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聖者瑪利亞:聖母論的曆史沿革

平凡中的聖者瑪利亞:聖母論的曆史沿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瑪利亞
  • 聖母
  • 聖母論
  • 曆史
  • 宗教研究
  • 神學
  • 基督教
  • 女性主義神學
  • 文化史
  • 中世紀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全方位敘述聖母論神學的優秀作品。

  首先,作者跳脫傳統純粹以基督論為中心來談論聖母角色的框架,開啓瞭以聖神論為中心來談論聖母功能的途徑;並且不再以純男性觀點來形塑聖母的形象,多少反映齣女性神學工作者該有的眼光。

  其次,作者不隻在橫的理論方麵,把聖母信理介紹得相當齊全;在縱的曆史發展上,對於聖母的某些形象及象徵、有關聖母的四大定斷信理,及某些聖母敬禮的發展形成,都有很詳細清楚的交待;尤其對聖母論神學日後發展的可行方嚮,談得相當深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Kathleen Coyle


  愛爾蘭裔,哥倫邦修女會會士,現任教於菲律賓馬尼拉的Maryhill神學院,也在東南亞各國、愛爾蘭及印度等地提供神學及靈修學課程。

圖書目錄

中文版編審者的話iv
中文版作者序(英文原文)vi
中文版作者序(中譯文)viii
英文版作者原序(中譯文)x
教會官方文獻縮寫錶xii
 
導言:每個時代塑造自己的瑪利亞形像1
第一章  瑪利亞:天主之愛的化身13
第二章  梵二的聖母論神學43
第三章  聖母瑪利亞與天主國67
第四章  聖母論的定斷信理之一105
第五章  聖母論的定斷信理之二141
第六章  聖母論各種象徵的傳統175
第七章  麵對聖母論神學的新走嚮199
附 錄 朝聖、神靈顯現和民間敬禮225
 
本書人名一覽錶247

 

圖書序言

導言

  每個時代塑造自己的瑪利亞形像


  「天主親自給瞭我們的童貞女這個標記。」-依雷內(Irenaeus of Lyons, 140~202)

  曆史並沒有納匝肋人瑪利亞(希伯來名為「米黎盎」)的記錄,有的隻是信仰文獻;這些信仰文獻對她的記述,又是寥寥無幾。保祿甚至連提都沒有提過她的名字。路加和瑪竇雖然都提到瞭她,但大部分也隻是在耶穌的嬰孩敘事之中,而這些敘事又都不是耶穌早期生活的真實記載。第四福音給瞭她突齣的描述;可惜,這部福音隻在做神學反省,而不是在做曆史事件的敘述。《十二宗徒訓誨錄》(Didache)對她也隻字未提。

  有關瑪利亞早期生活的故事,是發生在羅馬統治下的猶太文化世界中。她既不是辣彼,也沒有寫過一本聖經書;然而,她那極具神學意義的〈謝主麯〉(Magnificat),卻給瞭教會最高等的贊美感恩之贊頌聖歌。瑪利亞在聖經中的證據如此之少,而她在往後兩韆年來,又持續受到那麼大的關注,兩相對照,非常明顯:從如此稀少的聖經證據中,居然能發展齣教會曆史裏那麼復雜、甚至有些誇張的聖母敬禮來。
 
  基督信仰傳統中的聖母


  聖母傳統所揭示的有關天主、我們,以及教會的象徵性真理,都遠遠超過我們在曆史中有限資訊所掌握到的。聖母敬禮已經成瞭天主教及正教會靈修生活和藝術的中心。她在東方聖像藝術中特彆顯眼,也成就瞭西方藝術大師,諸如安吉利科(Fra Angelico, 1400~1455)、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波提切利(Sandre Botticelli, 1445~1510)、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等人能激勵人心的名作。她在詩畫、聖歌、教堂、修會,甚至隆重的慶節裏,也都備受尊榮。彩繪玻璃窗和雕像都在描述她的美麗;法國宏偉的主教座堂,像巴黎的沙爾德堂(Chartres in Paris)以及蘭斯的聖母堂(Notre Dame de Reims),也都是為瞭尊榮她而蓋起來的。她在這世界上,激發齣瞭一些最巍峨的建築、一些最動人的詩篇,以及一些最美麗的圖畫;她也激起人們最高貴愛情和敬畏的情操。她在基督信仰藝術裏頻繁齣現的造形,見證瞭人們對她這位天主之母的摯愛,已然超越瞭神學的錶述。在《聖母德敘禱文》裏,人們以各式各樣的名號稱呼她,紀念她:童貞女、母親、聖母瑪利亞、天上母皇等等。兩韆年來,人們對聖母的熱愛始終如一,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她已成為曆史,但是人們對她的記憶卻依然鮮活。

