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轩书场

亮轩书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文学
  • 小说
  • 历史
  • 文化
  • 艺术
  • 传记
  • 散文
  • 诗歌
  • 经典
  • 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此书是亮轩老师在自家办的说书会之纪录,有赫曼赫塞《知识与爱情》、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哈代《黛丝姑娘》、王鼎钧《黑暗圣经》、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严歌苓《穗子物语》等包含中外名着二十种,用浅近的述说方式,带我们探索每位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书中的深刻内涵。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书场开门


  那一年,离开了学校,想着还能干什么?很早的时候,想当一个电视机修理工。看到了这种行业的人骑着机车,后座放个黑色扁扁的箱子,所有的工具都在里面,一会儿就把问题给解决了,收费也不少,粗粗估计了一下,大概干半天就可以够过日子的。余下来的时间就只管读爱读的书,人生可以这样子幸福,不是办不到的。现在还可以去干个电视修理工吗?时代不同了,这样骑着机车的小工早没了,售后服务垄断了他们的工作。那么开个小饭馆怎么样?除了读书,就是买菜做菜,大菜做不来,家常菜也还行的,却又打住了。因为面皮薄,又爱朋友,许多人来店赏光,我准定常常请客,没多久便会关门大吉。因此餐馆也不开了。继续的想,忽然发现平生会干的活儿很少。大概教书可以凑上一种,其余的就不敢说了。

  既然从学校出来了,就不要再入任何校园吧?想想也许比学生还更不适应学校,更恨考试,当然也不爱改卷子看作业,点名虽然点了许多年,却非常不爱点名,只是为了求公平,学生那么多,要说谁该得高分谁该当掉,实在找不出能让大家心服口服的理由,只得点名、看作业、查笔记。更不想要干的事就是接受教育部的评鑑,看着学校那样的诚惶诚恐,也就不得不也诚惶诚恐,午夜梦回,只觉得人生好卑微!于人生而论,百分之八十的课程都用不上,不见得都没有用,是用不上。能在一生中一直有用的课程,少之又少,大家依然像模像样的在教、在学、在打分数,到最后像模像样的给个文凭,干嘛啊?所以,无论专兼都不再回头。

  可是麻烦出来了,平生学会的本事太少,电器修理工的时机过去了,小馆子不敢开,剩下真敢说会的,只有教书。不回校园,要怎么教?灵机一动,现在网路如此发达,上网征求学生,在家开课,不就行了吗?我家主妇闻言乃云:「这才是你干的事。」显然她认为我当电工与厨子都不适任。想想也是,她总嫌我做菜油重,而家里电器有问题,多半是她修。

  于是乎买了许多折椅,又在客厅装上银幕,配合电脑的投映机,软硬体都解决了。之后是设计课程,三个月一轮,共十二次,每次独立成章,好像开馆子,每道套餐都是一顿美食,不会说这周吃一半另一半下周再来吃。这么一来,成了「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爱来就来,爱走就走,了无牵挂。讲题公布了,爱听那堂便听那堂,好像点菜。中间休息时间长一点,有茶点可用,大家交谊,也是以文会友,不亦乐乎。收费要少,要人家从口袋里拿钱出来,得到的东西很抽象,多不得。所以,只敢要一张电影票的钱,还得有优待条款。就这样,居然开张了,原本以为大概撑个一年就不错了,谁知现已过了五年大半,堂堂迈入第六年了。人数也在缓缓增加,从十几人到二十几人,有时到三、四十人。好在野心不大,也大不起来,因为屋子容量有限。

  此生在学校里滥竽了几十年,时不时的冒出一个幻想,就是自己办一所学校,不考试、无文凭、没有规定的课本、没有一定的范围、不需要准备、更不必作笔记,只管来听听,听得高兴下次再来,没意思或是另外的原因就再见,然后又可能重逢。后来的发展,证实此想法很实在。定名为「亮轩书场」,是为了区隔学校,中国自古便有书场,大多说些江湖侠客的故事,难道只有江湖侠客的故事才能讲能听吗?这个问题在心中多年。相信人人都是非常好学的,只是体制把这一点灵犀都给消灭了,教科书就是乏味的书,教师就是乏味的人,学校就是乏味的地方,这几样凑作一处,就形成了共犯结构的大世界,互吹互捧互虚伪,老死不知悔改。

