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原点:欧美习画者人手一本的素描宝典:从光影到透视,画出灵韵生动的8堂课【精装收藏版】

素描的原点:欧美习画者人手一本的素描宝典:从光影到透视,画出灵韵生动的8堂课【精装收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ndrew Loomis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艺术
  • 美术
  • 技法
  • 教程
  • 光影
  • 透视
  • 欧美
  • 精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路米斯绘画学习经典‧精装收藏版★
透视技巧 × 光影原理 × 人像摹写
超过两百余幅素描示意图和步骤图,由简入繁
5大绘画原理 × 35组透视图解 × 50项光影图例
国际水彩名家 简忠威──审定‧专文解说

  「素描并不是复制眼前的一切,却对它们一无所知。」──达文西

  你一定有过这种经验,站在画家的身后,看着一样的物件与景色,但画家却能勾勒出与你截然不同的景致。你也一定想过,如果要拟真,照相应该会是更快、更好的选择。

  但好的画作却能给人全然不同的感受。为什么?

  绘画是呈现在画纸上的视觉作品,更重要的是,画作反映出画家眼中的景象,并与画家的看法、兴趣、观察、性格、理念等特质相关。一幅好的画作包含了深刻的绘画知识,而绘图知识则是打造佳作的不二法门。

  绘画原理了解得愈完整,好创作愈有可能手到擒来!
  路米斯十大基本绘画元素5C→5P,
  循序渐进,轻松提升素描技巧!

  本书从素描基本功开始,透过两百余幅素描示意图和步骤图,深入剖析透视技巧、基本形式的光影变化,以及光线在人物表现上的运用,路米斯更归纳出绘画史上杰出画作具备的十个基本元素:5P(比例、布局、透视、平面、样式)与5C(概念、建构、轮廓、特色、一致),读完本书,绘画爱好者便可以依循这些元素,观察名家画作、观察自然万物,以最轻松自然的方法学习素描。

  《素描的原点》说明:杰出的素描作品必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画家尽可能地借由观察、速写,以及吸收大量知识,用以提升画作的写实功力,确保自己并非一味追求仿真摹写眼前的事物;与此同时,凭借揣摩作画时的独特情绪,渲染情感,方可使观众在画作前痴迷若醉。

  迈向大师之路,全方位针对绘画爱好者的基础绘画指南──
  .所有画作基础,建立在形状上
  .要成为杰出的画家,首先要驾驭透视原理
  .光影效果是呈现完整形状的唯一关键
  .如何看出脸部特征形状?从亮面、中间色调与阴影区域来观察。
  .从生活中观察一切,生活就是画家最好的绘画资讯来源

  【如果你常常有下列疑问,赶紧翻开这本书】
  .为什么必须学习素描?描摹照片不也能画出画作吗?
  .素描是艺术吗?那不是小孩子才在学的东西吗?
  .素描真是枯燥乏味,为什么总是在练习石膏几何模型?
  .有铅笔、蜡笔、炭笔,各式各样的笔,应该如何选择?
  .消失点好神祕,透视法好难?我们为什么要学透视法?
  .光影,光影,为什么作品总是灰蒙蒙的呢?
  .真想画人,要不要找模特儿?
  .如何画出生动、令人忍俊不禁的漫画?
  .花费精力钻研素描,不会沦为毫无思想的画匠吗?
  .如何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画家?
 
