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口减少、少子化、高龄化等为地方带来的负面循环,
如何推动「地方创生」让城镇再生?
「地方经济枢纽」如何将地方小镇改造为经济独立的国际都市?
「广域都市圈」如何协助城镇成为吸引人才的高附加价值都市区?
受人口减少、少子高龄化等人口变化的影响,日本社会在2030年非常有可能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也将使日本陷入负面循环之中,而此循环对日本各地方所造成问题,若不立刻遏止人口减少、20~39岁女性大幅减少等问题,日本的地方城镇将会面临消灭的危机。面对这些攸关未来生存发展的问题,日本政府以「地方创生」、「城镇、居民、工作与创生」为主题,陆续展开一连串长期规划及各种综合面向的都市再造计画。由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股)公司的首席研究员—神尾文彦和高阶专员--松林一裕所合作撰写的《地方创生2.0》便是针对日本各城镇正在发生的这些问题,提出他们的观察比较、案例分享和可行处方。
两位作者除剖析问题现象外,也介绍野村综合研究所主张的「地方经济枢纽(Local Hub)」及「广域都市圈(Mega Region)」这两项能有助于重现地方繁荣的概念。希望借由「地方经济枢纽」来让地方成为和世界接轨的城市,以地方的独特资源带出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并且成为能安定赚取外汇(人才、资源)的地方据点都市;「广域都市圈」的想法则是将国内外各种人才集中到特定城镇,以提昇生产性为目标,打造出含有极高附加价值的都市区。他们认为当这两项概念在日本的城市中成形时,地方与大都市之间的关系将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双方城镇在产生出共存共荣的关系后,若各自以「地方经济枢纽」、「广域都市圈」的概念持续深耕国际市场,也将会发展出能让双方得以「自立共生」的模式。
他们也认为地方应以各自独有的经济DNA,运用当地现有资源来从事「再生」,提出从「由上而下」的地方创生构想和战略,让各地方从「竞争」与「自立」的思维中设计出「由下而上」式的制度。进而,创造出能引来富强经济的「地方经济枢纽」;同时效法日本京都、滨松、四日市、福山,以及德国的据点都市,让地方小镇拥有自立共生型的经济模式。
《地方创生2.0》是本颇硬的书!也是本很软的书!书中内容所讨论的虽以日本的问题和经验为主,而且日本和台湾两国在尺度、国土、产业、社会及治理等各方面也有着差异,但对当下正面临人口冲击与地方衰落危机的台湾来说,两位作者的分析和建议具有相当的启发性和参考性。
好评推荐 山崎亮(社区设计师、《社区设计》作者)
陈美伶(国发会主委)
曾旭正(国发会副主委)
余宛如(立法委员)
陈登钦(文化部文化资源司司长)
于国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助理教授)
何培钧(小镇文创负责人)
郭丽津(津和堂执行长)
~~共同推荐
「…我很希望本书在翻译成中文后,能让志同道合的台湾读者们开始着手地方创生的工作。也希望拥有历史优势、能和世界取得联系的台湾中小都市,都能顺利转变为地方经济枢纽,更要以这种经济型态迎向新的挑战。」--山崎亮(社区设计师、《社区设计》作者)
「什么是『地方创生』? 推动地方创生的『核心』是什么? 这是大家不断在心中反覆思考的问题,包括我在内。神尾先生和松林先生的这本书,可以给大家很好的启发。」--陈美伶(国发会主委)
「…关心地方发展的朋友,不论你是在地方政府、民间团体、或企业,本书绝对不 容错过!」--曾旭正(国发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