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恭喜观云老师出版了新书《关于前世今生》!这是继上一本《心的力量:遇见暖心菩萨》之后,最新的力作,主要是在探讨关于「前世今生」的相关议题及人生功课,也是菩萨与观云老师又一次携手合作的精彩书籍。
相信大家都有听过前世今生或是轮回,或关于前世今生的例子,不管是从报章杂志、亲朋好友,甚至是自己亲身的例子。如果您曾经有跟菩萨或是观云老师面对面的前世谘询过,就会了解自己的前世是如何地影响着此生,而累世轮回是如何地错综复杂,以及巧妙地影响着这一世的人事物境。我们的生活看似有着自由意志、看似能有无限个选择,但实际上却不然,冥冥之中却有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我们,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人生功课,不断重复着累世没有完成的课题,当这一世的我们又遭遇到同样的境时,是否能够勇敢去察觉、去面对、去克服、去解决问题,才有机会完成我们的人生课题。
观云老师是一个非常善良、有爱心的善知识,当然跟每个人一样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菩萨,她也很乐意用她的工具无私地帮助人,这是筠绿认识她三十几年来的感想,从小就很平凡又特别的观云老师,即使她有着特别的工具,也从来不是个骄傲或是自我的人,反而有着低调又谦虚的个性,而且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也从没忘记过助人的初衷。
从命理的观点来看前世今生,我们的确无法解释为什么每个人会排出不一样的命盘,你有你的命盘组合,他有他的命盘组合,而我有我的命盘组合……,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命盘组合,即使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有着一样的命盘,在实际上也会因为生活环境及各种变数的影响,而有很不一样的状态。
当然我们可以从命盘中看出这一世的人生境遇,及运势起伏现象,或是各方面会碰到问题及时间点,但是也是仅此于这一世,无法真正看到这一世之前的状况,所以命理这个工具是有它本身的限制,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个属于自己的命盘,即使从命盘中知道了会有哪些的人生课题,也不会知道为什么那些会是自己的课题……
而从前世来了解此世的人生功课,其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具,它可以把原因脉络清楚的让大家知道,自己此世的生命为何会有这些的人事物境,以及该去面对的累世课题。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完整,有关于因果观念的深入解说,以及因果相关的延伸探讨,也有前世今生谘询的个案分析与分享,还有因果灵魂疗癒的课题……
让我们更了解关于因果及前世的议题,明白自己的人生课题为何,最重要的是能够带给我们灵魂疗癒,以及完成因果课题的方法,让我们的生命能更辽阔、更提升,也更丰富人生经历。
如果,您也想要找到此生的答案;
想要探索生命的真相;
想要了解人生课题及生命历程;
想要改变目前困境及提升自我;
想要拥有更自在的生活;
想要不被境遇牵绊和限制;
……
这绝对是一本您不该错过的书,它将会为每个人的生命带来更多的思考及启发,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自己人生课题。
暖心菩萨与观云老师很愿意与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度过所有的难关,让我们不再受到累世课题以及习气的羁绊,能够跳出一次次的轮回,才能获得真正的灵魂疗癒及生命的自在。
在此,感谢暖心菩萨与观云老师的无尽付出,也祝福观云老师新书成功、读者满天下!
八字命理老师 筠绿 二○一八年十月
推荐序二 人生是一趟滋味万千的遭逢,从新生的无知懵懂至成熟间对各样价值的一路来回探寻,经验过希望、失望、相信、怀疑等各样喜怒哀愁,在起落浮沉间因着「觉知」给予际遇不同的诠释,也因着觉知赋予今生不同的存在姿态。
多年来我的专业学习都聚焦在心理谘商,此领域各理论间的深广知识让我对人们的起心动念找到了贴近解码的路径,看懂人们行为背后关于被爱、被认同的渴求,觉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茫然迷失,谘商常是陪着个案找回原本属于自身的能力,当能内探感知,观照自心,当事者心底的盼望或解答,终将能有更明朗的浮现,谘商确实可以很有功能的陪伴协助各样失衡受伤的心灵,然而若希冀个案能将对事件的视框自个人需求层次提昇至更为鉅视利己利他的同理包容,甚或对生命的为何存在及如何存在再提昇至更宽阔的理解认同,此时关于宗教的经义法理确实是能对于生命的一切究竟所为何来再赋予建构另一套完整又安稳的解读脉络,其实从超个人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以及近年讨论度颇高的灵性谘商、和与佛教禅修内观密切关联的正念疗法,都一再提醒对于灵性议题的广纳涵容已是此世代的心理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学习课题,也是属于每一位欲追寻心灵和精神层次提昇的个体,所需要持续探究釐清的生命课题。
而关于生命究竟该纳入认同哪些价值及信仰,其实都是需要留待每个人来为自己决定及作答,毕竟每个人对于所谓的美好幸福人生都有着不同的界定和期许,且因所有的知识信念都存有其意义及道理,但皆需交还给每个人从其自身的生命经验和持续多元的学习中来回反覆思辨、调整及实践,于是所有的智识才能更贴近自心,若总停留于盲目的接受及跟随,心的力量及应对生命的智慧是无法产生的,亦即:持续学习、增广智识、反覆思辨、扩大觉察,皆是「转识成智」的基本前提。