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绘画入门与进阶指南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绘画抱有热情的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深入的艺术学习路径,无论您是刚刚拿起画笔的新手,还是希望深化技法的经验学习者,都能从中找到宝贵的指引。我们将聚焦于基础理论的夯实、观察力的培养以及不同媒介的探索,引导读者构建扎实的艺术素养。 第一部分:艺术的基石——视觉的感知与表达 艺术的起点,在于我们如何“看见”世界。本部分将引导读者从根本上转变观察事物的方式,从单纯的记录转向深层次的理解与表达。 一、 形态与结构:万物之形 几何基础与简化: 学习如何将复杂的三维形体简化为基本的几何体(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这是理解任何复杂结构的基础。我们将详细解析如何使用透视原理在二维平面上准确描绘这些基本形体,为后续的复杂造型打下坚实基础。 解剖学入门: 针对人物和动物的描绘,本书提供了人体结构的基础框架介绍,侧重于骨骼和主要肌肉群的形态与作用。这并非要求读者成为医学专家,而是理解支撑形体的内在逻辑,从而使外在的线条和块面更具力量感和可信度。 动态与平衡: 探讨如何捕捉瞬间的动态,以及如何通过视觉重心和线条的张力来创造平衡或失衡的构图。通过练习模仿自然界中的动态姿态,训练手臂对线条的控制力。 二、 光影的魔力:塑造体积与氛围 光影是赋予二维画面三维感的关键要素。本章深入剖析光线如何与物体互动,并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 光线的要素解析: 详细区分亮部、灰部、暗部、反光和投影(明暗交界线与投影的形状、清晰度与延伸)。理解不同光源(如点光源、面光源、散射光)对环境和物体的影响差异。 明暗关系的建立: 如何运用调子(Tone)来建立明确的体积感。我们将通过不同材质(如金属、布料、玻璃)对光线的反射特性差异,指导读者精确控制铅笔、炭条或墨水的黑白灰层次。 环境光与色彩温度: 初步引入环境光对阴影的影响,认识到阴影并非纯粹的黑色,而是受周围环境反射光影响的色彩区域。这为后期过渡到彩色绘画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空间的魔法——透视与构图的法则 绘画的深度与广度,由对空间的掌控决定。本部分侧重于空间关系的准确表达和视觉叙事的组织。 一、 透视学的精确应用 单点与两点透视的实操: 详尽讲解消失点、视平线、灭点等核心概念。通过大量的建筑和室内场景练习,确保读者能够熟练地在平面上构建出可信的三维空间。 空气透视与景深: 探讨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大气介质的影响,远处的物体会显得模糊、色彩饱和度降低的现象(空气透视法)。学习如何利用这一点来增强画面的景深感和空间层次。 非标准透视处理: 针对倾斜的物体、曲面以及复杂的多边形,介绍相应的透视推演方法,打破对标准透视的刻板印象。 二、 构图的艺术:引导视线与叙事 构图是画面的骨架,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美感。 经典构图原则: 深入探讨三分法、黄金分割、对角线构图、S形曲线、框架式构图等经典布局方式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视觉流线与焦点: 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形状的排列和对比度来引导观者的视线,确立明确的主题焦点,并确保画面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留白与负空间: 强调“不画”的部分同样重要。分析负空间(物体周围的空白区域)如何帮助平衡主体,并增强画面的呼吸感和设计感。 第三部分:媒介的探索——从素描到彩色的桥梁 本部分将拓宽读者的材料应用范围,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媒介的特性,并指导如何将素描基础平稳过渡到色彩世界。 一、 铅笔、炭条与墨水的技法深度 线条的语言: 区分“轮廓线”与“结构线”。探讨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断续来表达物体的质感和情绪。 排线的多样性: 系统介绍平涂排线、交叉排线、叠印排线等高级排线技巧,如何用单一媒介模拟出丰富的肌理效果,如木纹、皮革的粗糙感等。 炭条的爆发力: 针对炭条易于大面积铺调子和快速擦拭的特性,指导读者如何利用其特性捕捉宏大场景或强烈对比的效果。 二、 迈向色彩:基础调色与黑白灰的色彩观 色相、明度、饱和度的理解: 以黑白灰的关系为基础,引入色彩的三大要素。强调在尝试色彩之前,必须先学会用素描的思维去分析色彩的明暗关系。 三原色与混色基础: 介绍颜料(如水彩或油画)的基本调配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控制三种原色的比例来创造出丰富的中间色调。 材质与色彩的结合: 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固有色和光照条件,准确地为素描稿上色。例如,金属的反射色与布料的漫反射色的处理差异。 第四部分:实践与精进——建立个人风格的路径 艺术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实践和反思。 速写与观察日记: 提倡“随时随地”的练习模式,记录生活中的瞬间灵感。速写不仅是速度的训练,更是对信息快速筛选和提炼能力的培养。 模仿与超越: 分析大师作品的技法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模仿练习,从中汲取养分,最终目标是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 自我评估与反馈系统: 提供一套自我检查清单,帮助学习者客观地分析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例如,结构错误、光影混乱、构图呆板等),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是艺术学习者从零基础到进阶的必备工具书,旨在通过扎实的理论指导和大量的实践案例,全面提升读者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安德鲁‧路米斯Andrew Loomis


