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上世纪白手起家的杂志社,如何在尚未电脑办公的年代,进行编辑、排版与印刷?
又是怎么受到数百万读者的热烈拥护,
进而缔造了遍及全中国56家分支书店的辉煌纪录?
看三联书店前身的创办人──韬奋,
如何在战火纷飞的艰难环境中,
发挥兢兢业业的出版人精神及为民喉舌的救国热忱,
撑起出版界的一片天! 邹韬奋,原名恩润,笔名「韬奋」取意「韬光养晦」和「奋斗」的意思,是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他一生都在追求「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办一个自由的、不受检查的报纸」,早在1927年主编《生活週刊》期间,便严守着自己的「报格」,坚持言论自由和精神独立。其后《生活週刊》日渐发达,销路扩至十五万份以上,为中国内外数十百万读者所拥护,之后另组合作社,于1932年七月成立了生活书店,创办人为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等人。后来其业务发展到全国分支店达五十六所,前后出版书籍一千零五十余种。
本书集结《韬奋和生活书店》、《韬奋先生的流亡生活》及《永在追念中的韬奋先生》三本书的精华,重新打字编排,其中主要谈到韬奋如何从白手起家接办生活週刊,至扩大到全中国56家生活书店的精彩过程。在坊间书店一间间关门的今天,透过中国最负盛名的三联书店前身创办人──邹韬奋的事蹟与理念,盼为不景气的现状注入一剂强心针,重新寻找书店出版人的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了三联书店前身的创办人──韬奋,如何从白手起家接办生活週刊,至扩大到全中国56家生活书店的精彩过程: *宛如孙悟空72变!一手包办多位编辑的趣谈
*亲回数万封读者信函,甚至有专门拆信员工、代买衣鞋等服务
*亲身至印刷厂,彻夜监督工人作业
*民主化方式管理书店员工(缩短工时、普遍加薪等)
*推广销路与设法拉广告
*找寻场地与租金
*书店历经查封、书报停办等风波
★盼为现今不景气的书店、出版界打气,重新寻找书店出版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