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纪实写作课——向大师取经,写作者必修!
普利兹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美国国家图书奖…
51位顶尖纪实写作名家罕见齐聚,
教你——把人物、事件、想法,写成一个好故事
记者、媒体工作者、自由作家、部落客、网站写手…
写作必读案头书,畅销十年经典
看到新鲜的事、特别的人、难得的景色,想与人分享,要怎么将你眼中所见化为文字,写成一篇篇能感动人的好故事、好报导?这是媒体、文学界、出版界…的永恆课题。
不知如何下笔?听获奖大师们指点!
51位获奖记者、畅销作家、知名编剧分享经验,帮写作者建立一套从找题目、採访、书写、编辑到出版的完整观念,处处可见无价提点,诸如:
●文思枯竭时,自问:「我还应该去找谁?」/《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哈伯斯坦 假如你是橄榄球比赛转播的执行制作,那么,你是用二十台摄影机去拍,还是只用两台摄影机效果会比较好?同理,你见到的人越多、收集的观点越多、做的採访越多,效果也就会越好。
●找到故事的「大概念」(big idea)/《圣彼德堡时报》专题作者莱恩‧德葛列格里 如果你能在一个故事里发现一个带有普世性的真理,哪怕这个真理很白痴,白痴到像「人就是喜欢在酒吧里搅和一下」这种结论,也是很重要的。当你从普世性真理这种层面去思考时,你就是把你的议题放进了一个框架里,而有了这个框架,你的主题就不再仅仅是某一个酒吧里的某一个人,而是变成了某种人人都能理解和体会的象征或者符号。
●写人物:我们能写的只是一个切片/《引爆趋势》、《决断两秒间》作者麦尔坎‧葛拉威尔 当我要做一篇人物特写,我通常也会採访二十个写作对象生活中相关的人士。其实最好的素材来自于他们,而不是你要写的对象。
●在哪里採访:受访者的地盘/《纽约客》专栏作家凯萨琳‧博 我从来不会把受访者带到餐厅去吃饭。因为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记者所能做得最糟糕的事。相反的,你得待在他们的地盘上,在他们的世界里採访他们。如果他们对你说,「我现在得去幼稚园接孩子了,然后还得去一趟杂货店买点东西。」你就可以说,「好啊,我可以在我们坐公车的时候写点东西」。
●向编剧学写作:三幕剧式结构/《当哈利碰上莎莉》、《丝克伍事件》和《西雅图夜未眠》剧本诺拉‧伊佛朗 故事是在哪里开场的?开场要在哪里结束,而故事中间段又从哪里开始?故事中间段将在哪里结束,而结局又从哪里开始?在电影学院,这三个问题是用来学习如何创造典型的三幕剧式结构的。
●确定读者看到的就是你要写的/普立兹新闻奖得主雅基‧巴纳金斯基 作者把文章给对报导对象一无所知的人看看,而那个新的读者必须能够回答,且必须用一句话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人的特质是什么?第二个:在读完文章后,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人?
●散文也需要戏剧性/散文家、小说家、影评人菲力浦‧洛派特 作为作者,我们必须像个演员般,借由特殊的造型或声音的特质,把自己小小的特点极大化,以戏剧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必须将自己戏剧化,将我们的特点放在最清楚可见的聚光灯下。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只强调那些能引出激烈冲突的性格特质。
看大师分享自身经验、提出无价建议,宛如亲授写作课:从确定写作主题、採访人物、安排结构、布局故事,到写初稿、编辑、修改……,教读者逐步写好故事的诀窍。无论写作新手、老手,每次翻页能获得启发,并且——立即运用在下一则故事里。
本书特色 1.51大名家连袂传授纪实写作秘技,绝无仅有 麦尔坎.葛拉威尔(《以小胜大》作者)谈人物特写、汤姆.沃尔夫(新新闻主义之父)谈用小说技巧写故事、诺拉.伊佛朗(《当哈利碰上莎莉》作者)教你三幕剧式结构叙事、索妮雅.纳萨瑞欧(《被天堂遗忘的孩子》作者)传授拿捏跟受访者的距离……巨星云集,深度分析,是卡司最强、最全方位的纪实写作经典。
2.蒐罗各派写作技巧,写作者必读 书中包罗各项写作技巧:主题选择、资料蒐集(採访及调查研究)、叙事结构、写作品质、编辑流程……,以及各种文体:回忆录、游记、散文和记实报导。十年长销不衰,是写作者必备的案头工具书。
3.全民写作时代来临,人人都要写好故事 记者、部落客、脸书PO文、网站写手及编辑、影视节目制作……都得写一手好故事。本书教你善用写作元素、技巧,将看到的人/事/物写出来,还能写得好看、动人。
专业推荐(依首字笔画序) 林照真(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 郭奕伶(《商业周刊》总编辑) 张翠容(国际独立记者) 须文蔚(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兼任系主任) 董成瑜(资深记者) 「……本书集结多名新闻记者的经验谈,不厌其烦地交待自己的心得与做法。这样的内容让老记者看起来,像是再一次体会新闻工作无国界的特质。而对年轻记者来说,更可以减少尝试错误的时间。」──林照真,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 「……要找到一本着作,能说清楚纪实书写全貌,着实不易,《哈佛写作课》的翻译与出版,确实令人雀跃不已。」──须文蔚,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