  美国实力派插画大师,同时也是知名美术教育家。1892年生于纽约,1911年就读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艺用解剖学权威乔治‧伯里曼(George Bridgman)。1930年代起,路米斯在芝加哥开始了他的绘画教学之路。

  路米斯一系列素描教学着述深受读者喜爱,影响着近三分之二个世纪的习画者。美国漫画大师亚力克斯‧罗斯(Alex Ross)赞誉:「我全部的绘画技法和我画的超级英雄,都应该归功于路米斯的天才着作。」

  「要判断一幅画为什么不好,通常不得不回到基本功,坏的画作源自根本的缺点。」《素描的原点》正是回到素描的根本,深入浅出剖析透视、光影、乃至于人物画法,是路米斯素描教学的经典代表着作之一。路米斯主要着作有:《人体素描圣经》、《素描的原点》、《创意插画圣经》、《画家之眼》、《素描的乐趣》等。

译者简介

吴郁芸


  喜爱翻译工作,曾翻译过的领域包括行销、美容、科技、新闻稿、餐饮美食、观光旅游、广告分析、商业合约、服装设计、医学期刊、媒体报导、运动用品、保育文化遗产等,希望在翻译的世界里持续开拓精进。
 

图书目录

Chapter1 绘画基本原理大公开!
●如何诱发才能创意?站在绘画原理的肩膀上
●大师级画家都不见得明白……
●不可回避的真实:画作能触动情感吗?
●知其所以然的生活观察
●杰出画作基本元素5P:眼前所见远比你所知更多
●杰出画作基本元素5C:进一步关心风格与灵魂
●是什么原因,使画家才气过人,流芳百世?
●绘画与万物定律紧密相连
●一些使用铅笔的小技巧
●习画的秘诀?画!画!画!
图说
+从观看到完成杰出画作
+制作缩略草图
+杰出画作基本元素5P
+杰出画作基本元素5C
+每幅画都会牵涉到比例概念
+每幅画都一定会有视平线
+所有画作的基础,都建立在基础形状上
+用铅笔尖侧边画出笔触

Chapter2身为画家,不可不知透视法
●忽视透视法无疑是自找麻烦……
图说
+正方形与立方体
+圆形与圆柱体
+圆形与圆锥体
+圆形与球体
+在区块中打造圆形
+在区块中打造圆形物体
+绘制区块的正确方法
+绘制多个特定尺寸空间的区块
+用对角线测量深度
+画出比例图
+一点透视的对角线
+二点透视的对角线
+面积相同的间隔立方体透视图
+面积不同的间隔立方体透视图
+简易投射透视图
+投射垂直刻度
+分析建筑透视法
+设定图片比例
+设定区块内部图片比例
+设定立视图内部空间比例
+透视曲面绘制方法
+简易投射
+复制相同设计后,划出透视图
+透视倾斜平面
+透视倾斜平面:画好屋顶的方法
+透视倾斜平面:金字塔与葱形原塔
+透视倾斜平面:起伏不定的地面
+透视倾斜平面:下坡的视野
+透视倾斜平面:上坡的视野
+透视倾斜平面:准备爬上楼梯
+透视倾斜平面:站在楼梯的制高点上
+透视倾斜平面:画出倾斜的物体
+透视倾斜平面:不在视平线上的消失点
+把立方体投射到地平面上任一点
+投射人物
+投射长度
+透视人物:视平线与人体的关系
+投射人物:找出关键人物
+投射人物:千万别瞎猜
+让人物现身在倾斜平面上
+让人物现身在山坡上:倾斜平面的应用
+反射:并非把原图复制贴上
+反射:画出镜中人物
+透视物体常见错误

Chapter3 透析基本形状上的光影效果
●研究球体是了解光影的最好选择
●光线投射的基本定律
●阴影的真相
●仔细观察光源,画出基本形状的阴影
●光线铁三角:光线来源、光线角度、光线方向
●化繁为简的光影原理
●刻划出复杂形状上的光影
图说
+受光球体上的光影效果
+球体影子透视图
+影子透视图:光线铁三角与消失点
+影子透视图:画家面向光源时
+影子透视图:画家背对光源时
+影子透视图:人造光源形成的景物影子
+复杂形状上的光影
+块面
+块面:找出亮面、中间色调与阴影

Chapter4 将光影效果应用在漫画创作上
●绘制漫画令人愉快不已

Chapter5 利用假人模型研究解剖学
●假人模型VS. 真人模特儿
●想成为插画家吗?
图说
+人体模型绘图

Chapter6人体身上的光影效果
●难以驾驭的光影效果,诀窍是……

Chapter7 借由形状上展现的光影效果描绘人物
●画出绝妙的脸孔!