佛道教以因缘法则解析生命中各样事物皆是依着因缘生灭,而所遭遇的现象亦与累世因果有着分毫不差的贯连,生命中所有相遇的关系及人事都是因缘造作、因缘和合及因缘俱足,而「因果」则包含有过去因、现在果,也有现在因、未来果;初闻因缘法则对于人生的所有发生隐隐会有着命运已是既定的无力,且处于逆境时多数人亦容易将所谓的因果业缘解读成果报的「惩罚」,然而关于信仰价值的解读视角应该是需持续的扩展及思辩釐清,因信仰的存在应是要让人的心灵有着更多的平安、更多的善解、更多的欣赏、更多的做为及更深的超脱;毕竟人们亲近探寻信仰的初衷皆是希望对于生命的存在、以及生死的过去未来,找出一个更能安放及交託自心的信念盼望。所以所有能让人扩展心量、增进善解、安住自心、进而利己利人的法理都是极好的信仰,过于执着所谓修行的形式仪式反而才是落入了更深的迷信,若是将外相做为精进与否的评断,殊不知又已把修行变成了另一种新的习气,信仰或修行的本义重在调伏自心、历事炼心,当心量扩展,深化了谦卑同理,放下了我执骄矜,于是能够境随心转,于是能够更坦然的去等待、去努力及去经过所有无常的发生。
此次怡珍(观云老师)的第二本着作《关于前世今生》,延续希冀能扩展对于过往信仰价值的狭隘解读,让读者在对因果业缘的重新思辨中转换视框,对信仰义理再注入一股温暖又辽阔的心量,当能拉长时间轴去看待人生,当能将因果观转换成满愿或改因的机会去看待每一场相遇,于是逆境可以是个转机,而所有的缘分都可视为这一世圆满因果的机会;其实所有的关系都是「共构」的,当待人能怀抱善意,必能衍生更多的柔软,同样的当以憎恨去回应关系,仇恨攻击必然助长复制,然而回问你我初心,所有的防卫底蕴都期待着万物生灵的共好;当你我能觉知时时刻刻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因,于是时时刻刻都正在改果造因。
这是一本有温度有力量去探问因果的书籍,书中有许多简要但精辟的心法,让读者找回信仰本俱的正见及平安,也照见你我心中的自在佛,釐清法不在外境在心灵,于是佛在心中,法在行中,你我都仍在学习在前行人生中能抬头挺胸的去经过各样境遇,能尽心圆满这一世爱人爱己的功课;这些年怡珍(观云老师)让自己成为行走人间的暖心菩萨,她很努力的听经闻法,也极用心的传递善法,本着利益众生的愿,在直播、签书会、座谈会、前世今生谘询及捐棺救助中努力传播善的种子,也让我领会宗教法理能是另一条深入疗心的路径,每当我看着参与者在被理解过程中的宽慰泪眼及从法理中找到再坚持的信心,这转化过程中的相信、良善及坚毅常让我相当动容,就如《华严经》所述:「诸法实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这亦是一本值得细读及思辨的佳作,引领读者再次检视过往所内化的信仰价值,让信仰不是桎梏而是提昇觉知,让所有遭遇都看待为过程,当遭逢之际应对的姿态转换,也同步开展转动成就新的现世因果;就让你我都能成为自己及所有有情众生的菩萨,于是晴天雨天也都将能微笑以对。
大学讲师 张永安
作者序 因果,从来就不需要信仰,但它却非常值得被了解。
而这一份了解,并不是要叫人臣服屈服些什么……
每个人的轮回都是带着课题前进的,所谓的课题并不是枷锁、更不是既定的模式与框架,它是种学习、是种机会……,在洞悉因果过后愿意面对、接纳、理解、改变,才能有机会进而蜕变以及成长。
轮回,从来不是种惩罚,但许多宗教把它冠上了惩处的框架,也因此让人心生却步。而每一次的轮回都是为了学习、再次圆满课题而来的,从来不是为了批判什么而存在。
时常可见的是,处在许多亲情关系之中,明明知道也不想发生的争执或冲突,但每每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行为……,这跟前世绝对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联结。当然,因果的论述绝非是要合理化今世的作为,但它却能够带出更深层更完整的议题以及思考,当在这一层层的剖析理解过后,随即能够减少许多内在莫名的矛盾以及冲突。
许多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所面临的问题,绝非仅止表面看似的容易解决,当面对因果时,不少人均是抱持着欠与还的心态,以为欠的早点还清,下一辈子就可以不用再相遇了?!
但,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而许多的互动关系之中,极容易因为缺乏智慧而造成了更多的冤冤相报,也因此,因果的认知以及观念需要完整的被看见、被理解。
许多肉眼看似的惩罚不过就是自己不放过自己罢了!想要停止一段看似纠结的因果关系,需要的是理解、爱、勇气以及智慧,就拿宠溺的案例来说,父母当下只是一昧感受到一个不知上进、颓废委靡的孩子所带给家庭的恼人伤痛,而在此背后殊不知有更深层的议题有待探讨釐清以及觉察,因着父母从小的溺爱,剥夺了孩子享受挫折的洗礼,而这孩子又怎么有机会能够独立成长呢!
因此,在父母眼中看似孩子对他们造成的惩罚不过就是父母自己不放过自己,无止尽的宠溺所造成的结果罢了,也因此,绝非表面看似的「欠与还」。
每一个当下,都可以化解轮回转世所带来的恩怨,当我们不再是用着以牙还牙、惩处心态看待着彼此的因果关系时,所有的后续,一定能够跟着随之转动以及调整。
在这本《关于前世今生》的书籍当中,也将提及许多因果认知以及相关延伸,透过因果真实案例的分享让大众能更贴近因果层,并借由「灵魂疗癒」来正视以及释放宿世所积累的种种能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重视的课题,而这个课题可能是调整、是释放、是接受、是突破……,当我们愿意诚实面对内在的自己,即能找到灵魂的回应解答,所有的连结,在心,不在外境。
在此,让我们一同探究因果实相本质,也愿每一位读者皆能借由此书籍走进自己的内在,连结心灵的生命力,找到人生崭新的突破与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