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娟唐诗学堂:诗无敌(李白)(新版)

张曼娟唐诗学堂:诗无敌(李白)(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诗
  • 李白
  • 张曼娟
  • 诗歌
  • 文学
  • 文化
  • 教育
  • 新版
  • 经典
  • 赏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系列销售20万册,上市十週年全新纪念版!
为经典刻画新妆,从故事汲取智慧,
跟着曼娟老师提升中文力,让年轻的心灵充满善意。

古典诗并不只是苦苦背诵的教材而已;
并不只是《唐诗三百首》中排列的人名与五言、七言而已,
经过四位作家令人惊喜的想像,高度的创作技巧,
每一首诗都有体温,每一位诗人仍那样热切的抒情。──张曼娟

  谜样老人与十二岁小男孩的跨时空情谊

  一切都是因为一份暑假作业!

  四个性格迥异的同学凑在一起,要演一出「李白舞台剧」,身为组长的小光,必须带领大家共同完成任务,偏偏组员米其林和机车王是两个死对头,一碰面就吵个不停。这份暑假作业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啊?

  这时候,一个自称外公老友的李爷爷突然出现,神祕的李爷爷彷彿有博通古今的本领,对李白生平和诗作了若指掌,总是能够轻易的帮小光解决故事剧本的难题。李爷爷的真实身分究竟是谁?失踪的爱狗嘟嘟、失忆的外婆,又是否能再回到小光身边?

  跟着十二岁男孩小光开启一段和诗仙李白的奇遇,遇见杨贵妃、孟浩然,在失去与获得之中经历追寻和成长。

  ◎本书关键字:成语、典故、作文、宠物、奇幻、冒险、生命教育
  ◎无注音,适合10~15岁以上阅读
  ◎教育议题分类:生涯发展、家政、环境
  ◎学习领域分类:语文、社会、艺术与人文、综合活动

本书特色

  特色1  由知名畅销作家张曼娟策划,以新编故事诠释古典诗作,带领孩子真正认识唐诗,启发美感体验。
  特色2  透过贴近读者生活经验的故事与角色,引发同理心及认同感,每本书一共串连二十首诗作。
  特色3  囊括唐诗四大流派(浪漫、自然田园、边塞、社会写实),读完一本书等于认识一种唐诗派别。
  特色4  每则故事后皆附有该首诗的原文、语译、赏析,并另外附录10首相关诗作、诗人生平介绍,延伸阅读触角。
 
