,依循着书内的探索轨迹,拓宽了原本的观看层面,让我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叶晔(《手写美行》作者)
欧老师引领着我们,与六位诗人走过大唐兴衰,从他们的名作深入感受古人的理想抱负、苦恼忧郁与生活情趣,也再度启蒙我们对生命的感动。──叶丙成(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教授)
此书以唐诗为出发点,触及不同面向,有别先前论诗着作的纵向诠释,开展横向面的讨论,两相结合,建构唐诗立体化的观照,开出解诗、读诗的新路径。──吴勇宏(宜兰高中国文科老师)
透过爬梳相关史料与典籍,欧老师将诗歌中的情感还原,带我们看见真实的人性。在欧老师的笔下,这些人物重新活了过来──用自己原有的生命方式。──洪美雀(阳明高中国文科老师)
这是一本颠覆唐诗教学手册的好书。每一章节既有古今征引,亦有翻案考证之实。清晰的问题意识配合完整的知识图像,让唐诗唐人的幽微情思立体显影,并能以古见今,回应当代心灵,郑重推荐!──徐秋玲(北一女中国文科老师)
十分喜欢《惊艳唐诗》,透过其绝佳妙笔,牵引我们从特殊的面向角度重新品味唐诗的美感。我愿全力推荐这样的好书给所有爱好文学、又等待正向能量的读者。──陈美儒(建国中学国文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