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规体系(二版)

土地法规体系(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土地管理
  • 土地政策
  • 土地法律
  • 房地产法
  • 国土资源
  • 法律法规
  • 二版
  • 教材
  • 学术
  • 专业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学习土地法规为地政入门的第一步,也是走进不动产领域的基础知识。然而土地相关法律及规章,如牛毛般,繁杂零乱。许老师以其多年教学心得及实务经验,去芜存菁,汰枝留干,化繁杂为简单,化零乱为有序,整理出这本架构清晰、层次分明的土地法规。
土地管理与规划:理论、实践与前沿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现代土地管理与规划的理论基础、核心实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土地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的参考读物。本书聚焦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空间治理的优化路径以及应对快速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挑战的策略。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土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法律框架、经济学原理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空间规划的科学方法论、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集成,以及全球视野下的土地治理创新。 第一部分:土地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框架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现代土地管理复杂性的理论基石。 第一章 土地资源的本质与价值:经济学视角 本章首先探讨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自然资源的经济学属性,分析其供给的刚性和需求的差异性。重点阐述了土地价值的形成机制,包括区位价值、预期收益价值以及社会外部性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土地的异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挑战。此外,本章详细解读了土地的产权理论,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对私有制、公有制及不同产权形式的产权界定、分割、转让与保护进行比较分析,阐明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有效土地管理的前提。 第二章 土地制度的演进与比较分析 土地制度是约束土地利用行为的根本制度安排。本章追溯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识别出影响制度变迁的关键驱动力,如人口压力、技术进步和社会政治结构。内容涵盖了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结构特征,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管制模式(如英美法系的自由放任与大陆法系的严格规划)进行系统比较,强调制度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三章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ULC)研究方法 本章侧重于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监测、分析与建模。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LULC分类、变化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空间统计学在识别空间集聚与离散模式中的作用。引入了系统动力学(SD)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用于模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为科学预测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提供工具支持。 第二部分: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治理 本部分聚焦于土地资源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最优的空间配置,并探讨实施规划的治理机制。 第四章 现代土地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本章系统阐述了空间规划的演变,从早期的分区控制转向综合性的多目标、多尺度规划体系。详细介绍了战略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面向未来的韧性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和技术流程。重点剖析了公众参与、多利益相关者协商在规划决策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建立协调机制避免规划冲突。 第五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存量优化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核心议题。本章深入探讨了城市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关键指标的科学设定。详细介绍了城市更新、城市棕地(Brownfield)再开发、以及“弹性城市”概念下的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策略,旨在挖掘城市建成区内部潜力,减少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依赖。 第六章 乡村土地利用与乡村振兴战略 本章关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土地问题。探讨了农用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机制。深入分析了乡村公共空间重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践效果,以及如何通过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宜居和乡村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第三部分:土地管理的前沿挑战与技术集成 本部分面向未来,探讨土地管理领域面临的新兴挑战及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 第七章 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与环境承载力评估 本章将土地管理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ESV)的方法论,以及生态红线划定的科学依据与实施路径。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及气候变化(如碳汇功能)的影响,强调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土地利用强度管控体系。 第八章 土地资产化管理与投融资机制创新 本章从财政金融角度审视土地要素市场。系统介绍了土地资产化管理的内涵,包括土地储备、价值评估和收益分配。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收回、抵押中的操作策略,并探讨了基础设施REITs、公私合营(PPP)等金融工具在土地开发与运营中的应用,以促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效率。 第九章 智慧土地管理与数字化转型 本章聚焦于信息技术对土地管理实践的颠覆性影响。全面介绍了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CIM/BIM/GIS)在土地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探讨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动产登记、地籍管理、征地补偿预测以及规划实施监管中的效率提升,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确保土地交易安全和产权可追溯性方面的潜力。 结语: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土地治理愿景 总结全书核心观点,展望全球土地管理在应对气候危机、社会公平和技术变革浪潮中的角色定位,强调建立一个更具韧性、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空间治理体系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许文昌

  
  现职
  ˙欧亚资产评价集团总裁
  
  学历
  ˙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法学博士
  
  经历
  ˙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兼任副教授
  ˙屏东商业技术学院不动产经营学系副教授
  ˙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兼任副教授
  
