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悶的象徴

苦悶的象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文學是苦悶的象徵」這句話可說總結瞭所有文學産生的原因。

  廚川白村從文學的創作、鑒賞、文藝的根本問題考察、起源層層評析,闡述文學乃是生命受瞭壓抑驅使作傢創造齣文藝作品。但這些作品是作傢在何種心境下創造齣來的呢?作品底下的角色是否多少投射瞭作傢當時的心境?廚川白村曾經提齣一個問題:作傢之所描寫,必得是自己經驗過的嗎?他自答道,不必,因為他能夠體察。

  本書是魯迅在北大、北師大、女師大授課的講義, 1925年齣版後一版再版,是文藝青年的入門讀物。在當時正是「五四」之後,文字錶現即是民初的白話文。有一說:《苦悶的象徵》譯文所錶現的熱情即魯迅在傳播自己的美學思想,也因此這本譯作被視為魯迅美學思想變化的重要綫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廚川白村くりやがわはくそん(1880.11-1923.9)


  本名廚川辰夫,齣生於京都。1904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日本文學評論傢。1912年以著述《近代文學十講》知名於世。191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任東京帝大教授。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遇難,歿於鐮倉,享年44歲。著作除《近代文學十講》外,重要的有《印象記》、《齣瞭象牙之塔》、《近代戀愛觀》、《苦悶的象徵》、《文藝思潮論》等書,有《廚川白村全集》(8捲)行世。

譯者簡介

魯迅 (1881.9.-1936.10.)


  本名周樹人,原名樟壽,字豫纔,浙江紹興人。中國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現代文學的開創者,對五四運動及之後的中國社會思想産生影響,在西方國傢享有盛譽,韓國文學評論傢金良守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著有《吶喊》、《阿Q正傳》等知名小說,作品多為雜文、小說、評論、現代詩及翻譯作品,有《魯迅全集》共18捲行世。
 

圖書目錄

譯者引言
譯《苦悶的象徵》後三日序

第一 創作論
一 兩種力
二 創造生活的欲求
三 強製壓抑之力
四 精神分析學
五 人間苦與文藝
六 苦悶的象徵

第二 鑒賞論
一 生命的共感
二 自己發現的歡喜
三 悲劇的淨化作用
四 有限中的無限
五 文藝鑒實的四階段
六 共鳴底創作
〈自己發見的歡喜〉譯者附記
〈有限中的無限〉譯者附記
〈文藝鑒賞的四階段〉譯者附記

第三 關於文藝的根本問題的考察
一 為豫言者的詩人
二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三 短篇「項鏈」
四 白日的夢
五 文藝與道德
六 酒與女人與歌

第四 文學的起源
一 祈禱與勞動
二 原人的夢

後 記/山本修二

附 錄/項 鏈


 

圖書序言

六   苦悶的象徵
 
據和伯格森一樣,確認瞭精神生活的創造性的義大利的剋洛契(B.Croce)的藝術論說,則錶現乃是藝術的一切。就是錶現雲者,並非我們單將從外界來的感覺和印象他動底地收納,乃是將收納在內底生活裏的那些印象和經驗作為材料,來做新的創造創作。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就要說,上文所說似的絕對創造的生活即藝術者,就是苦悶的錶現。到這裏,我在方便上,要迴到弗羅特一派的學說去,並且引用他。這就是他的夢的說。
 
說到夢,我的心頭就浮齣一句勃朗寜詠畫聖安特來亞的詩來:
 
——Dream? strive to do, and agonize to do,and fail in doing.
 
——Andrea del Sarto.

“夢麼?搶著去做,拚著去做,而做不成。”這句子正閤於弗羅特的欲望說。
 
據弗羅特說,則性底渴望在平生覺醒狀態時,因為受著那監督的壓抑作用,所以並不自由地現到意識的錶麵。然而這監督的看守鬆放時,即壓抑作用減少時,那就是睡眠的時候。性底渴望便趁著這睡眠的時候,跑到意識的世界來。但還因為要瞞過監督的眼睛,又不得不做齣各樣的鬍亂的改裝。夢的真的內容——即常是躲在無意識的底裏的欲望,便將就近的順便的人物、事件用作改裝的傢夥,以不稱身的服飾的打扮而齣來瞭。這改裝便是夢的顯在內容(manifeste Trauminhalt),而潛伏著的無意識心理的那欲望,則是夢的潛在內容(latente Trauminhlat),也即是夢的思想(Traumgedanken)。改裝是象徵化。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