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杀戮

天安门杀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超过百张经典图像,回顾六四那段最深痛的黑暗历史!

  ◎首次汇集来自媒体、摄影和绘画天安门学运的艺术家所提供的经典图像集结成册。
  ◎大开本、全彩色印刷,真实还原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历史现场。
  ◎视角尖锐,由专业媒体工作者协力企划汇编,以记实报导观点创造省思空间。


  「这是中国元老派镇压自己最光辉最优秀的青年:一场残忍屠杀的展示,以血腥的方式暴露其特具的权威危机,这种危机不仅冲击了当今浩瀚不安的文明,而且影响到整个共产主义世界。」~1989年6月5日,英国《每日邮报》

  6月3日晚上,从西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强行开进的军队在清除示威者设置的路障。邓小平与一帮中共政治元老发动宫廷政变,并驱使军队强行挺进天安门广场整肃学运,真实动机是为了顺利篡夺赵紫阳党总书记的职权,在军事政变中夺权,来捍卫共产红色江山不倒。

  和平请愿的学生谴责腐败、价物膨胀和缺乏自由,但基于宫廷斗争和军事政变,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以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与学生发动了战争!

  6月4日早上,十几万解放军出动装甲车、重机枪等作战武器,开始对天安门广场上的抗议人民发动了大规模的屠杀!军队在一个拥有一千万人口的城市射出可以击穿敌人坦克和盔甲的达姆弹,当它们穿过受害人时,会撕毁其五脏六腑,如果人群密集,这种子弹可以穿过十个人的躯体,但是军队不断向人群开枪。坦克非常沉重,开过的地方,马路上的沥青就会留下辗痕,当它辗过人体时,剩下的只是一片血肉模煳,坦克履带下的尸块就被拖行,然后从路面上刮下来。

  北京天安门广场和整个中国的曙光霎时黑暗!自由中国的梦,瞬间幻灭! 本书汇集美国《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新闻周刊》、英国《每日邮报》、法国《巴黎竞赛》、香港《明报月刊》、《苹果日报》等的报导,及众多知名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画面,展示和平请愿学生的一腔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清白无辜,及中共交替使用宫廷政变和军事政变维系政权的邪恶和严重的军事犯罪。

  天安门杀戮是永远存在的事实,人们必须不断回望如此大规模的残暴军事犯罪,一遍又一遍不断讲述和重新发现它,以企望世人不可忘记这个残痛的历史,并提醒切莫让各种形式的军事共产主义借尸还魂!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天安门杀戮》编辑组
齐氏文化基金会


  2008年3月,为纪念父亲齐尊周逝世十週年,女儿齐家贞在澳洲註册成立了非盈利机构「齐氏文化基金会」(The Qi’s Cultural Foundation),资金来源是父亲不多的遗产、朋友小范围的捐赠和个人的养老金。

  齐尊周(1912-1998),中国广东省海南文昌人。高中毕业,进杭(州)江(西)铁路局,决心以「铁道运输」为终生事业。抗战爆发,他出生入死在铁道线上为抗日出力,「保山抢料」因功绩卓着受交通部通电嘉奖及颁发奖金。1945年5月参加全国考选,他成绩优异赴美深造一年,成为「美国铁路高级管理人员协会」会员。

  学成归国,他在南京首都铁道及公路事业上为国效劳为民服务。1949年中国易色,他身陷囹圄二十三年,释放回家,方知妻子离世已经两年。1985年初赴美,「七十二岁第二次出国打天下」,帮助女儿家贞等亲人定居澳洲,86岁在洛杉矶逝世。

  齐尊周一生克勤克俭,为国为民竭尽忠诚,期盼国家民主富强,百姓幸福安康。齐氏文化基金会遵照父亲齐尊周尽其一生实践「人生的意义是给予,而不是拿取」的信念,设立「推动中国进步奖」,每年颁奖一次,奖励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个人(或组织)以文学艺术的形式,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为改善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进步做出的积极贡献。

