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

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债法总论
  • 债务不履行
  • 合同法
  • 民法
  • 案例分析
  • 法律实务
  • 法学教材
  • 债权债务
  • 违约责任
  • 民事责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作者实例研习系列的第四册。写作目标仍是希望训练法律学习者,有将法律抽象条文运用于具体案例解答的能力,避免仅是学习抽象的法律理论,堆砌抽象的法律文字,但却忽略学习运用法律以解决日常生活争议的能力。

  作者借由本书案例的演练及说明,阐述许多尚未被法界充分讨论的债编总论问题,一方面可做为学习者的课后补充资料,使学习者不至于封闭在有限的教材之中,二方面也希望可以做为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工作素材,用以釐清民法观念并能实用。

  作者也希望读者可以借由本系列的案例演练,能够体会:重大法律学的发现,其实是根源于实际案例的碰触及讨论,而非仅是来自于抽象的冥想。
 
好的,这是一份详细的、不包含您提供的书名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比较法视野下的合同自由与限制:现代民法典的最新发展与挑战》 图书简介 一、 导论:合同自由的现代语境与规范重塑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当代民法发展中,作为私法核心的合同制度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规范重塑。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浪潮下,传统的合同自由原则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张力。本研究立足于比较法学视野,系统梳理了德意志、法国、英国及美国等主要法域在合同缔结、履行及救济方面的最新立法和司法动态,旨在揭示合同规范在维护个体意思自治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动态平衡点。 第二部分:合同有效性与缔约阶段的重构 本书首先聚焦于合同有效性的基础性问题,并着重分析了缔约阶段的新兴议题。 1. 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与显现机制的演变: 传统上,意思表示的自由被视为合同有效的前提。然而,在面对复杂交易结构和信息不对称的现代商业实践中,如何界定“真实意思”成为难题。本部分详述了欺诈、胁迫等传统情事在数字环境下的新变种,并深入分析了“信赖保护原则”在缔约过失责任中的适用边界。特别关注了因误解(Mistake)而生的合同可撤销性规则,以及不同法域对于“可预见性”在判断重大误解中的差异化处理路径。 2. 缔约自由的界限:先合同义务的深化: 随着社会对交易安全和弱者保护的重视,先合同义务(Pre-contractual Obligations)的概念被空前强化。本书详尽考察了告知义务、保密义务和忠实义务在不同法系中的具体展开。着重分析了德国法中基于《民法典》第311条第二款确立的类债关系(Culpa in Contrahendo)如何突破传统合同关系,以及英美法系中“Promissory Estoppel”(禁止反言)在限制单方承诺中的能动作用。讨论的核心在于,如何量化和归责于缔约过程中因违反信赖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及其与合同履行中违约责任的区分。 3. 格式条款的规制与消费者保护: 格式条款的泛滥,使得个体对合同内容的实质性协商能力被削弱。本研究将格式条款的规制作为合同自由的现代限制进行深入剖析。比较了欧盟《不公平合同条款指令》、大陆法系中“显性告知义务”与“内容实质性审查”的实践,以及英美法系中“合理预期原则”(Reasonable Expectation Test)的适用。强调了司法机构在审查格式条款时,如何平衡商业效率与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意图,尤其是涉及免责条款和责任限制条款的有效性判断标准。 第三部分:合同履行中的公平原则与情势变更 合同的生命在于履行。本部分聚焦于履行阶段的动态调整机制,特别是如何应对环境剧变带来的风险分配问题。 1. 情势变更与“无法履行”的再界定: 面对全球供应链中断、极端气候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传统上对“不能履行”的理解正在向“情势变更”(Hardship/Imprévision)理论倾斜。本书深入比较了德国法中对“情势变更”的严格限制(侧重于危险负担的分配)与法国法中“不可预见性”原则(Imprévision)的扩张适用。重点探讨了如何划定情势变更的门槛,以及法院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通过修改或重新分配合同风险的方式实现合同目的的“可容忍性”(Tolerability),而非直接宣告合同无效。 2. 诚实信用原则在履行中的能动性: 诚实信用原则(Bona Fides)不再是消极的限制工具,而成为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规范。本部分研究了该原则如何转化为具体的辅助性义务,例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义务、协助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解释合同条款、限制权利滥用(如“权利之滥用”抗辩)以及填补法律漏洞中的关键作用。 3. 履行抗辩权的精细化操作: 针对双务合同的复杂性,本部分对同时履行抗辩权(Exceptio Non Adimpleti Contractus)和不安抗辩权(Uncertainty Defense)的适用范围和行使要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特别关注了不安抗辩权在预防风险和促进交易安全方面的制度价值,以及在多边合同关系中权利义务相互关联时的复杂协调机制。 第四部分:合同救济的多元化路径与责任体系的融合 合同争议的解决不仅关乎损害赔偿,更涉及到救济手段的选择和责任基础的重构。 1. 损害赔偿的范围与目的: 本部分对比了不同法域对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从可预见性规则(Hadley v. Baxendale)到对“可替代损害”(Substitute Damage)的承认。尤其关注了“机会损失”和“精神损害”在合同法救济体系中的接纳程度和量化标准。探讨了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在特定合同领域(如严重违反信赖义务时)的有限引入与限制。 2. 履行利益与信赖利益的权衡: 详细分析了债权人选择“履行利益”(Expectation Interest)或“信赖利益”(Reliance Interest)的法律后果和选择自由。在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下,信赖利益的恢复性赔偿如何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归责基础相衔接,是本部分探讨的重点。 3. 替代性救济手段的兴起: 随着社会对快速解决争议的需求增加,解除权(Rescission)和恢复原状(Restitution)的适用频率提高。本部分比较了各国在合同解除后的财产返还范围和范围的确定,以及“不当得利”规则在合同解除后的渗透与衔接,强调了恢复原状作为一种有效的、具有制裁色彩的救济手段的制度价值。 结论:现代合同法的未来走向 本书最后总结认为,当代合同法正朝着一个更具社会性、更强调风险共担和更注重公平的框架演进。合同自由不再是绝对的,而是内嵌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的约束之下。通过比较法的透视,本书力求为中国民法典的未来完善及司法实践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支持与方法论参考。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昭辰


