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国际文凭与中文教学综论

IB国际文凭与中文教学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IB国际文凭与中文教学综论》是为有志进入全球IB国际学校任教的华语文教师,和有兴趣了解现今国际主流学校的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读者们,所编写的一本结合IB理念融入中文教学的全球视角华语文教学专书。

  本书介绍了IB国际学校的四个教育项目,及其不同项目的中文教学特色。包括国际文凭小学教育项目(IB-PYP)的主题统整、概念为本的超学科中文教学,中学教育项目(IB-MYP)以探究为中心的跨领域中文教学,以及大学预科(IB-DP)中文A和中文B两大学科,包含针对母语和非母语学习者的普通课程和高级课程的中文教学与评量。从IB国际文凭教育最核心的学习者目标为基础,如何在教学中结合IB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ATL),经由探究、行动和反思,在华语文的课程中帮助学习者理解跨文化的全球背景,协助学习者在未来世界中动态且多元的环境下,能善用华语文进行交流。

  本书是IB国际文凭系列专书的第一部,作者透过IB国际文凭指南与IB研究文献的精读分析,参访超过十个国家以上的IB国际学校与数十场工作坊和专题演讲,与多位IB国际学校校长、中文部主管和教师进行访谈,并在大学课堂上进行三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整理出IB国际文凭的中文教学方法与实务应用的重点。期待志在国际学校专职任教的年轻学子与全球各场域任教的华语文教师,透过本书的分享,能建立完整的国际文凭华语文教育认知,前瞻全球,具备当代与未来的华语教学能力,顺利到世界各国的国际学校华语文教育现场,发挥所长,实践国际华语文教学的理想与梦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雅薰教授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文学博士,现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及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任教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系。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主任、侨生先修部主任、中原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主任等职。在华语文教学及师资培育方面拥有二十多年的实务经验,学术专长为华语文教学法、华语文教材编写、华语文教学设计及华语语音学等。其开设之「华语文教材教法研究」、「华语文教学法」、「应用华语文教学专题」等课程分别获得IB国际华语师培认证以及教育部数位课程认证。着有《华语文教材分级研制原理之建构》、《侨教研究》系列、《华语文教学导论》、《华语语音学》、《台湾华语文教育发展史》、《儿童华语教学导论》等专书,并发表多篇国际论文,及编着多种华语文教材出版。

余信贤

  国立清华大学语言学博士,现职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自大学时期便对各种语言现象与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不同文化与习俗更有难以忘怀的着迷。研究领域包括句法学、句法语意介面研究、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语言学及台湾南岛语句法与词汇研究。近年来更专注在华语教学与国际华语师资培育之研究。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变动的世界与教育
第一节 认识变动的世界与教育/002
第二节 芬兰「跨界力」的教育改革/003
第三节 日本中小学的教育改革/008

第二章 国际文凭的课程与内涵
第一节 认识国际文凭学校/013
第二节 认识国际文凭的教育项目与目标/016
第三节 认识国际文凭大学预科核心课程/027
第四节 认识国际文凭大学预科校内外评量/028
第五节 国际文凭各项目评量持续修正/030

第三章 国际文凭教育理念与华语文教学
第一节 「通行世界的力量」/036
第二节 国际文凭课程与国际华语文教学/041
第三节 国际华语文教育创新的必要性/044

第四章 国际学校相关的组织
第一节 提供国际标准课程的组织/048
第二节 提供国际学校教育认证的组织/051
第三节 美国大学理事会/054

第五章 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
第一节 认识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058
第二节 学习者培养目标与教学省思/062
第三节 「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自我检测/066

第六章 国际文凭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基于探究/071
第二节 注重概念的理解/073
第三节 全球情境/082
第四节 合作协作/085
第五节 因材施教/088
第六节 多元评量/090

第七章 国际文凭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 思考技能/095
第二节 沟通技能/097
第三节 社交技能/098
第四节 自我管理技能/100
第五节 研究技能/101

第八章 全球情境与国际华语教师
第一节 全球教育的内涵/104
第二节 台湾国际教育发展现况/108
第三节 具备全球视角的国际华语教师/111
第四节 全球教育反思国际华语教师的转衔/114

第九章 跨文化理解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学的跨文化理解/120
第二节 1980以前世界重要的文化教学观/122
第三节 1981~1990世界重要的文化教学观/125
第四节 1991~2000世界重要的文化教学观/128
第五节 2001~2010世界重要的文化教学观/134

第十章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PYP与国际华语教材
第一节 国际教材与语言教学/140
第二节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PYP教学目标与内容/141
第三节 台湾国际华语教材编写/145
第四节 《小学生看世界》的跨文化词汇/154

第十一章 探究式教学与华语教学
第一节 国际文凭与探究式教学/166
第二节 探究式教学法/169
第三节 探究式学习循环设计的教学活动 /174
第四节 探究式教学融入华语文教学的成效/177

第十二章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与跨学科教学
第一节 认识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180
第二节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跨学科教学特色与目标/182
第三节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跨学科课程之规划/186
第四节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语言习得课程规划/190

第十三章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 中文B 的教学与评量
第一节 认识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B语言课程/198
第二节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B课程大纲与教学目标/201
第三节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B主题规划与教学实例/205
第四节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B课程评量/206

第十四章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A的教学与评量
第一节 认识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A课程架构与宗旨/215
第二节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A课程特色与内容/216
第三节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中文A课程评量与标准/220
第四节 「中文A:文学」试卷1评量标准与试题范例/222
第五节 「中文A:文学」试卷2评量标准与试题范例/226
第六节 「中文A:文学」试卷2试题分析/231
参考文献/239
致谢词/259

图书序言

作者序一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师资培育」于2018年1月获得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访视官高度评价与推荐,2018年8月「华语文教育」IB国际文凭华语文教师学程认证课程正式启动,真正实践了IB认证的华语文教师证照,使华语文教师无国界,完成IB专班的华语文教学研究生将可迈向全球5千所IB国际学校之路,走出更宽广的全球国际职涯的新里程!

