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亚里斯多德《形上学》导读
尤煌杰
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 亚里斯多德生平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 C.)出生于希腊北疆的瑟瑞斯(Thrace)地区的史塔杰拉(Stageira)城。父亲尼高马库斯(Nicomachus)为马其顿王国的御医。亚里斯多德于17岁时(约367 B. C.)来到雅典加入柏拉图学院学习,直至柏拉图去世(约347 B. C.),亲炙柏拉图教导达20年之久。
柏拉图去世后,学院由其姪儿史博希普士(Speusippus)接掌,于是亚里斯多德离开雅典来到特洛德的阿梭斯(Assos, Troad)建立分院。过了四、五年(约343B. C.),亚里斯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利浦二世(Philip II of Macedon)之邀请成为王子亚历山大(Alexander)的导师,直至亚历山大登基(约335 B. C.)。其后亚里斯多德返回雅典创建自己的学院于利西翁(Lyceum),其思想逐渐摆脱柏拉图的理型论,转向注重经验观察的经验论。亚里斯多德经常与其弟子漫步在学院的回廊,在漫步中讨论哲学问题,后来被称之为漫步学派(Peripatetics)。
亚历山大大帝驾崩之时(约323 B. C.),雅典掀起反抗马其顿的风潮,亚里斯多德因为曾与亚历山大的师徒关系而受迫害,被控「渎神」罪名。亚里斯多德出逃雅典至欧坡雅的查齐斯(Chalcis, Euboea)。据说亚里斯多德出逃时,曾表示不愿让雅典再次危害哲学。(苏格拉底因为服从雅典法律而甘愿受死,不肯脱逃。)亚里斯多德于隔年因病去世(约322 B. C.)。
亚里斯多德的早年着作多已佚失,现今流传之着作属于在学院期间的着作。着作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一般大众为对象而写作的对话体作品,现已流失;另一部分是学院内的教材,这是目前我们所可以接触到的亚里斯多德着作的原本。亚里斯多德死后,其着作手稿曾经因为避免被当政朝廷强索,而被藏匿二百余年。当今亚里斯多德着作是源自漫步学派第11代传人,安卓尼库斯(Andronicus of Rhodes)编纂出版(约60-50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