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

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La Morale Catholique
圖書標籤:
  • 天主教
  • 倫理學
  • 神學
  • 宗教倫理
  • 基督教
  • 道德哲學
  • 信仰
  • 神叢係列
  • 天主教教義
  • 倫理真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天主教倫理,絕不僅是教會傳授的一係列規範和禁令,亦非羅馬天主教信徒所專屬,一味要求人犧牲自由,甘心服從;反之,它努力迴應的,是人類心靈對善與真的憧憬,助人在福音光照下,充滿活力地成長。這纔是天主教倫理的真諦。

  教會曆史中,麵對每個時代的哲學和文化,倫理神學一麵努力理解教會的訓導,一麵展現給人福音之律的精神。尤其在梵二力求革新的精神下,教會希望倫理原則應從聖經與教父訓導中汲取靈感,與聖三、聖事的信理緊密相連,通過哲學與科學的方法建立,以便在與時代文化的衝突中確保教會倫理的有效性。立基於此,本書以聖經和人作齣發點,第一部分介紹天主教倫理源頭與其神學發展的主要階段,第二部分介紹天主教倫理神學係統。全書精簡扼要,對華人教會卻是貢獻良多。
 
探尋人類道德的永恒基石:《基督徒的道德生活》 作者:[此處應填寫該書的實際作者名,此處為占位符] 齣版社:[此處應填寫該書的實際齣版社名,此處為占位符] 頁數/規格:[此處應填寫該書的實際頁數和開本信息,此處為占位符] --- 導言:在變幻的世界中錨定不變的準則 我們身處一個道德觀念日益多元化、甚至碎片化的時代。信息洪流裹挾著我們,各種思潮不斷碰撞,使得人們對於“何為善”“何為人所當為”的界定變得模糊而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構建一個清晰、深刻且具有普適性指導意義的道德框架,成為每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必須麵對的課題。《基督徒的道德生活》並非僅僅是對陳舊教條的重復,而是一部旨在深入挖掘人類良知、厘清信仰與日常行為之間內在關聯的係統性論著。 本書的視野超越瞭單純的教義闡述,它將神學真理植根於人類存在的具體情境之中。作者以嚴謹的邏輯和深沉的洞察力,引導讀者穿越曆史長河中關於倫理的爭論,直抵基督教道德教導的核心——天主藉著基督的啓示所彰顯的愛與聖潔的屬性。它試圖迴答的核心問題是:一個在基督內獲得新生的人,應當如何在世俗的誘惑與內在的呼召之間,活齣一種真實、完整且充滿恩典的生活? 第一部分:道德生活的基礎——人、天主與恩典 本書的第一部分奠定瞭理解基督徒倫理學的哲學與神學基石。作者首先迴歸到對“人”的深刻理解上。人不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存在,更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被創造的、具有自由意誌和理性能力的受造物。這種獨特的位格性,使得人的每一個選擇都具有超越暫時的意義。 自由與責任的辯證統一: 倫理學的核心在於自由的選擇。本書詳盡地分析瞭人類自由的復雜性,闡明真正的自由並非為所欲為,而是指嚮良善(即天主)的自由。在此基礎上,責任的概念被提升到神學層麵:人的每一個行為,無論大小,都是對自己靈魂的塑造,也是對“天主大傢庭”的貢獻或損害。作者區分瞭齣於無知、過失和故意所緻的行為的道德重量,強調瞭“知情同意”在構成完整罪過中的決定性作用。 恩典與本性的交織: 基督徒倫理學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對“恩典”這一概念的重視。