得奖记录

  ★文化部第33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
  ★教育部103年度国民中小学新生阅读推广计划选书
  ★荣登诚品、博客来书店畅销榜
浩瀚星河中的璀璨群星:历代经典诗歌选读与赏析 一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诗歌之旅,深入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与魅力。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位诗人的特定作品集,而是致力于为广大学习者和诗歌爱好者提供一个更为宏大、多元的视角,去探寻中国诗歌史上那一片浩瀚的星河。我们相信,真正的文学欣赏,需要建立在对时代背景、流派风格、乃至不同地域文化脉络的整体把握之上。 本书的编纂,力求摆脱单一作者的局限性,以时间为轴,兼顾题材的广泛性,精选了自《诗经》、《楚辞》肇始,历经汉乐府、魏晋风骨、唐宋格律,直至明清小令的各个重要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立体的“中国诗歌博物馆”,让读者能够在不同的历史光影中,与那些不朽的篇章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第一部分:源头活水——先秦至魏晋的诗歌奠基 本部分着重考察中国诗歌的“源头活水”,探究其如何从质朴的民间歌谣和祭祀颂歌中,逐渐孕育出成熟的艺术形式。 一、风雅的开端:《诗经》的现实主义与抒情结构 我们将详细解析《诗经》中“风”、“雅”、“颂”的差异与关联。重点不在于简单罗列篇目,而是分析其独特的叠词运用、比兴手法以及蕴含的社会意义。例如,通过对“国风”中爱情诗的细致解读,探讨古代朴素情感的表达方式;对比“小雅”中对战争与徭役的描摹,理解诗歌作为历史见证的功能。我们还将探讨《诗经》对后世现实主义文学的深远影响。 二、浪漫的源头:《楚辞》的奇幻想象与骚体构建 屈原开创的“楚辞”代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次高峰。本部分将聚焦于《离骚》等篇章中,那极具个性和想象力的神游世界。我们将梳理“香草美人”的象征体系,分析屈原如何将个人政治理想与神话意境完美融合,以及“骚体”特有的句法结构(如“兮”字的运用)如何增强了音乐性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三、汉魏风骨的传承与变奏 汉乐府的朴素力量与五言诗的成熟,是诗歌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本书将对比分析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的叙事张力,与文人创作(如《饮马长城窟行》)的精致化过程。 进入魏晋时期,思潮的激荡催生了“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我们将着重探讨曹氏父子的“慷慨悲凉”之音的时代根源,以及竹林七贤在文学与生命哲学上的探索。特别是对阮籍的《咏怀诗》的解读,将侧重于其如何以隐晦、象征的手法,表达对时局的愤懑与对个体的坚守。 第二部分:盛唐的辉煌与唐诗的多元宇宙 本部分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我们将不再局限于某一高峰,而是展现唐诗在题材、风格、地域上所达成的全景式的繁盛。 一、初唐的奠基与格律的定型 唐诗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将梳理从初唐四杰到沈佺期、宋之问,他们在格律上的探索与规范化过程。理解近体诗(律诗、绝句)的格律要求,并非为了束缚创作,而是为了探讨这种“格律之美”如何成为承载丰富情感的精巧容器。 二、盛唐气象的群星闪耀 盛唐是不同风格并存的时期,本书将采取“对照研究法”: 1. 边塞与田园的交织: 对比高适、岑参笔下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边塞景象,与王维、孟浩然所构建的禅意盎然、宁静致远的田园画卷。理解“气象”并非单一的雄壮,而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 2. 浪漫与现实的碰撞: 深入分析唐代诗歌如何处理社会现实,从杜甫“三吏三别”的深刻批判性,到李白那超越尘世的浪漫主义笔触,展示盛唐士人对国家、对自我命运的复杂情感投射。 三、中晚唐的转型与深度挖掘 唐代诗歌的后续发展,显示出更强的内省性和对形式的精雕细琢。白居易的通俗易懂与讽喻,韩愈、孟郊的新古文运动对诗歌语言的革新,以及晚唐李商隐、杜牧在唯美主义和历史感喟上的登峰造极,都将作为重点探讨对象。我们将分析“无题诗”的意境之美,以及晚唐诗风中对逝去辉煌的深切怀恋。 第三部分:宋词的勃兴与格律的拓展 宋代文学的核心标志是“词”的兴起。本书将论述词这种新兴文体,是如何在音乐的依托下,拓展了诗歌在抒情深度和生活细节描摹上的边界。 一、宋词的开创与风格分野 从晏殊、柳永的“婉约”到苏轼的“豪放”,我们将分析宋词在词牌格律中的灵活运用。重点考察苏轼如何将诗的意境融入词中,打破了传统词体的局限性,奠定了宋词“以诗为词”的审美基础。 二、格调的极致与思想的内敛 南宋时期,词的艺术性达到了新的高度。辛弃疾的“忠君报国”的政治热情,与李清照的个人命运感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书将深入剖析他们如何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来表达比表面文字更为深刻的复杂情绪。 第四部分:明清及近现代诗歌的余晖与革新 虽然格律诗的黄金时代已过,但明清诗歌在继承与反思中,依然有其独特的贡献。 一、明代诗歌的复古与流派 明代诗坛在“前后七子”的复古呼声中,对唐诗宋词的技法进行了系统性的重申和借鉴。我们将分析其主张的“学古”与“自出机杼”之间的张力,并探讨公安派在情感表达上的突破。 二、清诗的转向与近现代的过渡 清代诗歌流派纷呈,以“性灵说”为代表的内在探索,标志着古典诗歌向现代意识形态的过渡。本书将简要梳理近现代诗歌在白话文运动冲击下,如何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为读者理解整个中国诗歌发展链条提供完整的收束。 结语:跨越时空的审美共鸣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读者超越对“技巧”的机械理解,进入对“审美”的深度体验。通过对比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读者将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在于它那永恒不变的人类情感,与不断演变的艺术形式之间,所达成的精妙平衡。每一次的诵读,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一次对生命哲思的重新叩问。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曼娟


  知名作家与中文系教授,已出版文学作品近四十种,创办【张曼娟小学堂】,致力推广少儿中文力、创作力,关注于人格之培养,企图将经典转化为生活化的实用手册。2006年企划创作【张曼娟奇幻学堂】,2008~2009年策划出版【张曼娟成语学堂I、II】, 2010年策划出版【张曼娟唐诗学堂】,2017年策划出版【张曼娟论语学堂】,借由好看的故事,将经典带入日常生活,为孩子们的人生打好坚实基础。