  学历:
  东吴大学法学士
  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硕士
  德国汉堡大学法学博士(Dr. Iuris)

  经历:
  世新大学法律系助理教授
  东吴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现职:
  国立中兴大学法律系教授
 

图书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债务不履行
一、给付不能
例题1【原住民保留地的买卖】──暂时不能与永久不能   2
例题2【两幅名画】──自始客观不能及自始主观不能   6
例题3【国庆牌楼】──相对及绝对定期契约   13
例题4【无出口的车库】──代偿请求权   20
例题5【凋谢的郁金香】──给付不能的归责事由   24
例题6【迷煳的买卖双方当事人】──可归责双方当事人而致给付不能   29
例题7【白狮子和白犀牛】──「互换计算」及「差额计算」   34
例题8【可口便当】──种类之债   37
二、给付及受领迟延
例题9【立刻还钱】──受辅助宣告人的迟延催告   43
例题10【承诺尽快到货的汽车材料商】──不确定期限债务   48
例题11【考古题大全】──给付迟延的归责及责任加重   51
例题12【有抵押权存在的房屋买卖】──债务人在给付迟延诉讼上的抗辩   57
例题13【开学日】──替补赔偿(一)   62
例题14【腊肉礼盒】──替补赔偿(二)   69
例题15【Ideal家具行】──受领迟延的提出费用   74
三、不完全给付
例题16【大学生房客】──不完全给付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时效   77
例题17【顾客的性骚扰】──保护注意义务的一贯性及法定性(一)   81
例题18【电视购物频道主持人】──保护注意义务的一贯性及法定性(二)    86
例题19【护理实习生】──履行辅助人(一)   90
例题20【油漆工人】──履行辅助人(二)    96
四、缔约上过失
例题21【逛百货公司吹冷气】──缔约上过失的保护主体   100
例题22【绿能源产业】──缔约意向书在缔约上过失的效力   104
例题23【玩具赠与】──缔约上过失的责任标准   107
例题24【美白面膜的试用】──缔约上过失的时效   109
五、其他债务不履行问题
例题25【重机车生日礼物】──真正利益第三人契约(一)   112
例题26【派遣工】──真正利益第三人契约(二)   118
例题27【进口车代理商】──契约的第三人保护效力(一)   123
例题28【未完成的遗嘱】──契约的第三人保护效力(二)   130
例题29【鹅銮鼻灯塔造型的银行灯】──契约的解除(一)   135
例题30【网购瑜珈课程】──契约的解除(二)    139
 
第二章 损害赔偿
例题31【多灾多难的车祸受害人】──因果关系理论   144
例题32【摔裂新手机镜面】──金钱赔偿   150
例题33【车子撞坏自己修】──损害赔偿的抽象及具体计算   155
例题34【好贵的修理费用】──回复显有重大困难   160
例题35【老人与单车】──非财产损害的回复性金钱赔偿   162
例题36【钟表技师的全勤奖金】──所失利益的计算   166
例题37【搭公车上班】──使用利益丧失的赔偿   171
例题38【北海道花季旅游】──无用的费用支出   174
例题39【便利商店】──「与有过失」与「假设性损害」   178
例题40【机车后座乘客】──履行辅助人的与有过失   183
例题41【夜市的粉圆摊】──假设性因果关系   189
例题42【车祸未亡人的求偿】──损益相抵   194
 
