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花令:那些奼紫嫣红的古典诗词

四时花令:那些奼紫嫣红的古典诗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典诗词
  • 诗歌
  • 传统文化
  • 四时花令
  • 花卉诗歌
  • 唐诗宋词
  • 宋词
  • 文学
  • 文化
  • 审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花能解语,对月可寄情。
梨花泪、丁香愁,桂花飘香、海棠春睡……
来寻万首佳句,博百花春风一笑。

  四时流转,看见奼紫嫣红的花朵绽放,若能了解花的典故趣闻、更能吟诗诵词,不亦快哉?

  作者以十二月的花令为花园,旁征博引三百余首古典诗词,与读者一同走进古典文学的二十四种花草世界。

  「梦里落花知多少?我俯首拾起古人留下的旧纸,依然寻得到那残留的幽远馨香。」

  看见桃花,除了耳熟能详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我们还可以说出「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唐伯虎,自诩为「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而黛玉葬花,葬的乃是桃花,「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若是看见杏花与桂花,则可以勉励学子金榜题名:「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因为旧时科举考试初级选拔的乡试是在八月,正是桂花飘香时节。而更高一级的礼部会试却在二月,则是杏花开时。

  以下这些小典故,也能平添不少生活情趣:

  海棠│张爱玲虽恨「海棠无香」,但海棠之动人,却可形容杨贵妃如「海棠春睡」。

  梨花│苏轼曾经故意惹恼女人,只为看她哭泣的样子,「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菊花│可以是隐士,「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寂寞凄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可以肃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沖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兰花│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从此兰花得到「空谷佳人」的称号。

  牡丹│在唐代最受喜爱,刘禹钖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说「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莲花│怀才不遇的李白别号青莲居士,这首诗可看其心境「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茶花│《天龙八部》中的王夫人因思念段正淳,在苏州家园中种满了茶花,并把自己所居的山庄命名为「曼陀山庄」。现实中亦有苏州拙政园内的「十八曼陀罗花馆」,曾为陈圆圆写过长诗的吴梅村,也写过一首长诗〈咏拙政园山茶花〉。

本书特色

  双面印刷华丽书衣,一次收录二十四种手绘绝美花朵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石继航


  笔名江湖夜雨。诗词鑑赏类畅销书作者,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冠军。

  着有《长安月下红袖香》《印象盛唐:唐才子评传》《煮酒论道:逍遥世间的绝妙智慧》《华美的大唐碎片》《馥香记》《宋朝的腔调》等数十本书。

图书目录

【代序】花能解语,月可寄情    2

正月花令──
01  映水兰花雨发香
02  迎得春来非自足

二月花令──
03  桃花依旧笑春风
04  一枝红杏出墙来
05  梨花满地不开门

三月花令──
06  溶溶春水杨花梦
07  睡雨海棠犹倚醉
08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四月花令──
09  唯有牡丹真国色
10  有情芍药含春泪
11  泪血染成红杜鹃
12  嘉名谁赠作玫瑰
13  蔷薇风细一帘香
14  开到荼蘼花事了

五月花令──
15  五月榴花照眼明

六月花令──
16  茉莉天姿如丽人
17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月花令──
18  月钩初上紫薇花

八月花令──
19  冷露无声湿桂花

九月花令──
20  菊花须插满头归

十月花令──
21  天下风流月季花

十一月花令──
22  山茶相对阿谁栽

十二月花令──
23  夜凉弹醒水仙花
24  一生知己是梅花

【附录】重评十二花神
【后记】红尘辗转,我待花开

图书序言

代序

花能解语,月可寄情


  又将面临几个月的北方冬日,灰云如絮,雾霭沉沉。

  这样的日子,心情很容易像郊原里的黄土一般冰冷枯寂。然而,叶子黄时,我们应该想到绿。古人为破解冬日孤闷,有《九九消寒图》一说,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曾提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意思是说画梅花一枝,共八十一瓣,自冬至日起,每天染红一瓣,这样全染完后就过了整整八十一日,不知不觉已是冬尽春来、花开草萌之时了。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冬天日历。梅可自己画,不会画也不打紧,当时就有刻印好梅瓣图来售卖的,一如现下流行的十字绣。