高培耘

  东吴中文系毕业,小时候的愿望是文字和海洋,长大后很幸运的悠游其间,从事出版行业,并拥有潜水教练执照。出版过小说、诗集与童书《火里来,水里去》、《寻兽记》、《胖嘟嘟》、《诗无敌》等作品。总认为好听动人的故事才能永恆。

绘者简介

来特

  处女座男生,朋友很少,不过都很深交。
  曾出版《幻想猫飞天日记》,自行出版《画在纸上的狗》和《男孩子》等书。
 

图书目录

系列总序 十年一瞬间
创作缘起 荒岛的锦囊
人物介绍

第一章 时光旅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时不识月,唿作白玉盘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第二章 不能说的祕密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人对酎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第三章 永恆的约定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附录:诗人生平、其他诗作
 

图书序言

系列总序

十年一瞬间

张曼娟


  常常在演讲的时候,遇见一些年轻的读者,他们从容自在的聆听,意会的颔首,耐心等待着我为他们的书签名,而后,像是要倾诉一个祕密那样的靠近我,微笑着对我说:「曼娟老师,我是读着【○○学堂】长大的。」【奇幻学堂】、【成语学堂】或是【唐诗学堂】就这样被说出来,说的时候,带着对于童年与成长的温柔依恋。

  啊!这一批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啊,他们看起来,都是很好的成年人了。也许不是念文学相关科系的,可是,他们一直保持着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

  「老师什么时候要为我们这些小孩子写书呢?」到现在,我依然能听见最初提出这个请求的那个女孩,对我说话的声音。

  而我确实是唿应了她的愿望,开始创作并企划一个又一个学堂系列。

  以【奇幻学堂】为起点,我和几位优秀的创作者:张维中、孙梓评、高培耘与黄羿瓅反覆的开会讨论着,除了将古代经典的宝库传承给孩子,更想与他们一同走在成长的路上,不管是喜悦或失落;不管是相聚与离别,都是生命的课题,都那么贵重,应该要被了解着、陪伴着,成为孩子心灵中恆常的暖色调。

  这样的发想和作品,获得了许多家长、老师的认同,更令我们感到欣喜莫名的是,孩子们的真心喜爱。于是,接着而来的【成语学堂Ⅰ】、【成语学堂Ⅱ】和【唐诗学堂】也都获得了热烈回响。

  十年之后,那个最初提议的女孩,化成许多个大孩子与小孩子,来到我的面前,与我微笑相认。让我们知道,当初不只是古典新诠,更是探讨孩子成长中各种情境的系列作品,有着这样深刻的意义。

  也是在演讲的时候,常有家长询问:「我的孩子考数学,演算题全对,但是一到应用题就完蛋了,他根本看不懂题目呀。到底该怎么办?」这是发生在许多成绩优秀的孩子身上的悲剧。

  「中文力」不仅能提升国语文程度,而是提升一切学科的基础,这已经是陈腔滥调了。中文力,不仅是阅读力,还有理解力与表达力。能不能看懂考题,在考试时拿高分,固然重要。然而,更大的隐忧却是,应付考试,得到高分的岁月,只占了短短几年,孩子们未来长长的人生,假若没有足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他们将如何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担忧与期望,才是我们十年来投入许多心血与时间,为孩子创作的初衷。

  我们感知到孩子无边无际的想像力,在成长中不断消失,于是创作了【奇幻学堂】;察觉到孩子对成语的无感,只是机械式的运用,于是创作了【成语学堂】;发现到孩子对于美感和情感的领受,变得浮夸而浅薄,于是创作了【唐诗学堂】。

  十年,彷彿只在一瞬之间,许多孩子长大了,许多孩子正在成长,我们仍在创作的路上,以珍爱的心情,成为孩子最知心的陪伴。     

创作缘起

荒岛的锦囊

张曼娟


  「如果有一天,漂流到一座荒岛,你有一个袋子,里面只能装三本书。那你要带哪三本呢?」几个小学生环坐我身边,十分认真的问问题,十分认真的抄笔记,他们脸上那股太过认真的神情,让我忍不住想胡闹。

  于是我问:「我会不会获救呢?」

  啊!几个孩子面面相觑,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意见相当分歧。

  我只好赶快拉回主题,像他们一样认真的回答问题:「我想,我会带一本形音义字典。」

  「为什么带字典呢?」

  「因为我可以慢慢的认识每一个中文字,它们为什么长得这个样子?为什么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要读成这个音?每个中文字都是一个故事,或是一幅图画,我们平时太忙了,没时间好好了解。如果到了荒岛,每天认识一个字,想像一个字的故事和身世,就不会无聊了啊。」

