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产业实践1946-2016

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产业实践1946-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电影
  • 全球化
  • 电影产业
  • 文化研究
  • 历史研究
  • 媒体研究
  • 电影史
  • 台湾文化
  • 产业发展
  • 电影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以跨国集团-好莱坞与台湾电影产业、政策的在地互动关系之嬗变为视角,检视台湾电影产业、政策面对好莱坞进入台湾电影市场的现代化挑战下所形成的发展策略演进。

  以1946至2016年台湾的电影产业历史发展为经度,好莱坞与台湾电影产业、政策的在地交互影响关系为纬度,并透过对文献资料与17位产官学界专家访谈的蒐集、整理,做相互的验证与分析为主要内容,使读者在阅览本书的过程中,能直接了解台湾电影产业、政策于全球化时代下的各期演变,令本书有别于台湾电影历史专着,更着重于在地电影产业与政策的发展策略与实践。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靖霖


  现职
  慈济大学媒体制作暨教学中心助理教授    

  学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
  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系硕士    

  经历
  2014年担任中华电信主办之「2014数位创新应用系列赛—MOD微电影创作大赛」评审委员
  2014年担任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兼任讲师、慈济大学兼任讲师
  参与科学工艺博物馆「台湾地区电视产业口述历史及社会变迁调查研究」    
 

图书目录

第01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
第二节 论述范畴
第三节 电影产业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分析资料来源与论述架构

第02章 好莱坞入台对在地电影政策的影响与沿革
第一节 好莱坞的全球传播及在台发展状况
第二节 台湾电影政策面对好莱坞进入的管制与妥协
第三节 WTO前后台湾电影政策导向的转变
第四节 小结

第03章 台湾电影产业面对好莱坞进入的发展策略与互动
第一节 台湾电影产业萌芽时期面对好莱坞进入的发展策略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面对好莱坞进入的发展策略与态势
第三节 受好莱坞NICL协调下的台美合拍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04章 台湾电影产业与好莱坞之在地协作发展状况
第一节 台湾电影向美商代理发行模式之转型
第二节 好莱坞带动台湾电影放映业之转型
第三节 政策对好莱坞、台湾电影产业在地协作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05章 台湾电影产业在华语电影产业下的发展定位与前景
第一节 台湾电影的发展现况与困境
第二节 台湾电影产业在华语电影产业中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第三节 台湾华语合拍电影政策发展与前瞻
第四节 小结

第06章 结论
第一节 台湾电影产业、政策面对好莱坞入台的各时期发展策略
第二节 台湾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策略与实践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台湾电影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不像好莱坞那样工业化,也不像欧洲艺术片那样疏离,总有一种很贴近我们生活、很有人情味的感觉。这本书的名字“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产业实践1946-2016”,听起来很学术,但又让我对很多现实问题产生了联想。我最想知道的是,书里有没有分析过,台湾电影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性”的?毕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变得趋同,我特别好奇,台湾电影人是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牢牢抓住自己本土的根,讲出有台湾味道的故事的?比如,有没有讲到,早期的电影,在国民政府迁台之后,是如何在意识形态和生存之间找到平衡的?又比如,后来的“新电影”时期,那些导演们是怎么在社会现实和艺术追求之间进行探索的?我个人觉得,台湾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它的人文关怀,它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命运,是社会变迁中的个体感受,不知道这本书有没有深入探讨过,这种“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商业逻辑下,是如何被保留、被发展,甚至是被市场化的?而且,1946年到2016年,这七十年的时间跨度,里面一定经历了无数的起伏。有没有提到,那些曾经辉煌的时期,比如港片崛起时,台湾电影是如何应对的?又比如,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壮大,台湾电影又是如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我特别想知道,那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曾经默默无闻但又至关重要的“实践者”们,他们的故事是怎么被讲述的,他们的经验又是如何被总结的。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产业实践1946-2016"。光是这个跨度就够让人惊叹了,从战后初期的艰辛发展,一路走到2016年,这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潮起潮落啊!我特别好奇的是,书里会不会详细谈到那些曾经辉煌的老牌电影公司,比如中影、中影华视,他们的黄金时代是怎么度过的?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式微?还有,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这些大师级的导演,他们的作品在全球化浪潮中是如何被看待和被解读的?他们又是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探索出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商业模式的?我一直觉得台湾电影有一种独特的文人气和人文关怀,不知道这本书能不能触及到这一点,深入剖析在国际竞争和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台湾电影人是如何保持这份特质,又如何在全球视野下找寻自己的位置的?我期待它能揭示台湾电影产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像是资金的筹措、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养,以及如何与好莱坞、韩国电影等强大势力抗衡。尤其想知道,在台湾电影低潮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电影人继续创作,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台湾电影重新焕发生机,比如新浪潮运动的兴起,以及后来新生代导演的崛起。这本书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电影的 lens,折射出台湾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光是想到这些,就觉得沉甸甸的,充满了故事。