  证照
  ˙土地行政高考及格
  ˙都市计划高考及格
  ˙不动产估价师高考及格
  ˙不动产经纪人普考及格
  ˙地政士普考及格

图书目录

二版序
自 序

第一章/绪 论
一、土地、土地改良物及改良土地/1
二、土地之分类/4
三、土地法之性质/6
四、土地法规之地位/7
五、土地法规之体系/10
六、土地法规之适用原则/11
七、土地伦理/13
八、土地正义与居住正义/13
九、土地投资与土地投机/14
十、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15
十一、财产权保障/16
十二、土地立法之目标/16
十三、宪法有关土地方面之规定/18
十四、不动产物权/19
十五、农业用地与耕地/21
十六、区分所有建物/24

第二章/地 权
一、土地所有权之内涵/31
二、地权取得/33
三、地权消灭/37
四、地权限制/40
五、外国人及中国人之地权限制/48
六、共有不动产之处理/55
七、公有土地之处分及拨用/66

第三章/地籍──地籍测量
一、地籍整理/75
二、地籍测量/76
三、地籍图重测/76
四、土地复丈/79
五、建物第一次测量/82
六、建物复丈/84

第四章/地籍──土地登记总论
一、土地登记之意义/89
二、各国土地登记制度/90
三、我国土地登记制度/92
四、土地登记之作用/93
五、土地登记之效力/95
六、登记绝对效力/96
七、登记损害赔偿/97
八、土地登记之种类/100
九、土地登记之程序/101
十、逾期未办理土地登记之法律效果/105
十一、地籍资料之公开/106

第五章/地籍──土地登记各论
一、土地总登记/111
二、土地所有权第一次登记/114
三、建物所有权第一次登记/114
四、所有权移转登记/116
五、他项权利登记/119
六、继承登记/122
七、标示变更登记/124
八、信託登记/126
九、更正登记/129
十、消灭登记/130
十一、限制登记/131
十二、涂销登记/137

第六章/地 用
一、国土计画/141
二、现行土地使用计画与管制/157
三、不动产租赁/175
四、优先购买权/188
五、建物与其基地所有权合一/197
六、时效取得/201
七、空地与荒地/207
八、市地重划/212
九、区段征收/226
十、农地利用/239

第七章/地 价
一、地价概说/255
二、规定地价/257
三、土地现值查估/262
四、土地征收补偿市价之查估/266
五、地价基准地/268
六、实价登录/269

第八章/地 税
一、土地税之概念/273
二、地价税/276
三、土地增值税/285
四、房地合一所得税/299
五、房屋税/307
六、契 税/312

第九章/土地征收
一、土地征收之意涵/323
二、土地征收之评价/324
三、土地征收之原因/324
四、土地征收之要件/325
五、土地征收之比例原则/326
六、土地征收之种类/327
七、土地征收之当事人/332
八、土地征收之程序/334
九、土地征收之补偿/345
十、土地征收之收回权/358
十一、土地征收之撤销与废止/362
十二、土地征收失效/367
十三、土地征用/368
十四、其 余/370

第十章/照价收买
一、照价收买之意涵/377
二、照价收买之时机/377
三、照价收买之补偿/379
四、照价收买之程序/381
五、照价收买土地之处理/382
六、照价收买与土地征收之比较/382

图书序言

二版序
  
  人类所需要之阳光、空气及水,皆属于土地之一部分。人类借土地营生、成长及茁壮;土地影响人类既深且鉅。因此,规范土地利用与土地分配之相关法规,关系个人财产、社会分配、国家发展,甚至人类存续。重要性不言自明。
  
  本版除配合法规修正予以更新外,另增加国土计画法、房地合一所得税、农地利用等新单元,务使本书随时保持年轻、进步,并注入新观念、新见解。
  
  本书书名原为「土地法规基础」,自本版起改为「土地法规体系」,特此说明。
  
  许文昌
  序于2017年8月
 
自序
  
  土地为万物之母,人类借土地安其身、立其命。因此,土地深深影响人类之生活、生产,甚至生命。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法系规范人与地之关系,并管理土地利用及土地分配之重要法典。其立法目的,积极方面在促进地尽其利、增进地利共享,消极方面在避免土地市场失灵、限制私人投机垄断土地。
  
  规范土地之相关法规,除土地法外,特别法林立,规定事项交错重叠、杂乱无章,致初学者难以入门。有鑑于此,撰写本书之用意是,希望很有系统的介绍土地法规之重点,进而建立土地法规之体系。
  