本書明確指齣,僅憑人類的自然理性或意誌力,無法完全達到至善。人類的本性在墮落後受到瞭創傷,需要超性的恩典——即天主的助佑與聖神的內住——纔能真正行齣閤乎天主旨意的行為。因此,祈禱、聖事(尤其是和好的聖事與感恩祭)並非僅僅是宗教儀式,而是維持道德生命和抵抗誘惑的必要“生命綫”。作者詳細論述瞭美德的培養如何與領受恩典的渠道緊密相連,強調瞭聖神的九果(仁愛、喜樂、和平等)是內在生命成熟的可見標記。 第二部分:美德的培育與惡的剋服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關於如何“實踐”道德生活的指南,重點聚焦於美德論。作者采用瞭經典的亞裏士多德式的清晰結構,但將其完全基督教化。 四大基本美德的重塑: 智慧、公正、勇敢和節製這四種基本美德被置於核心地位。 審慎的智慧 (Prudential Wisdom): 不隻是聰明,而是洞悉具體情境下天主的旨意並付諸行動的能力。 正義 (Justice): 不僅是社會層麵的公平分配,更是個體對天主和鄰人所負有的義務的正確履行。 堅毅/勇敢 (Fortitude): 在麵對恐懼、迫害或日常的平庸時,持守真理和良善的韌性。 節製 (Temperance): 對欲望和情感的掌控,確保物質的享樂不僭越精神的追求,這被視為通往內心自由的關鍵。 超性美德的導嚮: 在基本美德之上,本書著重闡述瞭信仰、希望和愛這三種超性美德。特彆是“愛”(Agape),被揭示為所有倫理行為的終極動機和目的。沒有愛,所有的善行都將是空洞的。作者細緻地分析瞭如何將對天主的愛轉化為對具體他人的服務與犧牲。 罪的分析與對治: 道德生活不可避免地涉及對“罪”的理解。本書對罪的分類(大罪與小罪、原罪與本罪)進行瞭嚴謹的界定,並深入探討瞭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饕餮、色欲)的深層心理根源和對人性的腐蝕性。與此相對,作者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實踐相應的“對治美德”來淨化心靈,強調瞭“良心省察”的重要性,將其視為與天主進行個人對話的場所。 第三部分:倫理在特定領域中的體現 本書的後半部分將抽象的原則應用於具體的現實生活領域,展現瞭基督徒倫理的實踐性和關懷性。 個體與傢庭倫理: 作者深入探討瞭生命的神聖性。從生命的起點——尊重受孕的胎兒,到生命的終點——對臨終者的關懷,本書堅持生命權是不可侵犯的基礎人權。在傢庭倫理方麵,本書強調瞭婚姻作為盟約的獨特性和神聖性,並探討瞭夫妻間在愛德、責任與教養子女方麵的具體義務。 社會與政治倫理: 基督徒的道德生活絕非遁世的隱修。本書對“社會訓導”進行瞭闡釋,強調瞭正義在社會結構中的體現。這包括對貧睏、勞動者權利、以及公共福祉的責任。作者清晰地描繪瞭基督徒在世俗政治中的角色:既要保持對天國價值的忠誠,又要積極參與建設更公正的社會秩序,但始終警惕將政治意識形態等同於信仰真理。 人際交往與世界: 最後的章節聚焦於日常生活中的倫理挑戰,如言語的責任(反對誹謗與謊言)、財富的管理(反對貪婪與過度消費),以及對待他人的寬恕與和解。這些論述旨在幫助讀者將高尚的理想轉化為每天早晨醒來後就能付諸實踐的具體行動。 結語:通往至福的旅程 《基督徒的道德生活》是一本邀請讀者進行深刻自我反思的“路綫圖”。它不提供廉價的安慰,而是要求深刻的委身。通過對天主聖言、教會傳統和人類良知的綜閤梳理,本書確立瞭一個堅實的坐標係:基督徒的道德生活是一場由恩典啓動、以美德為工具、以愛為驅動,並最終指嚮與天主永久同享至福的生命旅程。它清晰地錶明:真正的道德,即是生命與基督的生命融為一體的真實體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平瑟飛(Servais-Théodore Pinckaers,1925~2008)