Chapter8 描绘造型人物服装画
范例佳作 路米斯的画作艺廊

临别赠言 生活,是创作灵感的真正来源
●写实 VS. 仿真的摹写
●真谛
●何谓艺术?世界的真、美,及其灵魂
 

图书序言

解说(节录)

艺术学习者的基本与初衷


  曾经有一位在大学教设计的老师不解地问我:「石膏像素描和艺术家之间的关联?」

  在还没有回答他之前,我反问,你在学生时代画过石膏像素描吧?刚开始学习素描的第一尊雕像你还记得吗?当光线打在洁白的石膏像上,那黑白分明的色调、线条,是否美得让你无法唿吸?第一次看见从国外进口的素描画册时,你是否感动得想哭?

  你是否想过自己也应该要画出如此境界?或是,你为何无法达到那些让你感动的素描程度?什么时候你开始放弃,从此以后说服自己,那只是为了画出仿真的技巧而已,只是为了考试而套用的公式而已,并没有多了不起的意义?

  「你问我石膏像素描和艺术家之间的关连?我只能告诉你两个字—初衷。」

  ▎艺术创作的第一步

  每当我听到某些美术系所的老师或学生,或所谓的当代艺术家,认为基本功只是基础,画得再多再好也只是基本功,不是创作;没有创作,就不是艺术家;或是质疑,当代艺术不需要再画这种落伍的老八股学院素描,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当代艺术多元开放,画好基础素描根本不能证明什么……

  我只想对这些老师、学生和艺术家们说:「请扪心自问,你真的认为自己的素描已经高明到让你觉得无趣了吗?强大到让你觉得不屑去练习了吗?你确定你真的热爱绘画吗?你难道忘了你第一次拿起炭笔画雕像的兴奋之情吗?」努力画好静物、雕像、人物素描,当然不能保证他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只能证明这位学习者在他刚开始学习素描时,愿意诚实面对他对绘画的热情,不自欺欺人,永不妥协,自我要求想要达到当时已窥视到的境界。这种不计代价追求卓越的人格特质,才是这位年轻画家未来迈向真正成熟的艺术家最珍贵的动力与资产。

  十多年来,我听过许多学生向我说:「进入美术相关科系以后,有些老师会说,既然能考美术系,就表示已有基础,现在的重点是要开始创作了⋯⋯或是另一种姿态更高的老师,会趾高气昂地对学生说,把那些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素描通通丢了!那些东西不是艺术⋯⋯」请仔细想想,这不是很矛盾吗?既然有害、没用,那为何培育未来艺术人才的美术系所、美术班,几十年来还是把素描列为高比重的考试项目?

  ▎支撑创作的基石

  从什么时候开始,素描变成只是美术科系学生入学前的画室训练?从什么时候开始,素描的门槛变的如此低阶,只要通过术科考试就算合格过关?又是从什么时候,素描变成了坊间画室残害艺术教育的制式公式?非得要除之而后快?

  基础真的如此不堪吗?我不相信!真正需要除之而后快的,不是静物、雕像素描,而是盲目的、惯性的填鸭教学公式,不求甚解的偏见和自欺欺人的学习心态。有太多人,误以为唸过美术班或美术系毕业,就理当拥有基本功;或误以为征件比赛展览只要得到大奖,肯定基础够好;更不用说是在学校当素描老师、教授或是有名的画家了,具备素描基础当然是无庸置疑的。有太多人把基础和创作当作两件事:基础是低阶训练,创作是高阶表现。这种对绘画艺术的错误认知,就是现今素描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果说「创作」是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块小石头,那么「基础」就是那块小石头底下,几百阶层层堆砌、数也数不尽的大石块。在一幅伟大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前,试问:作品的概念、构思、布局与技巧,哪一种不是跟它底下堆起来的各种「基础」息息相关呢?