  受此启发,我决定也蜷缩进自己的小屋,在昏黄的灯光下翻一翻故纸堆,找一找古典诗词中的妖娆百花。书中自有花如锦,随心拾掇,如观「万美人尽临妆镜」,寂寥索寞,一时或忘。

  百花有七情:所谓「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也。狂风连雨,烈焰浓寒,花之夕也。檀唇烘目,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

  百花有百态:牡丹雍容,富贵之态;莲花高洁,君子之态;菊花淡雅,隐士之态;梅花凌寒,节烈之态;桃花明艳,丽人之态;海棠妩媚,贵妃之态……又有山茶鲜妍、瑞香芬烈、玫瑰旖旎、水仙清绝……更有梨花瘦、玉簪寒、丁香愁、杏花娇……

  坡仙曾感慨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赏花无诗,亦不免让人遗憾。「琴棋书画诗酒花」,历来称为风雅之事,宋人汪元量曾写道:「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对花对酒,虽为赏心乐事,但有道是「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苦夫内酒越茶及一切庸秽凡俗之语,此花神之深恶痛斥者,宁闭口枯坐勿遭花恼可也」。所以,「酒」和「花」挨在一起,恐怕没有「诗」和「花」靠在一起更令花神快意。「主人好事能诗」,乃是「花快意」凡十四条之一。

  对花可解语,对月可寄情。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踏不尽的是桃蹊李径,绝不了的是惜花心性。又闻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来寻万首佳句,博百花春风一笑。

图书试读

二月花令│桃花依旧笑春风(节录)
 
温风如酒,春光灿烂的季节终于来了,这时桃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苏轼有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词中只要出现桃花字样的,无一不是春意融融。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意融融的桃花
 
艳丽的桃花仿佛就是春天的象征,农历二月叫桃月,春雨叫桃雨、桃花雨。唐代戴叔伦有诗〈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就是指春雨中的桃花。白居易曾有〈题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见到了桃花,就仿佛追到了春天。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庆新婚的诗。诗中用美艳的桃花来形容新娘子,又用将来会结实累累的桃树来预祝新娘子多生贵子。桃花灿烂、桃实累累、桃叶青葱,洋溢着一派生机,满堂喜气,用以祝贺新婚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桃花,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其中,最着名的当属「人面桃花」的故事,它源自唐代诗人崔护所写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百年后,我们读到此诗,那个桃树下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少女,仍如同亲见,桃花树下那段如滟滟春光一样的美好爱情,依然让我们憧憬向往。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有一首诗,名为〈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出现了两次桃花的影像,长孙皇后可不像后世中的女子那样羞答答的,而是大胆地说:「兰闺艳妾动春情」,那灿烂明媚的桃花,正代表了盛唐女子的青春活力。

此后的诗词文赋中,一提到「桃花脸」「桃花面」,都不觉让人记起爱情的故事,不过后世的许多文字中,不免都挂上了伤感的色彩。晚唐擅写闺情诗的韩偓,曾在〈复偶见三绝〉第二首中这样写道:

用户评价

评分

剛看到《四時花令:那些奼紫嫣紅的古典詩詞》這個標題,我的心就噗通噗通跳了一下。我不是什麼詩詞專家,但一直都很喜歡在生活中尋找一點文藝的氣息,尤其是在這個步調越來越快的時代,能有一本讓我慢下來,細細品味文字與美學的書,絕對是難能可貴。我對「奼紫嫣紅」這個形容詞充滿想像,它不僅僅是指色彩的斑斕,更是一種生命的蓬勃與熱情。我期待書中能透過對不同花卉的描寫,展現出詩詞中豐富的情感層次。例如,從初春的嬌嫩,到盛夏的熱烈,再到秋天的沉靜,乃至冬天的堅毅,每一種花都有它獨特的花語和詩意。我希望作者能將這些花卉與詩詞中的情感主題巧妙地串聯起來,像是藉由桃花的盛開,引出對青春時光的留戀;或是透過秋菊的獨立,探討人生的孤寂與超越。更吸引我的是,我希望書裡能有一些台灣詩人,或是在台灣能見到的花卉,被納入詩詞的討論中,讓古老的詩句與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產生連結,那會是另一種特別的感動。