  道明會士,曾任教於瑞士弗立堡大學(Université de Fribourg),著作等身。1985年,從他的第一本成名作Les sources de la morale chrétienne(暫譯:《基督徒倫理泉源》)開始,便緊隨天使聖師聖多瑪斯的芳蹤,緻力於整閤神學各學科的內在關聯。1990年,獲Magister Sacrae Theologiae(神學大師)頭銜,是道明會所頒賜的最高學術榮譽。1992年,曾參與撰寫《天主教要理》。1993年,被任命為《真理的光輝》通諭籌稿委員會成員。1992~1997年,任國際神學委員會成員。2000年,因他在婚姻及傢庭倫理方麵的貢獻,獲頒宗座拉特朗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vi 《天主教倫理真諦》序(符文玲)
viii 中文版譯者序(崔寶臣)
1 引言

第壹部分 倫理神學的曆史淵源
6 第一章 源自福音
6 一、早期的倫理講授
7 二、山中聖訓
10 三、聖保祿《羅馬書》中的「勸告」
13 四、關於倫理教導的其他段落
15 五、保祿宗徒倫理教導的兩大核心
17 第二章 教父時期的倫理教導
17 一、教父們倫理教導的特點
19 二、列舉兩例聖奧斯定提齣的基督徒倫理討論
24 第三章 西方神學的經典時期
24 一、聖多瑪斯阿奎那:德行與幸福的倫理
30 二、在巴黎大學的主要經院神學傢
33 第四章 現代時期:倫理神學手冊
33 一、義務倫理學
36 二、特殊倫理學
37 三、有關蓋然論
42 四、評估
44 第五章 梵二後基督徒倫理遇到的問題
47 一、到底有沒有一個基督徒的倫理?
49 二、要求倫理自主
51 三、麵對哲學和科學,卻拋棄自然律
53 四、關於本質惡的行為和普世法則的問題
56 五、各種良心案例
57 六、教會訓導文獻

第貳部分 倫理神學的曆史淵源
64 第六章 自由和幸福
64 一、以幸福為中心或以義務為中心的倫理神學
65 二、幸福和倫理的分傢
66 三、問題的根源:優質自由以及隨性自由
68 四、優質自由如何匯齣以幸福為中心的倫理觀
70 五、隨性自由如何産生義務的倫理
74 六、怎樣修補倫理和幸福之間的脫離
74 七、重新找迴心靈的自然本性
75 八、享樂和喜樂:兩種對幸福的定義
78 九、喜樂如何把幸福和道德調和一起
81 第七章 天主聖神與福音之律
82 一、福音之律作為新的法律
84 二、內在的法律
84 三、根基:對基督的信仰
86 四、以愛德作汁液
86 五、愛德和其他德行
87 六、愛德和聖神的恩賜
88 七、福音法律的組成部分
89 八、山中聖訓作為福音之律的條文
92 九、聖事作為福音法律的工具
92 十、為福音法律服務的教會製度
95 第八章 自然律和自由
95 一、自然律對我們來說,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
97 二、奠基自然律的五個傾嚮
108 三、自然律在不同的倫理教育階段所扮演的角色
 
111 結論:警覺的倫理學
 
112 詞匯錶
 

圖書序言

引言   

  天主教倫理不能被簡單地說成是教會傳授的一係列規定和禁令,讓人去犧牲自由,甘心服從。它努力迴應的,是人類心靈對善與真的憧憬,幫助人們在福音的光照下成長,並充滿活力。在本質上,天主教倫理不壓迫人,在原則上也並不保守;它因人施教,希望使人不斷進步。這纔是天主教倫理的真正使命。

  天主教倫理不是羅馬天主教信徒的專屬,它具有普世性。首先,它以十誡為基礎,努力成為刻在人心中的自然律的闡釋者;同時,它又源自福音,有著聖神賦予聖言的普世性的活力。

  倫理中的恆定與變化

  倫理學傢的任務非常復雜,就如教育工作,需要不斷地重復。的確,天主教倫理在曆史中,在誡律的教導和實踐上,呈現瞭一種很強的穩定性。我們可以把它比作一塊磐石,在各種思想和風俗變化的洪流中巍然不動。

  在教會曆史中,基督徒並不是僅僅滿足於遵守和傳承教會的倫理規則。麵對每個時代的哲學和文化,他們一方麵努力去理解教會的訓導;另一方麵,要能夠在人前展現與闡釋福音的精神,甚至需要的時候,麵對詆毀者為其辯護,以完成福音訓導本有的使命。倫理神學就是在這種基督徒思想的耕耘中,慢慢産生的;同樣,它也豐富瞭教會訓導,並指導瞭《天主教要理》的編纂。

  與此同時,倫理神學上的思考呈現齣可謂百花齊放的景觀,它們歸屬於同一的倫理訓導,並為教會權威所認可。基督教會的精神財産,比我們通常想像的更加豐富多彩。如同一種與我們水乳交融的文化追憶,是這些追憶決定瞭我們如何去解決倫理問題。在現代社會中,一些神學傢和信徒開始質疑倫理的基礎,所以我們需要簡短迴顧教會倫理是如何形成的。

  革新的努力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承認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教會倫理訓導課本中存在著漏洞,所以做齣瞭革新的規定。教會希望倫理原則應該從聖經與教父訓導中汲取靈感,與三位一體、基督、聖事的信理緊密相連,通過哲學與科學的方法建立,以便在與時代文化的衝突中保證教會倫理的有效性(參:《司鐸培育憲章》,16)。這些要求符閤一些信徒的需求,他們在接觸到聖經和教會的禮儀之後,能夠更清楚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責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他們要不斷地麵對新的倫理問題。

  本書規劃

  本書以聖經和人作為齣發點,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天主教倫理的源頭與其神學發展的主要階段;第二部分介紹天主教倫理神學係統,這一係統既忠於它的源頭,又響應瞭教會宣導要求革新的號召。

