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

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社群媒體
  • 口語傳播
  • 傳播學
  • 社交媒體
  • 新媒體
  • 傳播研究
  • 口語交際
  • 網絡傳播
  • 媒體研究
  • 社會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社群媒體的齣現顛覆瞭過去的傳播生態,對當麵的口語傳播和媒介的大眾傳播都帶來前所未見的改變,引發瞭社會和傳播學者的高度關注。《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匯集瞭二十篇兩岸傳播學者的論文,呈現瞭傳播與口語傳播學界對社群媒體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研究與因應。在理論麵嚮上,學者們探討瞭社群媒體的理論定位、社群媒體與身分認同、社群媒體對人際傳播的延伸、社群媒體對口語傳播研究的挑戰、以及社群媒體與語藝書寫;在實踐麵嚮上,論文研究的主題包括微信語音、微信公眾號、社群媒體轉發、網路論壇、網路直播節目、網民迴應與社群媒體的對話新聞等。另外研究者也對網路自製節目、政治與社群媒體、新聞媒體的社群行銷等題材進行瞭個案分析。對關注社群媒體發展與影響的學術界及實務界人士而言,這本《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都是兼具深度與廣度的重要參考文獻。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遊梓翔


  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口語傳播學博士,曾任颱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TVBS總經理特彆助理、世新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係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現任世新大學副校長。著有《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政治語藝批評1906-2006》(五南)、《演講學原理︰公眾傳播的理論與實際》(五南)、《認識辯論》(雙葉)等。學術論文發錶於《Argumentatio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中華傳播學刊》、《傳播研究與實踐》等國內外學術期刊。遊梓翔曾於TVBS、飛碟電颱兼任節目主持人,他也是兩岸知名的新聞評論人,經常應邀在颱灣談話節目、香港鳳凰衛視、大陸CCTV4國際頻道、CCTV13新聞頻道參與評論。他也曾在CNN ON China 節目擔任嘉賓。

溫偉群

  美國密蘇裏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傳播學博士,曾任中國廣播公司駐立法院記者、TVBS司法警政記者、超級電視颱專題記者、世新大學公共事務處副處長、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係主任,現任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與《傳播研究與實踐》期刊主編。著有《總統電視辯論:語藝策略與類型批評》。學術論文發錶於《Argumentatio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onographs》、《選舉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
 

圖書目錄

壹、總論
1社群媒體在傳播理論中的定位

貳、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理論
2社群媒體增進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身分認同
3橋接、放大與應急:作為人際傳播延伸的社群媒體--基於實證研究
4社群媒體時代口語傳播研究的挑戰:以形象修護研究為例
5數位語境下語藝書寫與批評方法之重構芻議

參、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實踐
6微信語音的人際交流特點及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7特定社群媒體中口語傳播應用模式探究──以「口語傳播學」公眾號為例
8聚焦、攻擊、對話:關於社群媒體訊息再生産的探索
9「母豬、ㄈㄈ尺、甲甲」有完沒完:淺談颱灣批踢踢網路論壇之性彆歧視文化
10網路直播節目主持人之口語錶達策略建議
11以不閤作為前提?電子新聞媒體中網民迴應的衊視閤作原則
12迴應與超越:社群媒體時代的對話新聞

肆、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的個案研究
13狂歡理論視域下網路自製節目口語傳播探析──以《奇葩說》為例
14政治人物的真實麵貌?試探「媒介真實性」
15新聞媒體的社群行銷:小編如何滿足Me世代需求?
16網際網路的邀請式語藝:以《想想論壇》與《筆震論壇》之「年金改革」比較為例
17網路時代自媒體脫口秀節目構建的幻想世界──以《羅輯思維》為例
18社交媒體語境下口語傳播模式及特點研究──以言值APP為例

伍、研討會其他選取論文
19道傢語言傳播方法的藝術神韻
20颱灣綜藝節目中語碼轉換研究──以《康熙來瞭》為例
 

圖書序言



  口語傳播學門的淵源可追溯至兩韆五百年前古希臘的公眾演說與修辭文獻,現代學科則源起於一世紀以來美國口語傳播學係的發展。相較於今日美國大學中普遍設置的「口語傳播」(speech communication)或「傳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學係,海峽兩岸的口語傳播學仍屬萌芽階段。世新大學率先在1992年設置瞭颱灣的第一個口語傳播學係,廈門大學則在2011年開設瞭大陸第一個以口語傳播為主要方嚮的傳播學係。

  作為兩岸口傳研究與教學先驅,廈門大學與世新大學三度通過閤辦學術研討會,共同推動口語傳播的研究與發展。2012年,廈門大學舉辦瞭第一屆海峽兩岸口語傳播學術研討會,隨後第二屆會議於2015年在廣西藝術學院舉辦。2017年12月,世新大學舉辦瞭第三屆海峽兩岸口語傳播學術研討會,聚集兩岸十四所大學的學者,發錶三十篇學術論文。我們要特彆感謝浙江理工大學、廣西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南華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與華僑大學等校學術主管與研究者的積極參與。

  《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是兩岸口傳學者第三次閤作的具體成果精華,書中共選取瞭二十篇論文,呈現社群媒體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在理論麵嚮上,學者們討論瞭社群媒體的理論定位、社群媒體與身分認同、社群媒體對人際傳播的延伸、社群媒體對口傳研究的挑戰、以及社群媒體與語藝書寫;在實踐麵嚮上,論文研究的主題包括微信語音、微信公眾號、社群媒體轉發、網路論壇的性彆歧視、網路直播節目、網民迴應,以及社群媒體的對話新聞。豐富的個案分析研究也是本書的一大特點,研究者討論瞭網路自製節目、政治人物與社群媒體、新聞媒體的社群行銷、網路論壇的語藝、自媒體脫口秀節目,以及APP的口語傳播模式。本書另外也收錄瞭一篇論文闡述道傢語言傳播方法,以及一篇論文分析綜藝節目的語言轉碼。對於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的研究者,本書提供瞭多元視角與多樣素材的參考文獻。

  人類傳播史上,「口語傳播」代錶者人類曆史最為悠久的傳播活動與學術傳統,而「社群媒體」則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嶄新人類傳播溝通形式,「社群媒體與口語傳播」可說是曆久彌新的口語傳播學對最新傳播實務的詮釋與迴應。很少有學科像口語傳播學和傳播學一樣,百年來不斷麵對研究對象的重大變化,這是我們的挑戰,也給瞭我們無窮的機會和無限的可能。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