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棉

唐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棉花
  • 纺织
  • 唐代
  • 农业
  • 经济史
  • 手工业
  • 生活史
  • 物质文化
  • 历史
  • 民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唐棉》是廖淑华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辑一以小镇人文为背景,小镇人物为蓝本,从作者自小成长的云林故乡人物故事发想,细细书写过往与现在的故事;辑二则以作者自1997年上台北至今,在职场生涯中周遭人物的故事漫扩,描写在大台北营生的异乡人日常却深刻的生活景致。
  
  尽管书写日常,乡镇人物的朴实形象、敦厚的情感不断从字里行间表露而出,让我们一再得见小镇独特的味道,人物的投足扭身、街巷屋舍、生活起居……等等,好似为我们追回那段令人眷恋的年代,诚如作家方梓所说:「作者以朴实的文字,沉静的语调,从小镇出发再现小镇历史,也开创小镇的新视野。」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廖淑华


  云林县斗南人。现任台北市阅读写作协会秘书长,并担任写作班老师。作品曾获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类优等奖、怀恩文学奖社会组首奖、宗教文学奖小说二奖、新北市文学奖散文组二奖、云林县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佳作。着有散文集《鹭鸶飞入山》。小说集《唐棉》获国家文艺基金会文学创作类补助。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平凡的魅力 读《唐棉》/方梓

辑一
那年,国雄的夏天
家在圆环
神圣的一票
鸡事一桩
连姨
三月天
阿英孵蛋
回家
志成与蚵仔伯们
身后

辑二
台北新鲜人
头家
唐棉
有梦
退场

后记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平凡的魅力读《唐棉》/方梓

  
  谈都市文学,对位就是乡村/乡土文学,就像黑白一样,十分两极没有中间地带。其实在都市和乡土文学的夹缝一直有「小镇文学」的存在,但早期多数被归属在乡村。小镇,这个介于都市与乡村的地域,既兼有都市的某些便利机能,又有乡村的朴实热情,在书写情调上也比较多元。这一、二十年来小镇文学萌发,最具代表的小说便是陈雨航的《小镇生活指南》,详实描述小镇的地志、文化、历史,再现小镇风华。
  
  小说是从日常的经纬佈局出发,去展现平凡/普通性的魅力。廖淑华《唐棉》辑一以小镇书写,辑二是从小镇出发至北部/他乡谋生的故事,但系牵着小镇生活。她由小镇的一家一户,逐渐拉出一条街,一方小镇的样貌。年代由一九六○年代开始,细写小镇的人物、景象。小镇里每个家庭都有一、二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一、二个比较「活泼」的人,不管是「鸡事一桩」,还是「西药店的两个老婆」,小镇就靠这些活泼生趣了。
  
  文学的第二种力量就是它的再现力,一切都应有它本身的味道。在本书第一篇〈那一年,国雄的夏天〉廖淑华开宗明义定调起小镇地理位置、环境,「小镇从火车站前的中山路切成两半,一半称新市,一半叫做旧市,说话时大家习惯加个『ㄚ』的尾音。旧市ㄚ这一半就属福德街土地公庙周围最聚市、最热闹,正对土地公庙的一排房舍后方有条大圳沟,圳水来自镇外的大溪……」。《唐棉》辑一的几篇小说都展现了小镇独特的味道,人物的投足扭身、街巷屋舍、生活起居,廖淑华写来彷彿活脱脱呈在读者眼前,如影像播映,琇云的温婉、阿连的男人女相、阿英的干瘦、小街的样貌、饼舖、西装店的陈设…一目了然,宛如回到一九六○年代。
  
  细节藏着功夫,小地方看格局;廖淑华擅长描述细节,「小镇清早的街市,三三两两行人,女人家小心托着月桃叶上的豆腐,稍急步伐扭动的身躯如手上刚出锅的豆腐一颤一抖地;老人拎着蔺草绑着的油条,走过路口的土地公庙时仍不忘虔诚合十拜了拜。」大半的作品,廖淑华都细述景与人的互动,以及人物特写去彰显情节的演绎,以小托大,厚实了小说的丰富、可读性。
  
  《唐棉》辑一、辑二大半以女性做为主要叙述,廖淑华剔尽了女人的心思,〈阿英孵蛋〉透彻了偏房处境、生与不生的两难;〈回家〉入骨了「她」的寂寞及悲思、反讽女人的「回家」;〈唐棉〉中女人的靭性与无奈……
  
  写作从废墟出发,从无到有创造了新境界;廖淑华以朴实的文字,沉静的语调,从小镇出发再现小镇历史,也开创小镇的新视野。

图书试读

身后
 
三月初春的高速公路,过了台中之后天空明显的蓝了许多,车里的温度也暖升些许;窗外驰过几棵早发的羊蹄甲,粉紫衬川在嫩绿的叶间,让从溼凉台北出发的她,有股去霉的舒爽。
 
抬眼,见后视镜里,父亲身上的盖毯斜斜滑落,似乎睡着了,出发时紧抓着车门吊把的手指,松开了,然而食指中指仍微屈地勾住环缘。她难得开快速道路,更不曾自己一个人开长途车,难怪父亲紧张。他一向搭惯了儿子开的车。她也紧张。开车,一直以来都是丈夫的差事,恢复单身后她返乡有时搭火车、有时搭姊姊的便车,这回要不是父亲跟母亲呕气,率性地开了老爷车上台北来,这时候也不会让她被编派连人带车送父亲回家。无子女、此刻又无固定工作的她,似乎总被认定为随时可以差用的闲人。父亲适才还絮絮碎唸,担心她手边积蓄不丰,老来无依,而后又好似想起这项代志已经说过太多次了,女儿一定觉得很厌烦吧,唸着唸着声音只剩在嘴巴里。她在后视镜里和父亲的眼光碰个正着,老人家的话尾巴收了音,才停一会又开始:「就算有孩子也无路用,养儿是义务,万事还是要靠自己,妳自己要有打算啦。」
 
近年来,父亲老了,威严倾圮了;她也老了,拘谨的性子松绑许多,才比较能与父亲独处,此刻她真后悔没邀姊姊陪同南下。气氛好沉闷。她装轻松语气回父亲说,前些日才刚与朋友参观过养生村,现在行情涨了不少呢,每个月伙食杂支少说也得要准备个两万元才够,朋友们都说要努力攒钱多存养老本,要不哪住得起。
 
以后呢?她从后视镜看着问话的父亲。
 
「以后」就买塔位啊,诵经普度照合约按步来,哎呀,人都走了,还想那么多……
 
之前,哥开车送父亲过来的时候说父亲在生气。她以为父亲这回会多住几日,怎么才过一夜就要回家?隔着车窗探看,不觉得父亲有生气的神色。哥哥没什么表情,说还不是为了迁公妈牌位的事。父亲摇下车窗招唤她,嚷说不下车了,要赶紧返去;又朝儿子摆摆手,叫他赶快去上班。她不知怎么说父亲,傻吗?哥早几年不都说了吗,「住家太小没有适当方位安放神明案桌」、「上班工作没有空祭拜」,父亲怎还要自己惹气生呢?她曾经帮忙说话,大哥的家在没有电梯的公寓四楼,客厅格局还真难腾出空间来设置公妈香案。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