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受欢迎的思辨读本_世界宗教篇※
▌荣获德国阅读推广协会「青少年通俗专业书籍奖」▌
.为何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要争夺同一个圣地?
.为什么有些犹太教徒会在头上戴顶小帽?
.穆斯林必须做《古兰经》中所说的事吗?
.佛教徒与印度教徒有何差异?
.什么是「瑜珈」与「业」? 在这个无国界的世界里,倘若我们对其他宗教有所认识,
不仅能促进和谐,对自己也会有更多的了解。
黄克先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专文导读 蔡源林 政治大学华人文化主体性研究中心副主任/
邓元尉 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助理教授/
郑仰恩 台湾神学院教会历史学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兼任教授
──好评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列)
★「伦理学课程的必读教材!」──《最新青少年文学》(Jugendliteratur-aktuell)
★「这本书专为青少年而写,但成年人也能从中找到许多有趣的答案。」──《Paulinus》
★「一本能唤起理解的书,若无这样的理解,奢言真正的宽容。」──《西德汇报》(West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 ● 为什么了解不同的宗教是如此重要? 台湾的社会多元开放,能够海纳拥有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的人。这虽然有趣,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但却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所以,了解这些背景,可说是极为重要。因为当我们对其他宗教有愈多的认识,也就愈能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与你有着不同信仰的人。
本书承继「向下扎根!德国教育的公民思辨课」系列一贯风格,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搭配生动有趣的插画,在具体明白的提问中,为年轻读者清楚说明与世界各大主要宗教有关的种种事实及整体脉络。作者文笔流畅,内容难易适中,主题面面俱到;描述宗教的方式十分宜人,不会令人反感。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处理这些严肃且复杂的题目时,仍能让读者不失阅读的乐趣。这是一本内容充实、深入浅出的宗教入门书,不仅适合在学的青少年,更是所有人的入门书。
● 理解宗教是什么以及不同宗教的面貌,成为培养新一代公民、向下扎根之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书可说是一本很成功的认识宗教的入门书籍。它涵盖了世界几个主要宗教,甚至有一章是与我们的文化切身相关、源于中国的华人宗教。同时,每一部分採用对宗教了解有限的人常会提出的问题做为开头,借此引介各宗教传统里的各种有趣典故及历史事件,结合宗教徒日常生活的经验与需求,让读者在脉络中理解并能感受到,宗教是种实际被各种文化及地区内的人们活出来的产物,而非只是庞大、古板、专制的一套枯燥知识及古怪作法。作者也同时呈现,宗教律令及仪式之所以如此,大多跟宗教徒身处的社会脉络、人文风俗、物理环境息息相关,亦回应一个实践信仰的人本身的生物需求、美感经验、伦理坚持、文化惯习。如此,读者即使不信仰或认可某教,但基于同属于人的前提,仍可同理信仰者的考量及作为。
──黄克先(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