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徴

苦闷的象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这句话可说总结了所有文学产生的原因。

  厨川白村从文学的创作、鉴赏、文艺的根本问题考察、起源层层评析,阐述文学乃是生命受了压抑驱使作家创造出文艺作品。但这些作品是作家在何种心境下创造出来的呢?作品底下的角色是否多少投射了作家当时的心境?厨川白村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作家之所描写,必得是自己经验过的吗?他自答道,不必,因为他能够体察。

  本书是鲁迅在北大、北师大、女师大授课的讲义, 1925年出版后一版再版,是文艺青年的入门读物。在当时正是「五四」之后,文字表现即是民初的白话文。有一说:《苦闷的象征》译文所表现的热情即鲁迅在传播自己的美学思想,也因此这本译作被视为鲁迅美学思想变化的重要线索。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厨川白村くりやがわはくそん(1880.11-1923.9)


  本名厨川辰夫,出生于京都。190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日本文学评论家。1912年以着述《近代文学十讲》知名于世。191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任东京帝大教授。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遇难,殁于镰仓,享年44岁。着作除《近代文学十讲》外,重要的有《印象记》、《出了象牙之塔》、《近代恋爱观》、《苦闷的象征》、《文艺思潮论》等书,有《厨川白村全集》(8卷)行世。

译者简介

鲁迅 (1881.9.-1936.10.)


  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对五四运动及之后的中国社会思想产生影响,在西方国家享有盛誉,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着有《吶喊》、《阿Q正传》等知名小说,作品多为杂文、小说、评论、现代诗及翻译作品,有《鲁迅全集》共18卷行世。
 

图书目录

译者引言
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

第一 创作论
一 两种力
二 创造生活的欲求
三 强制压抑之力
四 精神分析学
五 人间苦与文艺
六 苦闷的象征

第二 鉴赏论
一 生命的共感
二 自己发现的欢喜
三 悲剧的净化作用
四 有限中的无限
五 文艺鉴实的四阶段
六 共鸣底创作
〈自己发见的欢喜〉译者附记
〈有限中的无限〉译者附记
〈文艺鉴赏的四阶段〉译者附记

第三 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
一 为豫言者的诗人
二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三 短篇「项链」
四 白日的梦
五 文艺与道德
六 酒与女人与歌

第四 文学的起源
一 祈祷与劳动
二 原人的梦

后 记/山本修二

附 录/项 链


 

图书序言

六   苦闷的象征
 
据和伯格森一样,确认了精神生活的创造性的义大利的克洛契(B.Croce)的艺术论说,则表现乃是艺术的一切。就是表现云者,并非我们单将从外界来的感觉和印象他动底地收纳,乃是将收纳在内底生活里的那些印象和经验作为材料,来做新的创造创作。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就要说,上文所说似的绝对创造的生活即艺术者,就是苦闷的表现。到这里,我在方便上,要回到弗罗特一派的学说去,并且引用他。这就是他的梦的说。
 
说到梦,我的心头就浮出一句勃朗宁咏画圣安特来亚的诗来:
 
——Dream? strive to do, and agonize to do,and fail in doing.
 
——Andrea del Sarto.

“梦么?抢着去做,拚着去做,而做不成。”这句子正合于弗罗特的欲望说。
 
据弗罗特说,则性底渴望在平生觉醒状态时,因为受着那监督的压抑作用,所以并不自由地现到意识的表面。然而这监督的看守松放时,即压抑作用减少时,那就是睡眠的时候。性底渴望便趁着这睡眠的时候,跑到意识的世界来。但还因为要瞒过监督的眼睛,又不得不做出各样的胡乱的改装。梦的真的内容——即常是躲在无意识的底里的欲望,便将就近的顺便的人物、事件用作改装的家伙,以不称身的服饰的打扮而出来了。这改装便是梦的显在内容(manifeste Trauminhalt),而潜伏着的无意识心理的那欲望,则是梦的潜在内容(latente Trauminhlat),也即是梦的思想(Traumgedanken)。改装是象征化。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