  背对阳光,虽然顺眼,然阴影总是在前。面对阳光,虽然碍眼,但前途充满光明。期盼本书能为读者带来光明与希望。
  
  许文昌
  序于2015年6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土地法規體系》(二版) 真是太讓我驚豔了!身為一個在房地產領域打滾多年的小老百姓,常常被那些複雜的土地法條弄得暈頭轉向。這次入手這本書,簡直像是挖到寶藏一樣。從一開始的土地分級、地籍管理,到後面的土地徵收、區劃、重劃,每一個概念都解釋得清清楚楚,而且用詞淺白易懂,沒有那種教科書式的生硬感。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穿插了許多台灣實際案例,像是都市更新的爭議、農地變更的種種規定,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作者透過這些案例,讓法條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貼近生活的指引。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不是那種只講理論的書,而是有非常實務的建議,像是如何申請土地使用分區證明、如何辦理建物保存登記等等,這些都是我常常需要跑地政事務所時會遇到的問題,現在有了這本書,感覺自己就像多了一個專業的顧問,信心大增!我會把這本書放在我的書桌最顯眼的位置,隨時拿出來翻閱,推薦給所有跟我一樣對土地法規感到困擾的朋友,絕對值得入手!

评分

我對這本《土地法規體系》(二版) 的評價,簡單來說就是「實用」!我是一名小型的建築承包商,經常需要處理各種土地的取得、規劃和施工問題,過去總是仰賴律師的諮詢,花費不少時間和金錢。自從讀了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專業度大大提升。書中對於土地買賣的注意事項、契約的擬定,以及可能遇到的法律糾紛,都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和預防建議,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尤其是在「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的區分,以及如何處理共有土地的分割問題,書中的講解非常到位,讓我避免了不少潛在的風險。我還特別喜歡它關於「土地稅賦」的說明,像是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營運中必須面對的稅務,書中清晰地列出了計算方式和減免規定,讓我在規劃成本時更加精準。這本書真的就像一本萬用手冊,涵蓋了土地領域的大大小小問題,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與土地相關的從業人員,這絕對會是你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评分

這本《土地法規體系》(二版) 的編排和內容,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土地法的書籍,但很多都太學術、太理論,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這本不一樣,它從最基本的土地權利、地役權開始,循序漸進地講解,而且每一章節之間都有很清楚的邏輯連貫性,不會讓人覺得跳躍。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土地開發」和「土地利用」的深入探討,這部分對於我們這些希望了解如何合法開發土地、或是關心自家附近開發案的朋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書中對於容積率、建蔽率的計算方式,以及都市計畫的制定流程,都有詳盡的說明,我過去一直搞不清楚這些數字到底代表什麼,現在終於茅塞頓開。而且,作者還補充了很多關於環境影響評估、文化資產保護的相關規定,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土地開發中不可或缺的考量,顯示了這本書的時事性和前瞻性。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法律專業人士,對於建築師、都市計畫師,甚至是關心環境保護的民眾,都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書,絕對能讓你對土地的認識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评分

拿到《土地法規體系》(二版) 這本書,我原本只是想隨便翻翻,沒想到一看就停不下來!我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新鮮人,對未來充滿迷茫,但對房地產市場一直抱有好奇。這本書的內容,就像一道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作者用一種非常親切、像朋友聊天一樣的語氣,解釋了許多我們一般人聽起來很陌生的法律術語。例如,書中對於「地上權」、「不動產役權」的解釋,生動形象,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們的區別和應用。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土地權利變更」的部分,像是買賣、贈與、繼承等等,每一個流程都講得清清楚楚,甚至還附上了圖解,讓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圖像。這本書讓我對土地的整個生命週期有了完整的概念,從一塊地如何被擁有、如何被開發、如何被買賣,到最終的傳承,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知識。對於像我這樣對房地產領域一竅不通的新手來說,這本書真的太友善了!它不僅讓我學到了實用的知識,更點燃了我對這個領域的興趣,我現在已經開始考慮是否要往這個方向發展了,這本書絕對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评分

這本《土地法規體系》(二版) 讓我對台灣的土地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本身是一名社會學研究員,一直對土地與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這本書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堆砌,它更像是一本探討台灣社會結構演變的縮影。從早期日治時期的土地制度,到戰後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再到現今的土地利用政策,書中都娓娓道來,讓我看到了土地法規是如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調整,又是如何影響了台灣的城市發展和農村景觀。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公平」與「效率」在土地政策中的權衡討論,像是對於農地自由買賣的開放,與其對農地重劃和糧食生產的影響,這些都是很值得深思的議題。同時,書中也探討了土地不均、居住正義等社會問題,並從法規層面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我正在進行的研究非常有啟發性。總之,這是一本既有學術深度,又能引發社會反思的優秀著作,推薦給對台灣土地議題有興趣的讀者,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