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适逢南京大屠杀六十週年,第二代华人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于美国出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引起广泛瞩目,在华人世界中尤其造成震撼。在亚美文学界,至今最明显可见的就是对第一代华美作家哈金(Ha Jin)和第三代华裔夏威夷诗人林永得(Wing Tek Lum)的影响。哈金在《南京安魂曲》(Nanjing Requiem)正体字版序言开头就指陈:「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起南京大屠杀,但对其中的来龙去脉和具体情况并不清楚。来美国后,发现这里的华人每年都要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和太太也参加过数次集会。真正开始对这件事了解是在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出版之后」。同样地,林永得在诗集《南京大屠杀诗抄》(The Nanjing Massacre: Poems)末尾的「谢辞」伊始便说:「我首先必须向已逝的张纯如致谢,她的《南京浩劫》提昇了我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如果说哈金的《南京安魂曲》是透过叙事手法为南京大屠杀的亡魂、美国传教士暨教育家魏特琳(Minnie Vautrin,中文名为「华群」)、作家本人以及所有关切此事的芸芸众生来安魂,那么林永得费时多年完成的这本诗集则试图透过诗歌来铭刻与再现这个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