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世界(上)(下)套书

经济学的世界(上)(下)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社会科学
  • 经济思想史
  • 经济学史
  • 经济学流派
  • 经典著作
  • 学术著作
  • 通俗经济学
  • 入门教材
  • 西方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经济学的世界》荣获金鼎奖肯定,
经典畅销台湾、香港、大陆30年!

  畅销30年全新增订版,一生必备的经世济民常识书! 
  拒做经济文盲,迎向财富自由!

  本书突破传统经济学教室的限制,把经济学的复杂概念,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读者。

  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深受总体经济的影响。不论是失业率增减、物价升降、利率调整、汇率变化,只要了解箇中脉络,读懂其中奥妙,就能掌握幸福的钥匙。

  两位作者为国内重量级经济学家,用语平易近人,以浅显的文字介绍经济观念,辅以现实生活中俯拾可得的诸多例证,将原本艰涩的经济理论转化为日常知识,提供读者对于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新闻,甚至于经济政策,都能够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

  不论你是新闻工作者、工商界人士、公务员、大学生、家庭主妇或退休人员,只要是想了解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国内外的经济问题,都能从本书获利,做出最有利的经济与投资决策。

  《经济学的世界》第三版改版,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将旧版的上篇与中篇,整合成第三版的上册。

  提供最新的经济数据,让读者不但对于经济学的概念有所了解,而且也能确实掌握实际经济现象与数据。

  除了经济学理论之外,也加入大量经济政策相关案例,让读者能够实际了解经济学如何运用在政策上,进而自行判断相关的经济政策是否正确。

  下篇增加各国最新资讯及重要经济事件(例如全球金融海啸),并补充我国经济现况和经济政策(例如消费券和前瞻计画),深具实用性及参考价值。

  上册主要内容包括:
  ★供给与需求的运作及应用
  ★消费者行为
  ★价格机能
  ★生产与成本
  ★各种市场型态(完全竞争、独占、不完全竞争)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市场失灵、政府职能与法律
  ★不确定性与讯息经济学
  ★自然资源、环境与医疗服务

  下册主要内容包括:
  ★国民生产毛额
  ★国民所得与经济福利
  ★所得、消费与投资
  ★简单凯因斯模型
  ★总合供给与总合需求
  ★货币、物价、利率
  ★劳动与就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总体经济思潮
  ★经济成长与发展
  ★国际贸易、外汇与汇率

