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县制考

中国历代县制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历史
  • 县制
  • 地方行政
  • 历史地理
  • 政治制度
  • 历代沿革
  • 考证
  • 史学
  • 中国文化
  • 地方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集结自周秦至清朝历代县制之资料,详述其县制与行政系统,爬梳罗剔,慎予取舍,详加考定,纂辑成书,或有助于鑑往知来也。
 
本书特色
 
  1.本书集结自周秦至清朝历代县制之资料。
  2.是为目前唯一之县制考古权威书籍。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廖从云
 
  台湾知名书法家、诗人,曾任 中华诗学理事会理事,春人诗社社长。
 
   

图书目录

徐序
戴序
自序

第一章县之起源
一、郡县之制起于西周说
二、郡县之制起于秦始皇说
三、郡县之制起于春秋说

第二章秦汉之县政制度
一、秦之划一郡县制
二、汉之县制
三、汉代县制之特色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之县政制度
一、魏晋南北朝之县制
二、魏晋南北朝县之行政系统
三、魏晋南北朝县制之特色

第四章隋之县政制度
一、隋之县制
二、隋县之行政系统
三、隋代县制之特色

第五章唐之县政制度
一、唐之县制
二、唐县之行政系统
三、唐代县制之特色

第六章宋之县政制度
一、宋之县制
二、宋县之行政系统
三、宋代县制之特色

第七章辽金元之县政制度
一、辽金元之县制
二、辽金元县之行政系统
三、辽金元三代县制之特色

第八章明之县政制度
一、明之县制
二、明县之行政系统
三、明代县制之特色

第九章清之县政制度
一、清之县制
二、清县之行政系统

第十章县与其他政制之关系
一、县与司法制度之关系
二、县与财务行政之关系
三、县与农政实施之关系

图书序言

徐序
  
  国父手订建国大纲,规定县为地方自治之基本单位。我国宪法,亦定县为地方制度之最后层级。一般人民则以县长为亲民之官,视之如父母。由此可知县在国家行政组织及人民心理上之地位,至为重要。
  
  国家行政以及各级政府之重大措施,在县以上多属树立宏规,荩筹策划,而真能躬行实践,惠泽及民者,厥在县政。故县制之健全与否,实深切影响于施政效果与行政效率,举凡辖境之划分,组织之系统,权责之分配,以及人事之臧否,无不与之息息相关。如措施得当,则政通人和,下情上达,政府一切重大政策之推行,均可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贯澈实施,圆满达成,而收事半功倍之宏效。否则,纵有良法美制,而不能行,所谓更张与兴革之事,徒资纷扰而已。
  
  廖君从云,研究县政之建设,于兹多年,广蒐古今典籍,悉心钻研,考其源流,探其史实,因举历代县制之沿革,明其系统,析其特点,并较其利弊得失,已成此书,不仅可为关心此一问题者之研究参考,更可为政府改进县制,促进行政之借鑑,余得先读为快,且喜其用力之勤,而乐为之序。
  
  徐庆钟序于台北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民族复兴节
 
戴序
  
  我国县制溯源甚古,远自西周春秋之世,已有县之名称见于载籍,至秦始皇统一宇内,採行郡县之至,始正式成为地方政制之础石,后此虽代有更迭,类多相为因袭损益,诸如县数之增减;辖境之大小,组织之繁简,权责之轻重,令尹之登庸,品秩之尊卑等,虽代有不同,要皆因应一时之需要,就已有之成规,递𨗍变易,轨迹分明,至近世始由消极之牧民政治转为积极之地方建设,故县制之规模,视前益宏,事务之繁复,视前亦益甚,然其立制之基本精神,及其在国家政制上地位之重要,则犹与古相侔,是以国父手订建国大纲,以县为地方自治之单位,盖有见于此也。
  
  余曩日曾鹰民社,躬亲践行,体认至深,盖一切施维,无不与人民之福祉相关联,所谓善政养民,正所以使民得各遂其生,各安其生,各乐其生也。尝见郑板桥题所画竹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非贤令尹不能道也。故凡留心政事者莫不自县政始,欲求国家臻于盛治者,亦应自县政始。
  
  廖君从云,从政多年,平居沉潜好学,公余常以一卷自随,近撰「县政建设现代化刍议」一文,喜其闳博有识,且多创见,比阅兹编,乃知渊源有自,所谓鑑诸往而知来者,诚不诬也。今岁廖君以其母氏刘太夫人九秩华诞,恪遵母训,不欲多所舖张,踵事增华,乃决以书献寿,其心可嘉,其事可喜,奚弁数言,以为世之事亲者劝,是为序。
  
  戴仲玉序于新店闽园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文化复兴节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