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学

隐形眼镜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隐形眼镜
  • 角膜
  • 视光学
  • 眼科
  • 隐形眼镜护理
  • 隐形眼镜验配
  • 眼健康
  • 屈光不正
  • 医学
  • 眼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隐形眼镜学》是由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萧清仁博士、奥克兰大学视光学院江东信博士以及台湾视光教师群陈资岚、林克华、林芮宇老师共同着作,结合了海内外视光临床的宝贵经验及处理方式集结而成。本书以简明实用之大纲方式编写,循着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配戴者护理的逻辑,带领着读者从基本的软硬式隐形眼镜验配概论直至专业且深入的挑战问题探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萧清仁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副教授,隐形眼镜临床实验与课程规划导师
  加拿大卑斯省、安大略省註册眼视光医师(Doctor of Optometry)
  美国国家眼视光医师审核公会(NBEO)基础科学、临床科学考试合格、眼疾治疗证书
  美国眼视光医师学会会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ptometry)
  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会士(Fellow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tact Lens Educators)、亚太地区理事会副主席(2002~2006)
  加拿大Waterloo大学眼视光学医师学位(Doctor of Optometry) 
  加拿大安大略省Queen’s大学生命科学系、数学系双学士
  加拿大温哥华(列治文市)、(蓝里市)、(高贵林市)萧清仁眼视光中心院长(1992~2000)
  加拿大温哥华VisionMed、TLC近视雷射矫正中心指定眼视光门诊医师(1995~2010)
  Contact Lens Spectrum国际隐形眼镜使用趋势论文发表台湾区负责人(2008~present)
  台湾眼视光学会副理事长(2004~2010)、理事(2011~2013)
  美国波多黎各眼视光学院海外实习临床医学指导教授(2010-2011)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助理教授(2000-2013)
  台北诺贝尔眼科集团视光中心指导教授及特约顾问
  台湾娇生、博士伦、得恩堂公司「隐形眼镜意见领袖」暨「专业谘询伙伴」
  南京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顾问、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名誉顾问(2008)
  台湾教育部技职司委託「视光学科专业课程」规划委员(2001)
  第三世界眼睛保健协会(TWECS)志愿医师与指导教师(1991)

江东信

  奥克兰大学眼视光暨视觉科学博士候选人
  奥克兰大学眼视光暨视觉科研究所硕士
  奥克兰大学眼视光学学士 
  奥克兰大学眼科治疗学证书
  奥克兰大学眼科药剂学证书
  澳大利亚註册执业眼视光师
  纽西兰註册执业眼视光师
  澳大利亚眼视光学会会员
  纽西兰眼视光学会会员
  纽西兰眼角膜暨隐形眼镜学会会员
  亚洲大学视光学系助理教授暨视光临床中心主任
  亚洲国际近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研究部顾问

陈资岚

  国立中兴大学博士候选人
  中山医学大学生物医学科技学系视觉科学组硕士
  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学士
  亚洲国际近视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视光科专任讲师

林芮宇

  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学士
  中山医学大学生物医学科技学系视觉科学组硕士

林克华

  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学士 
  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处资深讲师 
  宝视达眼镜(中国)连锁有限公司 验光师技术顾问 
  中台科技大学 视光学系 兼任技术讲师 
  中山医学大学 视光学系 第一届系友会理事长

图书目录

第1章 隐形眼镜发展史
壹、隐形眼镜发明
贰、巩膜镜片现身
参、1930-1950年代:从巩膜到角膜2
肆、1950-1960年代:隐形眼镜演进及软式隐形眼镜的现身
伍、1970年代:隐形眼镜的进化
陆、1980年代:抛弃式隐形眼镜的现身
柒、1990年代:硅水胶隐形眼镜的现身
捌、2000年代:更好更舒适的隐形眼镜
玖、隐形眼镜发展重要记事

