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制论文辑 (卷一)

财经法制论文辑 (卷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财经
  • 法制
  • 论文
  • 法律
  • 经济
  • 研究
  • 学术
  • 辑刊
  • 中国
  • 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本书乃中部地区大学院校法律系、所,与台湾企业法律学会所联合举办之「中部地区财经法制研讨会」各场次所发表之研究论文选辑而成。各研讨会场次分别由中兴大学法律学系、东海大学法律学院、静宜大学法律学系、亚洲大学财经法律学系、逢甲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等办理。

  与会之学者、实务家,以及中部地区各大学院校法律系、所的盛情支持,台湾企业法律学会谨此致谢!谨此,透过本书之选辑、出版,作为各位与会贵宾共襄盛举之回馈;也期盼本书之出版,能供为我国财经法制践履革新、健全发展之参考。
现代商业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现代商业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汇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和行业精英对当代商业环境中伦理规范、社会责任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深刻洞察与前沿探索。在全球化日益加深、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已不再仅仅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在商业活动中嵌入道德准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本书共分为六个主要部分,深入剖析了当前商业伦理实践的困境与未来的演进方向。 第一部分:商业伦理的基石与演变 本部分重点探讨了商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不同文化和经济体系中的适应性。我们考察了亚里士多德的德行伦理学、康德的义务论以及功利主义在现代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局限性。特别关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如何超越传统的股东至上原则,成为构建负责任企业的核心框架。 跨文化视野下的道德规范: 比较了东方儒商精神与西方自由市场伦理的差异与融合点,分析在全球供应链中如何建立统一的道德底线。 数字时代的伦理挑战: 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商业应用中涉及的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与透明度问题。我们强调,技术进步必须以人类福祉为中心进行审慎的道德校准。 企业文化与道德认同: 研究了成功的道德领导力如何塑造企业内部的道德氛围,以及员工在日常运营中如何将企业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 第二部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深化与量化 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往往停留在慈善捐赠和合规层面,本书致力于推动CSR向更深层次的“创造共享价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CSV)转型。我们聚焦于如何将社会和环境目标融入企业核心业务战略,而非作为附加项。 从合规到战略: 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不平等)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商业化路径: 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跨国公司如何将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可执行的商业战略指标,并整合到年度运营规划中。 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验证: 探讨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指标的标准化进展,强调了独立第三方审计在增强报告可信度方面的重要性,以避免“漂绿”(Greenwashing)的指控。 第三部分:全球供应链的道德风险管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道德责任边界不再局限于自有工厂,而是延伸至整个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本部分着重于识别、评估和缓解供应链中的潜在道德风险。 劳动标准与人权保障: 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厂的童工、强迫劳动和不安全工作环境等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追溯系统在确保供应链透明度方面的应用前景。 环境足迹的监测与控制: 探讨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报废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有效管理机制。 供应商关系重塑: 倡导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通过能力建设和联合改进计划,帮助供应商提升其自身的道德与可持续发展标准,实现共赢。 第四部分:可持续金融与投资伦理 金融资本是推动经济活动的核心动力。本部分关注“负责任投资”(Responsible Investment)的兴起及其对资本配置的影响。 影响力投资(Impact Investing): 介绍了如何设计和评估那些既能产生财务回报,又能带来明确、可衡量社会或环境效益的投资产品。 绿色债券与可持续融资工具: 分析了绿色债券、社会债券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市场结构、风险定价机制以及监管框架的完善。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责任: 探讨了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在行使股东权利时,应如何平衡短期财务目标与长期社会责任。 第五部分:环境治理与气候变化应对 气候变化已成为决定未来商业模式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议题。本书将环境治理视为企业长期生存的关键。 循环经济模型的构建: 详细阐述了从“获取-制造-丢弃”的线性模式向“再利用、再制造、回收”的循环经济转型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可行性,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应用。 气候风险的财务揭示: 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指导企业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理风险(如极端天气)和转型风险(如政策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商业逻辑: 讨论了自然资本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如何通过生态友好型运营和自然保护投资,维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 第六部分:监管前瞻与未来治理框架 本部分着眼于全球监管体系的动态变化,探讨了未来企业治理的可能方向。 全球反腐败与透明度: 聚焦《反海外贿赂法》等国际法规的执行力度,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在防范合规风险中的作用。 董事会的双重责任: 论述了现代董事会应如何平衡经济绩效与可持续性监督职能,确保高层战略决策的道德基础稳固。 利益相关者的赋权与参与: 探讨了公民社会组织、消费者和工会如何在企业的决策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的治理结构。 本书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金融从业者以及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而深入的工具箱,以应对21世纪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重约束,最终引导企业走向真正有韧性、有道德、可持续的未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依本书篇章排序)

