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序 美国霸权衰退与中国崛起所呈现出的世界秩序变动,产生区域与国家内部的对立。上开对立更因牵扯到宗教或文化,历史或人种问题而错综复杂。由于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先进国家呈现「经济差距的扩大」,形成重大的问题,而开发中国家则因历史上殖民地统治的「负面遗产」产生争端。英国脱离欧洲、美国诞生川普政权对于「既有政治」进行批判,在上开的背景下,亦产生出新的对立。上开彼此产生连动的世界,令人瞩目。
以下即针对(一)造成分裂与对立的川普政权、(二)英国脱欧的冲击、(三)蔓延世界的恐攻、(四)美国对抗中俄,进行考察与分析。
(一)造成分裂与对立的川普政权 (1)美国第一 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充斥着偏激与歧视性的言论,强调极端保护主义而当选的川普新总统,其口号是「再次让美国成为伟大的国家」,汲取因发展而有被撇弃感的白人劳工阶层的不满,展开反移民与反全球化的主张。
川普总统所主张的「脱离TPP」、「NAFTA重新谈判」、「对输入品课处高关税」等的保护主义,谋求美国产业的复兴,让停滞不前工业地带的劳工有工作与收入。此外,「美国不再是世界警察」、「NATO、日本与韩国等的同盟国应负担全部的美国驻军费用」,此种的「霸权放弃」源自「美国第一」。
(2)由人事安排看未来发展 对因获得白人劳工阶级强力支持顺利当选的川普总统而言,扩大雇用乃是最大的课题。在选举政见中所高唱的「法人税由35%降到15%」的大规模减税,或者是「10年达1兆美元」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要如何实现?贸易政策要如何修正?皆与雇用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
运筹帷幄的是各级的政府首长。川普总统与经济相关的首长皆为大富豪或是大企业家,与选战所批判的既得利益阶层或经济差距过大所展开的路线却是彼此互相矛盾。外交与安全保障方面的人事皆是鹰派人士,明显皆是批判欧巴马政权的退休军人,或是强硬的右派。对于废核与裁军的未来更形严峻。
(3)复杂的大国关系 在美俄方面,欧巴马时期可说是美俄关系冷战后最恶劣的时期,是否会有大幅度的改善?除美国川普总统对普丁总统的善意发言外,在叙利亚的内战上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否能实现?问题乃在于俄罗斯併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若美国转换对俄罗斯持续制裁的外交,两国关系将会产生剧烈的变化。
在美中方面,除贸易外,无庸赘言地尚有金融、生产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在南海问题上,虽有紧张关系,但彼此的战略对话的意义却是极大。中国过去四十年来已将四百万人的留学生送往全世界。因留学美国,进入美中的政经关系世界彼此有联系的人相当多。对川普政权而言,与其说是中国的政治问题,更重要的是美中两国的经济关系如何发展与改善。
在日美关系方面,以日本为主导的包围中国的跨太平洋全面进步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美国尚未加入,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区域经济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则受到瞩目。日美两国虽不加入中国所主导的亚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但当美中关系因对美国有利条件受到改善时,日本恐有受到孤立的危险。日本的经济规模为美国的二分之一,贸易量则为三分之一。以「交易」作为增进国家利益为目标的美国川普政权,极有可能将美中关系摆在优先于日本的关系上。
(二)英国脱欧的冲击
(1)国民投票的背景与历史经纬 英国对于德法主导的欧盟动向,经常保持距离。一九七三年英国虽加入欧盟前身的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 EC),但截至目前英国仍未加入欧元。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虽居世界第五位,但其二分之一来自与欧盟间的交易,因此英国的经济若无与欧盟的交易则无现况。然而,由于国内经济持续的不景气,国民对于要将难民的接受加以义务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因加入欧盟造成制度受到规制因而有所反弹。
二○一三年卡麦隆政府表示,「要在二○一七年底以前进行是否脱离欧盟的国民投票」。在欧盟各国的批判声中,二○一六年二月欧盟元首会议为求阻止英国脱欧,接受英国提案的欧盟改革方案。此后,英国政府于该年六月实施国民投票。
(2)投票结果的分析 是否脱欧的国民投票的投票率,超过二○一五年大选的六六・一%为七二・二%,显示出公民对此高度关心。脱欧派在除北苏格兰以外的地方区较多,留欧派则以伦敦等的都市区较多。若由年龄与阶层的级别观之,高龄层与劳工阶层支持脱欧,年轻人与高学历阶层则支持留欧。在二○一四年实施过是否脱离英国独立公民投票的苏格兰,留欧派为六二%,脱欧派则为三八%,在所有的三十二个选区,留欧派皆高于脱欧派。因此,苏格兰的执政首相斯特金明确地表示将再度实施脱离英国独立公民投票。
(3)今后的对应 主张留欧的卡麦隆首相辞职,诞生梅伊新政府。脱欧的公告原本预定在二○一七年三月,但结果是脱欧的谈判需要二至三年。由于脱离共同市场,因此英国需要与各国进行关税等的贸易协定谈判。将欧盟发展的据点设在英国国内的外国企业,其相关的动向则受到瞩目。
(三)蔓延世界的恐攻
(1)伊斯兰国斋戒月的恐攻 叙利亚与伊拉克的政府军受到俄罗斯等国的支援,在两国境内进行讨伐伊斯兰国的总攻击。然而,伊斯兰国随着统治区域的缩减,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无差别的恐攻。伊斯兰国配合伊斯兰教的斋戒月,在网际网路唿吁认同者进行恐攻。因此,在许多国家发生恐攻与伤亡事件。例如在二○一六年六月十一日到七月四日,共进行八次的恐攻。