评分

說實話,《四時花令》這個書名,讓我這個平常習慣閱讀比較輕鬆文學作品的讀者,一開始有點卻步,覺得會不會太過學術或嚴肅。但是,當我仔細品味「奼紫嫣紅」這幾個字時,卻又感到一絲溫柔的吸引力。我腦海中閃過的是蘇軾「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意境,雖然這句詞裡沒有直接提到花,但它描繪了自然景物最美的時刻。我猜想,這本書大概會像這樣,用非常細膩且富有詩意的筆觸,去捕捉每一個季節裡,那些最絢爛、最動人的花朵,並將它們與古典詩詞緊密結合。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涵蓋一些比較少見的花卉,或者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大家耳熟能詳的花,例如,除了詠梅,是否還有其他描寫臘梅的詩句,它又與寒梅有何不同?除了常見的牡丹,是否還有關於芍藥的描寫,它們的風采又各自有什麼特色?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打開眼界,學習到更多關於花卉的知識,同時也能感受到,古人如何將對自然的觀察,昇華為文學創作的靈感,進而寫出流傳千古的佳句。

评分

《四時花令》這個書名,瞬間勾起了我對過往讀書時光的回憶,也讓我聯想到很多關於花卉的詩詞。我對「四時」的安排感到很有興趣,這代表著作者應該會依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呈現不同的花卉與詩詞。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在每個季節裡,哪些花卉最為代表,以及古人是如何透過這些花來抒發情感。例如,春天或許會介紹櫻花、杏花、桃花,它們的詩句裡可能充滿了對愛情、生命力或美好時光的讚頌。夏天則可能談到荷花、茉莉,這些詩句或許帶有清雅、高潔或節氣的寓意。秋天當然少不了菊花,它的詩詞裡多半帶著孤傲、思念或淡泊。而冬天,梅花一定是主角,它的詩句裡則充滿了堅韌、希望與不屈。我特別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探討每一種花卉在不同詩人心中的意象,以及這些意象是如何隨著時代演變而有所不同。更希望書中能收錄一些較為冷門但同樣精彩的詩句,帶給我新的閱讀驚喜,讓我發現更多關於花卉與詩詞之美的可能性。

评分

這本《四時花令》,單看書名就讓我這個熱愛台灣在地文化和古籍的文青,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我一直覺得,古典詩詞不該只是死板的課本知識,它應該是活的,是能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產生共鳴的。而「花令」,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古代文人雅士間的風雅和趣味,彷彿能想像他們圍坐在一起,以花為令,吟詩作對的場景。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探討那些在經典詩詞中頻繁出現的花卉,例如牡丹象徵的富貴、蘭花代表的品格、竹子寓意的堅韌,以及梅花展現的傲骨。但我也希望它不只是列舉,而是能深入挖掘這些意象背後的故事,像是某位詩人為何會選擇用某種花來寄託思念,或者某個朝代對特定花卉的偏愛,背後又有哪些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如何將這些古典的意象,重新連結到我們台灣這片土地上,或許在阿里山的櫻花季,我能聯想到唐詩裡的春意;在陽明山的竹子湖,我能感受到詩人筆下的清幽。這樣的連結,會讓古詩詞離我們更近,也更有溫度。

评分

第一眼被這書名吸引,腦中立刻浮現出百花爭豔、四季輪迴的畫面,彷彿能聞到那股淡淡的花香,伴隨著字裡行間流淌的古典韻味。作為一個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鍾的台灣讀者,我總是在尋找那種能觸動心靈、帶我穿越時空的讀物。《四時花令》這個名字,就好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對詩詞世界無限的想像。我期待書中能夠細膩地描繪出不同季節的花卉,如何被古人寄託情感,又如何成為詩詞中永恆的意象。例如,春日裡桃花灼灼,是否會勾起對愛情甜蜜或離別的愁緒?夏日裡的荷風送香,又是否會映襯出君子的高潔品性?秋日裡的菊花傲霜,是否暗藏著文人墨客的堅韌與孤寂?冬日裡的梅花報春,又將如何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期盼與對生命力的讚頌?我尤其希望作者能深入淺出地解析這些花卉在詩詞中的象徵意義,並連結古人的生活情境,讓讀者不僅能欣賞詩句之美,更能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這種詩與花的結合,應該會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饗宴,讓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