胡心兰

  
东海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学系副教授

陈匡正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所副教授

许晓芬

  
东海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学系副教授

薛景文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学系助理教授

黄瑞宜

  
玄奘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廖崇宏

  
逢甲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昌宪

  
国立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邵庆平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许雅华

  
国立中正大学法学硕士

洪秀芬

  
东吴大学法学院暨法律学系副教授

戴铭昇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洪令家

  
东吴大学法学院暨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廖大颖

  
国立中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周振锋

  
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叶新民

  
静宜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蔡英欣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

郭大维

  
辅仁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授

王志诚

  
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

詹德恩

  
铭传大学犯罪防治学系副教授

林志洁

  
国立交通大学科技法律学院教授兼副院长

张敦威

  
执业律师;国立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硕士

林文里

  
南台科技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江朝圣

  
东海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学系副教授

戴志杰

  
静宜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张进德

  
亚洲大学会计与资讯学系讲座教授

黄秀惠

  
执业律师、台中市政府法律顾问

卓俊雄

  
东海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学系教授

陈开元

  
东海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生

李志峰

  
辅仁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副教授

罗俊玮

  
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图书目录

序言 i
初探数位环境下着作权第一次销售原则与滥用原则之适用 胡心兰 001
商标善意先使用之研究 陈匡正 051
白马非马绿亦非绿?──从我国智慧财产局审查实务探讨绿色相关商标註册问题 许晓芬 085
浅探WTO反倾销制度下「非市场经济体」待遇之形塑与正当性基础 薛景文 105
民商合一制之问题研究──以民法第127条第8款规范内容之现代化问题为中心 黄瑞宜 131
支付创新的法律问题初探 廖崇宏 149
自阿里巴巴跨国上市案谈我国复数表决权股之规范方向──一个法域竞争的观点 蔡昌宪 165
股东会之临时动议与股东提案权──制度配套下的解释取向 邵庆平、许雅华 181
股东会临时动议提出权之限缩 洪秀芬 191
日本股东代表诉讼之研究──附论2015年多重代表诉讼新制 戴铭昇 211
改革董事薪酬制度的观察 洪令家 259
董监辞任与公司法第197条之1质押股票规范──评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732号民事判决 廖大颖 283
公司法第223条适用问题研析 周振锋 301
论公司法新修正员工酬劳之相关法律问题 叶新民 321
论公司法对发行新股争讼事件之规范──以台湾高等法院99年度上更(一)字第48号民事判决及台湾高等法院98年度上更(三)字第62号民事判决为例 蔡英欣 339
沉默未必是金──吹哨者法制之建构与企业不法行为之防范 郭大维 351
财务报告不实罪之判定基准──以重大性之测试标准为中心 王志诚 375
论内线交易重大消息成立时点──兼评台湾高等法院102年度重金上更(一)字第4号刑事判决 詹德恩 401
内线交易重大性消息之再探讨──以英华达案为中心 林志洁、张敦威 431
夫妻合计持股超过公司股份10%与短线交易归入权的适用──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838号民事判决评释 林文里 447
论公司对併购案报导之回应与併购案消息之揭露──从美国法Basic v. Levinson等案例谈起 江朝圣 461
企业併购后瑕疵产品的责任归属研究──以公司继受者的填补性赔偿金责任为中心 戴志杰 489
财政部第09604520160及09800177380号函释规定,违宪? 张进德、黄秀惠 537
论责任保险复数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之分配──兼评台湾高等法院105年度金上更(二)字第1号民事判决 卓俊雄、陈开元 555
学生运动员失能保障之研究──以美国NCAA之制度为核心 李志峰 573
适航性之研究 罗俊玮 591

图书序言

序言

  社团法人台湾企业法律学会(以下简称本学会)成立于2005年,系由活跃于国内各企业法律的实务界人士号召,结合大学院校财经法、刑事法及行政法教授、同学所组成的自律社团,除积极提供企业人士法律工作的支援、协助,强化实务界人士法律学习的交流活动外,并以培育年轻的企业法律人才,作为本学会设立的宗旨。

  本学会自2006年理事会选定财经法律领域的学术研讨,作为第一週期产学合作的阶段性任务,以赞助泛中部地区大学院校法律系所,共同举办「资本市场与企业法制研讨」、「中部地区财经法律学术论文发表」等学术交流活动,作为主要的实施对象,至今已逾10个寒暑,不遗余力。承蒙国内北中南各大学院校、学者及实务界人士的热心参与,如今小有成果,可喜可贺。

  2016年,本学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週期告一段落。为了迎接第二个週期的新纪元,本学会邀集了历来参与财经法学论文发表的各位报告人共襄盛举,协同出版本书《财经法制论文辑(卷一)》,为历年来与会之学者、实务界人士、各大学院校以及本学会之耕耘,作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借由本书的发行,传播历来论文发表的研究成果,至盼将来能与更多专家与各单位共同携手努力、分享财经法律的研究心得,裨益我国财经法律的学术发展。

