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厕出租:政商共谋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

有厕出租:政商共谋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殖民地历史
  • 城市研究
  • 公共卫生
  • 政治史
  • 社会史
  • 租界
  • 中国近代史
  • 市政管理
  • 商业利益
  • 权力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厕出租,价高者得﹗

  鸦片战争后,丝绸重镇顺德与环球丝绸市场接轨,为了提升养蚕桑叶的质量,高价收购香港粪便作肥料,触发华借地产商在港扩建商业公厕,高价招租充当粪便收集站。商业公厕主导其时公厕服务,缓解以公帑及官地建政府公厕的压力。

  香港人口密集,兴办粪厕的难度甚高,地主每以臭气扰人、物业价值受损而反对政府公厕,地产商建的「屎坑」却持续服务半个世纪。究竟商人运用甚么策略化解矛盾?政商在城市基础建设中潜在甚么张力?环球丝绸市场怎样左右公厕服务?本书透过政商共谋公厕商品化,探讨社会精英运用土地资源在管治上佔有重要角色,为殖民城市管治注入新形态。

本书特色:

  1. 本书把公共厕所放大到社会历史的大环境中去审视,透过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关系,揭示当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土地分配,分析兴建公共厕所的社会经济因素。

  2. 本书由作者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内容建基于历史档案资料,研究由2013年前已展开。本书内容将具真确性及历史价值,值得研究香港历史人士参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庄玉惜


  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时为香港文物保护师学会专业会员,主要从事城市管治、公共卫生、小贩政策、客家社团等研究,并着有《街边有档报纸档》及《香港棉纺世家:识变,应变和求变》等。

图书目录

献词 / i
鸣谢 / ii
 
引言 政治经济脉络下的公厕 / 1
 
第一章 公厕商品化下的城市管治 / 13
三大疑问:卫生现代性、公共角色阶级性、公厕服务持续性 / 15
政商互为依存模式的城市管治 / 37
 
第二章 土地资源垄断和公共卫生 / 41
地产市场的扩张 / 43
华籍地产商在公共卫生管治的专属位置 / 47
被商界绑架或不被绑架? / 55
总结 / 61
 
第三章 公厕供需和城市管治 / 65
城市公共卫生管治逻辑 / 67
华人--欧洲人健康命系一线 / 72
殖民公厕:治理华人的「空间技术」 / 82
总结 / 87
 
第四章 商品化的公厕:集粪便收集站、物业项目和公厕于一体 / 93
以粪养厕 / 96
公厕选址的张力 / 104
地产项目:地产商投身公厕市场 / 110
重叠空间:道德空间和财富累积空间 / 117
总结 / 124
 
第五章 公厕景观--地产霸权成就商业公厕 / 137
「势力影响范围」:解决公厕投诉的政治方法 / 138
相互紧扣的土地利益和权力 / 147
「势力影响范围」对政商关系的政治意义 / 161
总结 / 166
 
第六章 由政商利益同盟看殖民城市管治 / 179
由资源带动的城市管治 / 182
沉默的共谋模式 / 187
城市管治下的政商张力 / 191
 
参考书目 / 203
附录:缩写一览表 / 218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引言 政治经济脉络下的公厕

经常在新闻报导中看到地区人士羣起反对兴建骨灰龛、焚化炉、堆填区等设施,暂且不评论此起彼落的反对声是否各家自扫门前雪,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不欲厌恶性设施放在家门外乃人之常情。今天尚且如此,为何19世纪时人们竟容得下与臭气薰天的公共粪厕(只备收集粪便的马桶,不设沖水设施)毗连而居?究竟当时港英殖民政府是如何提供公共厕所服务的?臭气扑鼻的粪厕又是怎样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小岛屹立逾半个世纪及至20世纪初?「有食便有拉」,问题虽然很基本却鲜有触及,且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殖民政府会引进现代公共卫生设施如水厕,带领殖民地跃升为摩登大都会。而研究疾病和公共卫生的历史或社会学学者又往往将重点放在医院诊所,视之为医治或预防疾病的城市基础设施(Gogan, 1961; Kisacky, 2017; Lau, 2002; Stanwell-Smith, 2010)。我们不用天天光顾医院诊所,然而大小二便却是自然生理现象,作为解决普罗大众的日常需要,显而易见公厕才是防止疾病和维护公共卫生的最基本设施。随着城市迅速发展人口高度集中,在家厕未尽普及的年代,公厕绝对是「大部分不富裕人士,惯常和唯一解决日常生理需要的设施。」(Greed, 2003: 32)