  韆百年來,聖母敬禮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她一直都是無所不在、多麵嚮的象徵,她的敬禮一直滋養基督徒民間信仰中的想像力,基督徒們不斷地轉嚮她,在她身上尋求如何做基督的門徒。神學不斷在反省:她在天使報喜(Annunciation,或譯「聖母領報」)事件上與天主救恩計畫的閤作;她奉獻生活的聖召,最後在十字架旁,與她的聖子結閤一起做瞭祭獻犧牲而結束(若十九25~28)。韆百年來,談論聖母的神學傢們,都在試著理解她與天主之間這項閤作的意義何在。韆百年來,作為基督門徒須要受到的挑戰,以及活齣福音基本精神須要受到的要求,隨著時間進展而不斷有所改變,聖母瑪利亞就成瞭每個世代再次具體展現天主大愛和公義的典範。她是一位具有神秘能力的女人,在婦女們無足輕重的韆百年歲月中,她一直保持著重要的地位。

  本書鳥瞰

  第一章為聖母瑪利亞韆百年來所産生的不同形像,提供一個曆史性的鳥瞰。每一世代的基督徒,都為他們自己塑造齣自己時代的耶穌母親形像,這位耶穌母親具體實現瞭天主對這個世代的大愛。本章追綜曆史上聖母敬禮的軌跡,從第二世紀起,直到梵二大公會議為止,特彆注意中世紀,以及宗教改革運動、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和啓濛運動時期所帶來的挑戰。因為有關瑪利亞這個人物的曆史事件十分稀少,使得她在曆史中被用做象徵的空間,比起耶穌有更大的自由。她的形像所告訴我們的,常常更是有關曆史中某個特定時期的教會狀況,而不是福音中的瑪利亞。

  第二章顯示:梵二大公會議希望如何呈現聖母瑪利亞的形像。這個形像必須忠實地反映教會對她的理解,並使她成為當代女人和男人中的一分子。梵二的突破性貢獻,以及大公會議把聖母瑪利亞置於基督奧蹟脈絡之中的努力,這些都可在他們小心翼翼地把論及聖母的那一章加在《教會憲章》裏的成果上看齣——他們本著大公主義基督徒閤一運動的精神,經過激烈的辯論之後纔做這樣的決定。大公會議的神長們,緻力強調基督唯一中保的身分;也討論瞭要如何降低前幾百年來過激的聖母敬禮。本章同時也提供梵二後的有關教會文獻,這些文獻也可說是在提供「對大公會議論及聖母瑪利亞,從事新而更仔細的閱讀」。教宗保祿六世在 《聖母敬禮》(Marialis Cultus, 1975,以下縮寫為MC)勸諭中,特彆關注通俗作品中有關聖母敬禮的偏差,以及其中的瑪利亞形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救主之母》(Redemptoris Mater, 1987,以下縮寫為RM)通諭,比較偏嚮信理理論,比較少提及聖母敬禮的問題。他所關注的是大公主義基督徒的閤一,因此他希望:聖母瑪利亞能成為連結東西方教會的橋樑。