第2章 角膜生理与构造简介
壹、角膜组织及主层

第3章 隐形眼镜光学
壹、顶点距离
贰、隐形眼镜的视觉影响

第4章 隐形眼镜配戴者选择与各项检查

第5章 裂隙灯检查

壹、常用照射法及技巧
贰、临床实作

第6章 角膜弧度及地图仪
壹、角膜弧度仪
贰、角膜地图仪
参、临床实作

第7章 验配前谘询与评估
壹、问诊与病史
贰、临床评估

第8章 软式隐形眼镜
壹、软式隐形眼镜材质
贰、软式隐形眼镜基本设计
参、软式隐形眼镜制作方式
肆、基本软式隐形眼镜验配
伍、软式散光隐形眼镜验配
陆、其他软式隐形眼镜验配考量
柒、软式隐形眼镜的配戴及取出教学
捌、软式隐形眼镜护理与保养
玖、隐形眼镜配戴指南
拾、临床实作

第9章 硬式隐形眼镜
壹、硬式隐形眼镜材质
贰、硬式隐形眼镜的设计
参、配戴者的选择
肆、硬式隐形眼镜验配
伍、进阶硬式散光隐形眼镜-前后表面、双散及第二边弧散光
陆、硬式隐形眼镜配戴及移除教学
柒、硬式隐形眼镜的保养

第10章 儿童配戴隐形眼镜
壹、影响配戴者验配隐形眼镜的重要因素
贰、适合配戴隐形眼镜的儿童
参、儿童配戴隐形眼镜较少的原因
肆、如何决定是否配戴软式或硬式隐形眼镜
伍、儿童隐形眼镜的验配
陆、镜片的配戴与取下
柒、回诊
捌、婴幼儿配戴隐形眼镜
玖、提醒

第11章 老花与隐形眼镜
壹、验配配戴者教育
贰、老花隐形眼镜验配须知
参、老花隐形眼镜矫正方法
肆、软式多焦点镜片验配要点

第12章 近视控制与隐形眼镜
壹、角膜塑型术与近视控制
贰、双焦及多焦点与近视控制

第13章 角膜塑型片
壹、角膜塑型片的设计
贰、角膜塑型片的设计原理
参、角膜塑型片的验配
肆、验配时常见的问题
伍、验配注意事项
陆、配戴角膜塑型片的注意事项

第14章 圆锥角膜隐形眼镜验配
壹、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
贰、圆锥角膜镜片验配步骤
参、圆锥角膜验配在临床上的检查
肆、圆锥角膜验配指南
伍、角膜变形与圆锥角膜之比较

第15章 隐形眼镜校验
壹、硬式隐形眼镜基本设计
贰、隐形眼镜参数及测量方法
参、软式及硬式隐形眼镜可接受之误差范围建议
肆、实作练习263

第16章 隐形眼镜併发症
壹、角膜缺氧所引发的併发症
贰、镜片材质所引发的併发症
参、发炎反应所引发的併发症
肆、感染引起的併发症

参考资料   
Conversion Charts

图书序言

江东信博士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隐形眼镜的材料与设计发展亦一日千里,其安全性与应用也不断地提升,在现今的社会里,隐形眼镜已是人们视力矫正与流行时尚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在忙碌的社会,e-世代的到来,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也逐渐增多,隐形眼镜使用相关的併发症状也受到重视,因此,良好的隐形眼镜验配检测及选择是视光从业人员非常重要的责任,亦是需要下功夫之处。

  本人于二○○三年在纽西兰奥克兰大学眼视光学系毕业。顺利取得执照后,除了在私人眼视光诊所执行视光验光及眼睛检查外,亦在奥克兰地区之署立医院眼科部执业,其门诊及范围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公费白内障手术诊断计分及分级、眼科医师手术前后之检测及追踪、圆锥角膜及眼睛意外之特殊隐形眼镜门诊,并在该医院内创立第一个低视能门诊。在工作期间自觉所学浅薄,因此在执业之余继续于奥克兰大学在职进修学士后眼科药剂学(CertOcPharm)与眼科治疗学(TAPIOT)学理及临床课程取得证书。经过数年的临床执业,于二○一一年有幸到台湾美商知名隐形眼镜公司服务,后来在各种机缘下进入树人医护管理专科学校视光科,这段期间承蒙董事会大力支持及林蔡庆董事的鼓励,让我有机会为视光教育尽一份心力。在学校教学期间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自我视光领域的造诣,于是再度回到奥克兰大学眼视光暨视觉科学研究所进修博士学位,并有幸能由国际知名近视研究大师约翰.菲利浦(Prof. John R. Phillips)为指导教授。

