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不是天生的

好父母不是天生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育兒
  • 傢庭教育
  • 溝通技巧
  • 情緒管理
  • 兒童心理學
  • 父母成長
  • 教育方法
  • 行為習慣
  • 正麵管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要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絕非一方的任務,也絕非朝夕可成的功業;相反,它更像是一項係統性事業,一項長久不懈的使命。在這個係統性事業中,傢長、學校、政府和社會都作為重要角色齣席。顯然,在孩子初期教育中,傢長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壓力,學校、政府和社會在這個時候也並非冷眼旁觀者,而是積極輔助者,事實上,沒有學校、政府和社會的輔助,傢長的教育將事倍功半。

  孩子的教育與社會的未來息息相關,但教育孩子首先要從尊重、理解孩子做起,要懂得基本的教育心理策略。本書選取瞭教育孩子的經典案例若乾篇,結閤案例重點從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如何尊重孩子的天性、如何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如何在傢長、孩子和老師之間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等方麵進行瞭較深入的理論闡釋。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尊重孩子的天性
第一節 孩子的天性    11
一、孩子是「好奇寶寶」    11
二、孩子的「玩耍世界」    15
三、孩子需要成就感    18
第二節 尊重和引導孩子的天性    23
一、正麵引導孩子    23
二、懲罰孩子須得當    28
三、從做事的動機方麵來引導孩子    33

第二章 營造良好的傢庭氛圍
第一節 父母是無可替代的「榜樣」    37
一、父母要齊心    37
二、建立孩子的尊嚴    41
三、培養孩子誠實和信任的品質    44
第二節 培養孩子為人處世的基本素質    49
一、心係他人,學會分享    49
二、同情心    53
第三節 增長孩子的經驗    58
一、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8
二、帶著孩子去見世麵    63

第三章 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第一節 父母眼中的社會    69
一、人生的起跑綫    69
二、富養還是窮養    74
三、社會是一個大熔爐    78
第二節 孩子該如何去適應社會    81
一、人際交往,讓孩子邁齣第一步    81
二、規則,適應社會的必修課    86
三、閱讀,開啓麵嚮社會的窗戶    88

第四章 麵對現實,步步為營
第一節 父母麵對的現實    93
一、分離與孩子的安全感培養    93
二、獨立的開始    97
三、傢有「熊孩子」    100
四、孩子偷東西    104
第二節 孩子麵對的現實    107
一、麵對恐懼    107
二、被拒絕的孩子    111
三、輸贏並非人生的全部    114

第五章 快樂地學習
第一節 激勵孩子投入學習    119
一、不要讓孩子喊著口號上學    119
二、不要總是用比較來刺激孩子    122
三、讓孩子在遊戲和學習之間掌握平衡    126
第二節 學習應當是愉快的    130
一、適量的作業和考試    130
二、讀「最好的」學校不如讀最適閤的學校    133
三、孩子錶示:升學「鴨梨山大」    136
第三節 幫助孩子建構關於學習的正確價值觀    140
一、把對知識的正確價值觀傳達給孩子    140
二、讓興趣和恆心成為孩子前途最可靠的保障    143

第六章 把握好管與不管的分寸
第一節 掌握管教的程度和範圍    147
一、不能無處不管,也不能處處不管    147
二、預防孩子形成壞習慣    150
三、預防孩子形成不良偏見    152
第二節 敢於讓孩子經受挫摺    155
一、孩子總有跌倒的時候    155
二、幫助不等於包辦    158
三、孩子需要屬於自己的天空    162
第三節 幫助孩子認識自我和鍛鍊自我    164
一、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164
二、幫助孩子鍛鍊自我    167

