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

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感恩
  • 成长
  • 励志
  • 人生
  • 幸福
  • 心灵鸡汤
  • 积极心理学
  • 情绪管理
  • 自我提升
  • 正能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小生活在西藏的作者,在辽西寺佛学院努力学习佛法,在重建色登寺中不停修行,他的生命中遇见许多善良有智慧的人们,他们的故事诉说着人生的真谛。这是一本关于生命修行的书。

  这些修行的人们,即使有的人生活环境并不是很好,有人甚至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但是因为信仰和善良的力量,使得他们的内心纯净如同水晶一般通透璀璨。即使被河水沖走家当,也认为放下才是开心的极简生活者;对所有生命同等尊重,包括氂牛、羊、马,像对人一般恭敬的南珠;从未生过嗔恨的土绒活佛,把心修的跟天空一样广阔。

  作者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恭敬礼待。人生是无法预测,有的人地位很高,拥有的物质生活非常足够;有的人生活过的艰难,总是觉得一无所有。日子有高潮有低潮,但是保持平静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境,都能豁达的去看待;快乐幸福的时候,也不至于得意忘形失了本分,而是满足的去珍惜。

  书中每一个故事和每一个人物,都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人,修的是一种真自在。这些安定满足、内心清净的人,有着最美的生命。
 
《星辰与尘埃的低语》 一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哲学史诗 《星辰与尘埃的低语》并非一本教人如何取悦他人的指南,也不是一套速成的成功学秘籍。它是一场深入人类精神内核的探险,一幅描绘存在本质的宏大画卷。本书旨在探讨人类在面对宇宙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时,如何构建意义、感知时间,并与流逝的现实达成和解。 第一章:存在的碎片与回响 本书开篇便直面“我是谁?”这一古老而永恒的命题。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剖析了自我意识的流动性与建构性。我们所认知的“我”,是无数次选择、记忆残片与社会投射的复杂集合体。书中细致考察了笛卡尔式的理性自我与尼采式的权力意志之间的张力。 我们将跟随作者的思辨之旅,穿越古希腊的理性广场,感受苏格拉底对无知之知的坚持;抵达中世纪的修道院,聆听托马斯·阿奎那对信仰与理性的精妙调和。重点不在于复述他们的观点,而在于重现他们提出问题时的精神困境和思考路径。例如,书中详细分析了柏拉图“洞穴寓言”在当代语境下的变异——当虚拟现实日益逼真,我们如何分辨光影与真实? 第二章:时间之河的拓扑学 时间,是人类最可靠的度量,也是最虚妄的幻觉。《星辰与尘埃的低语》用大量篇幅探讨了时间的主观体验。从圣奥古斯丁对“过去何在,未来将至何方”的困惑,到伯格森对“绵延”(Durée)的阐释,作者试图解构线性时间观的霸权。 本章引入了复杂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模拟大脑处理记忆的方式。我们不再按时间顺序阅读历史,而是通过“关键节点”进行跳跃。书中探讨了“慢时间”的概念——那些看似静止却蕴含巨大能量的瞬间,如量子物理实验中的观测时刻,或是艺术品创作过程中的顿悟。这种对时间的重构,挑战了我们对效率和进度的传统认知。 第三章:语言的疆界与沉默的重量 语言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但作者坚持认为,真正的深刻往往潜藏于言语的断裂之处。本书深入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探讨语言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边界。如果一个概念无法被清晰地命名,它是否就不存在? 书中对比了不同文化中描述“空”或“无”的词汇。例如,日文中的“间”(Ma)所蕴含的空间与时间的交错感,与西方哲学中对“虚无”的恐惧截然不同。作者着重分析了沉默的力量——在充满噪音的现代社会,有意识的沉默,如何成为对抗信息洪流、回归内在声音的有力武器。这不是逃避交流,而是对交流质量的极高要求。 第四章:物质的忧郁:物性与人的关系重塑 现代思潮倾向于将世界划分为“主体”(人)与“客体”(物)。《星辰与尘埃的低语》转向“新唯物主义”的视角,探讨物质本身的能动性。一块石头、一栋建筑、一台机器,它们并非被动的存在,而是参与了塑造人类经验的“积极行动者”。 书中描绘了工业遗址的美学——那些被遗弃的、布满锈迹的金属结构,它们以无声的方式讲述着人类的野心与局限。这种对物性的尊重,促使读者重新审视消费主义的循环,思考我们如何与我们所制造的物体建立起更具责任感的联系,而非仅仅将其视为工具。 第五章:虚构的锚点:神话、艺术与意义的炼金术 如果说科学旨在解释“是什么”,那么艺术和神话则致力于揭示“为什么”。本书承认人类对意义的渴求是刻在基因里的需求。我们通过构建故事(无论是宗教神话还是宏大叙事)来对抗存在的随机性。 作者精选了不同文明中关于“创世”与“毁灭”的神话片段,分析其共同的结构母题。重点在于,这些虚构的力量如何提供了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归属感。在艺术领域,书中着重探讨了“不完美之美”——那些残缺的雕塑、未完成的乐章,它们因为其未完成性,反而邀请观者完成最后一步的创造性参与。这种互动,是意义生成的核心环节。 第六章:流亡者的伦理与回归的悖论 最终,本书将目光投向“归属”与“流亡”的辩证关系。真正的成熟,或许不是找到一个永久的家园,而是学会以“流亡者”的身份舒适地存在于世界之上。这是一种深刻的疏离感,但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书中引用了流亡知识分子对故土复杂的情感——爱其文化,却必须批判其现实。这种“异乡人”的视角,提供了一种审视自身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清晰度。最终的论述指向一种内心的“栖居”状态:我们的家园,最终不是地理上的坐标,而是我们与自身最深层思想达成一致时的内在空间。 结语:无尽的提问 《星辰与尘埃的低语》不提供答案,它提供的是一套更为精密的提问工具。它邀请读者放下那些已经被预设好的框架,重新去感受星辰的寒冷与尘埃的细腻,并在这种宏大与微小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存节奏。这是一次严肃的智识对话,献给所有不满足于表面答案的求索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丹真绒布仁波切