评分

作为一名从小看着台湾电影长大的人,我对这本书的标题“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产业实践1946-2016”有着一种天然的好奇和期待。这本书涵盖的时间范围非常长,从国共内战之后的台湾,一直到2016年,这中间无疑承载了台湾电影最丰富、最复杂的变迁史。我一直很好奇,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台湾电影是如何在国际电影浪潮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的?书里面有没有深入探讨过,像“国片”、“黑白片”、“彩色片”这些不同时期的产物,它们在当时的市场和文化语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而且,“全球化”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早期的冷战时期,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角力,而到了后期,它则意味着更直接的商业竞争和文化融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细致地梳理出,台湾电影产业在不同阶段是如何应对和吸收来自全球的挑战与机遇的。例如,是否有提到“新电影运动”的兴起,以及它如何打破了过去的陈规,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并且这种活力又是如何与国际影坛的脉动相契合的?还有,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电影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是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更加多元和深刻?我尤其关注的是,在面对好莱坞的强势冲击,以及后来亚洲其他国家电影的崛起时,台湾电影人是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甚至赢得赞誉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史,更是一部台湾社会变迁和文化自觉的历史。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让我想到很多我曾经看过的台湾电影,那些熟悉的画面和情节,在“全球化”这个宏大的背景下,似乎有了新的解读空间。我一直很好奇,台湾电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书里会不会详细介绍,在1946年到2016年这漫长的时间里,台湾电影产业经历了哪些重大的转折点?比如,早期在戒严时期,电影的创作受到了哪些限制,又是如何在这种限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我特别想知道,书里会不会分析“新电影运动”的出现,以及它对台湾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全球化”这个词,在我看来,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意味着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但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这本书会不会探讨,台湾电影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是如何与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进行互动和较量的?有没有提到,像香港电影、韩国电影,甚至好莱坞电影,对台湾电影产生了哪些影响,反之亦然?我个人很关注台湾电影的“本土性”,那种独特的台湾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是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被保留和发扬的?书里会不会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现台湾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如何通过题材创新、艺术探索,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来获得成功的?而且,2016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可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或者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在过去的七十年里,台湾电影产业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并且为我们未来的电影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眼就被“全球化”这个词吸引住了。台湾电影跟全球化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书里有没有讲到,在早期,我们是怎么引进外国电影的技术和理念的?那时候的市场环境跟现在肯定差很多吧,书里面会不会有那些具体的时间节点,比如某个重要的电影节,或者某部引进的外国电影,对台湾电影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台湾电影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独特的本土叙事,但是全球化又带来了很多西方元素,比如好莱坞的商业模式,或是其他国家电影的艺术风格。这本书有没有探讨过,在这样的冲击下,台湾电影人是如何在融合与坚持中寻找平衡的?他们是怎么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的?我特别想知道,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部电影,它是怎么利用全球化的资源,但又保留了台湾本土的特色,最终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而且,2016年这个时间点也很有意思,那刚好是台湾电影经历了几次起伏之后,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的时候。书里有没有分析当时台湾电影产业面临的最新挑战,比如数字技术的普及、流媒体平台的兴起,以及观众口味的变化,这些“全球化”的新形态又对台湾电影产业带来了什么影响?我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些台湾电影人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是如何冲浪的,又是如何抓住机遇,化解危机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