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毒?!
卸下防备(牠们又不会从书里跳出来咬你)、抛开恐惧(这些生物远比你以为的有趣)
毒物的出现,原来是生命的另一种机会!
全面扭转你对有毒动物或毒液刻板看法的一本书
最受欢迎科普网站PanSci泛科学强力推荐
一提到有毒生物,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画面?
成群嗡鸣的蜜蜂、尾巴翘得老高的蝎子、张开血盆大口的眼镜蛇,或是伸出长长触手螫人的水母?
被咬一口肯定会痛到想飙粗话、行走在野外或在海里游泳时始终战战兢兢,
还是对杀人于无形的毒液感到万分恐惧?
又或者,你会像身兼科学家与Youtuber双重身分的克莉丝蒂.威尔科克斯一样,
因为牠们的神祕与未知而萌生好奇?
数千年来,人类对毒液深感着迷,无论是它迅速发挥功效的能力,或是极小量就足以造成伤亡。半个世纪前,研究人员发现「毒液」的传递方式会影响其作用:吃下去可能无毒,经由皮肤或其他管道却会致命!生物学家克莉丝蒂.威尔科克斯探索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毒动物,带领大众了解毒液如何演化而出、其细致的运作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毒液为何具备改变当代生物化学和医学发展的非凡潜力。
威尔科克斯以生动口吻叙述有毒动物研究人员如何「以身犯险」(有人故意让有毒动物叮咬以便进行研究!),让读者捏把冷汗之余同时被她说故事的技巧吸引、自然地接收到科学知识。如今我们已经能从基因和细胞层次来理解毒液分子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让科学家更加肯定毒液在人类医疗的价值,以及有毒动物在生态体系的重要地位。研究人员仔细探究毒液的各种组成,釐清不同成分对于人类的不同组织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些精密的作用机制让毒液得以为人类所用,进而开发成治疗癌症和爱滋病的潜力药物。
作者在说故事的过程中,平顺而合理地置入多种原本可能令人望之却步的科学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药物动力学、人体生理学等专业科目。读完本书,读者将会发现有毒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和人类同样占有关键性角色,也会扭转对有毒动物或毒液的刻板看法,能更全面地看待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物。
书系共同策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黄贞祥
专文延伸阅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退休教授 杜铭章 方力行(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创建馆长)
张东君(科普作家)
颜圣纮(国立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副教授)
罗时成(长庚大学生医系客座教授)
──同声推荐
★ PanSci泛科学、城邦读书花园2018年6月选书
★ 《史密森尼》杂志2016年度最佳科普书籍
★ 科技部落格Ars Technica 2016年度非小说类最佳书籍
▍好评推荐 ★ 「毒物的出现,原来是生命的另一种机会!」通常人们对毒物避之惟恐不及,没想到在《毒特物种》一书中,却赋予了它们全新的定义:毒物只是生物原本就有的生理、免疫分子因为基因突变,再经由演化引导,终而成为了现今各式各样有毒生物的武器。不过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些毒性物质却很可能成为日后疑难杂症的救命仙丹。科学真是了不起,它让我们看穿深奥的历史,也让我们看见光明的未来。难怪要读书!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创建馆长 方力行
★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生物所制造的分子化合物造成人类不舒服、受伤甚至死亡者皆称之为「毒」,而生物本身制造这些化合物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作为猎食的工具,乃经过亿万年演化的结果。《毒特物种》介绍了各类不同物种制造的毒液及不同毒液又如何作用在其他生物,是本值得推荐的科普书,对曾经阅读过《台湾蛇毒传奇》的读者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长庚大学生医系客座教授 罗时成
★ 我个人看到听到切身体验到的毒特物种,是从「古早时候」中研院里的各种毒蛇开始。接下来,是我在海边玩时螫到我的小水母,让我爸背上像是被鞭打过、高烧住院数天的水母,以及从我外婆家天花板上掉下来螫我、让我两个星期不能转脖子的蜈蚣……。虽说我从此就跟牠们相敬如宾,但还是知己知彼比较好,而且还能从说故事般的风趣文字中获得更多科学新知……不多说了,快快来读这本书吧吧! ──科普作家 张东君
★ 威尔科克斯是一位知道如何说出生动故事的科学家,完美地引领我们进入有毒生物世界。因此,本书不但成功提供面对大自然的洞察力,还提供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 ──《落毒事件簿》作者 黛博拉.布鲁姆
★ 我在墨西哥沙漠露宿时被蝎子螫了,就此重燃对有毒生物的兴趣,但是你不用被咬就会被这本重要的原创书籍所迷住!威尔科克斯运用说故事的长才,优雅地混合了轶事和幽默来诉说地球上最可怕动物的科学知识和暴力美学。 ──动物学家 马克.卡沃汀
★ 威尔科克斯倾力研究有毒动物……提醒我们毒液是具有医学潜力的「复杂分子材料库」,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也留下了丰富的生物化学。 ──《自然》芭芭拉.凯瑟
★ 本书带领我们遨游这个令人兴奋的生物领域。 ──《华尔街日报》珍妮.史密斯
★ 超级令人享受的科普阅读经验。 ──Booklist线上书单
★ 引发好奇心的最新书籍。 ──《多伦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