  天安门民主运动是四十年来,共产专制铁幕治下,中国人第一次站起来做人,不畏强暴正气凛然发起的民意大展示、是非大摊牌、力量大检阅、怒气大排放、真情大暴露……的大能量行动,它排山倒海义无反顾,惊醒民众震撼世界。这场运动无可匹敌的勇气和超凡绝俗的意义,并不因它后来痛心疾首的惨烈失败,以及再后来中国民主自由事业因加得减全线溃退而失色减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解放」七十年来空前的壮举,它名垂青史,人们没齿不忘。

  许多仁人志士证人参与者普通老百姓没有忘记,他们不敢稍停,为天安门杀戮的真相寻找证人证词证物,设立档案记录民间资料收集口述历史新闻图片等等,尽管依然逃不过「苍白无力」,依然逃不过「九牛一毛」,他们实实在在为天安门血案的牺牲者伸张正义,为宣布共产党六四杀戮的罪名成立,呕心沥血竭尽努力。

  六四二十九週年之际,数位同道们计划编辑一册影像杂志向天安门学运被屠杀的死难者致意。于是,齐氏文化基金会与他们同气相求,天经地义走到了一起,共同编辑并完成了这本杂志书出版的使命。

  ◎节录至《天安门杀戮》〈后记〉,齐氏文化基金会提供。
 

图书目录

序言
编者的话
目录

中南海
天安门杀戮
(1)「反革命动乱」
(2)「准备流点血」
(3)「往死里打!」
(4)杀戮纪要
(5)十五分钟的驱逐
(6)坦克人
(7)「你现在就先去安息吧」
「小天安门」
(1)「告诉全世界! 告诉全世界!」
(2)民主之死
后天安门杀戮
后记
附录(1):齐氏文化基金会「推动中国进步奖」历届获奖人(组织) 名单
附录(2):六张照片讲述的故事

 

图书序言

天安门杀戮

学运是中共宫廷政变和军事政变的人质

野兽政权


1989年6月4日,黎明时分,一队坦克和装甲车突破障碍沖进北京天安门广场。

一名中国知识份子后来告诉美国《新闻週刊》说:「我看到两辆坦克正在急速驶来。它们在天安门广场的帐篷上辗来辗去,学生仍然在里面。我亲眼看见这些学生被完全辗碎,尸体像纸一样薄。」

天安门,这个已有五百七十二年历史的「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地,从1989年4月15日至6月4日的七週里,将承受着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怒吼、眼泪、鲜血、破碎的尸体,以及中国军事共产主义政权的坦克、装甲车、重机枪、达姆弹以及数十万野战军的杀戮。这张照片来自于官方出版的宣传物,摄影师未知。

导火索

1989年4月15日,清晨7时53分,北京,73岁的胡耀邦逝世。

胡的死亡成为1989年天安门学运的导火索。

美国《纽约时报》在学运遭到镇压后分析其成因说:「不仅是对民主模煳的渴望,更重要的是深刻的经济挫折和对社会不公平和腐败的厌恶。」(摄影师/杜修贤)

战斗檄文

1989年4月15日,午夜12时。中国学生运动策源地——北京大学的三角地,两名学生正在抄写墙上哀悼胡耀邦与斥责邓小平的大字报。大字报上写着:「民主七十未全,中华四十不兴,看天下盛衰,空有北大一哀!」「小平八四健在,耀邦七三先死,问政坛浮沉,何无医疗保命。」(摄影师/Anonymous)

「反革命动乱」

一阵接一阵尖利的狼嚎,从每栋楼的深处传出,在每个角落回响。

「人狼」们推开窗门,把双手卷成筒,拖长嗓音,嗷嗷嗷。于是,对面楼也嗷嗷嗷回应。接着,从四面八方的楼道,稀里哗啦,涌出一股股人流,聚集三角地。其中还有不少「人狼」戴着眼镜,脑门扎着白布条。没一会儿,三角地人满为患。有人出来指挥,有人从二十八楼抛下一条长十米、宽四米的白色横幅,上书「中国魂」。他们随后以「中国魂」开路,上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沖出校园。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