 
  1983年出生,西藏昌都市芒康县色登寺寺主,中国佛协西藏分会理事。四岁于色登寺出家,之后的十多年,一直在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的辽西寺佛学院松吉泽仁仁波切座下学修,获得了大圆满的全部口耳传承窍诀,成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龙钦心髓能显遍智妙道的传承者。

  丹真绒布潜心佛法、博学精进,以各种方式饶益众生,2005年离开佛学院重建色登寺。 2009年建成了西藏第一座大幻化网坛城;之后建起了色登寺十明佛学院、喇嘛闭关房、觉姆闭关房;2015年又建成内供大小佛像两万多尊的大经堂,使色登寺这个延续着七百多年历史和传承的古老寺院可以饶益更多众生。

  丹真绒布除了严格管理色登寺僧众学修,还发心公益事业。目前色登寺的慈善医院和养老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慈悲利益到许多当地民众,成为藏地的一方净土。
 

图书目录

卷一 我小时候那些事
26我希望你快乐
30不看、不听、不想、不说
33不想让注视我的人失望
38除了思念,我还能用什么来爱您?
41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
46我去过的金刚亥母净土
52心
56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60最大的快乐是知足
64这是我的理想

卷二 色登寺那些事儿
72除了心之外,没有这个世界
74你真的有信心吗?
78时时记得善护念
81你要忍得住
84谁会永远陪伴你?
88幸福是闪电
91我们必须以牙还牙吗?
96无常
100是你的心,跨过了千山万壑

卷三 我所知道的修行人
106日嘎
110丹姆
112南珠
116老喇嘛阿多
120闭关三十年的修行者
124流浪者和水做的白度母像
128土登九美
130旺扎的慈悲心
134旺扎和他的转经轮
137极简生活者
140把心修得像天空一样宽阔
144不必太在意
148香巴拉并不遥远
152越简单越快乐

卷四 做一个欢喜的人
158把一份美好的感情变成珍珠
162傲慢的山顶留不住智慧的水
166花开的时候,树下是否还有人在等你?
168红尘
172你还不肯梦醒吗?
175结婚
178咖啡馆里的小金鱼
182累了就放松吧!
186你还能听到风的声音吗?
189离苦得乐
192你杀害的是和你缘分最深的人
194如水般流逝的时间
198三年前的今天
202生日快乐,死时亦快乐
206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生与死
209要让世界因你更美好
212这些包袱,你背得累不累?
216最美的爱情是怎样的?
219做一个欢喜的人

