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两代合一―你我的世纪重要战役 前阵子,有一个机会到海外一间教会参加特会,会中有一堂信息是由这间巨型教会「前主任牧师」分享。八十几岁的老牧师,把这间教会从零开始建造到今日近万人,那天的主题在谈「成功地交棒」。我在台下根本一秒变成粉丝,听得如痴如醉,看到一个成熟又有风范的榜样,听见他们分享整个接班的过程,看见一个真实的成全和有计画的交棒,是少有几间成功的案例。
另一个场景带到,有一位年轻牧者来找我,跟我谈到他的主任牧师,届龄七十岁,但是到现在没有接任人选。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接?」他说:「我怎么能自己讲?」这一句话道出我们华人的两代情结,有些话能说,但是更多话是不能说的,变成一种现象就是「下一代不敢谈、上一代不想谈」,最后就失去了最佳的时刻。往往都是等到危机发生,才火烧屁股地紧急处理。但通常这个时候,要嘛就是选了一个跌破眼镜的人接不了棒,要嘛就是众人对接班者不服,撕裂关系。这些事,目前在很多企业和教会,都是一个不定期炸药。我常想,「早几年有人教我们,该有多好」,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故事其实要从2004年讲起。当时的我,根本想都没有想过要进入教会全时间服事,一来,当时我早上有一份稳定又喜欢的研究工作,晚上自己开了一间音乐教室经营和教学。说实在的,要不是神的唿召,没有人想要放下这么优渥的生活。二来,我非常抗拒和父亲在同一个教会服事,因为我跟我父母的想法,真的非常、很、极度、超级的不一样。果不其然,我进教会的这十四年,真的经历了上百上千次的意见不同、牧养方式不同、讲道方式不同、选择的系统不同、崇拜的风格不同、审美观不同、门徒训练的哲学不同,从头到尾好像没有一个一样的。真的不夸张,几乎每天都想放弃,几个月就会兴起想要换教会服事的念头(反正我跟其他教会是好朋友,他们应该会收留我吧)。在这几年中,我还写了三次辞职信给我父亲。你可以想像这么崎岖不平的全职道路,到底怎么能够存活到今天,还能够在同一间教会服事。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最主要要回答的问题:「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在2016年接下主任牧师的位子,那是一个突然又没有人预期的状况─没有一个认识我父亲的人会想到身体向来硬朗的他,竟突然重病,连我们这些最亲近的家人都没有想过。因此我面临到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不仅要立刻站上火线扛起教会,对内也在担心家父的身体状况每天都在变化。这个过程长达半年,我几乎天天把自己关起来,只要我在办公室跪下祷告,大概都是哭喊到神的面前,求神怜悯我。我知道几乎九成九的会友、同工都能理解我的处境,并给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也都相信并接受神的带领和安排,但是人都会找出那个百分之一的声音,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谈话、甚至一点小举动,都会让我自己放大它,加上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总觉得很无助。没有人教过我接班、没有人教我与上一代同工相处、没有人教过我怎么面对那些与我父亲打拚过、但跟我没有革命情感的会友,要如何让他们相信我⋯⋯就这一类的问题,几乎要把我击垮了。这里面的心酸血泪,都促使我想写出这本书跟你分享,尤其在家庭、职场或教会中,正面临两代难解的问题,我想透过这本书让你知道,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因着神的恩典,你同样能够度过。
欢迎你跟我一起进入一场世纪的重要战役, 仇敌正透过人与人中间的撕裂和不信任,造成两代之间的鸿沟和对立,让我带你一步一步进入我的世界,看到神如何在这些过程中,带领我们进入真正的命定与美地。 书中我会分享一些我的故事,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看见,也会透过神宝贝话语的亮光和启示,带你看见神话语中的奥祕向我们一点一滴地敞开;其中也会加入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盼望这些研究能让你更了解真实世界的运作和逻辑;最后也有一些讨论的题目,希望这些能帮助你有更多默想和思考,甚至可以带领全职同工、或小组员一起分享,相信神要在我们中间成就祂所要成就的工作。
最后,感谢你愿意倾听我的故事,跟我一起跨进这个旅程中。我衷心盼望透过本书,能够看见更多的和好、理解、接纳和信任,在每一个人的家庭、亲子关系、职场、社会、政治、立法、教育界等,都带下真实的转化。我坚定地相信,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柳子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