  本人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深觉视光领域之中文工具书较为缺乏,为让未来学子及从业人员有比较完整的视光工具书作为参考,遂不揣浅陋兴起撰写编辑视光参考书籍之念头。经过约翰.菲利浦教授的大力支持,奥克兰大学眼视光暨视觉科学院教师群的协助,亚洲大学蔡长海董事长的提携及多位视光学校董事长之鼓励,视光前辈的指导与不弃、视光先进的协助与编校及家人的协助与支持下才有此书的出刊。

  本书是由多位国内、外视光临床专业教师共同着作完成,以简明实用之大纲方式编写,循着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配戴者护理逻辑,让读者从基础软、硬式隐形眼镜验配概论至专业且深入的挑战问题探讨一一呈现,期望视光从业人员清楚明了其检查方式及步骤,进而使配戴者得到完整且正确的隐形眼镜检测及验配。 

  此书虽经过多次审阅校正,但疏漏必定难免,尚祈各方贤达前辈不吝指教,不胜感激。

江东信(Samuel T-H Chiang)
于奥克兰大学

图书试读

第1
隐形眼镜发展史
 
许多文献指出隐形眼镜的发明人为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因为在达文西1508年的手稿中,描述将头放入装有水的水盆中,可以改变视力的想法。尽管这些内容包含有关隐形眼镜的元素,但亦有学者认为这仅是初步的概念而不是隐形眼镜发明,因此达文西应该称为第一位描述隐形眼镜概念的人。他发现眼睛及眼镜之间有流体介面可改善视力。
 
在1637年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图纸中,他曾描述从装满液体的管子看东西能够使视网膜影像放大并提升视力,而此概念及原理后来也运用于望远镜设计,有些学者即认为这显示了隐形眼镜的发明元素。1801年Thomas Young确认了达文西提出将头放入水中的理论,他将显微镜物镜装满水并靠在眼睛上,而受试者依然可以看到。隐形眼镜的发明史众说纷纭,以下略为分类简述。
 
壹、隐形眼镜发明
 
隐形眼镜发明者来自三位不同国籍的人士,分别为苏黎世的Adolf E Fick、巴黎的Eugene Kalt及德国的August Muller,且都是在1888年前后提出这个想法,是否彼此认识或纯属巧合就不得而知。他们主要的兴趣都在提升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且镜片皆使用玻璃吹制而成,但玻璃镜片仍有潜在的问题,如重量较重、容易破碎,且成形后不易修改。Fick观察到配戴镜片时会造成角膜水肿、结膜及轮部充血的问题,并提及镜片消毒的重要性与镜片配戴需要适应的观念。Muller则定义隐形眼镜为角膜接触镜片,且提出了泪液层有吸力使得镜片吸附在角膜上及对角膜水肿的影响。
 
贰、巩膜镜片现身
 
早期的隐形眼镜称为巩膜镜片,因为它不仅覆盖角膜且覆盖至巩膜。巩膜镜片分为两种,一为流体式接触镜片(Fluid lenses),另一种为无流体式接触镜片(Fluidless lenses)。流体接触镜片在戴上前需先在镜片凹面滴入少量与角膜相容的液体,但此种镜片每天仅能配戴几小时(约3-5小时)就必须取下,因为配戴者会因角膜缺氧造成水肿及导致视力模煳。而无流体接触镜片设计大致与流体接触镜片相同,差别仅在于此镜片有让液体通过的孔洞,每天配戴时间能达到4-6小时,但此设计仍无法有效提供足够的氧气给角膜。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