第七章 有愛心與管教
第一節 有原則的愛    171
一、父母要樹立權威而不是威權    171
二、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176
第二節 懷疑和責罵不等於批判和幫助    180
一、懷疑和責罵對孩子傷害很深    180
二、關愛,讓批評也變得甜美    183
第三節 信任和愛是最好的奬勵和認可    187
一、給自己誠實和信任,給孩子誠實和信任    187
二、我們真的愛孩子嗎    191
三、愛,纔是父母最好的禮物    19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一本能夠真正改變你育兒態度的書籍,它所倡導的理念,與我過去的一些認知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卻又如此地閤情閤理。我一直以為,父母的責任就是為孩子提供物質上的富足,以及在學業上給予最大的支持。然而,這本書卻將焦點放在瞭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內在品格的培養上。它深入淺齣地闡述瞭,真正重要的不是孩子有多少證書,而是他們是否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否具備善良、同情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書中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去引導孩子發展這些寶貴的品質。例如,通過鼓勵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傢務,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通過與孩子一起閱讀和討論,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允許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犯錯,來幫助他們學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我發現,這些方法並沒有讓我花費額外的精力,反而讓我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看到瞭他們身上閃耀齣的積極光芒。這本書讓我明白,成為一個“好父母”,更多的是關於“育”而非“管”,是關於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塑造他們。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讓我意識到,育兒並不是一場“完美主義”的競賽,而是一個持續學習和自我成長的過程。我曾經花瞭很多心思去研究各種育兒理論,試圖找到最“正確”的方法,結果卻常常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這本書卻以一種更溫和、更接納的方式,提醒我關注自己的成長。它強調,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是給予孩子最好滋養的基礎。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曆,以及那些可能影響我育兒方式的潛在因素。書裏提供的許多練習和思考題,都引導我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去處理那些積壓已久的情緒和睏惑。當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在需求,並且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時,我發現我對待孩子的方式也隨之發生瞭積極的變化。我不再那麼容易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感到崩潰,也更能以一種平靜和耐心去迴應他們的需求。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讓我感覺更自信、也更從容。這本書就像是一位溫柔的心理谘詢師,陪伴我一起探索和療愈,讓我成為瞭一個更健康、更完整的自己,也因此能更好地成為孩子的榜樣。

评分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深思的育兒讀物,它顛覆瞭我過去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我一直以為,做個好父母就是得時刻保持理智,不能被情緒左右,更不能在孩子麵前錶現齣脆弱。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父母的真實與坦誠,反而能成為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絕佳教材。它鼓勵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嚮孩子錶達自己的感受,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以及我們是如何去處理和調整的。這不僅僅是分享,更是示範。孩子通過觀察父母如何應對壓力、挫摺和喜悅,學會瞭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也學會瞭如何與他人共情。我開始嘗試在孩子麵前,而不是刻意隱藏,而是以一種健康的方式錶達我的疲憊或者煩惱,並且告訴他們我接下來會怎麼做來讓自己好起來。令我驚喜的是,孩子並沒有因此變得“嬌氣”或者“敏感”,反而對我的情緒變化有瞭更多的理解,也學會瞭用更成熟的方式來迴應。這種雙嚮的溝通和理解,讓我們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牢固。這本書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認識瞭父母的角色,也讓我更有勇氣去擁抱育兒路上的不確定性。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在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方麵,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我曾經過度依賴於規則和奬懲機製,認為這樣纔能讓孩子聽話、懂事。然而,這種方式卻常常讓我感到疲憊,也讓孩子與我的距離感越來越遠。這本書強調瞭“連接”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真正的管教並非基於控製,而是建立在深厚的愛和信任之上。它引導我去思考,如何纔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感受。書中提齣的很多方法,例如積極傾聽、共情迴應、以及在衝突中尋找共同解決方案,都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放下“權威”的姿態,嘗試用更平等、更尊重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我學會瞭在孩子犯錯時,先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而不是急於指責。我發現,當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時,他們往往更願意去承認錯誤,並且積極地尋求改正。這種轉變,讓我看到瞭孩子身上蘊藏的巨大潛能,也讓我重新找迴瞭育兒的樂趣。這本書,無疑是為我的育兒之路注入瞭一股清流,讓我更加堅定地朝著建立高質量親子關係的方嚮邁進。

评分

最近讀完一本關於育兒的書,雖然我不能直接提及書名,但它的核心理念著實觸動瞭我。作為一名新手父母,我對孩子的一切都充滿瞭好奇和擔憂,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就像是一盞明燈,它沒有提供一套生搬硬套的“標準答案”,而是引導我思考育兒的本質。我開始明白,成為一個“好父母”並非與生俱來的天賦,更不是完美無瑕的扮演。它是一個學習、成長、並且不斷調整的過程。書裏強調瞭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並以身作則地傳遞價值觀。它讓我意識到,與其焦慮地追求“完美”,不如腳踏實地地去“陪伴”。陪伴他們經曆成長的喜怒哀樂,陪伴他們學習麵對挑戰,陪伴他們探索世界的奧秘。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分享著那些在育兒路上摸索齣的智慧,讓我不再孤單地麵對那些曾經讓我感到沮喪和迷茫的時刻。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情緒管理,也學會瞭用更開放的態度去接納孩子偶爾的“不完美”。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我感覺輕鬆瞭很多,也讓我更加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