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世代/时代都有革命分子。
所有的革命分子,都必须相信行动的必要性。
◎理解霍布斯邦思想必备索引‧2017全新重译版 21世纪还在讲一百年前俄国的十月革命似乎过于老派,21世纪的革命在突尼西亚、在埃及,或许在香港。不过每个时代的革命都一样,它们都暴露了社会的严重矛盾,也表现了永远有一群人,他们对现状不满、对理想世界充满想像,并愿意为其努力。而其中总有一个,将变成引爆全世界行动的火花。
本书为霍布斯邦于1961到1972年撰写的书评、文章,以及演讲集结。全书环绕着「革命」这个主题。一开始,霍布斯邦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处理共产党及共产主义的历史。接着讨论的是无政府主义,每一个向往革命的人或都曾为它其中崇高的道德性所吸引,但其在革命运动上的无能却也众所皆知,马克思主义者怎么看?第三部分则处理自1950年代中叶起便十分活跃的、关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各种面向的谈辩。第四部分的主题是军人与游击队。基于过去对盗匪跟农民起义的研究,游击队对霍布斯邦而言并不陌生,此处特别着墨越南、中国的游击队,同时也放进了对格瓦拉和毛泽东的观察。第五部分直接点出这本书的主题:暴动与革命。从农民起义到劳工运动,所谓的暴力相差甚远,公权力的作用也大不相同,霍布斯邦怎么看?
+++
五十年后,重新阅读《革命分子》会/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会发现,霍布斯邦提出的问题与思考方向依然具有价值,因为这或许是任何时代的「革命者」,无法回避的本质,什么是革命?什么是颠覆?什么是暴力?将革命概念置于历史脉络中思考,成败是否必然?当代的现实环境如何与之辩证?理念与现实,如何对话?21世纪,资本主义仍然是我们必须打倒的对象吗?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霍布斯邦不仅将上个世纪的政治与社会动盪,置于历史的脉络中解读,从历史探究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评价,评论这些改变20世纪面貌的重要思想及人物;同时,作为一个老派的革命分子,在「革命」这个概念已倍受怀疑(或只是个象征符码)的此刻,他的文字提醒我们,面对社会不公义、不平等,基进的方式如何可能,以及其作为一种解方的重要性。
得奖与推荐记录 霍布斯邦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当代描述、理解,以及引发讨论的能力。──《华盛顿邮报》
霍布斯邦的才思,在历史专业这个领域,无人能出其右。──《卫报》
这是一本简洁而可读性高的着作,任何研究当代革命行动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益良多。──《新政治家》
这是一本难得的佳作,每一篇都见证了霍布斯邦教授敏捷的才情与严谨的风格。──《TLS》
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独立报週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