本书特色

  1.国内重量级经济学大师经典畅销之作,以台湾在地观点,放眼全球。
  2.深入浅出介绍经济学入门知识。
  3.与时俱进反映/解剖全球及两岸经济局势。
  4.每章附有精致图表、实际案例、经济学名词解释,以及延伸问题供读者学习参考。
好的,这是一本不包含《经济学的世界(上)(下)套书》的图书简介,内容侧重于其他经济学经典或相关领域的书籍: --- 洞察商业的底层逻辑:深度解析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构建 一部聚焦于理解全球市场运转机制与个体决策背后的复杂力量的权威著作。 本书并非对标准教科书式经济学理论的简单复述,而是力求穿透现象,直抵驱动现代商业社会运行的深层结构。它整合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智慧、新古典主义的严谨,以及行为经济学的洞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景式、多维度的经济学视角。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的脉络——理解国家与世界的呼吸 本部分深入探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健康与否的关键变量,着重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及其历史演变。 1. 增长的悖论与路径依赖 我们首先审视经济增长的本质。不同于仅关注GDP数字的肤浅叙事,本书详尽分析了索洛模型的局限性,并引入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重点探讨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环境在长期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剖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分析了东亚经济体与拉美经济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差异点,这差异往往根植于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而非单纯的资本投入。 2. 货币、信贷与周期的奥秘 货币政策是现代宏观调控的核心工具。本卷细致梳理了从坎蒂隆效应到现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演变史。特别关注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动态变化。我们不仅讨论了利率和量化宽松(QE)等常规工具,还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兴起的“零利率下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解析了不同央行(如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在面对结构性通缩时的对策差异及其长期后果。信贷周期如何与经济周期相互作用,泡沫的形成机制,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都在本部分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3. 全球化的潮汐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国际经济学不再是简单的比较优势理论。本书将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作为基础框架,随后重点转向新贸易理论(如规模报酬递增和产品差异化)如何解释现实世界中产业集群的形成。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使得贸易战和关税壁垒成为新的焦点。我们分析了WTO体系的困境,并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如CPTPP、RCEP)对全球价值链的重塑作用。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以及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风险与收益平衡,构成了国际经济分析的闭环。 --- 第二部分:微观决策的逻辑——市场、个体与信息不对称 本部分聚焦于个体(消费者与生产者)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的理性与非理性选择,并探讨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 4. 生产者行为与市场结构分析 从成本最小化的假设出发,本书对企业如何制定最优的产量和定价策略进行了严谨的推导。我们详细比较了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这四种基本市场结构的特征、帕累托效率的实现程度,以及斯塔克尔伯格竞争和伯特兰德竞争的微妙区别。垄断租金的来源、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评估,构成了本部分的核心议题。 5. 消费者行为与边际效用递减的边界 消费者理论部分超越了传统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引入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和损失厌恶的概念,以解释现实中消费者如何系统性地偏离“理性人”假设。我们探讨了禀赋效应如何影响资产定价和消费决策。此外,如何衡量和量化消费者剩余,以及在存在时间贴现的情况下,跨期选择(如储蓄与借贷)的复杂性,是本部分的关键内容。 6. 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博弈 市场并非万能。本书深入剖析了外部性(正向和负向)的内在逻辑,并系统评估了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局限性。公共物品的提供问题,由霍尔姆斯特伦和米尔格罗姆等经济学家奠定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被用来解释如何设计税收、补贴或配额制度来校正失灵。本节还详细考察了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揭示了集体决策过程中的内在困境,并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如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如何导致市场完全退出或效率低下,并以医疗保险和二手车市场为例进行论证。 --- 第三部分:制度、演化与经济思想的交锋 本部分将经济学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法律和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强调制度在塑造经济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 7. 产权、法律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 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是本部分的基础。我们分析了清晰界定的产权如何激励投资和创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从产权的界定到合同的执行,法律体系的有效性被视为经济效率的关键前提。本部分特别关注了寻租(Rent-Seeking)和寻利(Profit-Seeking)的区别,以及政治经济学中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如何影响长期经济绩效。 8. 行为经济学的革命性视角 行为经济学不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是对其核心假设的有力修正。本书集中阐释了启发式偏差(Heuristics and Biases)如何系统性地影响投资、储蓄乃至公共政策的接受度。我们探讨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含义,并展示了助推(Nudge)理论在设计更优的社会选择架构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人类认知的局限,是构建更具韧性经济模型的必经之路。 结语:经济学的未来——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本书最终导向对经济学未来发展的展望。面对气候变化、技术颠覆和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传统的均衡分析模型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探讨了复杂性经济学和适应性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s)如何提供替代性的分析工具,以更好地模拟一个非线性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世界。本书旨在培养读者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够辨别何种理论适用于何种情境,并对经济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潜能与局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 本书适合对象: 对经济学有一定基础,寻求超越基础概念理解市场运作、政策制定及人类行为深层逻辑的专业人士、高级学生及对宏观经济趋势有深度兴趣的读者。它提供的是一套分析工具箱,而非一套固定的答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高希均


  1964年获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经济发展博士后,即任教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城校区)经济系(1964–1998)逾三十年,先后获得美国杰出教育家奖、杰出教授奖、威州州长卓越贡献奖、杰出校友奖等。曾任台湾大学讲座教授、海基会董事、行政院政务顾问、监察院谘询委员。

  1980年代在台湾发起创办《天下杂志》、《远见杂志》与「天下文化」,2002年后又创办「小天下」少儿读物及《哈佛商业评论》全球繁体中文版。现为「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与「财团法人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持续在大中华区推动进步观念。