  「第二本呢?」

  「我会带一本唐诗选,也许是《唐诗三百首》,也许是更有趣的诗选。如果是短短的绝句,一天就能读完,如果是长一点的律诗,能读个两、三天呢。只要读一首唐诗,就能把我送到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地方。我会忘记了自己在荒岛,忘记了生活多无聊。」

  「那,第三本呢?」

  「第三本是《荒岛求生手册》啦!」我说着,大笑起来。孩子们也笑了。

  是的,在漂流到荒岛的小小锦囊中,我一定要带上一本唐诗选。那是我幼年时,启蒙的最初读物。当我还不识字的时候,母亲一字一句教我背诵,许多意思我其实根本不理解。奇妙的是,每当背诵完一首诗,看待世界的眼光竟起了变化——黑夜里被月光照亮的山,有着那样柔美的轮廓;春天里被风吹散的桃花,有着那样优美的弧度;湖水在阳光下闪动,像许多隐藏着祕密的眼睛——我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感动或感伤,缓缓在心中膨胀起来。多年以后才明白,这就是美感的体验啊。

  二○○五年,我成立了【张曼娟小学堂】,坚持将「读诗」纳入课程中,为的也就是要带给孩子美感的启发。他们用一首诗扣问人世,整个世界以庞大的声音、气味、色彩、光影来回应。于是,孩子被触动了,他想要理解、诠释、表达、创作,用着诗人的眼睛与心灵。

  自二○○六年开始,与亲子天下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从【张曼娟奇幻学堂】、【张曼娟成语学堂I】到【张曼娟成语学堂II】,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拥有最优秀的创作与发行团队,不断寻找新的模式及创意,每一本书的呈现都如此亮眼动人。更幸运的是,这一系列的作品,获得许多肯定与认同,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真心喜欢这些好听的故事。每一次的好成绩,都使我们得到极大的鼓舞,一定要为孩子写出崭新的好故事,并且,还能把古老的经典融合其间。我想,这也是最大的艰难与挑战。

  这一次,我们挑选的主题是盛唐诗人及着名诗作,如何能与全新故事结合?相当有经验的四位写作者,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共同完成了【张曼娟唐诗学堂】。高培耘的《诗无敌》,写的是李白与小男孩小光的宿世情缘;张维中的《让我们看云去》,则是未来世界的云仔遇见了王维;孙梓评的《边边》中,胖胖的英雄勇闯大漠,风沙中邂逅了岑参、高适与许多边塞诗人;黄羿瓅的《麻烦小姐》则以悬疑的题材,重现杜甫的光焰万丈长。

  就这样,算是完整勾勒出盛唐诗歌的版图。浪漫派的李白、社会写实派的杜甫、自然田园派的王维、孟浩然,以及边塞诗人与诗作特有的豪气干云。古典诗并不只是苦苦背诵的教材而已;并不只是《唐诗三百首》中排列的人名与五言、七言而已,经过四位作家令人惊喜的想像、高度的创作技巧,每一首诗都有体温,每一位诗人仍那样热切的抒情。

  而渐渐长大的孩子,终会发现,哪怕从不出海,人生也会有某些「荒岛时刻」,感觉自己被放逐,那样孤单无助。这时候,他们也许会想起随身携带的锦囊,小小的锦囊中有微微发亮的诗,当他轻轻诵读,便听见了鸟语,嗅闻到花香,整个世界露出温柔的微笑。
 
谨序于二○一○年 又见白露 台北城

图书试读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夜里可以看到山的轮廓,
表示月亮真的很亮呢。
 
「各位同学,你们的五年级就在今天结束喽!放完暑假,大家就升上六年级了,要好好把握这最后一个快乐假期。」秦老师刚刚讲完,下课钟声很配合的响起。
 
全班同学一阵鼓噪,收拾书包,拉开椅子,班长大声的喊:「起立!敬礼!谢谢老师!」
 
小光才行完礼,后面的米其林立刻冲过来,拽住小光,摇晃着他喊:
 
「我不管啦!我不要跟他一组!为什么我们这么倒楣?你去跟老师讲啦!去啦去啦!」
 
圆圆胖胖的米其林激动得像一颗球,不断弹跳,她刚刚「烫坏」了的头发,如同旧沙发里蹦出来的弹簧,一卷一卷的,随着她的跳跃而抖动,令小光觉得头晕。
 
秦老师出了暑假作业,要同学们分组,蒐集唐代着名诗人的资料,写成舞台剧,开学后邀请家长一起来观赏演出。老师给的题目是「自然诗派的王维」、「浪漫诗派的李白」、「社会诗派的杜甫」和「边塞诗派的岑参与高适」,小光被指定为李白这一组的组长,同学们则依各人喜爱,加入不同的组别。
 