卷五 修行到底要修什么
224佈施
228慈悲不是挤眼泪
231道场之外也是道场
236佛珠
240父母就是我们的佛
243供养
248管好你的脾气
251喝杯咖啡提提神
255活佛也是要修行的
258没事洗洗心
262牧童的发心
266你的敌人是谁?
269求佛
272舍得,舍不得
276十五的月亮
280水晶
284贪念
287我们该具备的智慧
291我愿为你承担一切的苦
 

图书序言



最美的生命


  我从小就生活在藏地,二十二岁之前一直在辽西寺佛学院松吉泽仁仁波切座下学习佛法,之后的十年间我又致力于重建色登寺,所以我的生活几乎全和藏民有关,和修行有关。《最美的生命》这本书里七十多篇文章所记录的,都是我亲眼看到的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我认识的大多数修行人都内心善良,虔诚精进。可能他们中的有些人穿得很破烂,吃得很差,甚至有人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在很多世间人的眼里几乎就是乞丐,但我却认为,因为信仰和善良的力量,使得他们的内心纯净如同水晶一般通透璀璨。看到这些纯朴的人,我就觉得他们有着最美的生命。

  首先,我想把这本书献给书里写到的我的大恩上师和众多修行者,当然也包括追求最美生命的你们!

  我经常想起我的母亲,从心底感恩她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一切。每个人都有生命,哪怕很小的一只虫子,牠也有生命。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生命很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也要尊重其他生命。愿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尽孝,并将所有众生都视为母亲一样去恭敬礼待!

  我的母亲曾经和我说过:在你以后的人生里,也许你会拥有很多东西,比如地位很高,过得很快乐;也许你什么都没有,生活过得非常艰难。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无论高还是低,都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陀说人的本性是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的。佛陀的这个教言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人生虽有高低起落,但人的本性是没有快乐与痛苦的。能记住这一点并且做到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保持清净的人,我觉得他的生命是最美的。

  所以,我还想把这本《最美的生命》送给我的母亲和世间所有的母亲。

  有次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那天的天气很好,大家的心情也不错,聊得非常开心。当时那位朋友跟我说: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快乐的,但以后也许不会再有这样的快乐了。因为可能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或者即使有机会再见面,那时也有可能会因讨论一些问题意见不合而起争执,或者是大家都各怀心事,总之再次碰面聊天的心态和现在不一样了。

  一切的本性都是无常的。在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懂得珍惜就会更快乐,这样的快乐也会更难忘。 如果我们知道珍惜当下的快乐,至少那一刻、那一天我们的生命是最美的。 在此,我也把这本《最美的生命》送给所有给我们带来美好和快乐的人。

  每当我讲起自己在色登寺、辽西寺佛学院学习生活的故事,汉地的朋友们总是很喜欢听,觉得自己对西藏和那些只在图片看到过的藏民有了很多向往和了解。我很愿意做大家的朋友,欢迎大家来西藏!

  写这本书,我是希望能够把我关于生命和修行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如果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可以触动你的心灵,使你更快乐,让你的生命更美好,那我一定很欢喜!

  扎西德勒!

丹真绒布
藏历火猴年八月十八日

图书试读

卷一 我小时候那些事

1我希望你快乐

欢喜是世间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但是,真正能够欢喜的人并不多,或者说能一直让欢喜充满心中的人不多。走在街上,我们大多看到的是沉重、迷茫而疲倦的面孔,因为,我们似乎知道要去的方向,但那其实只是今天要去的地方——家,或是学校,或是单位,一个暂时的目的地。因为对物质的慾望、对感情的放不下、对生死的无知,世间的很多人总是处在焦虑、急迫之中,很难有一点点的欢喜快乐。

我想谈谈欢喜心。

记得在我八岁那年,我妈妈陪我骑马回寺院,她一路唱着山歌,歌的大概内容是:我们跋山涉水,一路上坡又下坡,走了大路走小路,然后我们还要过河,我们要走漫长的路。为什么我们要跋山涉水地去赶路?这就是我们前世订下的缘分,如果一路上你开心快乐,那你要珍惜;如果路上不顺心,那我来帮助你忏悔,我希望你快乐……

当时,我们骑着马,她在前我在后,不急不慢地顺着路走,一路上果然和她的歌唱得一样。那天,我很开心,因为专心听着歌。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阳光、路边的树木和妈妈唱歌的声音。

现在的我慢慢地理解了妈妈的心。她用歌声陪伴我、告诉我:你这么小就得离开老家去寺院,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出家,一路上有上坡有下坡,就像人生,有顺利的时候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既然我挡不住你前世的缘分,但是我可以陪你走。你是活佛,这是你的特殊缘分。未来,也许你会很幸福,或者也会有痛苦,这都是你应该欢喜面对的。我只希望你快乐!如果你快乐,我祈祷你越来越快乐;如果你不快乐,我就祈祷来帮你忏悔,我希望你快乐!