  中文着作逾二十种,在大陆出版有七种。2002年获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特别贡献奖及三次着作金鼎奖。2013年获亚洲大学第一届名誉管理学博士;2014年获中兴大学名誉管理学博士;2016年获总统颁授二等景星勋章。

林祖嘉

  大同工学院学士、国立政治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经济学博士。曾任政大经济系系主任、中华民国住宅学会理事长、《工商时报》主笔、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荷兰莱顿大学交换教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发会主任委员及行政院政务委员,现任政大经济系教授及《经济日报》主笔。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住宅经济、劳动经济与两岸经贸。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的专书有与高希均敎授等合着的《台湾突破-两岸经贸追踪》、《台商经验-投资大陆的现场报导》,与方博亮教授合着的《管理经济学》,个人着作有《两岸经贸与大陆经济》、《重回经济高点:两岸经贸与台湾未来》及《前进东亚,经贸全球:ECFA与台湾产业前景》等书。

图书目录

【上册】

序言 

第一章  经济学的本质 
一、什么是经济问题? 
二、经济学的定义  
三、经济学方法论 
案例(1)亚当.史密斯的面包师
四、几个重要的经济概念 
案例(2)沈嘉宜的咖啡店
五、经济图形的解析 

第二章  经济知识的重要与分享 
一、经济学是什么? 
案例(1)经济学家笔下的「爱的故事」 
二、大家关心的经济问题
三、经济知识的普及
四、「文科中最老、科学中最新」的学科
五、经济学家为什么意见不同?
案例(2)大多数经济学者同意的经济观点(及美国学者同意各项观点的百分比)
六、经济学家的可信程度

第三章  供给与需求的运作 
一、市场与价格
二、需求 
三、供给
案例(1)卡特不及格的回答
四、市场均衡
案例(2)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与价格机能 

第四章  弹性分析 
一、需求弹性
案例(1)价格弹性的例子(一)
案例(2)价格弹性的例子(二):课菸税助长照 
二、供给弹性
案例(3)征税受供需弹性的影响
案例(4)克劳尔教授的雪茄菸 
三、所得弹性、交叉弹性、替代弹性
案例(5)恩格尔曲线与所得弹性 

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 
一、效用的概念:自利行为
案例(1)水与钻石价值的矛盾
案例(2)我国家庭支出结构的变化
二、边际效用分析法
案例(3)危机处理:石油使用效率增加
三、无异曲线分析法
案例(4)小偷的无异曲线
四、代替效果与所得效果 

第六章  供给与需求的应用
一、价格机能与管制
案例(1)苏联人民的排队哲学
二、农业问题
三、准租与价格管制
案例(2)超级巨星经济学(I)
案例(3)我国最低工资的演进
案例(4)圣塔摩尼卡的台湾寓公 

第七章  市场经济与经济制度
一、资本主义
二、混合型的经济
案例(1)以市场机能为中心的财经政策
三、市场经济的优缺点
四、经济制度
五、市场经济与共产制度的比较
案例(2)迈向自由化、制度化、国际化
案例(3)全球化浪潮与反思 

第八章  生产与成本
一、厂商的角色
案例(1)我国各级产业产值的分配
二、短期下的生产与成本
三、长期下的生产与成本
案例(2)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比较 
案例(3)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
四、极长期下的生产 

第九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案例(1)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案例(2)爱迪生是第一位美国产品倾销专家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案例(3)Uber 与计程车的市场竞争 

第十章  独占市场
一、独占厂商的行为
二、价格歧视
案例(1)价格歧视:一个可以支持的例子
案例(2)美国经济学会的价格歧视
三、独占的效率与管制
案例(3)有效率的国营事业是例外
 
第十一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 
二、独占性竞争市场 
案例(1)沈嘉宜的服饰精品店
三、寡占市场
四、公平交易法 
案例(2)公平交易与独占:统一超商的连锁店
案例(3)挑战广告
案例(4)大家一起唱:好乐迪与钱柜合併案

第十二章  要素需求 
一、市场循环
二、厂商的最低成本组合
三、厂商的最大利润选择
四、要素独买 
案例(1)超级巨星经济学(II)

