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

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社群媒体的出现颠覆了过去的传播生态,对当面的口语传播和媒介的大众传播都带来前所未见的改变,引发了社会和传播学者的高度关注。《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汇集了二十篇两岸传播学者的论文,呈现了传播与口语传播学界对社群媒体理论与实践的最新研究与因应。在理论面向上,学者们探讨了社群媒体的理论定位、社群媒体与身分认同、社群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延伸、社群媒体对口语传播研究的挑战、以及社群媒体与语艺书写;在实践面向上,论文研究的主题包括微信语音、微信公众号、社群媒体转发、网路论坛、网路直播节目、网民回应与社群媒体的对话新闻等。另外研究者也对网路自制节目、政治与社群媒体、新闻媒体的社群行销等题材进行了个案分析。对关注社群媒体发展与影响的学术界及实务界人士而言,这本《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都是兼具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参考文献。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游梓翔


  美国丹佛大学(University of Denver)口语传播学博士,曾任台北市政府新闻处处长、TVBS总经理特别助理、世新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主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现任世新大学副校长。着有《领袖的声音:两岸领导人政治语艺批评1906-2006》(五南)、《演讲学原理︰公众传播的理论与实际》(五南)、《认识辩论》(双叶)等。学术论文发表于《Argumentatio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中华传播学刊》、《传播研究与实践》等国内外学术期刊。游梓翔曾于TVBS、飞碟电台兼任节目主持人,他也是两岸知名的新闻评论人,经常应邀在台湾谈话节目、香港凤凰卫视、大陆CCTV4国际频道、CCTV13新闻频道参与评论。他也曾在CNN ON China 节目担任嘉宾。

温伟群

  美国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传播学博士,曾任中国广播公司驻立法院记者、TVBS司法警政记者、超级电视台专题记者、世新大学公共事务处副处长、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主任,现任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与《传播研究与实践》期刊主编。着有《总统电视辩论:语艺策略与类型批评》。学术论文发表于《Argumentatio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onographs》、《选举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图书目录

壹、总论
1社群媒体在传播理论中的定位

贰、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理论
2社群媒体增进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身分认同
3桥接、放大与应急:作为人际传播延伸的社群媒体--基于实证研究
4社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研究的挑战:以形象修护研究为例
5数位语境下语艺书写与批评方法之重构刍议

参、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实践
6微信语音的人际交流特点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7特定社群媒体中口语传播应用模式探究──以「口语传播学」公众号为例
8聚焦、攻击、对话:关于社群媒体讯息再生产的探索
9「母猪、ㄈㄈ尺、甲甲」有完没完:浅谈台湾批踢踢网路论坛之性别歧视文化
10网路直播节目主持人之口语表达策略建议
11以不合作为前提?电子新闻媒体中网民回应的蔑视合作原则
12回应与超越:社群媒体时代的对话新闻

肆、社群媒体与口语传播的个案研究
13狂欢理论视域下网路自制节目口语传播探析──以《奇葩说》为例
14政治人物的真实面貌?试探「媒介真实性」
15新闻媒体的社群行销:小编如何满足Me世代需求?
16网际网路的邀请式语艺:以《想想论坛》与《笔震论坛》之「年金改革」比较为例
17网路时代自媒体脱口秀节目构建的幻想世界──以《罗辑思维》为例
18社交媒体语境下口语传播模式及特点研究──以言值APP为例

伍、研讨会其他选取论文
19道家语言传播方法的艺术神韵
20台湾综艺节目中语码转换研究──以《康熙来了》为例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