这不正是大乘佛教徒的发心吗?想要别人快乐、传递给别人快乐、帮助别人快乐。

有人说:「人世间有这么多的苦,我们每天都沉浸在烦恼里,上师,您要我们思维人身难得、生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您让我们要有真正的出离心,哪有什么快乐呢?」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最近我真的被一本新书深深吸引,根本停不下来!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光听名字就觉得充满了阳光和希望,所以我立刻就买了。拿到书后,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才舍得放下,因为它实在太让人有共鸣了。这本书没有那种说教的感觉,也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贴近我们一般人生活的方式,来分享如何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并且学会感恩。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去留意过身边那些微小却珍贵的瞬间。比如,早晨窗户透进来的第一缕阳光,街角小吃摊飘来的熟悉香气,或者只是和家人朋友简单的一顿晚餐。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讲述者在经历人生起伏时,如何将目光从眼前的困难转向那些依然存在的美好,并且从中汲取力量。读完后,我觉得心里那股莫名的烦躁和不安好像被洗涤干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和踏实。感觉就像是心底被注入了一股暖流,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读过最治愈、最有力量的一本,强烈推荐给每一个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或疲惫的朋友,相信你们也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欢喜”。

评分

这阵子刚好生活有些起伏,心情也跟着跌宕,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这本书,书名就很吸引我,感觉像是一盏指引灯。我平常其实不太容易被心灵鸡汤类的书籍打动,总觉得有些虚浮,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特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用非常朴实、诚恳的语言,分享自己的人生体悟。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中的不顺遂,却忽略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好。书中举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如何从一场小小的感冒中体会到健康的珍贵,如何在一次失败的尝试中发现成长的契机,以及如何用一种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读到其中关于“感恩”的部分,我更是深受触动。它提醒我,不只是对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心存感激,更要珍惜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甚至是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本书并没有要求你立刻变成一个无忧无虑的“欢喜人”,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实践的方向,帮助我们调整心态,发现并放大生活中的善意和光芒。读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轻盈了一些,看待事物的方式好像也变得更加正面和豁达。

评分

最近生活有点压力,总觉得心情郁闷,朋友推荐了《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这本书。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书持保留态度,但读完之后,我真的打从心底感到惊喜!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却又不是那种激昂的口号,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引导我去思考生命的本质。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看见”的部分。作者认为,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本该被看见的美好。无论是自然界的奇妙造化,还是人与人之间细微的情感连接,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而“感恩”则是打开这份能量的钥匙。它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一种让我们能够持续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方式。读到书中关于“做一个欢喜的人”的章节,我更是被深深打动。作者分享了许多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经验,让我明白,欢喜并不是因为生活没有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拥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就像是一杯温热的茶,在寒冷的时刻温暖我的心扉,也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评分

我最近真的找到了一本宝藏!书名是《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温暖,忍不住就入手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跟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生导师对话,但这位导师又非常接地气,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书里没有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我特别喜欢作者描述的那些细微之处,比如如何通过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来感悟生命的顽强,或者如何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让心灵得以喘息。书中反复强调的“感恩”概念,也不是那种口号式的,而是落实在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它教会我,原来我们可以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日出、每一次与陌生人的善意互动中,找到值得感恩的理由。读到关于“做一个欢喜的人”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作者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挑战,而是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仍然可以选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并且从中学习和成长。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生命的美好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如何去感受和珍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值得被珍藏的幸福,也让我开始尝试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一切。

评分

我最近真的找到了一本让我眼睛一亮的书,《最美的生命:感恩所有美好,做一个欢喜的人》。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正面能量,但内容却一点也不肤浅。我平常喜欢看一些有深度、能引发思考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升华为充满哲理的感悟。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跟一位经历丰富、内心通透的长者在交流。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分享她对生命的理解和体悟,引导我自行探索。书中关于“感恩”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教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感恩,如何从每一次经历中找到值得感谢的部分,无论好坏。而“做一个欢喜的人”更是这本书的核心。作者认为,欢喜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选择。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接纳并拥抱生活全部的能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好像被拓宽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多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个心灵的指南,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生命,并以更从容、更喜悦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