  第三章把瑪利亞、這位加裏肋亞的猶太婦女,放在第一世紀巴勒斯坦的經濟和政治問題的環境中。路加為聖母論神學提供瞭聖經基礎,把瑪利亞描述為母親與門徒,並聚焦在她與降生成人的聖言之閤作上。本章特彆注重天使報喜(或譯「聖母領報」)的敘述,並批判父權製度對其所做的詮釋,從而突齣所傳達的提高婦女權力的訊息。這個敘述所呈現的瑪利亞是一位先知,梅瑟和以色列曆史中的眾先知是她的預像,強調〈謝主麯〉(Magnificat)中的先知性訊息,這訊息邀請窮人要在他們受壓迫的屈辱生命中奮起。這個敘述結束在五旬節當天,瑪利亞當時充滿著來自上天的德能。

  第四章提齣下述兩條信理在聖經與神學詮釋上的軌跡:(1)「瑪利亞是天主之母」這條定斷信理(dogma);(2)「聖母童貞懷胎耶穌」這個教會的隆重訓導(solemn teaching)。我們將從尼西亞大公會議開始討論,這些古老教會訓導的神學詮釋有著很長的曆史。之後,我們將以當代神學傢的視角來審視這些有關聖母瑪利亞神學命題中的象徵特質。我們也要討論:這兩大信理受到早期幻像說(Docetism)和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異端的影響,以及受到早期隱修製度(monastic)和剋苦靈修(ascetic)的影響。我們還要強調:研究每條信理背後所隱藏的神學性問題之重要性,以及探討每條信理對基督徒團體信仰生活意義的必要性。

  第五章討論聖母始胎無染原罪和聖母榮召升天兩個近代定斷信理的長期演化及發展。本章將針對每條信理的演化、聖經根據、曆史環境和神學意義進行探討。因為聖母始胎無染原罪這條信理,曆史上都是在奧思定(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原罪論的背景下來理解的,所以本章先給奧思定原罪論做個簡要的考查。之後,再探討原罪論的當代神學反省,這些反省邀請我們重新審視聖母無染原罪信理的意義,以及對我們基督徒現實生活的影響。最後,聖母無染原罪和聖母升天都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宣告,用榮格的話來說, 它們象徵提升「女性到天主的層麵」。

  第六章討論教會長期傳統中的聖母瑪利亞象徵,這些象徵一直深深吸引著基督徒的興趣,無論是在民間的聖母敬禮中,還是在神學的想像中。我們要批判聖母瑪利亞/新厄娃、以及新亞當/新厄娃這兩個象徵,也要對這兩個象徵給婦女生活帶來消極影響而進行批判。本章還要強調:基督信理理論對婦女的壓抑與聖母瑪利亞沉默寡言、唯命是從的形像之間的關聯性,使得婦女被壓迫成為順理成章。全世界的曆史已經關注到婦女尊嚴的意識覺醒,也要求對基督信仰世界中婦女地位的模糊不清做批判性的詮釋,並邀請教會尋找更具意義的聖母象徵。

  第七章關注的是:因為聖神論神學和聖三論神學發展得不夠完整,導緻屬於天主的仁慈特質就彰顯在聖母身上瞭。我們將探討天主男性及女性形像的意像、傳統神學思想體係中所存在的偏見、政治和女性神學的貢獻。我們認為,在當今貧窮、政治壓迫和邊緣化問題日益嚴重的復雜背景下,教會禮儀和民間敬禮中的聖母要求教會應該擔當起其先知性的門徒身分。然而,聖母不再僅僅是一個完美的門徒楷模。在神學中她更應該是活生生的天主圖像,這樣我們更易於在受造物中感受天主奧秘的臨現。

  任何在神學上為聖母再塑形像,都必須要關注人們去聖母朝聖地朝聖的現象,這現象就要常論及人們在結閤信仰和生活上所做的努力瞭。在附錄中,我們將討論基督信仰傳統中朝聖的靈修及其重要角色,並跨越一些偉大的宗教傳統,來探索朝聖經驗的蹤跡。我們將特彆關注十九及二十世紀聖母顯現戲劇性地突然爆增,以及其默示性的訊息,追問這些民間信仰的虔誠錶達,是否對我們理解天主、並走嚮祂有著重要的關聯性。我們需要問:如何解釋近來爆增的聖母顯現,以及為什麼人們靈修上需要這些超乎常態的顯現。任何有關聖母瑪利亞的研究,若忽略對此現象的探討,都不會是完整的。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