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本书所带来的确定性,我们会在众声喧哗的阴郁中,找到充满希望的讯息:未来将是有建设性的、具开放性的,且富含承诺。本书超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且足以与《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相比拟。」——《Remaking the City Street Grid – a new model for urban and suburban development》作者 Fanis Grammenos
生命是什么?当然,这是一个大哉问。194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在其知名着作《薛丁格生命物理学讲义: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 with Mind and Matter and Autobiographical Sketches)中,英勇地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出发点则是活细胞的基因学和生物学。「生命是什么」对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是个古老且令人困惑的问题。在数个月前,美国科学作家贾布尔(Ferris Jabr)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发表文章,表示科学没有办法回答这个基本问题。「生命是什么?科学无法告诉我们……科学家已经遭遇困难,也无法对生命提供一个精确且普遍可以接受的定义。」他补充道:「没有东西是真的活着的。」当然,我不同意他的论点。
2012年,我在《大自然的设计》(Design in Nature)一书中,提到关于大自然中的组织结构现象及其物理法则。该法则即是我在1996年提出的「建构定律」。根据建构定律,生命是一种可以自由演化的运动,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领域。活着就是自由变化的流动结构和节奏,促使流动更容易。当运动停止时,生命也就停止了;当运动没有变化的自由,并且无法找到更大的通道时,生命便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