第十三章  要素供给
一、劳动市场
案例(1)「一例一休」做好两配套,避免三输
二、资本与利息
案例(2)「今朝有酒今朝醉」新解
三、土地与地租
案例(3)土增税、地价税与房屋税应依实际交易价格课税
四、企业家精神与利润
案例(4)杀头生意有人做,赔本生意没人干 

第十四章  市场失灵、政府职能与法律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二、政府的职能
案例(1)地方性公共财:用脚投票
三、效率、公平与稳定 
案例(2)无壳蜗牛的心声
四、财产权、专利权与法律制度
案例(3)与牛共舞:印第安人的牧场 

第十五章  不确定性与讯息经济学 
一、不确定性经济学
二、讯息经济学
案例(1)统一发票给奖办法与风险偏好
案例(2)汽车保险与讯息
案例(3)二手车市场上的讯息
案例(4)住宅价格与搜寻
三、讯息、诱因与代理
案例(5)道德危险:医药分业的斗法怪象 

第十六章  自然资源、环境与医疗服务 
一、自然资源经济学
案例(1)消失中的台湾乌鱼
案例(2)波士顿的螃蟹都是公的
案例(3)自然资源价格的长期趋势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案例(4)高尔与李奥纳多的唿吁
案例(5)中国大陆碳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三、人口、医疗与政府干预
案例(6)从牛仔经济学到地球太空船 

附录 经济名词中英对照及索引 

【下册】

序言
 
第一章  国民所得 
一、总体经济与国民所得
二、国民生产毛额
案例(1)不包括「中间产品」
案例(2)净投资与经济成长
三、国民所得帐 

第二章  国民所得与经济福利
一、国内生产毛额与实质所得
案例(1)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每人国内生产毛额
二、国民所得与经济福利
三、世界各国国民所得的比较
案例(2)我们需要第二本帐
案例(3)我国的地下经济 

第三章  所得、消费与投资 
一、均衡所得
二、消费与储蓄
三、投资与储蓄 
案例(1)为下一代子孙的幸福投资
案例(2)把台湾人的钱用在自己的土地上 

第四章  所得与产出的决定:简单凯因斯模型 
一、均衡所得的决定
二、均衡所得与充分就业
三、乘数效果 
案例(1)消费券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五章  总合需求与乘数效果 
一、总合需求结构
案例(1)国人购屋的消费动机与投机动机
二、平衡预算乘数
三、资本、投资与所得的关系 

第六章  货币、利率与物价 
一、货币的定义与功能
案例(1)钱庄与票号的认证工作
二、货币需求与利率
案例(2)电子钱包:八达通卡、悠游卡与支付宝
三、货币供给与信用
四、物价与通货膨胀
案例(3)物价变动值得重视,不值得紧张 

第七章  总合需求与总合供给 
一、均衡所得与物价水准
二、总合需求曲线
三、总合供给曲线 
四、总合需求与总合供给的均衡分析

第八章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所得、利率与物价
二、商品市场
三、货币市场 
案例(1)央行双手难撑三目标
四、需求面的一般均衡分析
五、总合需求曲线 

第九章  劳动市场与总合供给 
一、劳动市场
二、总合供给曲线
三、总体经济体系下的一般均衡分析
四、总合供需的长期均衡与充分就业 

第十章  租税与财政政策 
一、政府支出与税收的经济效果
二、财政政策
案例(1)还有谁赞成「庞大的政府」?
案例(2)前瞻计画缺乏总体经济效益评估
案例(3)把社会成本纳入决策
案例(4)前瞻计画的政治经济分析
案例(5)供给面经济学说中的减税效果
三、预算政策
案例(6)与「所得分配」变化相关的三个问题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
案例(1)央行有说谎的权利!?
案例(2)排除操纵汇率恶名,央行仍须努力 
二、货币政策的效果
案例(3)全球金融海啸与货币宽松政策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比较
四、凯因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争议
案例(4)对付失业与物价的货币政策
案例(5)我们都是自由人!

