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先秦儒家哲学十六讲

傅佩荣先秦儒家哲学十六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亲近真儒家

  本书作者傅佩荣教授指出:「哲学应该被理解成,由人的理性出发,去寻找终极关怀的过程。」

  儒家哲学既能认清问题又能解决问题。但新的难题是:儒家的真正思想是什么?孔子是出发点,孟子是中继点。这两点形成一条直线。以这条直线为立场,只要方向相同的就是儒家。儒家又名「孔孟之道」,可谓名副其实。

  《易传》、《大学》、《中庸》是孔孟思想的「接着讲」,分别将其应用于:一、打通天地之道与人之道;二、培养合乎儒家理想的统治者;三、由安顿人类推而至于参赞天地之 化育。儒家哲学至此灿然完备。

  本书把儒家思想定义为「先秦儒家哲学」。因为从秦始皇开始,便有了帝王专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这让真正的儒家不复存在。儒家思想与帝王专制在本质上不能相融。孔孟思想从秦始皇之后就失传了。

  现在摆脱了帝王专制,正是学习儒家哲学千载难逢的机会,是时候要把孔子、孟子的思想彻底说清楚了。清代哲学家颜元曾说过:「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看多了程、朱的注解,永远看不到真正的孔、孟。

  学习先秦儒家哲学,要有理性的心态。以理性探讨真理,回到《论语》来了解孔子,亦重新解读荀子。理性尊重一切「有根据的、合逻辑的、可理解的」观点;探讨依据诠释学的进路,辨明「究竟说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应该说什么」。真理展现于开放的心灵,既能「以经解经」,又能「以经验印证经典」。

本书特色

  .经典阅读:以诠释学方法重读先秦儒家哲学经典。
  .亲近真正的儒家哲学:破除宋明学者注解迷思,直驱真正的「孔孟之道」。
  .台湾大学哲学系热门课程:傅佩荣教授亲述讲稿,评介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并指明《荀子》歧出之处。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佩荣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逢其原书院院长。着有《哲学与人生》、《柏拉图》、《儒道天论发微》、《儒家哲学新论》、《孔门十弟子》、《不可思议的易经占卜》、《文化的视野》、《西方哲学心灵.全三卷》、《傅佩荣庄子经典五十讲》、《傅佩荣生活哲思文选.全三卷》、《傅佩荣宗教哲学十四讲》等近百种,并重新解读中国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大学.中庸》,译有《四大圣哲》、《创造的勇气》、《人的宗教向度》等书,策划《世界文明原典选读》(全六册)及编译《上帝.密契.人本》。
 

图书目录

自序/傅佩荣
 
第一讲 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与经典
第二讲 《论语》解读:宰我问三年之丧
第三讲 《论语》解读:吾道一以贯之
第四讲 《论语》解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第五讲 《论语》解读:孔子的宗教信仰
第六讲 《孟子》解读:浩然之气
第七讲 《孟子》解读:人性理论
第八讲 《孟子》解读:尽心知性知天
第九讲 《孟子》解读:人生境界
第十讲 《荀子》解读:人性理论
第十一讲 《荀子》解读:天行有常
第十二讲 《易经》初探
第十三讲 《周易.文言》解读:以诚修身
第十四讲 《大学》解读:格物致知
第十五讲 《中庸》解读:天命之谓性
第十六讲 综合讨论
 

图书序言

第一讲 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与经典
 
谈起儒家,每个人都好像懂一些,但若深究起来,对其根本思想又不太清楚。这门课的目的,便是要让大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看,儒家究竟在说什么。
 
所谓哲学的角度,根据我学习西方哲学的经验,可归纳为三点特色:
 
第一,澄清概念。任何人都有责任澄清自己所说的话,每个字都要有清楚的定义,如果有一个字定义不清楚,那就不要用,这是哲学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在社会上与别人沟通,其实很多误会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把话说清楚。
 
第二,设定判准。也就是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譬如,大家都听说过「择善固执」,那么要怎么择善?以谁的标准呢?标准怎么定的?理由何在?这些都要清楚说明。
 
第三,建构系统。好的哲学必定有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要能阐释人类以及自然界。这当然很难,科学家也承认:目前未知的部分,远远超过已知。比如,宇宙还有很多黑暗物质是人类所无法解释的,因此焦点必须回到人类自身。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很微妙,每个人都了解一些,又无法完全了解。所以,哲学家的「建构系统」,重点放在根本的问题上:人类与自然界到底有没有来源,有没有归宿?
 
中国人以「宇宙」二字代表自然界,上下四方称为「宇」,往古来今称为「宙」,这两个字就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整体。但是请问,宇宙有来源吗?有归宿吗?简单说,宇宙有一个开始,科学家解释为大爆炸、大霹雳或黑洞,它自然也有一个结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于太阳系之中,而太阳系的寿命,大概是八十亿年。这个数字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不过,宇宙只要有开始和结束,人类就可以运用理性去思考。重点并不是探讨宇宙演变的过程,而是去追问,人类活在宇宙之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俗话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所忧的是几十亿年啊。如果不能解释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就无法回答人应该如何生活。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