(2)在伊拉克与叙利亚培育出的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崛起的背景是美国在伊拉克进行的战争。在美军佔领下所产生的混乱,导致伊拉克的治安极度的恶化,因着宗派的彼此对立,使得政局不稳,庶民的生活遭受严重破坏。其后,自美军撤退后,在权力出现真空期间,伊斯兰国的势力迅速扩大。伊斯兰国的主张是,「英法在百年前缔结的萨克斯・皮科协定,设定目前中东各国的国界。必须加以否定,并排除十字军与犹太的侵略」。伊拉克与叙利亚的诞生,系遵照一九一六年萨克斯・皮科协定所规定的国界。上开两国的国民在现实上,截至目前仍因欧美各国的势力介入继续遭受苦难。
(四)美国对抗中俄
(1)美国霸权的衰退 在一九九○年代作为「唯一超大国」主导全球化的美国,二○○一年开始与「恐怖分子作战」,对阿富汗、伊拉克发动进攻,但却无法维持稳定。截至目前对叙利亚内战与伊斯兰国的崛起,仍无有效的对策。
此外,在一九七○年代,美国佔有世界GDP的四○%强,逐渐低落,在二○○八年金融危机中,美国经济大受打击,目前是二○%强。无论是政治与经济,以美国为主形成秩序的时代已然终结,正面临着多极化的时代。
(2)中国的崛起 作为「世界工厂」持续高度成长的中国经济,二○一○年其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名,贸易输出额与外汇准备存底皆已是世界第一名。二○一五年股价暴跌,中国国内经济明确地有进行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尽管如此,并未改变其存在仍对世界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的国防经费在近十年已膨胀四倍。特别推动强化海洋发展的「一带一路」构想。所谓的「一带」系指陆上的丝路,所谓的「一路」系指自南海到印度洋,连结到中东的海路。南海的领有问题为其中之一,国际仲裁法院的判决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条约全面地斥退中国的主张,但拥有自己独有的历史主权论的中国,对此并不承认。美国虽对此批判中国,但美国本身却未批准上开条约。
(3)美俄针对乌克兰争端的对立 二○一四年二月开启的乌克兰争端,俄罗斯併吞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的三个省展开独立斗争,但借由德国与法国的仲介,二○一五年达成停战共识,二○一八年虽已控制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小型交火的零星事件仍可见到。另一方面,美国视俄军「介入」克里米亚的併吞,因而持续地对俄罗斯採取制裁措施,并强化北约军队等的演习。俄罗斯对此的对抗是,检讨配备新型态的飞弹等,产生出军事上的紧张关系。
(4)以建构新世界秩序为目标的中国与俄罗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联合国与国际货币基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轴的美国主轴结构。此一背景主要是基于,美国卓越的军事力与巨大的经济力。
与此对抗的是,以中国与俄罗斯为主轴的新兴国家集团。所谓的金砖五国(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South Africa, BRICS)系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团结,并于二○一四年设立新开发银行(BRICS银行)。贸易的决算亦以上开五国的通货进行,设定出「美元第二」的时代。此外,为追求区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俄罗斯与中亚四国共设的上海合作组织更寻求扩大,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已加入。「非欧美」的乌拉细亚同盟同盟的大构想正逐渐扩大。
(5)世界经济由G7迈向G20 作为先进国家元首会议的G7,始于一九七五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握有主导权,世界经济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义大利、加拿大、日本七个国家带领,长达三十几年。自一九九六年俄罗斯加入,成为G8。
然而,二○○八年的雷曼震撼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发生变化。若剔除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首的新兴国家,则无法决定世界经济的走向。鉴于上开二○一四年乌克兰危机,G7虽驱逐俄罗斯,但纵使如此,G20的框架结构仍然维持着。尽管政治与军事的对立仍然严峻,但维持世界经济秩序对各国而言仍是最优先的课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组成上开的金砖五国(BRICS),开始形成新的世界动向,上开金砖五国新兴国家作为与G7直接对话的平台,正逐渐地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盼能在上开二○一八年的最新发展中,找出台湾未来可努力的方向,以确保台湾不至于失去在印太战略世纪中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契机与机会。
为序之日适逢母亲节,谨将此次第三暨第一、二版的所有内容,献给陈里母亲族长、爱妻惠慈、长女箴柔、长子以诺、次子加恩,以及已在耶稣基督怀中得享永生的福梯父亲、庆楼大哥暨爱护笔者的阖家全族。
愿圣经中主基督耶稣祝福台湾与日本未来有美好的国与国关系。
胡庆山
谨识于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日本政经研究所惊声大楼1108研究室
主耶稣降生后2018.05.13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