第十二章  总体经济思潮 
一、古典学派
二、凯因斯学派
三、货币学派
四、新兴古典学派 
案例(1)理性预期的实践者
五、新兴凯因斯学派
六、实质景气循环模型 

第十三章  经济成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成长
案例(1)储蓄率与经济成长
二、经济发展
三、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  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起源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福利
案例(1)外贸是成长的引擎
案例(2)要素价格均等化原则
三、贸易政策
四、我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经贸组织
案例(3)全球金融海啸的教训
案例(4)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组织(TPP)
案例(5)区域性综合经济伙伴协议(RCEP)
案例(6)ECFA与两岸经贸
案例(7)ECFA早收清单的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与汇率
二、固定汇率制度
案例(1)我国的外汇存底:一个快乐的问题?
三、浮动汇率制度
案例(2)1997年的泰国经验 

附录 经济名词中英对照及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凯斯—席勒不动产价格指数(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ices),并且在2001年与2008年两次正确预测资产泡沫的发生。另外,席勒教授认为,人们的经济与投资行为并不完全是理性行为,而更像是动物本能。很多时候人们只是从网路或朋友的口述当中,取得了一部分的讯息,然后便迳 自採取经济或投资决策,这也就是所谓的「叙述经济」的概念。由于这些资讯并不完整,而且不一定正确,因此这些从众行为很容易引发所谓的泡沫现象。所以,席勒教授所下的重要结论是,应该让社会大众接受更广泛的经济基本常识教育,让人们在经济与投资的行为当中,能够具有更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是一昧的追求从众行为。
 
本书存在的目的与席勒教授的看法不谋而合。我们认为在一个先进的社会当中,不允许经济文盲的普遍存在。本书尝试突破传统经济学教室的限制,把经济学的复杂概念,以最简单浅显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读者。
   
在社会学的领域当中,经济学一向被认为是一个深奥难懂的领域。因此,如何使读者在尚未接触之前,不会望而生畏;在接触之后,不再拒它于千里之外,这就成为我们每一位经济教育学者最大的责任与挑战。
   
这本书是专门为社会广大的读者而写的。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的相关教科书很多,但是以一般读者为对象,同时强调经济观念与实际案例,并且能与经济生活相接轨的经济学书籍并不多。
   
在我们的想像中,本书的读者没有年龄、性别、职业、所得,甚至教育程度上的限制。他们可能是新闻记者、工商界人士、学生、家庭主妇、公务人员,甚至退休人士。他们可以无所不在。他们的共同愿望是拒绝当一名经济文盲;他们的共同决心是好学又好奇;他们想要了解周围的经济新闻、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国内外的经济问题,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
   
本书希望提供读者对于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新闻,甚至于经济政策,都能够有一些基本的判断能力,然后据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经济与投资决策。
   
在这次《经济学的世界》第三版改版当中,我们做了几个重大幅度的修改:
   
第一,为了节约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将再版中的上册进行删减,只留下几章重要的部分,融入到第三版的上册与下册当中。

用户评价

评分

這套《经济学的世界》的出現,簡直是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這個社會!我一直認為,經濟學就是關於錢、關於市場、關於股票的學問,但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它的應用範圍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作者在書中,特別是在探討「成長與發展」的篇章,就讓我產生了極大的共鳴。他不僅僅是單純地介紹經濟成長的指標,而是深入分析了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包括教育、技術創新、制度建設,甚至是文化因素。這讓我聯想到台灣過去幾十年的經濟轉型,從勞力密集到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以及現在所面臨的挑戰,比如少子化、高房價等等,這些問題在書中都能找到相關的討論和經濟學上的解釋。我特別喜歡作者在分析問題時,總是能提供多個角度的觀點,不會給出單一的答案,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斷。上冊關於「生產力」的部分,他用了很多台灣企業的實際案例,解釋了為何有些企業能夠持續創新、保持競爭力,而有些則逐漸沒落。這讓我對於如何在職場上提升自己的價值,以及對於企業的經營策略,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是一套非常有啟發性的書,它讓我重新思考了「財富」的定義,以及經濟學在我們生活中的真正價值。