  本书之所以能顺利对外发行问世,本学会须先向各位慨然赐稿的与会大德,致上万分的感谢。国立中兴大学法律学系亦认同本学会邀集各位报告人共同出版本书的义举,于2017年5月,通过兴大法学丛书编审委员会议的程序、赞助本书的出版,并且将本书收录为「兴大法学丛书2」,本学会倍感尊荣;国立中兴大学法律学系系主任李惠宗教授、助教叶静芳小姐的大力帮忙,本学会谨此敬申谢忱!

  最后,本学会亦须向接受委託的新学林出版社编辑团队致意,彼等不仅提供了高密度的「法律出版专业编校服务」,同时并协力完成本书收稿、盯催及付梓等繁杂的编务作业,劳苦功高。

社团法人台湾企业法律学会 谨志
2017年初夏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覺得,台灣的經濟發展和法律制度是緊密相連的,就像兩條繩子,彼此纏繞、互相影響。這本《財經法制論文輯(卷一)》的出版,對我來說,就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更清晰的窗口,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種聯繫。畢竟,我們每天在新聞裡看到的那些財經事件,背後往往都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只是平常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去深究。這本書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知識的鴻溝。我期待裡面能夠有對近期一些重大財經法規變動的深入剖析,例如像是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的修正,或是對於新興產業(像是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的法律框架建構。我相信,透過這些權威的學術探討,我們能更全面地掌握台灣財經法制的脈動。

评分

哇,看到這本《財經法制論文輯(卷一)》的書名,就讓我回想起當年唸書的日子,那段在圖書館裡埋首苦讀,奮力啃讀各種法條和案例的日子。身為一個在台灣金融業打滾多年的小職員,法律和經濟的交織,一直是我們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法律條文,或是對某些財經事件背後的法律邏輯感到困惑。這本論文輯,就好像及時雨一樣,能為我們這些實務工作者提供一個更深入、更系統的理解。尤其現在台灣的金融市場越來越國際化,也越來越複雜,法規的變動更是頻繁,有這樣一本匯集了專業學者見解的論文輯,對於我們掌握最新資訊、釐清實務難點,絕對是很有幫助的。光是想到裡面可能探討的企業併購、證券交易、甚至是金融科技監管等議題,就覺得充滿期待,希望能藉由這些深入的分析,提升自己對財經法制的敏感度和專業度。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財經法制論文輯(卷一)》這個標題,我還有點猶豫要不要買。畢竟是學術論文嘛,總覺得會很枯燥、很艱澀,離我平常接觸的日常比較遙遠。不過,身邊有幾個朋友,他們在會計師事務所或是在金融機構擔任法務,都大力推薦這本書。他們說,雖然是論文,但寫得很有深度,而且有很多案例分析,並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探討。尤其是最近聽說,裡面有篇關於數位貨幣的法律問題,聽起來就非常前沿,也跟我們現在比較常聊到的話題有關。我對這方面確實有些好奇,想知道專家們是如何看待這些新興議題的法律風險和監管框架。所以,這次決定跟著大家一起入手,希望能透過閱讀,拓展一下視野,也看看能否從學術的角度,找到一些解決實務上遇到的問題的啟發。

评分

拿到《財經法制論文輯(卷一)》後,我最驚喜的部分是它的架構。我本以為會是像教科書一樣,一條一條地羅列法條,然後再做解釋。但實際翻開,才發現它更像是一個主題式的探討,涵蓋了從公司治理到金融市場監管,再到智慧財產權在財經領域的應用等等。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研究專案,由不同的學者撰寫,所以風格和切入點也都各不相同。我特別喜歡它能夠結合台灣在地情況進行分析,這對於我們台灣的讀者來說,會比單純翻譯國外的理論更有共鳴。而且,裡面的圖表和數據運用也很豐富,讓原本可能比較枯燥的法學概念,變得更具體、更容易理解。即使不是法律背景出身,也能從中獲得不少有價值的資訊。

评分

坦白說,我對於法律相關的書籍,向來都是抱持著一種敬畏又有點卻步的心情。但《財經法制論文輯(卷一)》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律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術象牙塔,而是能真正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連結。我在書名中看到「論文輯」,通常會聯想到嚴謹的學術論述,但我也了解到,這本書的作者們很多本身就是法律實務界經驗豐富的專家,他們能夠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用更貼近讀者的語言來闡述複雜的財經法制問題。特別是現在全球經濟變化快速,台灣的金融市場也在不斷演進,法律制度的更新和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更了解目前台灣在這些財經法制領域的發展方向,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