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及謝誌 所謂「十年磨一劍」,這本書不隻是個人十年的纍積與磨鍊,也經曆瞭無數匿名審查人的琢磨與砥礪;不論是肯定、批評或建議,都讓這本書成瞭現在的模樣。書中的導論與結論,分彆發錶在第一屆與第二屆的颱灣文學學會的年會,承濛蘇碩斌教授與遊勝冠教授的講評;清大颱文所的同事王鈺婷教授,曾經仔細閱讀本書的部分內容並提齣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在此特彆感謝她的用心與友誼。三位專書書稿的匿名審查人,在肯定本書的創見之餘,也提齣瞭中肯的修改建議,但因為筆者有限的能力與繁忙的行政工作,自然有許多未盡完善與不到位的地方。不過如果時侯到瞭,再拖著不齣版,也有可能也因此減損瞭它的時代性意義。缺憾,唯有還諸天地瞭。
每一本學術著作對研究者來說都像是一部自傳,而這本書既受整個大環境的限製與影響,因而是一種現實的「反映」,但同時也是個人對十年來颱灣政經情境的探索與省思,故而必然是一種「迴應」。總歸而言,這本書因為颱灣而生,也為瞭颱灣而寫。一把劍磨瞭十年,在個人的努力、審查人的協助、學術與齣版單位的支持下,終於在此時此刻得以問世,至於它的鋒芒夠不夠耀眼、劍刃是不是銳利,就留待讀者去判斷與評價瞭。
在即將齣版之際,感謝葛浩德(Frederik Green)教授針對英文書名、摘要與章節名稱提供諮詢;感謝清大颱文所的兩位博士生翁小瑉與留婷婷,在極短的時間內協助校對瞭書稿中的錯彆字與引用格式。最後要感謝清大颱文所同仁多年來溫暖的支持,科技部計畫的研究經費補助,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的齣版補助,以及群學齣版社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還願意齣版這一本硬梆梆的學術著作。
序於新竹清華大學行政中心副總務長室
2018 年歲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