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万物的本质(上)(下)

论万物的本质(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Lucretiu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唯有理解自然的本质可破除迷信,
使众人不受面对死亡恐惧的折磨。

  如何面对死亡,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生重要课题之一,对死亡本身及死后的无知,易使人心生恐惧,进而影响人们正确地追求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事,如此现象也会因宗教的迷信而加剧。陆克瑞提乌斯在《论万物的本质》,借着阐释伊比鸠鲁的思想来告诉读者,了解自然宇宙的本质是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及破除迷信的唯一之道,不受干扰的生命境界才可能达致。

  作者以古代原子论的物理学思想为基础,触及宇宙发生说、宇宙论、人性论、人类文明发展及其因瘟疫而毁坏等议题。陆克瑞提乌斯强调这一切的发生皆与神祇无关,且驳斥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中,关于灵魂不朽、死后审判与惩罚的观点。书中洋溢人文主义的色彩,作者希冀以优美的诗句启迪读者,提示生命是好是坏无关命定,每一个人是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本书特色:

  ◎收录译注者徐学庸撰述之完整导读、延伸阅读、各卷结构分析与重要历史事件年表,协助读者把握《论万物的本质》的主题、触及的哲学观念与成书背景。

  ◎此译注本根据C. Bailey为牛津大学「牛津经典文丛」(Oxford Classical Texts)所编修的Lucreti De Rerum Natura Libri Sex(1922)的拉丁文本译成,翻译过程亦参考Munro 1886、Bailey 1947、Leonard and Smith 1970及Rouse 2002的拉丁文本。译注详尽,有利于相关领域研究者参考引用。

  ◎拉丁文、中文对照全译本,方便熟谙拉丁文之读者参照阅读,亦能一窥《论万物的本质》原典之美。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陆克瑞提乌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约99/98-55/54 BC)


  罗马诗人及哲学家,生平不详。《论万物的本质》(De Rerum Natura)是他唯一传世作品,书中以诗的形式呈现伊比鸠鲁(Epicurus)的哲学思想;此书对奥古斯都时期的(the Augustan)诗人,维吉尔(Virgil)与贺拉斯(Horace)有深刻的影响。

译注者简介

徐学庸(泰雅族名 Yukan Tomi)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东海大学哲学系、辅仁大学哲学系及外语学院古典暨中世纪学程,并曾赴牛津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洋古代伦理学及政治哲学。除本译注外,另着有《灵魂的奥迪赛:柏拉图《费多篇》》、《道德与合理:西洋古代伦理议题研究》和《古希腊正义观:荷马至亚里斯多德的伦理价值及政治理想》;译注有《《理想国篇》译注与诠释》、《《米诺篇》《费多篇》译注》及西塞罗《论友谊》、《论老年》、《论义务》和《论目的》;编译有《希腊文明经典》。
 

图书目录

【上册】

前言
缩写
导论
延伸阅读
重要历史事件年表
关于译文

论万物的本质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下册】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参考书目
索引
 

图书序言

导论(摘录)

提图斯.陆克瑞提乌斯.卡鲁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约99/98-55/54 BC)是位启蒙诗人,他唯一一部流传后世的诗作是《论万物的本质》(De Rerum Natura,缩写DRN)。关于他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且记载多无法确定。尽管如此似乎还是能从这部作品,隐约地窥探这位诗人的一些个人特质。例如,虽然无从得知陆克瑞提乌斯是否出身贵族,但他显然是位有文化教养的人。因为他不仅精通拉丁文,也熟悉希腊文,且对这两个语言写成的作品涉猎颇丰。此外诗作里的诗句显示,陆克瑞提乌斯对罗马城内的活动了如指掌,对城外的乡村风光也十分欣赏。这或许透露出一个讯息,如罗马上层阶级的生活习惯,陆克瑞提乌斯极有可能在罗马城内外皆有住处。另外第四卷1277提到,陆克瑞提乌斯已婚,同卷1037-1287关于性爱的讨论,也表现出他是位爱小孩的人,但如Smith教授所言,我们无法据此推论陆克瑞提乌斯有养育小孩。

若陆克瑞提乌斯是出生于西元前99或98年,那他的生命历程中经历过三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是西元前82年苏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 138-78 BC)对萨尼恩人(the Samnites)灭族屠杀,他时年十八或十七岁;另一件是史帕尔拓库斯(Spartacus,约111-71 BC)在西元前73年领导的奴隶革命,两年后失败收场,最后导致六千个奴隶被凌虐致死;第三是陆克瑞提乌斯三十六或三十五岁时卡特利纳(Lucius Sergius Catilina, 108-62 BC)的叛国,卡特利纳战死后,罗马当局才平息此乱。在此时代背景下陆克瑞提乌斯接受及追随伊比鸠鲁(Epicurus of Samos, 341-270 BC)及其学派的思想—追求平静的生活—应不是一件难以理解之事。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