  然而办个大学岂是我辈所能成者?没有给开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容易。一晃眼白雪盈颠,衣食之需渐渐减少。高尔夫、麻将从来没碰过,杯酒尽欢几成绝响,况且不利衰年。旅行,花钱受累,看看书卧游就好。想想也只能办个书场,好在不必赡养他人,所得甚微,竞争者自然很少,撑到如今,客观条件也是一大原因。主观的原因,则不外乎共享求知的快乐。教学之道,非常简单,三句话便能说尽:要爱所讲的题材,要把学习这些题材的快乐传达给听讲的,要确知听讲者听了之后跟讲者是否一样开心。「亮轩书场」能撑到现在,就是靠了这三句话。

  只是,书客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总有些无法分身的事务,于是常常就有人想来而无法来,频频表示遗憾。他们会在网上说对不起,后来实在忍不住,便请他们考虑是不是说「遗憾」比较好?有一天要关场的话,书场主人也只会说声遗憾,不会说对不起,一个爱讲,一个爱听,谁也没对不起谁啊。不能来的也常常问其他到场的客人昨晚讲的是什么?他们得到的回应常常是「你自己来听就知道。」有的是夫妻无法同来,另一半常常回家还要转述一番,凡此引起了书场主人想要写下所说内容的动机。好在回回都作了笔记,追述不难,也借此整理一番,后来发现,许多内容也与书场当时所说大异其趣。演说与写文章,毕竟两回事。

  要说谁从书场获利最多,我想是书场主人。因为好面子,怕讲砸了输却一世的这么一点真不值钱的名声,便只好拚命的读书查考作笔记。几乎很难有例外,在开讲之前,就会担心这一次真的会讲砸了!这样的心理,整个几十年教书生涯中都无法避免,然而感谢上苍,到如今还没真的砸过,会不会就在下次真砸?说不准。但愿不要因为在此公开了实情,马上恶运到头。千万!千万!

  这样以好几天的时间,只准备一门课的生涯,也是从前在学校教书时的梦想。当时手头上好几门课教来教去,有的在本系,有的在外系,有的在共同科或是通识科,总觉得教得不够透彻,太不过瘾。设想要是只教最爱教的一门,也穷其所有的时间精神攻此一课,看看到底如何?

  现代人却未必都不愿求知,更想从文史哲学的世界中得到觉悟与感动,然而忙于不得不忙的事业,忙于家庭孩子,忙于读专业的书,忙于业务的奔波,忙于应酬,忙于侍候老小……总之忙于许多的不得不忙。还有上了年纪读书的眼力已衰,却依然觉得遗憾未能知晓早已听说的名篇名作。那么,书场主人就是替书客读书的人了。法律问题可由律师代劳,帐目请会计师代算,饮食有营养师代拟餐单,旅行计画可选旅行社的项目,现在连穿衣服戴首饰打什么领带都有专业可以代为处理,名曰「造型师」。好书帮你读,有何不可?何况,因此也有许多书客把原本不想读的书拿来读了,读过的又读了。

  年少时,父亲跟我讲了一则宋代名相范仲淹的故事。父亲说,范仲淹贵为宰相,便有人跟他说,有一块在某处的地,风水极好,可保相国世世代代荣华富贵。范仲淹想了想,回应道:「既然那么好,用作我家的祖坟太可惜,不如就在那儿办个学校吧。」我家的风水,应当不错。这样的好风水,别处应当也不少,有心者何不也参它一脚,有朝一日,让老人家也可无憾退休?

  在书场的帘子后面墙角,贴了一张「书场七柱」,见到的人很少,是个自我提醒而已,不揣孤陋,在此公开,就教天下名师:

  一, 敬业精神一定要维持,分分秒秒不放松。
  二, 所读之书,必须化为有魅力之语言。
  三, 要有个人风格,而非古今之传声筒。
  四, 必须要有见解,却绝非标新立异。
  五, 有情有趣而不流俗。
  六, 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绝不拖泥带水。
  七, 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自由的发挥。
 
亮轩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