第三章 其他债之关系
例题43【旧车换新车】──代物清偿   202
例题44【代卖咖啡豆】──新债清偿   207
例题45【外币兑换】──抵销的要件   210
例题46【银行的车贷债权】──抵销的溯及效力   214
例题47【不动产红单】──债权的让与担保   217
例题48【购屋和女儿同住】──债权让与和担保移转   221
例题49【精品服装店】──债权让与和债务人的抗辩   225
例题50【行政助理的薪资】──债权禁止让与约定   228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序言

  民法实例研习丛书系列,已经陆续完整出版到第四册,作者必须特别感谢三民书局,能以私人力量赞助完成公部门一直所要推动的「实例教学」目标,诚属难得。

  实例研习不同于教科书编写,目标及功能是要训练法律人使用法律条文于生活,赋予法律条文以生命力,使得法律条文不再只是抽象的文字而已,本书读者自也应抱持此一态度,阅读并使用本书。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中兴大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更要感谢吴韦静同学的仔细校阅及意见提供,她日后成为一位出色的法律人,指日可待。当然也要再度感谢世新大学图书馆舒适的阅读环境及本书编辑的细心编排。如意渐渐长大,不希望在序言被提到,所以我和太太玫杏就只能默默地祝福他:平安、喜乐。一如以往,欢迎读者对本书提供所有的指正及鼓励,请邮寄:Erwin@nchu.edu.tw。

  多年前,作者应聘接受中兴大学法律系的亲属法首席教职,继续于亲属法的教学及钻研,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师生的支持。

  最后谨以本书对孙森焱大法官《民法债编总论》教科书,在我国债法上的经典贡献,致上最大敬意。

刘昭辰
2017年7月
于中兴湖畔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收到这本《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迫不及待翻阅起来,实在太对我的胃口了!这本书在理论构建上相当扎实,它并非简单罗列条文,而是深入剖析了债法总论中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债务不履行的各种形态,比如给付不能、给付迟延、以及不完全给付,每一种情况都配以详细的解释和经典案例,让我这种在法学院摸爬滚打多年的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在教你“是什么”,更侧重于“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对不同司法判决的细致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到法院是如何在复杂的情境下运用债法原则来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的,这对于理解法律的实践性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案例选择也相当有代表性,很多都是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纠纷,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力量。总的来说,它为我构建了一个更加系统和立体的债法知识框架,特别是对于那些模糊不清的理论概念,这本书都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

最近我在研读《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这本书,发现它在“债之转移”和“债之保全”等章节的处理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贴切,而且对于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力求详尽,从案件事实梳理,到法律条文的引用,再到法院判决的理由阐述,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这让我能够很直观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合同的转让、债权的让与,以及如何通过保证、抵押等方式来确保债权人的权益,这些复杂的法律操作是如何进行的。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连带之债”和“不可分之债”的区分,以及它们在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不同法律后果,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论述,并且辅以生动的案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精髓。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真正地掌握债法知识。

评分

《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这本书,让我对“合同之解除”和“损害赔偿”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在探讨合同解除的情形时,对各种法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条件、法律后果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运用了大量近期发生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例来佐证。这使得我对合同的稳定性以及违约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损害赔偿”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赔偿损失”这个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以及“精神慰抚金”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方式,这对于我处理一些涉及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非常有启发。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生动,它能引导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接受现有的观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于一体的优质读物,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债法总论的读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评分

这本《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简直是学习债法的“神器”!我一直在为一些债编上的疑难杂症而困扰,这本书正好对症下药。作者在处理“债之发生原因”以及“债之消灭”这些基础性问题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法理和历史沿革,这使得我对债法体系的理解更加深刻。书中对于“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章节尤为精彩,通过对一系列典型案例的解析,让我看到了这些不同原因造成的损害,在法律上是如何被归责和处理的。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结论,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一步步推理,如何运用法律条文去分析案情。这种“研习”的方式,让我能够真正地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作者的文笔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比较复杂的概念,也能被阐释得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的读者。

评分

读完《债法总论实例研习:债务不履行及其他债编问题》的几个章节,我真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在处理“债务不履行”这个核心主题时,非常有条理地将其分解为各个子项,并且每个子项都配以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呈现判决结果,更重要的是剖析了判决背后的逻辑和考量。举例来说,在探讨“违约责任”的部分,作者引导读者思考,在不同的违约情形下,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式为何会有差异,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填补损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活泼,不像一些传统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读起来反而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深度交流。它鼓励读者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免责事由”的讨论,如何区分不可抗力、情事变更等,以及这些事由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适用的,这部分的内容写得相当透彻,让我对风险承担的边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