  「天主教」倫理

  最後還要澄清,本書講的是天主教會至今一直教授的倫理,所以我們不直接涉及新教倫理以及東正教的倫理。不過,我們也可以廣義地理解「天主教」:在信仰天主的不同團體之中,包括猶太人,天主教倫理取自一個他們共同擁有的悠長曆史。所以,本書也是寫給思考倫理問題的所有基督徒。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這個書名,著實勾起瞭我對深邃思想的嚮往。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倫理不僅僅是規則的集閤,更是對人性本質的深刻洞察和對生命意義的探索。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是否會從根本上探討天主教倫理的哲學基礎,例如關於上帝、靈魂、以及永恒生命的觀念,是如何影響其道德教導的。我尤其期待它能夠解答我心中的一些睏惑:天主教是如何看待自由意誌與神聖恩典之間的關係的?在麵對不可避免的罪與罰時,它又提供瞭怎樣的救贖之道?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一種清晰而富有邏輯的方式,引領我一步步深入理解天主教倫理的精髓,而不是流於錶麵的道德說教。我渴望從中獲得一種能夠指導我人生道路的智慧,一種能夠幫助我在紛繁復雜的世事中,保持內心平靜和道德操守的力量。

评分

拿到《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這本書,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的是那些莊嚴的教堂,以及在其中流傳瞭韆年的教義。我一直對天主教的教義,特彆是它在倫理層麵的闡述,有著一種莫名的好感,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深刻而持久的生命力。我最想從這本書中瞭解的是,天主教是如何看待“善”與“惡”的,以及它如何界定人的責任和義務。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復雜,道德判斷也變得愈發多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來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做齣閤乎倫理的選擇。我尤其好奇的是,它是否會探討一些具體的倫理原則,比如仁愛、公正、節製、以及勇氣,並且給齣一些實際的指導。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能觸及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讓我們看到天主教倫理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踐行。

评分

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這本書,老實說,我拿到手的時候,內心是充滿期待的,畢竟“倫理真諦”這四個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探尋究竟的厚重感。我一直對天主教的道德體係很感興趣,覺得它在漫長的曆史中沉澱下來的智慧,一定有值得我們現代人深思的地方。我尤其好奇的是,它如何處理那些在當代社會中愈發復雜和尖銳的倫理睏境,比如科技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或是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衝突。這本書的標題暗示著它要深入挖掘天主教倫理的本質,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一些條條框框。我希望它能帶領我看到那些超越時空的普適性原則,理解信仰在塑造個人品格和社會規範方麵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而且,“神叢135”這個編號,也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個係列作品中的一部分,或許與其他神學或哲學著作有著某種內在的聯係,這讓我更加期待它在整個知識體係中的位置和貢獻。這本書如果能解答我關於信仰與理性在倫理判斷上的平衡,以及個人自由與集體責任之間關係的疑惑,那絕對是物超所值瞭。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瞭許多關於人類的終極關懷和價值取嚮。我一直對哲學和宗教在倫理學中的作用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天主教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曆史和龐大信徒群體的宗教,其倫理體係無疑有著獨特之處。我期待《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能夠深入剖析其核心的道德原則,比如愛、犧牲、寬恕等,並闡述這些原則是如何在基督教信仰的框架下被理解和實踐的。我更想知道的是,它如何處理人性的復雜性,以及如何在麵對誘惑和苦難時,保持道德的純粹性。在當今社會,物質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很多人在追逐個人利益的同時,可能會忽視道德的約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平衡的力量,引導讀者思考更深層次的生命意義和道德責任,而不隻是停留在物質層麵的滿足。

评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名字《天主教倫理真諦(神叢135)》聽起來就像一本教科書,一本嚴肅到可能有點枯燥的學術著作。我個人其實更傾嚮於那種能夠激發思考、引發辯論的書籍,而不是那種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樣”的書。我特彆希望它能夠觸及到一些更具爭議性的倫理議題,比如生命倫理、社會正義、以及關於財富和貧睏的教導。天主教在曆史長河中,對於這些問題一直都有著自己的深刻見解,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當今世界的現實聯係起來的。我想要看到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道德觀念,並從中找到新的啓發。如果這本書能夠以一種不那麼說教,而是以一種對話、一種引導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構建自己的倫理框架,那麼它纔算得上是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我有點擔心它會過於強調教條,而忽略瞭個人在道德選擇中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我比較在意的一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