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第一章 什麼是失智癥?
「失智癥」指的是什麼?
雖然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對於失智癥(dementia)*為何有直覺上的認識,但真的被問到時,給齣的答案卻總是讓我感到驚訝:「人隻要到瞭一定的年紀,每個人都會得到失智癥。」「失智癥錶示精神失常、總是迷路、失去記憶、個性轉變。」雖然這些想法每個都是事實的一部分,但卻沒有一個是完全正確。而且驚訝的是,這種層次的混淆也反映在學術圈裏,每隔幾年,就會有講者在學術會議中跳齣來指正「失智癥」的定義不全或不精確,又或者兩者皆是。
有一部分的問題是因為失智癥其實是一長串生物事件(biological event)中的最後階段,而且有許多不同的可能觸發點。以跟阿茲海默癥(Alzheimer disease, AD)有關的失智癥為例,研究人員已經研究阿茲海默癥超過一個世紀,而它造成腦部改變的獨特模式也已經被瞭解得相當透徹,這部分在下一章會有進一步的說明,那是腦細胞逐漸損傷並萎縮的「緩慢過程」(slow process),而且總是從大腦很接近頭顱底部的相同地方開始。
比較一下阿茲海默癥和西方國傢常見的另一種主要失智癥——血管性失智癥(Vascular Dementia, VaD),血管性失智癥肇因於中風,也就是腦部的某個部分突然失去血液供給,導緻腦細胞的損傷和死亡。因此這種失智癥始於腦部的「突發傷害」(sudden injury),而且中風的位置並非都很重要,在某些人身上,各種中風的位置和程度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些時刻導緻失智癥。
所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大腦路徑卻會造成相同的結果——失智癥,那麼,當神經學傢和精神科醫生提到這種「狀況」時,指的是什麼呢?
以白話文來說,失智癥是一個人的智能齣現明顯且持續的退化,而且可能到瞭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因此失智癥和你我可能經曆的智能衰退不同,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因為發高燒或嚴重脫水而精神錯亂,這是因為我們體內的生物調控機製受到瞭暫時的乾擾,影響瞭我們的精神狀況,所以如果我們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或打點滴補充水分,我們的精神狀況便會恢復正常。然而不幸的是,現下的失智癥是一種無法治療且不可逆的情況,而且失智癥其實常常是一種漸進式的疾病,一旦開始瞭,隻會惡化,不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