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化学(第四版)

简明化学(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化学
  • 普通化学
  • 大学教材
  • 理科
  • 第四版
  • 简明
  • 基础
  • 教学参考
  • 实验
  • 无机化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精简,以基础化学为主,最后各以专章介绍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及环境化学,适合较少学时的课程。

  各章以学习目标开始,帮助读者掌握学习重点,内文中的重要名词设计标色字,加深读者印象。阐释各章化学概念、定理时以丰富的例题引导读者依示范练习应用解题。章末编有习题,方便读者自我测验,检视学习成效。

  本书如同书名简明化学一样,是一本简单清晰、清楚明了的化学书籍,用简单易上手的方式说明化学的原理、变化,相信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四版除勘正前版疏误外,依据每一章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更新及调整相关练习题,辅助读者掌握各章的学习重点。同时,亦更新了多张图片,内容清晰完整,更能够融会贯通。
《深入解析现代有机合成:策略与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具有一定基础化学知识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现代有机合成方法论与反应机理的解析。它不仅仅是一本反应手册的补充,更是对合成化学家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对复杂分子构建艺术的探索。全书内容涵盖了从经典的官能团转化到前沿的不对称催化、C-H键活化等尖端技术,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系统的有机合成知识体系,并能独立设计和优化复杂的合成路线。 全书结构清晰,共分为六大部分,近三十个章节,力求覆盖现代有机合成的广度与深度。 --- 第一部分:合成策略与逆合成分析的深化 本部分着重于提升读者的系统性规划能力,将逆合成分析提升到更具战略性的高度。 第一章:高级逆合成概念的引入 本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处理多取代、立体化学复杂的分子。重点分析了“合成可行性指数”的概念,以及在选择合成断裂点时对原料可得性、反应效率和环境影响的综合考量。讨论了如何利用天然产物的合成案例作为模板,学习高效的策略布局。 第二章:官能团的保护与转化(精细化操作) 超越基础的保护基团知识,本章详细剖析了“正交保护策略”的设计,即如何在同一分子中精确控制多个反应位点的选择性。内容包括对新型、易脱除保护基(如光化学可脱除基团)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保护基团的立体电子效应来影响后续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探讨了官能团的“非经典转化”,例如通过氧化还原等效物实现复杂骨架的重排。 第三章:手性源的巧妙利用 手性分子的构建是现代合成的基石。本章详细分类阐述了从天然产物、手性池(Chiral Pool)到不对称合成路线中手性源的选择标准。重点分析了利用酶促拆分和动态动力学拆分技术(DKR)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通过手性辅助基团实现高非对映选择性。 --- 第二部分:碳-碳键构建的核心技术 碳骨架的搭建是任何有机合成项目的核心挑战。本部分集中讨论了构建复杂C-C键的现代高效方法。 第四章: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进阶篇) 除了经典的Suzuki、Heck反应,本章重点分析了在复杂底物上应用这些反应时遇到的挑战,如对水敏感、空气敏感底物的处理。详细介绍了Pd、Ni催化剂体系的最新发展,特别是低催化剂负载量、高周转数(TON)的体系。深入探讨了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在构建含氮杂环中的应用机制和优化技巧。 第五章:烯烃、炔烃的构建与修饰 本章深入研究了立体选择性的烯烃合成,如新型的Wittig试剂的开发和立体控制的交叉烯烃复分解反应(CM)。针对炔烃,重点阐述了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在生物分子标记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炔烃的环加成反应。 第六章:环化反应与环张力分子的构建 重点讨论了分子内关环反应的竞争性因素。深入解析了基于自由基、阳离子或金属催化的关环反应,特别是对于七元及以上大环的合成策略,如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的应用边界与局限性。讨论了环丙烷和环丁烷类高张力环的构建与开环反应。 --- 第三部分:C-H键活化与官能团化:合成学的革命 C-H键活化是当前有机合成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本部分系统梳理了这一前沿技术。 第七章:导向基团介导的C-H活化 详细阐述了如何设计和利用导向基团(Directing Groups)来精确地活化分子内特定的C-H键。对比了Rh、Ru、Ir等不同金属在氧化性、还原性C-H活化中的优劣势。重点分析了远程C-H活化(Remote C-H Activation)的技术原理。 第八章:无导向基团的C-H官能团化 本章探讨了在缺乏专一导向基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底物本身的电子效应或空间位阻来实现C-H键的选择性活化,例如利用芳环的邻位效应或通过电化学辅助的方法。 第九章:电化学与光化学在C-H活化中的新兴应用 结合绿色化学理念,本章介绍了利用电化学和光催化剂(如光氧化还原催化剂)驱动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这些方法往往能避免使用化学计量量的昂贵或有毒氧化剂。 --- 第四部分:立体选择性合成的精细控制 准确地控制分子中所有立体中心的构型是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的关键。 第十章: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与设计 深入解析了不对称氢化、不对称Aldol反应、以及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核心机理,特别是配体与金属中心相互作用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讨论了“二次立体诱导”的概念,即如何利用已有的手性中心去控制新生成手性中心的构型。 第十一章:立体化学的监测与确定 本章介绍了超越传统手段的立体化学解析方法,包括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如Chiral Shift Reagents的应用)、X射线晶体学分析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利用圆二色谱(CD)数据进行绝对构型推断。 第十二章:酶促反应与生物催化在不对称合成中的集成 探讨了如何将高度专一性的酶(如脂肪酶、氧化还原酶)整合到多步化学合成路线中,以实现高选择性的立体转化,尤其是在构建具有多个相邻手性中心的复杂分子时。 --- 第五部分: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与修饰 杂环化合物占据了绝大多数上市药物分子,本部分聚焦于高效、选择性地合成各类重要杂环。 第十三章:五元与六元含N、O、S杂环的通用合成法 详细介绍了Paal-Knorr合成、Hantzsch合成等经典方法的现代化改进。重点分析了通过环加成反应(如1,3-偶极环加成)构建吡咯、噻唑、噁唑等体系的策略,并关注了反应条件对区域选择性的影响。 第十四章:稠合与桥环杂环体系的构建 探讨了构建吲哚、喹啉等稠合双环体系的策略,特别是利用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Cascade Reactions)一步构建复杂骨架的优势。分析了应对桥环结构合成挑战的独特方法,如Diels-Alder反应在构建氮桥环骨架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新型和不稳定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涵盖了对非经典杂环(如富烯、叠氮化物)的合成、稳定化处理以及其作为合成中间体的独特反应活性。 --- 第六部分:合成学的未来趋势与实践 本部分面向未来,探讨了合成化学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方向,并提供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指导。 第十六章:流动化学(Flow Chemistry)在复杂合成中的应用 详细分析了流动化学系统(微反应器技术)相对于批次反应的优势,尤其是在处理高危反应(如重氮化、强放热反应)时的安全性与可重复性。讨论了如何将复杂的串联反应成功地迁移到流动平台上。 第十七章:多组分反应(MCRs)与合成效率 深入研究了多组分反应的设计原则,特别是如何通过改变反应物比例和催化剂来控制产物的多样性。分析了MCRs在药物先导化合物库构建中的高效性。 第十八章: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合成 本章强调了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的评估,并系统介绍了溶剂的选择(如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和催化剂的可回收性设计。探讨了如何通过反应条件的温和化来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环境友好的分子合成。 ---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在制药、农药和精细化工行业从事有机合成的专业人士。阅读本书需要对基础有机化学和光谱分析方法有扎实的理解。本书假定读者已掌握基础的有机反应知识,旨在提供更高层次的策略性思维和前沿技术解析。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 01 原子结构与电子组态
1-1 原子模型的建立
1-2 原子序与质量数
1-3 同位素
1-4 电子轨域
1-5 电子组态
*习题