常常有人好奇地问为甚么研究公厕?想了解公共卫生抑或殖民现代化(Colonial modernization)?卫生议题固然重要,不过本书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更多地触碰到殖民政府和华籍地产商在城市公共卫生领域潜藏的政治和经济张力,如何既竞逐城市空间 (Urban contestation) 又合力将公厕商品化,由地产商主力提供公厕服务,为殖民城市管治 (Urban governance)注入新形态达至殖民共治。将公厕简单化为卫生设施或将之视为体现殖民现代化的政治象征,显然无视在华洋杂处且致力发展地产市场的香港设立公厕的复杂性,交织着种族和阶级的矛盾。屹立闹市,公厕绝对是殖民政府和本地商界竞逐城市空间的角力场所,这岂止是纯粹的公共卫生命题,更涉及广泛的政治和经济范畴(Anderson, 1995; Brunton, 2005; Hamlin, 1988; Jackson 2014; Penner, 2013; Yeoh, 1996)。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有厕出租”这四个字,首先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本应是公共设施的“厕所”,竟然被商业化、甚至被“出租”了。这瞬间就激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复杂的交易和权力运作?“政商共谋”四个字更是直指核心,暗示了官方与商业利益集团之间不可告人的勾结,而“殖民城市管治”则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了被殖民的城市,这更让我联想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结构和矛盾,殖民者如何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权力体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那些被剥削的普通民众又身处怎样的境地。1860-1920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足以让作者深入剖析一个现象的发生、发展乃至演变,这让我相信,这本书并非浅尝辄止的论述,而是对一个复杂历史议题的深度挖掘。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严谨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为我展现一个过去被遮蔽的角落,揭示那些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这本书的题目,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那个时代城市生活的无限想象,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

书名“有厕出租:政商共谋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让我瞬间联想到那个充满变革与压抑的时代,尤其是在殖民背景下的城市,那种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纠葛。 “有厕出租”这四个字,看似微不足道,却极具冲击力,仿佛是一个被扭曲了正常社会功能的缩影,让我对作者想要探讨的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可能指向的是城市管理中的某种失范,或者是某种特殊时期下,连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都沦为交易品的现实。而“政商共谋”则直接揭示了权力与资本之间的不正当联系,这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但在殖民环境下,这种共谋又会衍生出怎样独特的形态和影响?“殖民城市管治”更是将故事背景置于一个充满张力的环境中,殖民者如何利用和塑造当地的城市秩序,以服务于自身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1860-1920这段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动荡和复杂的时期,各种内外力量交织,社会结构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和重塑。我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厕所出租”这一具体切入点,去剖析那个时代殖民城市管治的深层逻辑,揭示出权力、资本与民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由此对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政商共谋的殖民城市管治”,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足以勾勒出一个充满张力和冲突的时代图景。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个时期殖民者如何巧取豪夺,如何将殖民地的资源和人民纳入其经济体系,而“政商共谋”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控制的内在机制——并非简单的武力压迫,而是更加隐蔽和系统化的权力与利益的结合。 “有厕出租”这个极具画面感的副标题,更是将这种宏大的叙事拉扯到了最微观、最具体的层面。它不再是抽象的政治经济分析,而是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最基本的公共卫生设施,竟然能够被商业化,甚至被“出租”,这其中蕴含的权力寻租、社会不公,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荒诞与悲凉,都跃然纸上。1860-1920,这段时间跨度,恰好是中国近代史剧烈变动的时期,沿海城市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既有开放和变革,也伴随着深重的危机。这本书似乎就是要深入挖掘,在那个特殊的殖民背景下,城市管理是如何被扭曲,利益是如何被分配,而那些最基础的社会需求,又是如何被权力与资本所裹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在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那些被忽视的城市肌理和个体命运。

评分

当书名“有厕出租:政商共谋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映入眼帘时,我立刻被它所营造的独特氛围所吸引。 “有厕出租”这几个字,简直是自带故事性,它以一种极其具象化、甚至略带讽刺的方式,指向了城市管理中的某种荒诞现实。它让我联想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本应是公共服务,甚至关乎最基本人权的领域,是如何被纳入了商业运作的范畴。这种“出租”行为背后,必然隐藏着复杂的利益交换和权力博弈。而“政商共谋”这个词组,则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政府的失职与商业利益的驱动相互勾结,共同塑造了当时的城市治理模式。结合“殖民城市管治”的背景,我更加好奇,殖民者是如何利用这种政商合谋的模式,来巩固其统治,并从殖民地榨取利益的。1860-1920,这六十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关键时期。许多城市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作者可能正是通过对“厕所出租”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揭示那个时代殖民城市管治的复杂性,以及政商权力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这本书的题目,如同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其中的故事。

评分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几乎是带着一种挑衅的意味去审视它的。“有厕出租”?这听起来多么的荒诞,又多么的令人不适。它挑战了我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基本认知,仿佛是在控诉一种集体的失语和无奈。紧接着,“政商共谋”四个字,便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我对于权力运作的警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殖民者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而本土的政商势力,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是合作者,是操纵者,还是被裹挟者?“殖民城市管治”这个定位,则将这一切的背景框定在一个充满压迫与被压迫的特殊语境中,让我不禁思考,当一个城市被外来力量所掌控,其原有的秩序和伦理将如何被颠覆?1860-1920,这漫长的六十年,足以让一个城市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足以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交易,变得更加精巧,也更加令人心寒。我无法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等级森严的时代,一个简单的“厕所”竟然能成为政商勾结的载体,其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条,又有多少底层民众的尊严被无情地践踏?这本书的题目,就像一个惊叹号,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下一道刺眼的痕迹,迫使我不得不去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探寻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