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修辞研究论稿

小说修辞研究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分上、下两辑。上辑主要是对中国小说修辞研究的进程、理论及修辞意识发展历史的追踪和研究。下辑以个案批评为主,通过对汪曾祺、莫言、贾平凹、严歌苓、毕飞宇等人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探索修辞研究的方法潜力,进而考察中国小说修辞意识的发展现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郭洪雷


  生于一九六九年一月,河北兴隆人。二○○六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范围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小说理论、文学批评等方面。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着两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专案、福建省社科规划专案各一项。二○一六年获福建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图书目录

第五辑总序 1
目次 1
代前言╱近三十年小说修辞研究述论 1

上辑
第一章 小说研究:从叙事学到修辞学 3
一 小说叙事研究的理论侷限 3
二 小说修辞研究的理论优势 9
三 作为修辞的叙事:批评实践中的跨界与互渗 13
第二章 中国小说修辞的理论自觉 21
一 话语转换中的修辞意指 21
二 「写」还是「做」:这是个问题 23
三 诗与小说之间的界线 26
四 操作:宏观修辞的自觉 28
第三章 五四写实小说的修辞困境 33
一 真实:作为一种修辞的幻觉 33
二 「写实」修辞困境的内在性 36
三 写实:话语实践与翻译 40
第四章 现代「写实小说」修辞的多向突围 47
一 写实:一种修辞观念与成规的蜕变 48
二 「语言」、「实在性」修辞功能 53
三 「细节」的修辞功能 58
四 「文化逼真」的修辞功能 63
第五章 中国小说修辞现代转型中的苏曼殊 69
一 修辞交流意识的蜕变与个体萌发 69
二 现代抒情小说的修辞意蕴 76
三 精神关联、情感互文与小说文本的构成 81
第六章 短篇小说的兴起与中国小说修辞的现代转型 · 87
一 短篇小说兴起的外在原因 87
二 现代感知方式与时空观念的变化 91
三 「讲述」与「展示」关系的翻转 94
第七章 中国式反讽修辞的践行──兼就〈肥皂〉「作」成方式与日本学者谷行博先生商榷 101
一 鲁迅小说技艺日本时期完成论 101
二 在人物命名的背后 104
三 与传统连接的另一种方式 109

下辑
第一章 汪曾祺小说与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 115
一 文学教育与遣词造句 116
二 桐城派的遗响 120
三 「现代派」内部融入的古代文章学基因 125
第二章 汪曾祺小说「衰年变法」考论 133
一 「衰年变法」的背景及原因 134
二 存在主义的回归 141
三 辩证的人性观形成与「变法」后的小说写作 149
第三章 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论贾平凹新世纪小说话语构成的语义学分析 157
一 重复作为现象 158
二 重复的语义内涵 164
三 「故乡思维」与「民族寓言」 172
第四章 盛世危言:一代人的忧与惧──评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 183
一 在生活中寻找叙述视角 183
二 「故事」都是当下的 186
三 历史灾难的人性根源 189
四 价值亏空与「病急乱投医」 191
第五章 论莫言小说的动物修辞 197
一 「动物」的发现 197
二 「动物」的功能 205
三 「动物」的内化 213
第六章 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 221
一 身体作为历史的连通器 222
二 身体作为隐喻 224
三 身体的诗学转换 228
第七章 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由其长篇处女作〈树下〉说开去 233
一 成长的忧伤与文学世界的初步经营 234
二 宗教情怀的纹理与质地 238
三 宗教情怀向审美的生成 243
第八章 人应当心明眼亮,走在黑暗之中──陈希我论 251
一 寻求一种建设性的摧毁 252
二 唤醒文学中沉睡的身体 256
三 在悖谬中寻求突围 26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