Ch 02 週期表与物质的命名
2-1 週期表的简介
2-2 电子组态与週期表
2-3 元素的週期性
*习题

Ch 03 化学键
3-1 化学键
3-2 离子键的形成
3-3 共价键的形成
3-4 分子的几何形状
3-5 金属键
3-6 分子间的作用力
3-7 固体、液体与气体的模型
*习题

Ch 04 化学计量
4-1 原子与分子
4-2 亚佛加厥数
4-3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数与莫耳浓度
4-4 重量百分组成
4-5 化学式的种类
4-6 化学反应方程式
4-7 化学计量
*习题

Ch 05 气体
5-1 气体的性质
5-2 气体的压力
5-3 气体的基本定律
5-4 理想气体方程式
5-5 气体的密度与分子量
5-6 大气化学
*习题

Ch 06 水溶液
6-1 水的性质
6-2 溶液的浓度
6-3 溶液的稀释
*习题

Ch 07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7-1 反应发生的条件
7-2 反应速率
7-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7-4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7-5 平衡常数
7-6 勒沙特列原理
*习题

Ch 08 酸、硷与盐类
8-1 酸与硷的性质
8-2 布忍斯特-罗瑞的酸硷学说
8-3 路易士酸硷学说
8-4 酸与硷的强度
8-5 酸硷中和与盐类
8-6 pH值
8-7 酸硷滴定
8-8 指示剂
*习题

Ch 09 氧化还原反应
9-1 氧化数
9-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9-3 常用的电化电池
9-4 电解与电镀
9-5 腐蚀
*习题

Ch 10 无机化合物
10-1 非金属元素与其化合物
10-2 金属元素与其化合物
10-3 过渡元素与其化合物

Ch 11 有机化学
11-1 有机化合物的来源
11-2 结构式与同分异构现象
11-3 官能基与命名
11-4 烃的分类
11-5 饱和烃(烷系)
11-6 不饱和烃(烯系与炔系)
11-7 脂环烃与芳香烃
11-8 醇、酚、醚
11-9 醛与酮
11-10 酸与酯
11-11 胺与醯胺
11-12 费洛蒙与生物硷
*习题