评分

不得不說,這套《經濟学的世界》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長久以來,我總覺得經濟學離我們好遙遠,好像是少數人才懂的領域,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的迷思。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親切,彷彿在跟你聊天一樣,不會用太多艱澀難懂的術語,即使是比較複雜的概念,也會用各種生動的譬喻和歷史故事來解釋。上冊的部分,我對他探討的「市場機制」感到非常震撼。過去我只知道有買有賣,但對於市場如何運作、如何影響價格,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直都很模糊。作者從最基本的供需曲線開始,一步步引導我們理解各種市場結構,像是完全競爭、獨占、寡占等等,並用台灣實際的產業發展案例來佐證,例如解釋為何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能如此強大,或是為何某些民生必需品的價格會如此穩定。他還深入探討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點非常貼近我們在台灣日常消費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像是買房子、買車,甚至是購買保險,我們往往因為資訊不足而做出不理想的決策。總而言之,這套書的內容不僅學術價值高,更具備實用性,讓我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經濟現象時,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分

拿到《经济学的世界》這套書的時候,我就預感這會是一場對我經濟學知識的「洗禮」。果不其然,書中的內容確實讓我受益匪淺。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不是枯燥地羅列公式和定義,而是將經濟學融入了人類歷史、社會變革和個人選擇之中,讓理論與現實緊密結合。尤其是在探討「國際貿易與全球化」這部分,我感觸特別深。作者不僅分析了自由貿易的好處,還點出了它可能帶來的挑戰,例如對國內產業的衝擊、貧富差距的擴大等等。這讓我聯想到台灣在全球經濟鏈中的角色,以及我們如何在高科技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取得平衡。書中還討論了匯率的影響,這對於經常有國外網購或是關注台幣匯率變動的台灣讀者來說,是非常貼切的知識。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還探討了「公共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從稅收、補貼到監管,他都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並探討了在台灣常被討論的各種社會議題,例如能源政策、勞工權益等等,都能從經濟學的角度找到解釋。這套書讓我明白,經濟學不只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它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评分

老實說,我原本對經濟學抱持著一種既敬畏又有點排斥的態度,覺得它太過理論化,離我的生活太遠。然而,《经济学的世界》這套書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引人入勝,他善於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搭配各種生動的案例,將複雜的經濟學原理變得平易近人。在上冊中,我對「貨幣與金融」的介紹尤其印象深刻。作者不僅解釋了貨幣的起源和功能,還深入探討了銀行體系、利率的運作,以及中央銀行在維持經濟穩定中的重要性。這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每天使用的鈔票、進行的各種金融交易,背後都有一套複雜而精密的邏輯。書中提到台灣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過的幾次貨幣改革和金融危機,以及政府如何應對,都讓我對金融體系的運作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此外,作者也探討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這部分內容對於在台灣生活、理財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實用了!這套書不僅讓我學到了經濟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有了更宏觀、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霧裡看花。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是《经济学的世界(上)(下)》套书。 第一次拿到這套書,就被它厚實的份量給震懾住了,心想這麼紮實的經濟學入門,到底能講得多深入?翻開第一頁,便被作者流暢的筆觸和清晰的邏輯深深吸引。不同於許多教科書那種枯燥乏味的論述,作者彷彿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們一一探索經濟學的奇妙世界。從供需法則的基礎,到市場失靈的複雜性,再到國際貿易的宏觀視野,每一個概念都被拆解得鉅細靡遺,並且巧妙地融入了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像是解釋機會成本時,就以我們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今天午餐要吃滷肉飯還是牛肉麵」這種簡單卻又貼切的選擇題來闡述,讓原本抽象的理論立刻變得生動起來。上冊的部分,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人性」在經濟決策中的角色描寫,像是行為經濟學的引入,顛覆了我過去對經濟人理性假設的刻板印象,讓我開始思考,原來影響我們消費行為的,不只是價格和效用,還有很多心理學上的陷阱。總之,這套書絕對是想建立紮實經濟學基礎的台灣讀者,一個絕佳的起點,它不僅提供了知識,更點燃了我對經濟學的熱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