  本专书内容主要针对IB 国际文凭教育的理念,研析解说在全球化产生的多语环境现象下,有志于任教海内外国际学校的华语文教师,能了解华语在国际教育中作为全球语言的明确定义,并且基于能得到世界各国官方的认可的重要基础,关注不断扩大的母语及非母语者使用的学习人数,在国际教育体系中,阐述华语文成为全球性学习的语言政策里的主要原则和实施要求。因此,本书的主要论述包括:

  一、认识理解国际华语教育的改变
  二、建立全球视角的华语教学思维模式
  三、能进行以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四、以探究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本书总共分为十四章,说明国际文凭小学(IB-PYP)、中学(IBMYP)及大学预科(IB-DP)等教育项目语言学科的中文教学,综论作为国际语言教与学的实践,观察分析IB 国际文凭语言科目学习方法,并与华语文教学理论融合应用,使有志于前往国际学校任教的华语教师能建立完整的国际华语文教育认知,前瞻因应,具备未来能力而能转衔到世界各国多语真实的国际学校华语文教育现场。

  能顺利完成此书,雅薰最要感谢本校宋曜廷副校长对于本校IB国际文凭师资培育研究团队的引领,感谢学校华语文与科技研究中心对于国际师培的研究经费的支持,同时感谢本校师资培育处刘美慧处长和叶怡芬老师对于所有IB 师培专业培训申请、认证的规划与行政的协助,更要感谢华语文教学系上的师长团队,包括前主任林振兴、篮玉如、洪嘉馡、杨秉煌及张瓅匀等师长的全力支援与合作鼓励,让系上的IB国际华语文课程从申请认证到启动专班的顺利推展,并能协助本人在大学部和研究所的课程中,引荐国际文凭与中文教学最新的发展和新知,方能完成本书的教学实务应用与实践研究历程。

  余信贤博士也是这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感谢余博士和雅薰一起努力撰写此书。并且经过我们多次的讨论与修正,才能完成此书。同时我要感谢新学林范琇茹主编的专业编辑,以及撰写过程的校稿督导,协助本书的出版印行。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系
蔡雅薰  教授

作者序二

  世界各国的全球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回顾近十年来,台湾也没有缺席:2019年明道中学取得国际文凭中学课程认证;2019年台北市公立高中首次开办国际文凭课程,无缝接轨国外大学;2018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获得认证成为台湾首所国际文凭师培机构;2016年台北奎山实验高级中学开设国际文凭DP、MYP、PYP完整课程;2015年维多利亚实验中学与康桥国际学校成立DP课程;2015年高雄美国学校先后成立DP及MYP课程;2012义守国际高级中学率先通过国际文凭DP、MYP、PYP课程;2002年台北美国学校与台北欧洲学校更早已成立DP课程。未来,台湾的教育势必逐步朝向全球化,而国际文凭教育体系将成为台湾培育世界公民的最佳摇篮。

  近来常听到学生误将国际文凭教育当作一种语言教学法,苦寻其目标及原则却无法与其他语言教学法同框比较。国际文凭组织所追求的是一套完善的全球教育系统,也是一种培育未来公民的全人教育精神。将此精神落实于语言教学中,则语言的学习将不再拘泥于单一形式、不再为单一听说读写技能而进行乏味的练习、更不必再为陈旧的评量标准扼杀了文字、语音、影像的无限创意。

  研究国际文凭教育与华语教学期间,时常反覆思考一个问题:这种高度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学生能接受吗?胡适先生说:「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若想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以及变化万千的华人社会时,从容以对,那就不应该在学习时有所排斥,画地自限。同时,这也衍生另一个疑问:建立符合国际文凭的教学规范与课程规划,台湾的华语教师是否能做得到?〈师说〉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全球一家的今日,群己关系的「道」已是错综复杂、学问知识的「业」也早已无尽无穷、未来必须面对的「惑」更是五花八门。作为一位国际华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我充实,放眼国际、深耕脚下。让华人文化及先人智慧能借由华语文多元形式的呈现,促进国际对话与合作,亦培养未来公民具有通行世界的各项技能。

  撰写本书期间,受到台师大诸位长官、教授及先进学者各方面的协助,信贤由衷感谢。感谢宋曜廷副校长及华语文与科技研究中心在经费上的支持;感谢华语文教学系的师长及团队在行政庶务上的协助;感谢范琇茹主编及新学林团队专业且严谨的编辑与校稿;更感谢蔡雅薰教授的鞭策与鼓励,让信贤得以成长。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与科技研究中心
余信贤  博士后研究员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