Ch 12 生物化学
12-1 醣
12-2 脂肪
12-3 蛋白质
12-4 酵素(酶)
12-5 核酸
*习题

Ch 13 环境化学
13-1 空气污染
13-2 水污染
13-3 土壤污染
13-4 辐射污染
13-5 生态法则
*习题

附录
附录一 酸类之解离常数
附录二 硷类之解离常数
附录三 溶度积常数
附录四 基本单位
附录五 诱导单位
附录六 基本常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在考虑转行进入精细化工领域,因此需要快速且全面地了解化学知识。《简明化学(第四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我转行路上的“指南针”。它在内容上非常全面,从基础的化学原理到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都有涉及。我尤其关注它在工业化学部分的内容,比如催化剂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虽然这本书不是一本详细的工艺手册,但它能够让我对整个化工生产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了解其中关键的化学原理。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叙述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的人。

评分

作为一名化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化学知识,并且内容更新的教材。《简明化学(第四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第四版的更新,意味着它包含了近年来化学领域的一些新进展,这一点对于保持知识的 актуальность (俄语:时效性) 非常重要。我注意到书中在讲解一些前沿课题时,比如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的交叉领域,虽然篇幅不多,但已经触及了核心概念,并且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思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各种化学实验的介绍,虽然没有详细的操作步骤,但对于实验原理和结果的解读,都非常到位。这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或者对实验设计感兴趣的人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和科学都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将化学发展史与现代化学知识相结合的书籍。《简明化学(第四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介绍每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时,都会追溯到它的起源,讲述发现它的科学家们的故事,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这让我觉得,学习化学不仅仅是学习一套知识体系,更是了解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当我读到关于炼金术向现代化学转型的过程,以及拉瓦锡在化学革命中的作用时,我感到非常激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化学学科的演变轨迹,也让我对化学家们所付出的努力充满了敬意。

评分

刚拿到这本《简明化学(第四版)》,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从它的排版和前几章节的扫读感受,就已经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之前接触过不少化学类的书籍,有些过于晦涩难懂,有些又过于浅显,总觉得难以找到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这本《简明化学(第四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封面上“简明”二字,我理解为一种精炼和提炼,而不是内容的删减。翻开目录,我看到了从基础的原子结构、化学键,到复杂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几乎涵盖了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我特别留意到它对于一些概念的解释,比如“摩尔”和“化学平衡”,通常是初学者容易混淆的地方,但这本书似乎用了一种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配以恰当的插图和例子,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真正掌握概念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评分

我是一位研究生物学的学生,虽然我的专业重点不是化学,但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简明化学(第四版)》在生物化学部分,提供了我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酶促反应机理时,所使用的三维模型和动画示意图,能够让我更直观地理解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书中对于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讲解,也与我的研究课题紧密相关。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蛋白质折叠的复杂性。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化学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的医学生,化学是我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一直以来都感到有些吃力的科目。学校的教材内容繁多,有时候会觉得讲解不够透彻,或者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简明化学(第四版)》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昨天晚上花了一点时间,重点翻阅了关于有机化学的部分,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这本书在讲解这些复杂分子时,并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化学式,而是先从它们在生命体中的重要性入手,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快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立体化学的表示方法,也做得相当清晰,这一点对于理解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非常有帮助,我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评分

我是一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简明化学(第四版)》,立刻被它吸引了。《简明化学(第四版)》并非一本简单的科普书,它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用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讲述化学。我喜欢它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时候,不仅仅是罗列元素,而是讲述了每个元素在宇宙形成、地球演化以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独特故事。当我读到关于氧气如何支持生命,或者铁元素如何构成我们的血液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奇。这本书让我觉得,化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物质的基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奥秘。

评分

我是一名高中生,今年即将面临高考,化学是我比较重视的一门科目。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我非常谨慎。《简明化学(第四版)》给我带来了惊喜。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学生,不会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某个概念,也能很快理解。我喜欢它在每一章节后面都附带的习题,这些习题的难度适中,既能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当堂内容,又能帮助我巩固和加深理解。而且,习题的解析也非常详细,能够帮助我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学习正确的解题思路。我最看重的一点是,这本书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非常注重逻辑性和关联性,能够让我明白不同概念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而不是零散的记忆。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化学的印象就是一大堆的公式和反应式,觉得十分枯燥乏味。直到最近因为工作需要,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我才开始重新审视这本书。《简明化学(第四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化学的看法。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本讲述化学世界奇妙之处的科普读物。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化学史部分所花费的篇幅,那些伟大的化学家们如何一步步探索物质的奥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实验过程,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当我看到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演变,以及门捷列夫如何凭借他的智慧和洞察力,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种将科学发现过程与知识本身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让枯燥的化学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也激发了我深入探索的兴趣。

评分

我之前是一名化学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虽然离开了教学一线,但我对化学的热情丝毫未减。我一直保持着阅读最新的化学书籍的习惯,《简明化学(第四版)》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在保持化学学科严谨性的同时,融入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我特别赞赏它在讲解化学反应动力学时,所使用的图示和模型,能够非常形象地展示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对于一些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广泛的介绍,比如食品化学、环境化学等,这让我看到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也为我退休后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