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上菜,既不是譁众取宠,也不是好逞英雄,
而是为了不久即将到来的严峻粮食危机做好准备。
昆虫数量庞大、饲养容易,
是未来极富潜力的人类食物。
入围第53届金钟奖儿童少年节目主持人奖:黄仕杰 最新着作 人类的食物从古自今大多取自大自然,其中昆虫当然也是可以食用的选项之一。时至今日,气候暖化引发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已然一触即发。
联合国农粮组织的研究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将昆虫视为食物的一大类,超过100万种以上的昆虫约有1900种昆虫可供食用,其中以甲虫、昆虫幼虫、蜂类、蚂蚁、蚱蜢、蟋蟀等居多。
昆虫世代週期短,相较于其他饲养动物,换肉率更佳,而且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少。基于健康、环保、生计等理由,农粮组织建议可以食用昆虫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问题。瑞士更在2017年将面包虫、飞蝗、蟋蟀等三种昆虫列入合法的食物清单。
昆虫在环境中扮演的角色绝对不只是有害或是肮脏的,未来可能更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生物。作者以其累积十余年的各国食虫文化资讯,提供崭新的昆虫知识视角,端视大家是否愿意放下既有的成见,重新好好认识这一群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本书特色 1. 探讨不同国家的食虫文化:台湾、中国、东南亚各国以及南美秘鲁等地,作者以其第一手体验资料,丰富呈现不同国家的食虫文化风貌。昆虫不仅是许多地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指标生物。
2. 昆虫食物的五感体验:五感体验不只是为了分辨昆虫的种类,还能借由感官的体验,将昆虫食材的密码解开。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心感受,如果可以将视野放到各国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层面去考量,或许看到的将不只是「吃虫」这件事,而是对于世界与环境的了解。有许多国度的人们还过着靠山吃山的简单生活,只要将自然环境维持好,保护森林的完整,这些昆虫可是生生不息呢!
3. 提供简易的居家昆虫料理:将真实昆虫端上饭桌,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事。为了打破既有的成见,作者实地示范简易料理,如干煸、油炸、爆香等家常料理方式,以及昆虫食材的处理等,提供读者完整的资讯以供参考。
名人推荐 阿杰这本『昆虫上菜』……相信会是一本满足大家好奇心,甚至引导大家会想试试昆虫美味的有趣书籍……——杨平世,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名誉教授
『昆虫上菜』,乍听是一本惊悚的着作,但往内深入却可以看见作者长年在国内外摄影及文化交流之后最深的感想,用最平实的角度述说人和昆虫之间的微妙关系。——亮哲,知名主持人、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