  需要长时间练习的事物,不一定是艺术;但不必经年累月练习的事物,肯定不是艺术。每一种艺术,都有它千锤百鍊的基础。每一位真正杰出的艺术家,在自我要求过程中所遭遇的辛苦磨练,绝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这也正是艺术使人动容的原因之一。

  各种艺术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千百年来许多伟大天才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那一层层堆砌起来的深厚底蕴。

  ▎找回习画的初衷

  无论是教授学者还是贩夫走卒、是有名的大画家还是业余兴趣者,任何有识之士都有发声的管道,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真正杰出的作品,就算没有入选参展得奖,也能透过网路散发宝石般的光芒,受到世人的推崇与尊敬,不会被体制埋没掉。于是,现在我们看到愈来愈多学生,愿意再走进素描教室画雕像而不怕被讪笑。就算学校没有教你所有关于绘画你应该要学习的种种知识,他们也会自动自发上网研究,找书自学。台湾未来的艺术家们正在重新思考、认识与学习,什么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笔者有幸成为路米斯名作《素描的原点》繁体中文版的审定人,本书绘画透视法几乎占了一半的篇幅。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透视技巧正是跨入写实绘画的第一阶门槛。值得深思的是,台湾目前的专业绘画透视教学,在多媒体动画领域逐渐受到重视,或是在动漫名人的私人教学坊中引起热烈回响。反观纯美术的系所,素描课程似乎还是炭笔石膏、人体速写,每週二次,行礼如仪。对于这个第一阶门槛,笔者也曾经提及:「不要教学生用炭笔去画几何石膏体。」意思是,几何石膏体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透视,色阶调子则是其次。身为一位基础素描老师,他必需知道,铅笔才是解决透视的标准配备。

  阅读路米斯这位大内高手循循善诱的真诚文字,虽然时空互异,却总是让笔者点头如擣蒜,心有戚戚焉!诚心希望这本《素描的原点》,能让更多人找回学习绘画的初衷。每当夜深人静时,不经意在网路上忽然绷出一张超高水准的经典画作时,让我为之赞叹与陶醉之余,还是会忍不住问自己,我的基本功是不是还不够好?
 
简忠威/国际水彩名家,美国水彩协会AWS、NWS署名会员

图书试读

绘画基本原理大公开!

绘画艺术现在终于出头天了!积极拾起画笔的绘画爱好人士,似乎比以往暴增许多!新加入的成千上万绘画迷大军,同样化身为与纸笔为伍的绘画发烧友,绘画已经变成全民运动!不少人都感染到这股热潮,把绘画当作消遣或嗜好,沉醉在绘画世界的魅力之中;也有人认为假使自己的能力足以站稳脚步,成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也会愿意主动选择绘画艺术作为谋生工具!

在绘画的天地里,总不免会引起众人疑惑-什么是天分才能?什么又是技巧知识?很多时候,一旦拥有相关知识,画家就会立刻获封为天赋异禀的绘画达人、执牛耳的艺坛熠熠巨星;不过,好画作确实少不了蕴含深刻的绘画知识,知识是打造佳作的不二法门,如果欠缺基本功夫与良好素养,却急着想一步登天、擦亮自己的绘画招牌,确实只是痴人说梦而已!基本上,画家要找对方法,才可以培养并展现才华本事,推出优异非凡的好画作问世!但是该如何找到这个方法?过程中必须仰仗十分准确的分析、非常了解与熟稔大自然定律光影现象,让遵循大自然定律光影现象的绘画成果,符合人类看到的一切景象,这样的画作必能广受好评!