分组完毕之后,只有机车王一个人落单,没人欢迎他加入。秦老师于是指定机车王加入李白组。
 
「对啊!我这么浪漫,简直就是李白的化身。」机车王自信满满。
 
小光却在那一刻头皮发麻,他还听见了米其林的尖叫声。
 
想到整个暑假都要跟机车王一起讨论,小光便觉得前方一片黑暗,加上米其林的强烈抗议,只好走到讲台前。
 
秦老师擦完黑板,神情愉悦的对小光微笑:
 
「加油喔!小光!我对你有信心,你们一定可以把李白的故事,很精采的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
 
「老师……」小光有些为难,却感受到米其林从背后传来的压力,只好硬着头皮说:「我们,可不可以,不要跟机车王同一组啊?」
 
「这样啊?」秦老师抬起头,目光越过跑来跑去准备离开的同学们,看见了机车王,小光也转头看着。机车王正把书包顶在头上,学鸭子走路,一面发出「嘎嘎嘎」的声音,一面追逐着同学。
 
这个作业永远迟交、上课时胡乱发言、被女生视为公敌的「机车王」,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物,却总是可以自得其乐。
 
小光看着笑得开心、完全没感觉到自己被排挤的机车王,突然有点不忍心。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给孩子找一本唐诗入门的教材。市面上类似的图书太多了,但大多要么过于学术,要么过于简单,很难真正激发孩子的兴趣。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采用传统的“讲解+注释”模式,而是以一种故事性的方式,将李白的诗歌融入到他的生平经历中。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有趣,就像在给孩子讲故事一样,将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创作的背景,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它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首诗好”,而是引导孩子去观察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节奏,从而自己去发现诗歌的美。我发现,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李白的诗歌,还对唐朝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主动地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去了解李白所处的时代。这让我非常欣慰。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唐诗入门教材,更是一本培养孩子人文素养的优秀读物。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唐诗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评分

我一直对李白有一种莫名的情结,他那种洒脱不羁的性格,以及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深深地吸引着我。但说实话,我对唐诗的理解一直很肤浅,只是知道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却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我对李白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了李白的诗歌。他没有把李白简单地定义为“浪漫主义诗人”,而是深入地探讨了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他认为,李白的诗歌,是这三种思想的融合,是他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思考。这种解读,让我对李白的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开始重新阅读李白的诗歌,发现以前忽略的细节,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哲理。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唐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李白,了解唐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非常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很清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而且,书中的插图也很有意境,与诗歌的内容相得益彰。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每首诗歌旁边,配上一些相关的图片,比如李白所游历的山水、他所居住的城市、他所结交的朋友等等。这些图片,不仅让诗歌更加形象生动,也让读者对李白所处的时代,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精美。封面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让人一眼就爱上了它。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每天都能欣赏到它的美。我觉得,一本好的图书,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外观。这本书做到了这两点,它不仅是一本唐诗入门读物,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打算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唐诗的魅力。

评分

读完这本诗集,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一直觉得唐诗是高不可攀的,那些古奥的词语、典故,像一道道无形的墙,隔绝了我们与诗人情感的直接交流。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将李白拉回了我们的生活。它没有刻意地去“解读”诗歌,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李白诗歌背后的故事、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李白“浪漫主义”的诠释,他不是单纯的放浪形骸,而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这种解读,让我对李白这个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鼓励我们去“感受”诗歌,而不是去“分析”诗歌。它提醒我们,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在于它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着去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唐诗,去感受诗歌的美。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也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写一些小诗,虽然写得并不好,但却让我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

评分

我原本对“唐诗学堂”系列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觉得这种形式化的解读,容易流于表面,失去诗歌本身的韵味。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功力确实不凡。他并没有试图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解读李白的诗歌,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与读者平等的地位,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言,与读者一起去感受诗歌的美。他会用一些现代的例子,来解释古诗词中的典故,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诗歌的意境。这种解读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也更容易产生共鸣。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收录了一些李白的“冷门”诗歌。这些诗歌,虽然不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那样脍炙人口,但却更能体现李白的个性和才华。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李白。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唐诗的兴趣,也让我对李白这个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唐诗入门读物,更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