如何诱发才能创意?站在绘画原理的肩膀上

绘画是什么?绘画是指呈现在画纸上的视觉作品,更重要的是,绘画作品代表画家个人眼中的景象,并与画家自己的看法、兴趣、观察、性格、理念,及绘制对象的其他许多特质息息相关,唯有结合以上元素,才能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这些因素也是让绘画作品成功的铁则!绘画与其他创作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其他所有创作艺术,目的也都在于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慾望,即抒发个人情感、不吐不快,使其他人能意识到创作者的内心想法:创作者希望别人会来聆听来观看,渴望作品能有知音赞赏、伯乐一顾,或许创作者期望自己的特殊成就技艺,终能遇到知己者予以钦佩肯定,也许创作者认为自己的创作,值得他人关注留意,或许创作者也会认定,透过创作,不仅能为创作者本身带来正面意义,使创作者乐于施展创作天性、恣意爆发创作能量,或甚至能让创作者得以维持必需生计,创作遂应运而生!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我對「素描」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面,像是畫畫火柴人、簡單的幾何體那樣。但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發現,很多我欣賞的作品,它們的基礎都建立在紮實的素描功底之上。這本《素描的原點》,光是「宝典」這個詞,就讓我感覺到它濃縮了許多精華。我對書中提到的「光影」和「透視」部分特別感興趣,這兩者我一直覺得是素描的靈魂所在。我希望它能用非常清晰、甚至有點「手把手」的教學方式,帶我理解光線是如何在物體上產生陰影,以及我們眼睛是如何感知到空間的遠近。我想看到書中是如何通過實際的範例,來演示這些複雜的概念的。如果能有那種從簡單到複雜,一層一層遞進的練習,我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也會更有動力繼續學下去。

评分

我是一個比較追求「實用性」的讀者,不太喜歡那種只講理論、不講實操的書。這本《素描的原點》既然被稱為「宝典」,而且還有「8堂课」的結構,我猜測它一定包含了很多實操性的練習和步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基礎的練習方法,比如如何握筆、如何運線、如何觀察等,這些看似簡單,但其實對初學者非常重要。我尤其對「画出灵韵生动」這部分充滿期待,我覺得這才是素描的最高境界。很多時候,我們畫出的東西很像,但卻沒有「味道」。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我如何透過線條的變化,甚至是用筆觸來表達情感,如何捕捉物體的「神態」,而不是僅僅是它的「形」。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範例,展示如何從一個普通的物體,通過素描的技巧,讓它變得栩栩如生,那對我來說將會是極大的啟發。

评分

這本《素描的原點》的精裝收藏版,光是拿在手上的厚重感就讓人心安。我一直相信,好的工具書應該是能夠陪伴讀者走過漫長學習過程的,它不應該是那種看一次就丟在一旁的快消品。這本書的定位顯然是希望成為我們學習素描路上的「老朋友」。我尤其欣賞它提出的「8堂課」的概念,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非常適合我這種沒有太多時間系統學習,但又希望能紮實掌握技巧的愛好者。每一堂課都像是一個小目標,完成一堂課,就能在素描能力上看到明顯的進步。我最期待的是書中關於「畫出靈韻生動」的教學內容。很多時候,我畫的東西看起來很像,但總覺得缺少一種生命力,一種讓觀者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神韻」。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到如何通過線條的粗細、明暗的變化,以及對物體結構的細膩觀察,來賦予畫面生氣,讓我的畫作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模仿,而是能傳達出屬於我自己的感受。

评分

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論的人,尤其是在追求像素描這樣需要大量練習和細緻觀察的技藝時。這本《素描的原點》吸引我的地方,不僅僅是它的名字聽起來很專業,更在於它點出了「欧美习画者人手一本」這句話。這讓我聯想到西方古典繪畫那種嚴謹紮實的訓練體系,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蘊含了許多經過時間驗證的有效學習方法。我一直認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學不好某樣東西,並不是因為自己笨,而是因為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像它宣稱的那樣,提供一套系統化的、適合大多數人的學習路徑,那對我來說將是莫大的幫助。我特別期待它能講解如何在觀察物體時,能夠跳脫出表面的形狀,去理解其內在的結構和體積感。這是我目前在素描練習中遇到的瓶頸,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突破性的啟發。

评分

最近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素描的原點》,名字聽起來就很有份量,一看封面設計,那種經典的精裝質感,就覺得這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收藏品。我本身對美術一直很有興趣,雖然沒有科班出身,但閒暇時總喜歡拿起畫筆隨手塗鴉,試圖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之前也陸續看過一些素描教學的書籍,但總覺得有些教學內容太過瑣碎,或是理論講得太深奧,反而讓人望而卻步。這本《素描的原點》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扎實」,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書只是羅列一些技巧,而是從最根本的「原點」出發,像是為初學者打下一個堅實的地基。我對書中「從光影到透視」的描述非常感興趣,這兩個元素在素描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掌握了它們,作品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就會瞬間提升。我非常期待它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我理解這些基礎原理,讓我的素描不再只是平面的圖形,而是能真正「活」起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